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266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0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docx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试题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地形图地物

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2、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3、山脊的等高线应向下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上坡方向凸出。

4、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

1、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A)。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2、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相等。

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③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

()

A.正方形B.矩形

C.梯形D.平行四边形

9.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出的等高线称为()

A.计曲线B.间曲线

C.首曲线D.助曲线

14.已知两点间的高差为2米,实地水平距离为50米,则两点间的坡度为________。

1.什么叫地形图的比例尺?

什么叫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有何作用?

7.在1∶2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现要设计一条坡度为5%的等坡度路线,则路线上等高线间隔应为()

A.0.1米B.0.1厘米

C.1厘米D.5毫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B.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C.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D.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6.在1∶10000地形图上,得到A、B两点的高差为2m,量得AB图上长度为1.5cm,则直线AB的坡度为___________%。

10.在地形图上,量得A、B点图上距离为0.02m,实地距离为100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

15.地形图的分幅分为梯形分幅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15.地形图的分幅分为梯形分幅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2.等高线

3.方位角

3.什么是地物?

地物符号有哪几种?

3.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0.2cmB.2cm

C.0.2mD.2m

6.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A.点号与坐标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D.高程与方向

7.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A.1%B.5%

C.10%D.20%

19.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__连接而成。

地形图地物

1.地物符号中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是()符号。

A.比例符号B.非比例符号C.线性符号D.注记符号

2.在大比例尺1:

500的地形图上,一个20cm×30cm的方格所对应的实地面积是()

A.600m

B.1500m

C.15000m

D.7500m

8.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关系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B.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无关;

C.地面坡度均匀,等高线平距不一定相等;

D.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江河、平原、洼地属于地物;B.江河、湖泊、森林属于地貌;

C.江河、平原、丘陵属于地貌;D.江河、湖泊、道路属于地物;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8.山脊线也叫()。

A.分水线B.集水线

C.山谷线D.示坡线

15.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6.17m,B点高程为15.26m,AB距离为178.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23.等高线与、正交。

27.等高距

1.地物符号中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是()符号。

A.比例符号B.非比例符号C.线性符号D.注记符号

2.在大比例尺1:

500的地形图上,一个20cm×30cm的方格所对应的实地面积是()

A.600m

B.1500m

C.15000m

D.7500m

8.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关系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B.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无关;

C.地面坡度均匀,等高线平距不一定相等;

D.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江河、平原、洼地属于地物;B.江河、湖泊、森林属于地貌;

C.江河、平原、丘陵属于地貌;D.江河、湖泊、道路属于地物;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

20000,该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____米。

3.等高线平距:

1.简述等高线特性。

10.____________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7.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_____m。

()

A.0.5B.0.05

C.0.2D.0.1

8.测绘1/1000地形图时,平板仪对点容许误差为()

A.1mB.0.01M

C.0.1mmD.0.05m

2.首曲线

1.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8.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为()

A.计曲线B.间曲线

C.首曲线D.助曲线

10.已知某地形图上AB线段长度为2.5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为125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比例尺精度为_______________米。

11.地物符号包括依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1%的坡度线,已知A点高程为24.050米,AB的实地水平距离为120米,则B点高程应为_______________米。

2.什么是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和坡度之间有何关系?

()3、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符号是:

A、比例符号B、等高线C、非比例符号D、高程注记

5、一幅1:

5000比例尺的实地范围内,包含有幅1:

2000比例尺和幅1:

500比例尺地形图。

2、在1:

5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HA=31.8m,B点高程HB=25.4m,A、B两点之间的图上长度为400.0mm,求A、B两点之间的实地水平距离DAB和A点至B点的坡度iAB。

(坡度用%数表示,并精确到0.0%)。

6.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坐标方格网的绘制方法有法、法

和法等。

7.地形图的分幅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法,另一种是按坐标网格划分的法。

水利工程测量所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法。

11.数字比例尺的分数值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它在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也越。

