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285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docx

成都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

 

2010成都民航国际

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民航运输市场研究所

《2010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研究》项目组

第一部分项目研究分析结果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下文中提到的相关分类的定义:

●中方承运人:

中国所属的航空公司,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山东航、深航、厦航、川航等

●外方承运人:

外国所属的航空公司,特别地项目组研究时将香港、澳门、台湾所属的航空公司也归入外方承运人。

●国际旅客:

指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港乘坐国际航班前往境外的民航旅客。

●常旅客:

指加入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常旅客俱乐部(拥有航空公司常旅客会员卡)的旅客。

(一)成都国际民航旅客分类特征

1.男性的比例比女性低。

2.70~79年和80~89年旅客的比例最高。

3.5万以下(包括无收入)比例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4.超半数经常居住地是成都。

5.度假旅游占60%;团体旅客比重较高,超过一半的人随团出行。

6.自费旅客占绝对优势,比例为71.6%。

7.有卡旅客比例很低,为23.9%,与2008年的33.6%相比下降明显,同时低于2010年全国总体水平30.6%。

8.国际民航旅客转机比例11.7%。

9.转机旅客主要考虑因素依次是票价便宜、衔接时间长短、中转手续简便、时间合适、行李直达等。

10.行业较分散,最多的是科教文卫,占15.5%。

11.与其它调查机场不同的是,接受调查的成都国际出港旅客中接近90%的比例是中国籍旅客,外籍旅客比例很低。

(二)成都国际民航旅客消费行为特征

1.提前15-30天购票最多,提前4-30天为购票的主要时间。

2.机票价格是旅客最关心的因素;其次是航班时刻,然后依次是航班直达、座椅舒适度、航空公司品牌、机上餐饮、航班衔接、机上娱乐、航班密度和常旅客计划。

3.需要预定服务的占63%左右,需要预定服务的旅客中,需要预定酒店的旅客最多,占20.8%;旅游,占17.9%;指定座位,占16.0%。

4.航空公司官方网站和代理人售票处是最主要的购票方式;和2008年相比,航空公司直销的比例和航空公司官方网站的比例上升明显。

5.最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的旅行材料是目的地机场交通工具。

6.免票是常旅客积分兑换的最主要形式,占44.3%;其次是酒店住宿,占12.3%。

7.经常使用的常旅客卡以外航的为主,国航的常旅客卡位居第二。

8.来往中国时旅客最经常乘坐的是外航的航班,国内航空公司中国航的份额最高。

9.安全是旅客认为选择航空公司最重要的因素;价格、时刻、服务、品牌、航班多、座位舒适程度、餐食饮料也是影响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指标。

10.需要改进的服务中,机上餐饮和座位舒适度是最高的。

(三)不同分类旅客构成及消费偏好

1.中方承运的公商务旅客比例高于外方,中方承运度假旅游旅客低于外方。

2.外方承运旅客比中方承运旅客更关心价格和时刻。

3.中方承运首次出行的旅客和4-6次的旅客高于外方,外方承运2-3次和6次以上出境旅客明显高于中方。

4.从2010年成都国际民航旅客来往中国经常乘坐的航空公司看,外方承运的旅客中68.9%经常选择外航;中方承运的旅客中65.2%经常选择内航,其中,41.9%选择国航,3.9%选择东航,1.3%选择南航。

5.中方承运的无收入者和5万以下比例低于外方承运比例,5万以上除40-60万中方承运的比例高于外方。

6.中方承运旅客选择航空公司时看重安全、价格和时刻的比例高于外方,而外方承运旅客选择航空公司时看重服务和品牌的比例高于中方。

7.公商务旅客提前7天以内购票居多,休闲旅客则提前8天以上购票居多。

8.公商务旅客最关心航班时刻,其次是能否直达、机票价格、品牌和座椅,休闲旅客则关心价格者居多,其次为航班时刻、能否直达和座椅。

9.公商务旅客和休闲旅客均主要经常乘坐外航航班,国内航空公司中经常乘坐国航的比例较高。

10.公商务旅客年收入10万以上者居多,休闲旅客则以年收入10万以下者居多。

11.从选择航空公司原因分析,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中,公商务旅客依次较关心安全、时刻、服务、品牌和航班多,休闲旅客则依次较关心安全、服务、价格、品牌和时刻。

公商务旅客对时刻和航班多少的关心高于休闲旅客。

二、成都国际民航旅客群体构成分析

1.旅客性别特征

成都国际旅客性别特征明显:

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2.4%。

2.旅客年龄特征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群体中70~79年和80~89年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1%和24.9%;90后旅客的比例最低,为9.8%;59年前旅客和60~69年旅客的比例分别为22.1%和18.1%。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群体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旺季时90年后旅客的比例为17.6%,明显高于淡季的2.4%;旺季时59年前旅客的比例16.0%,明显低于淡季的27.8%;其他三个群体旅客淡旺季的变化不明显。

3.旅客收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成都国际出港旅客收入不高,最多的人群是5万以下(包括无收入),共占45.5%,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37.7%;其次是5~10万,再次是10~20万的旅客。

另外,60万以上的群体的比例为8.3%,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的13.7%。

4.旅客来源(经常居住地)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中经常居住地为成都的比例为59.3%,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7.8%;经常居住地为中国其他城市和外国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5.旅客出行目的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的旅行目的中度假旅游占主体,比例为60%,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8.4%,与2008年度假旅游旅客比例不足60%相比略有上升。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中公商务旅客比例很低,为21.7%,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31.7%,与2008年公商务旅客比例不足20%相比略有上升。

