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2766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docx

非典感人事迹之欧阳科创编

王晶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36岁的王晶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

2003年5月27日,在与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40多天后,护士王晶永远合上了双眼,而陪伴她远去的除了一束束鲜花、一套她生前最喜爱的护士服,还有人们对她永远的思念。

  王晶生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4月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原本负责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王晶,看到医院急诊科缺少卫生护理人员,主动向医院领导要求进入“非典”病区。

她为病人输液、调整呼吸机、清理分泌物、做生活护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直到倒下的前一天,王晶还坚持值守了最后一个夜班。

而自4月初进入病房到最后去世,王晶没有能再与丈夫和孩子见上一面……  在非典病房里,王晶既是病人又是护士。

看到身边的病人出现恐惧、忧郁,同样虚弱的王晶便强打起精神,用言语和行动鼓励病友树立信心;看到护士们戴着严密的防护镜操作不便,呼吸困难的王晶主动去为病友扎针输液……王晶病情加重治疗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为其会诊;了解到王晶故事的人们更是自主发起为她寻找可供治疗的血清;一位女工甚至表示要把自己的肺捐献出来。

但人们的爱心和努力未能唤回她年仅36岁的生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她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她主动上了前线,身后是丈夫和孩子长长的思念。

她勇敢善良的心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全体医护人员义无返顾、舍生忘死的精神,而这正是使人们能够度过那段黑色的日子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

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亲笔题词:

“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叶欣事迹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事迹叶欣同志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在这次与非典型肺炎战斗中为了抢救病人不幸染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忠于职责,坚守岗位;今年1月份广东发现了非典型肺炎,得到通知后,叶欣护士长主动承担起了大量的夜班,特别从1月开始在二沙急诊也收到这类病人后,叶欣护士长干脆放弃回家,长期驻守医院,随时应对突发问题的出现,直到病倒前的常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叶护士长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一天回过家。

二、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随着医院对于这类疾病的深入了解,叶欣护士长已经清楚围绕抢救毒性特别强的急危重病例过程,是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叶欣护士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主动承担起这类病人的抢救工作,把危险留给自己,尽量保护自己的同事。

她与该科主任一样,一早就暗暗做好了会病倒的准备,对家人和孩子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他们总是自觉承担起这些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不让其他医务人员介入。

三、抢救患者不幸染病医院抢救的急危重的非典型肺炎患者,都伴有其他的基础疾病,有时甚至是以其他疾病为主送进急诊的。

叶欣护士长就是在抢救一例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受到感染的。

该患者因为急腹症被送进二沙岛分院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细心的医务人员经过认真的判断,高度怀疑该患者可能同时也伴有非典型肺炎。

之后患者情况出现非典型肺炎重症的表现,叶欣与其他同事一起为患者进行了紧急的抢救,并及时转进了ICU,由于抢救和发现及时,该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

可就在这期间,叶欣护士长却与其他几位同事都受到了感染,于3月4日,出现发烧等症状,接受隔离治疗,很快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

四、病后仍不忘使命和职责叶欣护士长在病倒后对马上赶来探视的医院领导所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院长,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受到了感染,给医院添麻烦了!

”在住进ICU接受治疗的头几天,仍然每天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息给科室询问大家工作情况,叮嘱大家要多加注意,过问几个重症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直到上了呼吸机,无法说话为止这才停了下来。

早期一度她感觉不错,甚至对看望她的科室同志说,“科室工作太辛苦了,有什么干不完的,拿一点给她在病床上干”,大家都感动地说不出话来。

可以说,她自始至终直到昏迷前都始终没有停止过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五、生死抉择中,她把生给了别人和患者特别具有意义的一幕是,在ICU中,叶欣病床恰在经她手挽救的患者的病床旁边。

该患者日渐康复,在出院后一个星期不到,叶欣护长却因为病势沉重,终于不治。

在抢救叶护士长的过程中,医院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医疗小组,不惜一切代价,要用最好的办法挽救她的生命。

全省乃至全国的很多一流的专家都被请到了医院参加了会诊。

医院领导每天了解情况,组织专家制定治疗方案。

叶欣护士长的事情不仅牵动着全院同志们的心,也牵动了上级领导的心。

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多次过问病情,并委托省委秘书长蔡东仕亲自到医院了解情况和慰问;副省长雷于蓝亲自到医院了解情况;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叶欣护士长去世后,雷副省长以及卫生厅黄庆道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长彭玮等领导参加了追悼会,慰问家属。