11.何谓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

12.简述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3.在1:

1000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高差为-2.95m,图上距离为11.25cm,则两点间的坡度为()。

A.5.24%B.-5.24%C.2.62%D.-2.62%

9.地形图上能表示的最短距离为0.2m,则测图比例尺最小应为()。

A.1:

1000B.1:

2000C.1:

5000D.1:

10000

18.下列各种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

200B.1:

500C.1:

1000D.1:

5000

20.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高差为-1.58m,AB距离为257.54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A.0.61%B.-0.61%C.1.61%D.-1.61%

1地形图符号按照比例尺可分为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_和半比例符号。

4等高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计曲线和助曲线。

5图上面积相同的两幅地形图,比例尺分别为1:

1000和1:

500,则实地面积之比为。

7A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为5m,坡度为0.2%,已知A点高程为15.268m,则B点高程为。

12、欲表示图上最短的实地线段长度为0.1m,则应该用的比例尺为。

()5、展点时须表明点的点号和点的坐标。

()9、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向高处凸的曲线。

()15、比例尺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地形图上表示的内容就愈详尽。

()17、等高线是可以相交的,如陡崖的等高线。

3.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性?

8、图幅大小为50厘米×40厘米的1:

500比例尺地形图,则一平方公里有()

 A、20幅图   B、25幅图   C、16幅图  D、5幅图

9、测绘1:

500比例尺地形图时,其比例尺的精度为(0。

05)。

10、4、比例尺

35、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

2000,某一直线AB在图上线段长为3.8cm,则该直线在地面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为(D)

A、190mB、38mC、19mD、76m

36、1:

5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B)

A、0.05mB、0.5mC、0.2mD、0.1m

37、下列关于地形图的比例尺说法正确的是(C)

A、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B、比例尺分母的第一个数字常是1、2、3、5

C、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越大,所表达的地形越粗略

D、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测图所需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越少

38、在地形图上常用半比例符号表达的地物主要有(C)

A、铁路、公路、森林、电力线等到B、铁路、公路、围墙、烟囱等

C、铁路、公路、围墙、电力线与通讯线路等D、铁路、湖泊、围墙、通讯线路等

39、关于地形图图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是半比例符号B、所标注的数字均为绘图的参考,在地形图上不出现

C、是路灯的图示D、能表示地物的形状与大小

40、如图1—5所示,地形图的等高距为(A)

A、10mB、2mC、5mD、1m

41、山头与洼地的等高线可采用(D)来区分

A、高程注记B、等高距

C、等高线平距D、高程注记和示坡线

42、经纬仪测地形中一个测站点的测绘工作的主要步骤为(B)

A、安置仪器——立尺——定向——观测——记录与计算——刺点绘图

B、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记录与计算——刺点绘图

C、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刺点绘图——记录与计算

D、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记录与计算——观测——刺点绘图

43、控制点展绘后,要在点的右侧标注(C)

A、点号与坐标B、坐标与高程C、点号与高程D、点号

44、如图1—6所示为地形图局部,从读图中得地形图的比例尺为(C)

A、1:

500

B、1:

1000

C、1:

2000

D、1:

5000

46、如需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量算的图形边界不规则,则下列方法不能使用的是(B)

A、方格膜方法B、坐标计算法C、平行线膜方法D、求积仪法

4、等高线:

6、地形图:

11、7、碎部测量:

15、等高线平距

16、地形图比例尺

17、比例尺精度

18、等高距

49.地形图

50.地形图比例尺

51.比例尺精度

52.等高线

53.等高距

54.等高线平距

20、比例尺为1:

5000的地形图,比例尺精度为()。

28、地形图上()所表示的(),称为比例尺精度。

1:

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米。

339、等高线可以分为()、()、()和()四种。

113.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来衡量的,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分母愈小,则比例尺愈()。

