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73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莱芜市学年陈毅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达标测试

语文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璀璨托泥带水粗制烂造黯然失色

真谛盛气凌人风云突变心旷神怡

犀利冥思瑕想郁郁寡欢油光可见

轩昂海誓山盟翻来复去不可名壮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翻来覆去地装订成了两本完整的书。

B、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落下。

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

C、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海浪陪伴着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3、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

①所以,诗人写道:

“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①⑤

B、⑤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从他的英雄事迹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B、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的蜜橘贮存的方法。

C、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吨有机物。

D、不管身体条件这么差,小莉还是坚持刻苦学习。

5、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仅仅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积累与运用。

(共16分)

6、“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功底来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下面考考你积累了多少诗文。

(6分)

(1)范仲淹《渔家傲》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武陵春》中表达“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意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驱金复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壮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常被人用以表现人们对于故土依恋和深切怀念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导读。

(4分)

《名人传》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你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8、语文综合练习

(1)学习了《敬畏自然》让我们懂得了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这一主题,请你写出一条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宣传语。

(2分)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

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a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6分)

(一)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

“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

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

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

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

斜眼看。

9、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2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

_________②比至陈比:

_________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

_________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12、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二)《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睢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睢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睢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划线词。

(2分)

①仓鹰击于殿上仓:

________②长跪而谢之谢:

________

1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16、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4分)

 

(三)

甲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

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

马夫。

②驷马:

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

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

担任国相。

⑤志念: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

谦虚、自谦。

⑦自抑损:

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

回答。

17、解释下列词语。

(4分)

①简拔:

________

②裨补阙漏:

________

③优劣得所:

________

④意气洋洋:

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译文:

②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译文:

19、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其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晏子用这样的做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20、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答:

四、现代文阅读。

(共10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题。

故乡的沉沦

耿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

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

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

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

“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

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

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

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

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

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

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

那是故乡的屋檐。

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

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

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

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

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

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

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

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

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

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

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

但细心的老兵呢?

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

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

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

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

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

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

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

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21、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22、请简要分析“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分)

 

23、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

 

24、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2分)

 

五、写作。

(共50分)

25、作家齐心武先生在《从一个微笑开始》一文中写道:

“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建和平,他人的微笑带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请以“从一个微笑开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八年级语文下册达标测试

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

A项中“托”为“拖”,“夹杂”的意思;“烂”为“滥”,“随意而乱”的意思;C项中“瑕”为“遐”,“联想”的意思,“见”为“鉴”,“当镜子照”的意思;D项中“复”为“覆”,“翻转”的意思,“壮”为“状”,“状态”的意思。

2、A

翻来覆去:

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落英缤纷: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长吁短叹:

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

形容发愁的神情。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精巧绝伦:

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3、C

解析:

此句段赞美了垂柳,③开启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由“你看,你再看”等辨析②在④前,体现了对中心意思的阐释;⑤可看作是对上两句形象化的描述,可作为第四句;①“所以”一词,体现了总结意意味,是尾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

③②④⑤①

4、C

解析: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A句缺少主语,B句词序紊乱,“简易”应在“方法”之前,D句“这么”错用,应是“多么”。

故选C。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A

解析:

《望江南》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

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眺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A项,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这是妇女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羞惭心理的写照,是一种孤独冷漠。

选项赏析不正确。

B项,“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

选项赏析正确。

C项,“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错误。

此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选项赏析正确。

D项,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后人评价说: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选项赏析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赏析错误的一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A项。

6、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7、

(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

(2)示例: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失分警示】一定要挑选你最熟悉的人物,所选事例要典型,语言要有概括性。

8、

(1)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2)a.3句。

把“阻止孩子不上网”的“不”字去掉。

b.4句。

把“有效的”和“寻找”调换。

【解析】

分析试题:

从前向后读这四个句子,可见,第三句中“阻止”“不”连用,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了,可去掉“不”,或把“阻止”改为“让”“使”等。

第四句语序不当,“有效的”不是修饰“寻找”的,所以应放在“治疗疾病的方法”之前。

考点:

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点评: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

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

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9、①素:

向来②比:

等到③将:

统帅,率领④亡:

逃亡

10、①译:

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译:

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11、答: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12、答: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4分,各2分)

13、(2分)①“仓”同“苍”,青色。

②道歉。

14、(2分)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5、(2分)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6、(2分)示例:

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17、①选拔

②弥补欠缺疏漏的地方

③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④非常得意的样子

18、①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

②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谋深远,总是很谦虚的样子。

19、B

20、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是有过即改。

21、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所以是无可替代的。

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

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

22、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要点:

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要点:

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要点:

主旨)。

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23、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

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的田园风貌(或:

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的悲愤之情,引人深思。

24、“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意思对即可。

25、作文略。

解析:

一个寻常的话题,要常中出新,就需要调动联想和想像,精心确立写作角度,精心选材。

角度一:

摄取生活中“微笑”的镜头。

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微笑能展现人最美的内心世界。

你关注过身边人发自内心的微笑吗?

你感受过微笑中美的神韵吗?

把我们的视野再放宽一些,大自然中也有许多精美的微笑,“花儿含羞笑”,那是季节奉献给大地的笑靥;“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是江河呈现给人类的馈赠。

精心描绘微笑的镜头,并把情感蕴含其中,会是一篇好文章。

角度二:

联想与微笑相关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有许多“微笑”的经典片断。

《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笑得纯情而古典;梁元帝《采莲赋》“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笑出了热闹与采莲的风流;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笑得千娇百媚。

弥勒佛“笑口常开”,给苦难人多少心灵的安慰;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多少人心旌摇荡……撷取艺术品中的“微笑”,并用明确的主题串起众多的材料,要在文章中显示你良好的艺术鉴赏力。

角度三:

阐释“微笑”在生活中的意义。

微笑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微笑像久旱后的甘霖,滋润着枯渴的心灵;微笑是生活中最通俗的语言,能使不同肤色的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用形象的语言揭示微笑的内涵,并用典型事例加以印证。

但是在写作时必须扣住细节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