六、家庭理解支持,共谱动人的乐章叶欣护士长的家人自始至终非常理解她的工作,给予他了非常大的支持。

他的丈夫张慎在不仅承担了整个照顾家庭的责任,甚至叶护士长去世后,非但没有一句埋怨,还主动向医院领导询问在抢救叶护士长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医务人员的康复情况,并表示要自己出钱慰问他们。

七、多年来一贯出色,点滴事迹感人至深叶欣护士长长期以来一直在技术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是一位优秀的护士长和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

她曾经多次代表医院下乡参加义诊,足迹遍及翁源等贫困山区。

她对同事关怀备至深得大家的喜爱;她对患者无微不至,灿烂的笑容曾经感染了很多到医院看病的患者。

钟南山同志先进事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他既是一名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医学专家,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旁人看来,抗击非典是钟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但钟南山不这么认为,他坦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早年留学英伦时的求学生涯。

1979年钟南山考取公派留学资格,前往英国伦敦爱丁堡大学进修。

但英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导师不信任钟南山,把2年的留学时间限制为8个月,钟南山暗下决心为祖国争口气。

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

他的勤奋和才干,彻底改变了外国同行对中国医生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他“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

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

但钟南山回国报效的决心已定,他说:

“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为党工作高于生命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SARS疫情,国外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势力借机丑化中国。

钟南山作为防治SARS的权威专家,利用经常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各国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发生的SARS事件,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

5月28日,钟南山应邀在全美胸肺学会(ATS)上作了《中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情况及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他专业、开放、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辩论风格,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著名的CNN电视台在《今日美国》中评论“中国大陆的SARS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令人鼓舞”。

钟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势力借SARS事件丑化中国的“话语垄断”企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

那段时间,钟南山既要在临床一线救治SARS患者,又要协调各地的防治工作,极少休息,身体很疲惫。

老伴经常劝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为此朝他发脾气。

但钟南山停不下来,因为他把自己为祖国服务、为党工作的有限时间,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宝贵!

看病“三个一样”说起钟南山,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总是很动情。

她说:

假如不是遇上钟院长,自己就没命了。

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吃了很多药也不行,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

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

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

为确诊,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病情得到证实后,钟南山又亲自安排了医生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好的肿瘤竟已堵住气管的五分之四,什么时候堵满了,阿琼什么时候就没了。

阿琼深情地说:

“钟教授的过人之处岂止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

对个别医生索取红包礼物的行为,钟南山深恶痛绝,“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个品德。

”在钟南山身边工作的人员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

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

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现在,“三个一样”成了所内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

学不能明哲保身钟南山是一个求实严谨的科学工作者。

早在留学英国的时候,他决定开展关于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

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

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15%时,同行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嚷:

“太危险了,赶快停止!

”但他认为这样还达不到实验设计要求,咬牙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

实验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但钟南山却几乎晕倒。

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还要加上抽800cc的鲜血。

在2003年抗击SARS战斗中钟南山更是这样。

他坚持实事求是,不畏权威,勇敢地对“衣原体之说”提出质疑,促成广东省决策层坚持和加强了原来的防治措施,这也是广东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

充分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人要活在理想中钟南山很喜欢中学老师的一句教导:

“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

”他经常跟身边的人强调,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灵魂和支柱。

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

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

用“著述等身”、“声名显赫”来形容钟南山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

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他仍然对事业保持着炽热的追求,在科学的殿堂坚持创新、永不停步。

这种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围的人,熏陶出了一个勇于奉献、蓬勃向上的群体,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了国内瞩目的学术阵地———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

多年来,钟南山“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风格”。

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广东省卫生厅也专门行文,要求全省医疗战线的同志学习“南山风格”。

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战斗中表现卓越,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

丁秀兰:

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

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

生前,她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头上少有耀眼的光环,甚至没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线付出的种种辛劳。

她只是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可当她离去后,人们却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并对她寄予无尽的思念。

人们发现,倒下去的是一位好同事、好医生、好党员,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发生在丁秀兰身前身后的故事说明:

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她是一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医生。

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奔向被病魔击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众多人执意挽留的患者。

在她病重期间,家人和同事为她日夜祈祷,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10多位专家先后多次为她会诊,一位康复出院的女大学生主动为她献出血清。

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

5月13日凌晨,噩耗从北京地坛医院传来:

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近一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49岁。

她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丁秀兰。

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丁秀兰病逝的噩耗传来,北大人民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

院长吕厚山询问救治丁秀兰的医护人员:

“丁大夫有没有留下遗言,有什么未竟的心愿?

