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103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字也是中华民族的根。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它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张扬汉字的美丽、睿智与广博,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传播中华民族悠远厚重的文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但是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途径,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技能,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

但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

然而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

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刻也未停止过。

仅就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就出现了30多种识字教学经验。

在这些实验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是最具有影响的,在“小语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此外,还有“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等,也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

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快速、有效的识记并且不遗忘?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

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

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

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

这就更迫切需要我们教者运用有效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构建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有效提高识字教学并使语文识字教学充满活力。

2、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

3、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促进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4、让学生感受语文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能感受识字所带来的快乐,能随时随处主动识字并形成随时学习的意识。

5、使教师形成更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使教学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观察等方式,调查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以及了解家长的辅导能力。

对于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做到心中有底。

2、个案研究法

在实验班级里给每个学生配一个“苗苗识字袋”,选取好、中、差各一名学生进行个案追踪分析。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有效识字教学实践的不断观察、体验,不断反思、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整个研究过程形成一种“实践——观察(体验)——反思(归因)——实践”的循环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自我反思 ②他人监督 ③学生协助 ④借助名师

4、经验总结法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理论指导,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闪光点,对闪光点进行归类,提炼出经验,以利于更深入、科学的继续实验、研究,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此原则为本课题的指导性原则,在教学环境的布置、识字内容、识字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体现此原则,为学生识字提供最广阔的资源。

2、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

下要保底就是要求学生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识字任务,上不封顶则是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多的识字。

3、自主性原则

语文教育就是要以尊重和发展个性生命作为其教育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还原个体主动性。

注重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4、尊重差异原则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鼓励尽可能多的识字,但也不作人为地强制性地拔高要求。

五、课题研究内容:

(一)有效识字途径

1、拓宽校园中的识字空间

    语文提倡“提前读写”,这就要求学生早识字,多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

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

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多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

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

(1)读校名、班牌、字幅、宣传标语及各科室名

进入学校,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宣传标语、字幅、宣传橱窗、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课程表、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

教师要打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在校园中认读熟字、认识生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对学校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加上刚开始学生字,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此时,带领他们去认读班牌和各科室名,告诉他们:

“音乐室”是小朋友们上音乐课的地方、“美术室”是小朋友们学美术的地方、“电脑房”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学电脑的地方、“校医室”是全校师生看病的地方、“校长室”是校长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餐厅”是全校师生吃饭的地方、“多功能厅”是听报告看录像的地方……

有一回,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肚子痛,校医室的阿姨给了我四包午时茶。

”我说:

“你认识校医室?

”“那牌子上写着呢!

”学生得意地说。

学校经常迎接各种检查,开办各种大型的教学、教研活动。

这时校园里就会张贴宣传标语、字幅、口号,如“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士”、“做环保的使者”、“欢迎新课程实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等,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去读读上面醒目的字,实在令人难忘。

(2)关注时事新闻识字

学校的宣传橱窗是巩固学生已学生字,增加识字量、拓宽学生视野的有力阵地。

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那么多的生字往往很难在课堂上加以巩固,这就需要提供给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学校的宣传橱窗就是强而有力的阵地。

因为,宣传橱窗上的内容丰富多变,富有极强的趣味性和时代感。

有校内的新人新事、时事新闻、教师风采、杂谈,有科学、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也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在“非典”时期,有关于“非典”的动人事迹;在“伊美”战争时,有对伊拉克民事的堪忧;在遇到坏人坏事时,有教孩子们如何应急的措施……这些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不仅增加了识字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为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提供有力的帮助。

(3)开展校园活动识字

学校的花草树木随季节变化而变换着生长姿态……我们结合教材上学到的事物名称,让学生把学到的汉字和校园里的事物对上号,《和植物交朋友》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给他们挂名片,认读植物名称。

《做植物的保护神》给他们写“青青小草,爱他就好”“小草微笑,请您绕道”等小标语。

在学生对校园景物饶有兴味的时候,引导他们去认识尚未认识的字词。

开学初,在每一位学生的桌角贴上其名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熟悉同学,认读同学名字。

要求学生每天认五个左右的名字,争取在两星期内会读全班同学的名字。

谁最早认识同学的名字就取得优先发本子的权利。

这样,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总是积极地认读同学的姓名,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字。

(4)利用图书角识字

识字一个阶段后,一般学生都能读一些注有拼音的读物,如故事、儿歌、寓言等。

当学生自己读懂一个小故事或一首儿歌时,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已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因此,在识字后充分展开阅读,不仅课内读,课外也要求读,在班中设立小小图书室,针对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读。

根据学生好表现这一特性,利用晨会、班队课开展讲故事比赛,并评出"小小故事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2、拓宽家庭中的识字空间

每个人从降生到人间就开始了学习。

从熟悉环境、认识父母到学会说话,接触汉字,无一不体现了人的学习过程。

而据科学研究表明,家庭生活中有意识的识字教育,在儿童时记忆效果表现得尤为突出。

(1)在父母的指指点点中识字

有人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的确,父母是孩子识字的天然资源,正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认识了汉字,学会了做人。