114.工程中所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突出系指()等比例尺地形图。

115.在一定的等高距,地面坡度与平距的关系是()。

116.1:

500,1:

1000,1:

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标准图幅大小均为(),其代表相应的实地面积分别为()。

117.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相似,判别的方法为()。

118.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相似,判别的方法为()。

119.比例尺的种类有()、()和()。

120.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与()和()正交。

121.小平板仪主要由()、()和()组成。

还有()和()等附件。

122.小平板仪的安置步骤为,首先用目估法粗略()、(),再移动平板仪目估(),进行初步安置,然后再以相反的顺序进行精确()、()、()和()。

123.用平板仪测定地面点位常用的方法有()和()。

124.绘制坐标方格网常用的方法有()和()。

125.碎部点应选在()和()的特征点上。

126.等高线的勾绘方法有()、()和()等。

127.地形图的检查分为()和()。

128.平板仪测图中,影响测图精度最大的是(),故在()时,力求准确,并用一定的方法加以检核。

129.小平板仪的定向中,可用()和()两种方法。

130.在1:

2000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上a、b两点的平距为2cm,若等高距为1m,则实地上AB坡度为()。

131.在1:

500地形图上等高距为0.5m。

则图上相邻等高线相距()才能使地面有8%的坡度。

132.在场地平整的土方估算中,其设计高程的计算是用()。

133.场地平整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134.求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有()和()两种方法。

其中()较为精确。

135.坡度通常用()和()表示,“+”表示(),“—”表示()。

136.量测图形面积的方法有()、()、()、()和()等方法。

137.断面图上的高程比例尺一般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

138.确定汇水范围时应注意,边界线应与()一致,且与()垂直。

139.场地平整的方法很多,其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2、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一下比例尺中不属于大比例尺的是()。

A、1:

500B、1:

10000C、1:

2000D、1:

20000

6、等高线分为:

()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

7、在1:

2000地形图上,求得两点图上的长度为5mm,高程HA=418.3m,HB=416.3m,则BA直线的坡度如下,正确的是:

()

A、-2%B、+2%C、-2‰D、+2‰

23、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

()

A、等高距B、等高线平距C、设计高程

57.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A等高线B等高线平距C等高距D都不是

58.等高线分为()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

59.要绘制地面上某铁路在地形图上,宜采用()

A依比例绘制的符号B不依比例绘制的符号

C半依比例绘制的符号D地物注记

60.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愈小,则()

A比例尺愈小,表示地物愈详细,精度愈高

B比例尺愈大,表示地物愈简略,精度愈低

C比例尺愈小,表示地物愈简略,精度愈高

D比例尺愈大,表示地物愈详细,精度愈高

61.要绘制地面上某水塔在地形图上,宜采用()

A依比例绘制的符号B不依比例绘制的符号

C半依比例绘制的符号D地物注记

62.在1:

5000地形图上,求得两点图上的长度为18mm,高程HA=418.3m,HB=416.5m,则AB直线的坡度iAB如下,正确的是()

A、-2%B、+2%C、-2‰D、+2‰

7、道路、江河、森林为地物,而山地为地貌。

()

8、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大。

()

13、地形图检查工作分为室内检查和野外检查。

()

15、地形图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物、地貌愈简单。

()

16、碎步测量中,碎步点应选择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

9、举例说明地物符号有哪几种?

73.地物符号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7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等高线有哪几种?

75.地形图和地物图有什么不同?

76.比例尺精度有何实用意义?

77.什么是地物的特征点?

什么是地貌的特征点?

为什么在测图时要选定这些点?

78.什么是碎部测量?

碎部点应怎么选择?

79.什么是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有何优缺点?

为什么常用于碎部测量中?

能否用于控制测量中?

80.指出视距测量的以下基本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1)D=Klcos2α

(2)h=1/2Klsin2α+I-v

81.说出视距测量的基本操作过程。

82.影响视距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视距测量应注意哪些事项?