”医护人员摇头无语。

听说朝思暮想的妈妈离她而去,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申洁悲痛欲绝。

她打电话问爸爸:

“妈妈走时,可有什么嘱咐的话?

”父亲申业桐无言以对。

丁秀兰病危时,病魔已经将她折磨得精疲力竭。

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有说一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采访北大人民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王吉善时,他开口就说:

“说实话,我不想提丁秀兰的名字,提起来我就掉眼泪……”听说丁秀兰去世了,刚刚从一线撤下来的医生、护士们牺牲宝贵的轮休时间,自发聚在北大人民医院门口悼念丁秀兰。

望着丁秀兰办公室的窗口,他们个个哭成泪人:

“丁大姐,你太累了,在天堂好好歇歇吧……”这些天来,从早到晚,总有人来到北大人民医院的门口。

人们或无语伫立,默默哀悼,或将一束束白的菊花、红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有的还附上一段留言寄托哀思。

一位丁秀兰救治过的患者在留言中说:

“丁大夫,我的救命恩人,您一路走好。

”一位曾在丁秀兰指导下在医院实习过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在留言中深情写道:

“雨丝中,曾朝夕相处的您含笑走来,还是那份慈爱的目光;花丛里,又飘来您白色的身影,步履仍然是那样匆忙。

不忍看您的微笑,不忍看您的身影,泪水,只能用泪水向您挥别!

泪水,多想用泪水把您挽留!

”为纪念丁秀兰,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北大人民医院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丁秀兰纪念馆”于5月14日开通。

短短3天时间,超过5000人次登录纪念馆留言。

在众多的留言中,老作家舒芜先生的一段留言特别引人注目。

舒老说:

“我于3月25日晚,因老年性肺炎到人民医院看急诊,留住医院,4月11日病愈出院回家。

看急诊时,曾接触过丁秀兰大夫。

现在对于她的殉职,怀着特别的敬意。

这里,借用老友黄苗子先生近作一首表示我的敬意。

”这首题为《白衣颂》的诗中写道:

壮哉医药师,生死置度外,挺身第一线,白衣多仙子;矢溺唾涎污,扶持近尺咫,二十四小时,无休亦无寐;问女何所思?

天地有正气,问女何所忆?

病床与轮椅;非典渐得控,医护皆勇义,事迹太感人,观之频掩涕。

“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在家人、同事眼里,丁秀兰非常热爱生活。

每逢节假日,只要不值班,她常约上家人、朋友到郊外度假。

看到医院院子里鲜花盛开,她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细品生命的芬芳,那细致的动作充满欣喜和怜爱。

住院期间,当病情一度好转,她便打电话让丈夫送件毛衣过来:

“记住,拿件颜色鲜艳一点的。

”弥留之际,她下意识地伸出已经浮肿的手,使出全部力气抓住身旁的医护人员,那样子流露出对生的强烈渴望、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女人味儿、人情味儿十足的丁秀兰,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呢?

她有没有怕过?

丁秀兰的爱人说:

“离家去医院时,她像每次加班一样,平静地告诉我:

‘医院有病人,我得赶过去。

’”陪伴丁秀兰走完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说:

“她有过担心,但她绝不害怕,更不会退缩。

对她来说,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

”这是丁秀兰常说的两句话,也是她33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平时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面对病人,丁秀兰总是那样和蔼可亲。

无论多忙,她都要坚持亲自为科室收治的每一位病人查体、安排就诊。

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有时甚至掏出自己的钱。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科无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而作为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的丁秀兰更是站在第一道防线的最前沿。

她明明知道,多接触一次病人,就多一次被感染的危险,但她还是像平时一样,毫不犹豫地来到病人面前,奔波于患者的床前,为他们问诊、查体,匆忙的脚步声似乎告诉人们,她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安危。

她就这样日夜不停地忙碌着,用她已过中年的身躯抵御着疲倦。

终于有一天,当丁秀兰开完院里的一个防治非典的会议回来时,对护士长说了句:

