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257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导学案.doc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创建表格的方法,并能熟练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2、学会利用单元格对齐方式工具设置表格文字对齐方式。

3、掌握改变表格大小、列宽和行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多种教学法,使学生经历自制时间表的过程,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表格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表格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

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过表格,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他们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因此,课堂上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信息加工的全过程,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表格的创建、表格中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调整。

难点:

调整表格的位置、大小、表格行高与列宽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阐述: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同时辅助以直观演示法等;学生主要是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来学习。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教学课件;

学生自备《信息技术》课本及《练习与评价手册》。

七、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大约需要3-5分钟,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能按时到校,按时上课啊,学生想到因为有作息时间表。

接着老师再问学生,你知道作息时间表是怎样制作的吗?

学生回答:

“不知道”。

这时候,教师就问学生,你们想学习制作时间表吗?

学生肯定回答,想。

可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制作,这怎么办呢?

教师顺势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制作作息时间表。

然后展示一份打印好的作息时间表格,让学生感受表格的优点。

适时引导: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表格,(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表格)课程表、调查表等等,进一步感受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对表格有初步感知,知道表格的优点,使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大约需要20-25分钟,新知识的学习都在这个环节完成。

1.教师引领:

认识表格

教师先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观察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引领学生观察描述出表格的共同特点——横线、竖线、文字。

(课件演示)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

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通过学生观察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认识行、列、单元格,为下面制作出正确的表格打下扎实基础。

]

2.自主学习:

创建表格并输入文字

(1)课件出示任务:

制作作息时间表,教师提示制作表格的过程。

(2)提示和要求:

第一步是先输入标题,第二步是根据需要插入一个空白表格,第三歩是输入各栏目文字,第四步是调整表格。

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命令创建表格;表格建好后,在单元格中单击,就可以输入文字了,字体字号设置的方法与在文本中的方法一致。

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本p21~22页的内容,自主解决。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以上内容,教师不做过多演示,主要是让学生看课本或者利用小组来学习,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4)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边演示边操作自己插入空白表格的方法。

(有的学生用的是表格菜单、有的学生用“插入表格”按钮,不论是哪种方法,我都予以肯定,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补充。

[让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演示,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通过教师的适当补充,可以将学习自主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并使其学会遇到问题采用不同的途径来解决。

]

3.合作探究:

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行高,设置表格中的文字对齐方式。

(1)任务导入:

展示两份表格(一份是刚刚创建完成的;另一份是调整到适合纸张的大小,行、列的调整也适合表格的需要)让学生观察两份表格的不同之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提示和要求: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p23~24页的内容,调整自己的表格大小、行高、列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适时引导:

可以参照课本p22~23页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

(4)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小组推荐选出本组设计优秀的作息时间表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互评。

然后指名让学生讲解具体操作过程,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

(5)最后让学生再根据别人的优点把自己的时间表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正,尝试根据表格的内容、文字的大小将自己的表格大小、列宽和行高调整到最美观、实用的状态。

本环节大约需要5-8分钟。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和点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

通过互评作品,也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的作品,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共同提高)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在本环节中我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

同时,教师的适时引导,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章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

同时,多层任务也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得个体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

]

(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1)提出任务:

制作读书调查表。

课件出示读书调查表范例,引导:

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这个表格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

先输入标题,再创建表格,然后输入文字,最后再对表格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纸张大小等。

(2)接着,学生便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3)作品展示,分组评价。

[这个环节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过程,在布置任务的起始阶段,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制作,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回顾的过程,使知识在应用于实践时得到升华。

]

(四)拓展应用,个性创造

(1)课件出示套用格式(美化表格)范例,提出任务:

这些表格美吗?

快把自己的表格也来美化一下吧!

(2)教师简单介绍自动套用格式的方法,学生创作。

(3)交流展示学生作品,课堂上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课后创作。

[这个环节是课堂实践活动的延伸,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

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开拓视野,并为下堂课用其它方法美化表格埋下伏笔。

]

(五)归纳总结,完成构建

(1)学生说学习收获、发现与设想。

(2)分组评选,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总结鼓励。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我。

分组评选,是为了降低学生挑战的难度,激励学生进步。

]

(六)生活观察,开阔视野

生活中还有哪能些地方用到了表格?

[课件展示]不规则的表格。

这些表格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你能发现它们跟我们今天学会制作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吗?

很多不规则的表格,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下。

想一想,怎样制作出不规则的表格呢?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尝试一下!

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学到相关的知识。

[结束课程时提出的任务,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引向课外,也是对下节课要讲的制作特殊表格的任务作的一个铺垫;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课程中。

]

结束语:

以上教学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不但能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到电脑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利用这种技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

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

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九、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展示、讨论、交流、互助等合作探究的形式。

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评价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