83.简述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84.用平板仪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定向?

定向有哪两种方法?

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85.试述小平板仪射线法和前方交会法测定地面点位的步骤。

86.怎样绘制坐标方格网?

如何展绘控制点?

其精度要求如何?

87.经纬仪测绘法和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有何异同点?

各应怎样进行?

88.经纬仪或平板仪测碎部高程中,十字丝中丝读数最好为仪器高值,为什么?

89.试述经纬仪测绘法和小平板仪配合皮尺测绘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90.地形图的绘制包括哪些内容?

其检查分哪几步?

91.试述地形图拼接的方法及限差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地形图的清绘和整饰?

35.A、B、C、D为一正方形坡度均匀的场地,各点高程如图所注,今欲把场地平整为高程为55.5m的水平场地,试计算填挖数量。

54.956.7

AB

 

DC

54.31:

100056.2

36.从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坐标和高程如下:

XA=1237.52YA=976.03HA=63.574

XB=1176.02YB=1017.35HB=59.634

试求:

a)AB的水平距离

b)AB坐标方位角

c)AB直线的坡度。

37.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路线,设限制坡度为4%,地形图比例尺为1:

2000,等高距为1m,试求该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平距。

38.在地形图上将高低起伏的地面设计为水平面或倾斜面时,如何计算场地的设计高程?

如何确定填、挖边界线?

1.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

()。

10.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等高线、半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11.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12.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同时还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13.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16.平板仪的精确安置是按照对中,整平,定向的次序进行的().

7.在使用地形图时,对于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环网状,可用()来加以区别.

A.形状.B.示坡线或高程数据.C.等高线的稀疏.

9.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11.当地物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绘制时,常用()来表示。

A.比例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C。

非比例符号。

16.在1:

1000的比例尺图上,量得某绿地规划区的边长为60毫米,则其实际水平距离为()

A.80米。

B。

60米。

C。

40米

18.代表地物特征的拐点称为().

A.控制点.B.碎部点.C.综合宗.

20.等高线的平距均匀,表示地面坡度().

A.陡.B.缓.C.均匀.

23.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比例尺和().

A.比例尺大小.B.直线比例尺.C.比例尺精度.

1.地物符号中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是()符号。

A.比例符号B.非比例符号C.线性符号D.注记符号

2.在大比例尺1:

500的地形图上,一个20cm×30cm的方格所对应的实地面积是()

A.600m

B.1500m

C.15000m

D.7500m

8.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关系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B.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无关;

C.地面坡度均匀,等高线平距不一定相等;

D.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江河、平原、洼地属于地物;B.江河、湖泊、森林属于地貌;

C.江河、平原、丘陵属于地貌;D.江河、湖泊、道路属于地物;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

20000,该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____米。

3.等高线平距:

1.简述等高线特性。

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类,一种是矩形分幅,另一种是正方形分幅(×)。

10.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等高线、半依比例符号、非比符号(×)

12.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同时还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13.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等高距(√)。

7.在使用地形图时,对于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环网状,可用(B)来加以区别.

A.形状.B.示坡线或高程数据.C.等高线的稀疏.

9.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A)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10.等高线的平距越小,表示地面坡度(B)。

A.缓。

B。

陡。

C。

均匀。

11.当地物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绘制时,常用(C)来表示。

A.比例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C。

非比例符号。

23.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比例尺和(B).

A.比例尺大小.B.直线比例尺.C.比例尺精度.

18.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为大比例尺(A).

A.1:

200.B.1:

2000.C.1:

500.

20.等高线的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B).

A.陡.B.缓.C.均匀.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18、等高线的种类有、、、。

34、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连接而成。

3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m。

40、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

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和。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B.1∶2000C.1∶1000D.1∶500

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m。

A.26、31B.27、32C.29D.30

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为坡度。

A.和B.差C.比D.积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