“我感觉有些冷”,接着就病倒了。

不惑的年纪,加上长时间的劳累,使她的病情发展很快,持续的高热和浑身酸痛乏力折磨得她寝食难安。

躺在病床上的丁秀兰仍然没有忘记医生的职责。

看到诊疗专家前来查房,她强忍病痛和他们探讨病历,并详细地将自己的患病感受、病情发展情况记录下来。

她说:

“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料,出院以后我还要好好研究。

”丁秀兰的爱人说:

“我敢断定,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

”在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采访,一提起丁秀兰,所有人的眼圈都红红的。

科主任朱继红说,在急诊科,丁秀兰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大姐。

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

为减轻其他人的负担,每天晨曦初露,她就赶到医院;夜幕降临,她的身影仍留在医院。

许多个节假日,她主动要求连续值三班。

大家劝她休息,她只说一句:

“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每当遇到难处,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向丁秀兰倾诉,而她又偏偏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总是牺牲休息时间,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沟通。

急诊科的进修医生多,一些医生的家在外地,丁秀兰更是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

今年大年三十,她把不能回家的医生请到了自己的家中,为他们包饺子,做年夜饭,使大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

作为党支部书记,丁秀兰关心科里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她常对科里的年轻党员说:

“你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好工作。

”为普及急救常识,丁秀兰组织支部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海淀区为社区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搞培训。

她常说:

“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身教重于言教,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躺在病床上,丁秀兰心里想着的还是别人。

看到年轻病友心情烦躁,她举着输液瓶挨到他们的床前,用长者特有的关怀安慰他们,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

有一次,她打电话让爱人给她包些饺子送过来,当饺子送来后,她却不吃,而是让护士用一次性消毒碗把饺子分成几份,送给同病区的几个病重的年轻人吃。

她总是批评护士们进她房间巡视的次数太多,每次护士进来时,她总是不停地撵她们:

“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

”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竟夜间不睡觉,自己盯着输液,任凭护士们怎么劝她,她总是固执地说:

“你们不能太劳累,不然抵抗力会下降,我反正晚上也睡不着,无所谓的。

4月22日,因病情加重,丁秀兰被转到地坛医院,她对送行的同事们一再说:

“离我远点,不要传染你们。

”在地坛医院的日日夜夜,丁秀兰心里想的还是患病的战友和坚守在一线的同事。

在说话已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她让医护人员转告其他有病的同事:

“用呼吸机时,要多抹石蜡油……”丁秀兰虽然走了,可她的英名和事迹却在广为传扬。

在网上纪念馆,一位网友用这样的诗句赞美丁秀兰:

群芳谱中一秀兰,忠骨柔情藏青山。

化作春泥无憾意,清香长留天地间。

王晶: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

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

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

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

李晓红:

谁也没有想到,她走得如此之快。

4月16日,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3月25日,李晓红所在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急诊转来的患者。

对病人集体会诊前,科主任告诫身体不舒服的李晓红不要参加会诊了。

可会诊前,大伙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一身防护的李晓红。

“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比你们有思想准备,让我来吧!

”她从同事手中夺过听诊器和血压表,开始为这名患者查口腔、听肺音、量血压。

一阵忙活,她已大汗淋漓。

大家劝她休息,她说:

“我同这名患者有了接触史,你们上去会又多一份危险。

”李晓红哪里知道,此刻,病毒正绕过层层防护服,向她和她的战友们侵袭过来。

接下来是病例分析。

已经答应休息的李晓红突然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发。

”早就关注非典疫情的她提出对这名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并建议“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疗方案,得到全科同志一致认同。

李晓红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她每天对病人查体、修改医嘱、制定治疗方案,与病人“零距离”接触。

3月30日,李晓红突感不适,“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为了不让救治的病人惦记自己,影响养病,被隔离治疗的李晓红让战友封锁了消息她还反复告诫接管了自己病人的两名医生:

“××患者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心功能不全,要随时探视……”这个时候,李晓红的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本来就差,加上连续高热、饮食不佳,4月6日,李晓红病情加重,已不能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其他病人的治疗方案了,她用笔艰难地写道:

我是一名医生,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我身上试用,我不怕,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定要搞好防护。

4月16日下午3时30分,李晓红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

5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李晓红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同一天,武警北京总队党委决定给李晓红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