也许,不经意地在诱人的零食袋上指一指、点一点,孩子却于其中认识了不少汉字。

也许,在电视屏幕上信口逗逗,孩子都在娱乐时对汉字产生了兴趣。

(2)利用家里的摆设识字

小学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和父母一起渡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中吃的、穿的、用的、可谓是应有尽有,触手可及,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识字素材,有广阔的识字天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大量的识字。

可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家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衣柜、床等生活用品制作标签,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对应识字。

(3)利用编写识字本识字

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商标、广告、商品包装袋等,通过写写画画、剪剪贴贴,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我的识字本”,这本“我的识字本”记录了在生活中识字的点点滴滴进步,使学生得到了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我们安排每个星期,即每周五抽出一节课进行“汉字大比拼”,比比谁收集的多,并且认识的多,评出“识字大王”,当然为了保持孩子们的积极性评选时名额要多一些,让孩子们保持高度的热情及成就感。

3、拓宽社会中的识字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报纸、电视等媒体铺天盖地,多彩的世界中处处有汉字。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无时无处的在跟文字打交道,他们的学习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要利用社会这一大课堂,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勤学好问,随时识字的习惯。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

“生活即是识字时”。

同时,我们还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也有收获。

(1)引导学生对社会中出现的文字产生强烈的会认欲望。

利用环境因素激发他们自主识字的动机。

(2)在课堂识字教学时将学生经常看到的汉字呈现,刺激学生记忆,使无意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

(3)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发自内心地识记自己感兴趣的字。

鉴于学生学习习惯和个性不尽相同,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去识字。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黑猫警长行动(上街找错别字)”等,把识字同用字结合起来。

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自主认字后,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热情被激发以后,教师就利用一切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表现、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在实践中可帮助学生建立“识字乐园”、“识字墙”、“识字储蓄罐”等,定期开展“识字擂台”、“识字记录袋”、“识字小能手”、“今天我来教识字”等活动,不但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体验进步的快乐,而且激励了学生不断在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成为一种习惯。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积极探索的热土。

(二)有效识字方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识记大量汉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个挑战,但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孩子的识字过程也有一定特征的,因此,只要遵循汉字规律和孩子们认知规律,开创多样的识字方法,大量识字还是能成功的。

1、回到造字中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般地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它们体现了汉字各种各样的构字规律,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帮助,虽然理解“四书”内涵并正确区分某一汉字所属造字法,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适当借鉴一些“四书”构书规律,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与识字量的。

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来,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类汉字。

如教《口耳目》这一课时,可以根据生字都是象形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图字对照,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内在联系和特点,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让一个个陌生的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变得熟悉起来,以形象的图画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汉字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字就会触类旁通。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

学习指事字利用与图标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

如教学“本”字时学生已学了象形字“木”,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上一棵树,然后在下面画上根,告诉学生“本”原是树根的意思,学生形象的记住了。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的字,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了新字的意义。

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意义进行“联想法识字”、“编故事识字”。

如教学“休”字,可启发学生联想,一个人靠着一棵树睡着了,就是表示休息。

又如教“看”字,引导学生编故事记忆:

孙悟空在云头上,一手放在眼前,看看前方有没有妖怪。

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在教授“明、鲜、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等字时是这样编排的:

“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

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

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

”这样,小学生轻松识字的同时,很容易地掌握了字义。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它都是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

如在教“睛、情、清、请、蜻、晴”这些字时,启发学生比一比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些字右边都一样,只是偏旁不同,学生感悟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并从中总结出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等识字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培养识字能力,扩展识字量。

又如在教“跳、跑、蹦、跃、蹈、踢”这些字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这些字都是与脚(足)有关的,揭示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集中归类的识字法中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放进阅读中识字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经验,即“入文识字”的规律,在“识字分流”前提下,应是一种格外受到关注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要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脱离语言环境,学习容易忘记。

斯霞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很经典的识字原则: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同时“低年级学生掌握字形过程,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阅读材料中巩固汉字,更便于形成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保持汉字的长时记忆。

形与音的联系是机械的神经联系,只要通过简单的重复,如反复的认读就容易建立,但是它经不起干扰,不容易保持长时记忆。

如果减少单独反复呈现认字的时间,增加用于指导儿童阅读的时间,在阅读中巩固汉字,加强汉字的意义识字,会使识字的效果事半功倍。

一是鼓励学生阅读趣味性较强的儿童读物,二是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串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生字,就可把本课生字创编成一段文字:

一朵荷花,亮晶晶的水珠,小小的摇篮,一顶凉帽,透明的翅膀。

小蜻蜓立在他的停机坪上。

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带点的字为本课生字)。

又如教学《识字四》一课的生字,可用相关的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

虫子旁,昆虫多。

小蜻蜓,象飞机。

蜘蛛忙,忙结网。

小蝴蝶,穿花衣。

虫字旁,有动物。

爱劳动,小蚂蚁。

小蝌蚪,水中游。

小蚯蚓,在翻土。

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再次识字,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其阅读识字的兴趣。