从这里可以看出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团体旅客比重较高,超过一半的人随团出行,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4.2%。

6.旅客购票资金来源

2010年成都国际民航旅客票款来源自费占绝对优势,比例为71.6%。

这与上文所述旅客出行目的的分析一致,即度假旅游占绝对多数,而这部分旅客以自费旅行为主。

7.旅客出境频率

成都旅客最近一年内从中国出境的次数,首次最多占一半左右,与2008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9.4%;其次是2~3次,3次以下共占81.5%,与2008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高于全国总体水平75.4%。

8.常旅客会员情况

2010年成都国际民航旅客拥有会员卡的比例很低,为23.9%,与2008年的33.6%相比下降明显,同时低于2010年全国总体水平30.6%。

9.旅客航程特征

(1)转机比例

成都是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城市和国际门户之一,国际民航旅客转机比例较高,为11.7%。

(2)考虑中转航班的条件

成都国际民航旅客转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票价便宜、衔接时间长短、中转手续简便、时间合适、行李直达等。

10.旅客从事行业特征

成都国际旅客所在行业较分散,没有一个行业超过20%,最多的是科教文卫,占15.5%,其次是商业/贸易,占10.8%,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服务业的比重也都超过10%。

三、成都国际民航旅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旅客购票时间行为特征

成都国际旅客提前15~30天购票最多,占25.0%,其次为4~7天和8~14天,都占22.6%,3天以内占14.1%,1~2月占8.9%,2月以上占6.8%。

与2008年相比,2010年提前15~30天购票的比例明显提高,而提前4~7天购票的比例明显下降。

2.旅客购票考虑因素

机票价格是成都国际旅客最关心的因素。

其次是航班时刻,然后依次是航班直达、座椅舒适度、航空公司品牌、机上餐饮、航班衔接、机上娱乐、航班密度和常旅客计划。

3.旅客预定附加服务要求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需要预定服务的占多数,比例为62.9%。

另外,需要预定服务的旅客中,需要预定酒店的旅客最多,占20.8%;旅游,占17.9%;指定座位,占16.0%;其他如租车、会议/会展等也有一定比例的需求。

4.购票方式和购票渠道

(1)购票方式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单位负责购票的比例最大,占37.7%;自己购票的比例最小,占27.5%;委托别人购票的比例居中,占34.8%。

(2)购票渠道

目前,航空公司官方网站和代理人售票处是最主要的购票方式,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4.2%和22.5%。

航空公司直销(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航空公司售票处和航空公司热线电话)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为52.3%。

国际航线普及了电子客票,因此网站销售占了相当比重。

和2008年相比,航空公司直销(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航空公司售票处和航空公司热线电话)的比例上升了37.5%;航空公司官方网站的比例上升了18.6%。

5.航空公司资讯了解途径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了解航空公司的途径,最主要的是航空公司网站,其次是旅行社及代理,朋友介绍、杂志报纸/电视/广播所占比例也超过了10%。

电话/客服热线等占的比重较低。

6.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的旅行材料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最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的旅行材料是目的地机场交通工具,其次是机上座位预定办法、中转机场办理手续示意图和当地领事馆联系方式。

7.希望用里程积分兑换的服务

免票是常旅客积分兑换的最主要形式,占44.3%;其次是酒店住宿,占12.3%;升舱和机场接送的比例也超过了10%;其他服务的比例均低于10%。

四、成都国际民航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1.乘坐国际航班经常使用的常旅客会员卡

成都国际出港旅客经常使用的常旅客卡以外航的为主,占55.0%;国航的常旅客卡占33.9%,位居第二;其他国内航空公司的常旅客卡的比例很低。

2.来往中国最常乘坐的航空公司

来往中国时旅客最经常乘坐的是外航的航班,比例为53.9%;国内航空公司中国航的份额最高,占29.7%,可见国航在成都市场非常受欢迎;东航和南航份额都在5%以下。

3.旅客认可航空公司的原因分析

安全是旅客认为选择航空公司最重要的因素;价格、时刻、服务、品牌、航班多、座位舒适程度、餐食饮料也是影响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指标,其它如娱乐、常旅客计划等也起到了作用。

4.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推荐意愿

接近六成的旅客会向其他人推荐自己满意的航空公司。

可见,口碑和朋友介绍在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5.对服务改进的要求

需要改进的服务中,机上餐饮和座位舒适度是最高的,分别占17.3%和16.0%。

售票服务、航班信息通告、机上服务、行李服务和不正常情况处理所占比重也比较高,都在10%左右。

五、交叉分析

1.成都国际民航中外承运人承运旅客特征分析

(1)旅行目的分析

由图5-1-1知,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中,中方承运的公商务旅客比例高于外方,中方承运度假旅游旅客低于外方。

(2)购票时限分析

如图5-1-2所示,从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购票时限看,中方承运旅客提前4-7天购票的比例明显高于外方,外方承运旅客提前3天以内和15天以上购票的比例高于中方,提前8-14天购票的比例中外方差别不大。

(3)购票时关心的问题分析

如图5-1-3所示,从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购票时关心的问题来看,外方承运旅客比中方承运旅客更关心价格和时刻。

(4)票款来源情况分析

如图5-1-4所示,从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票款来源情况来看,中方承运旅客单位支付比例较高,外方承运自费比例较高。

(5)出境次数分析

从出境次数看,如图5-1-5,2010年成都民航国际旅客中,中方承运首次出行的旅客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