3、融入活动中识字

喜欢做游戏搞活动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

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十几个字,如机械枯燥地识记,效率很低。

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教师要创造一定生活情境,开展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地识字,这又是一种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有意地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的游戏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乐学、好学。

开火车:

在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游戏,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

这样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在快乐中学生字。

猜谜语:

老师准备多种字谜,同时也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搜集或自编字谜,编得好者授予“谜语大王”称号。

如教“天”字时,我们编编这样一个谜语让学生猜:

看来有两个,面目很难分,不像是大夫,倒像是工人。

又如教学“高”字: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如此一猜,学生易学易记,兴趣盎然。

编故事: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大胆想象,把一个字编成一个故事,将抽象的汉字道出孩子的思维,达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感悟,使他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达到主体识字的目的,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在刚学“吃”时,不少小朋友把右边部分写成了“气”。

我把错别字“口气”大大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小朋友们讲起故事来:

“晓晓最喜欢吃鱼了。

那次,妈妈烧了一条红烧鲫鱼,她马上吃了一大口(板书:

口气)。

呀!

不好,鱼骨头卡在她喉咙里了!

(用红笔描了一下‘气’中间的一横。

)妈妈带她去医院,医生帮她夹了出来(擦去一横)。

小朋友,你们记住了吗?

写‘吃’千万不要多一横啊!

”小朋友们在兴趣盎然中纠正了错字。

变魔术:

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章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换一个偏旁都会变成不同的字。

通过“变魔术”游戏,在熟字的基础上认识新字,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如教师在“一”的基础上逐渐加笔画而变成另一字:

一二三王主玉全金。

在变的过成中,随时教孩子不认识的字。

教师演示几次后,会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这时,让孩子变给别人看,他就会努力记住要变的字的样子、读音,变几次后,不但认识了字,而且基本上会写了。

这样调动大脑积极性的方法增强记忆、识字效果很好。

编顺口溜:

在识字过程中,突出形近字的不同之处,启发并鼓励孩子给易混淆的字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识字。

如教“金”字:

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又教如“青、清、蜻、晴、睛、情”可记为“草青青,水清清;天晴了,有事情;天晴了,看蜻蜓;看蜻蜓,用眼睛。

”;再如“林、森”字可记为“林、森”为树真有用,二木成林,三木成森。

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编儿歌:

人教版新教材识字量大增。

仅一年级的教材就要求会认识汉字950个,有的字很难,以前教材中要在三、四年级才会出现。

怎么让学生较快地记住这些方块字呢?

我们采用了让生字跟生动形象的儿歌结合的方法。

如“灌”字:

小河边,草地上,一只鸟儿两张嘴。

又如“爽”字:

四个叉叉,写错了大字。

这样记,学生记得又快又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生编的儿歌也很有意思,如:

“鹂”字:

美丽的小鸟儿,人人都喜欢。

“蝉”字:

一只虫子真简单,夏天一到它就来,趴在树上不怕热,从早到晚叫不停。

但不是所有的字都适合编儿歌教学,两类字最适合。

第一类:

难记字。

如“影”,它由三部分组成,笔画较多,如果把三部分分开记忆,不太容易记,而联系在一起就容易多了:

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

又如“热”,乍一看三部分之间没有一点关联,展开想象就很有意思:

“肉丸火上烤,用手拿很热”,这样只要听一遍就记住了。

第二类:

易混字。

有些字,字音、字形相近相似。

有些字,字义相近相似,很难把它们分辨出来。

用儿歌来识别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坐做座”:

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立人。

“晴睛清请情蜻”:

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

另外“摘果子”、“脑筋急转弯”、“找朋友”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识字游戏,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走向表达中识字

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不仅在阅读中运用,还要在学生的自我表达中运用。

首先是口语表达。

教学中用的口头组词、说句子等教学活动,都是字义与字音,字形结合的好办法。

让儿童用汉字记录自己说的话,消除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障碍,有利于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巩固音形义的内在联系。

其次是书面表达。

单独听写生字与学生主动的书面表达,在教学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可以看出抄写或听写生字不能暴露出来的别字问题或用字不当的问题。

虽然低年级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识字量偏小,但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用笔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起步阶段,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用图画代替,或请教父母。

在孩子们认字多了,阅读量增大了,知识面宽了,自然思维开阔,写作表达,妙语生辉。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是巩固识字成果的重要策略,在孩子表达中体会汉字的运用,体验识字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主动学习汉字、学习语文的愿望。

六、研究成效

试验迄今为止历时近一年,课题组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努力和尝试,在这短短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识字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因为有了课堂课外识字量、识字内容识字方法、识字评价等全方位的开放,无论是学什么字、学多少还是怎样学,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只追求最后总量的积累,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

既顺利达成了识字目标又保护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热情。

与普通班学生相比之下,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

在实验班学生的识字兴趣我们在实验前后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通过有效识字后学生的识字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结果如下表:

班级

非常喜欢

  喜欢

 不太喜欢

 不喜欢

(1)

10   18     

18   39

9    2

13   1

(2)

12   20

19   28

8    3

12   0

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