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342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docx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1高速道岔类型

在高速铁路中,道岔有其特殊的地位,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单开道岔实现两股轨道的连接。

高速道岔在其功能上和结构上与常速道岔相比,虽无原则上的区别,但要求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

按分界点设置方案不同,高速道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用于中间站、区段站的车站正线

因为通过道岔侧股时,必然是进站停车或停站后出站,所以侧向过岔仅要求满足中速运行条件。

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18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18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20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18.5号道岔,俄罗斯的18号和22号道岔,美国的28号道岔,意大利的18.2号道岔等。

国外铁路在这些线路上夜间停运,有足够的时间养路,虽然站间距离较长,在区间也不设渡线,即在正常运营时不采用反向行车。

第二类用于区间渡线和高速侧向过岔的部位

一是因为站间距离较长,电务和工务实行天窗维护,需要反向行车;二是因为高速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大站间的联络线需要高速侧向过岔。

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42号、50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tg0.0218即46号和tg0.0154即65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38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26.5号和42号道岔,英国的tg0.0145即69号道岔等。

国内外高速铁路中高速道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0.1.1。

表10.1.1国内外高速道岔主要技术参数

国别

轨距

S0

(mm)

道岔类型

辙叉角

(rad)

道岔号码

N

尖轨

导曲线

道岔

全长

L全(mm)

侧向过岔

速度V

(km/h)

类型

尖轨

切点顶宽b1(mm)

尖端角

β0(dcg)

长度

L尖(mm)

线形

半径

R(m)

欠超高

h欠(mm)

法国

1432

UIC60轨

单开

0.0154

65

用于渡线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4,23.9,,

57700

三次

抛物线

6720~∞

85

208440

220

0.0218

46

用于渡线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7,49.4,,

三次

抛物线

2123~∞

142

160

0.0300

33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8,00,,

16000

圆曲线

3000

100

74000

140

0.0333

3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6,28,,

圆曲线

3100

100

102060

160

0.0500

2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9,38,,

18350

圆曲线

1300

91

66565

100

0.0500

20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25,00,,

15000

复心曲线

2000-1300-2000

91

58172

100

0.0850

11.8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2000

复心曲线

605-485-605

96

40310

70

UIC50轨

对称

0.0340

29.4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9,00,,

16000

圆曲线

6000

50

88100

160

日本

1435

60轨

单开

0.0263

38

用于渡线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0,00,,

42100

复心曲线

8400-4200-8400

90

36(160

km/h时)

134790

160

0.0555

18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0,00,,

18000

圆曲线

1106

52

71349

70

德国

1433

UIC60轨

单开

0.0377

26.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2

4,20.9,,

31740

圆曲线

2500

80

94330

130

0.0541

18.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2

6,16.5,,

23947

圆曲线

1200

98

64818

100

S69轨

对称

0.0541

18.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9,55.22,,

20700

圆曲线

2400

96

64808

140

英国

1432

BS110A

(54.4kg/m)

单开

0.0357

28

弹性可弯式

9,59,,

18288

复心曲线

1527.4-126.5-1527.4

90

67142

96

0.0357

28

用于渡线

弹性可弯式

10,46.7,,

18288

复心曲线

2514.6-1634.9-2514.6

90

74457

110

0.0410

24

弹性可弯式

27907

复心曲线

1923.3-1650.4-1923.3

90

100

意大利

1432

0.0340

29.4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0.1

0,53,,

37000

圆曲线

3000

100

109826

110

0.0550

18.2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0.1

1,24,,

29550

圆曲线

1200

98

69000

100

荷兰

1432

NP46轨

单开

0.0333

3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4

5,36.8,,

缓和曲线

3000~∞

100

101960

160

0.0400

2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4

6,52.5,,

缓和曲线

2000~∞

100

83300

130

0.0500

2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

7,41.1,,

缓和曲线

1200~∞

100

64545

100

NP46轨

对称

0.0500

20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7,00,,

13500

缓和曲线

2547-2000-2500-∞

98

57020

130

0.0666

15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缓和曲线

1200~∞

98

42380

100

续表10.1.1

国别

轨距

S0

(mm)

道岔类型

辙叉角

(rad)

道岔号码

N

尖轨

导曲线

道岔

全长

L全(mm)

侧向过岔

速度V侧

(km/h)

类型

尖轨

切点顶宽b1(mm)

尖端角

β0(dcg)

长度

L尖(mm)

线形

半径

R(m)

欠超高

h欠(mm)

瑞士

1433

单开

0.0357

28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

4,30,,

螺旋曲线

3500-2350

80

100395

160

0.0400

2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

5,13.3,,

32100

螺旋曲线

2600-1600-2445

106

82500

130

0.0520

19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

11,27.3,,

21200

缓和曲线

900~∞

106

56488

100

比利时

1432

单开

0.0340

29.4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

6,17.2,,

28000

圆曲线

2990

101

101604

160

0.0420

23.8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

7,41.1,,

16000

圆曲线

2000

100

61992

130

0.0540

18.5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

9,59,,

18000

圆曲线

1185

100

64309

100

对称

0.0550

18.2

15,00,,

16000

圆曲线

2266

88

61992

130

捷克

1435

50轨

单开

0.0543

18.4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9,01,,

圆曲线

1200

98

64900

100

美国

1435

132RE轨

单开

0.0500

20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22,00,,

11887

圆曲线

1060

74

57849

80

140RE轨

单开

0.0420

24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5,40.35,,

11887

圆曲线

3000

77

64673

140

俄罗斯

1520

P65轨

单开

0.0455

22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21,41.49,,

18500

复心曲线

3308-1440-3308

51

71120

120

0.0555

18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25,00,,

15500

复心曲线

1698-960-1698

45

57519

80

中国

1435

60AT轨

单开

0.0263

38

半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3

4,50.4,,

37630

圆曲线

3330

91

136200

160

0.0333

30

半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23.5

14,20.5,,

27980

圆曲线

2700

86

102400

140

60AT轨

单开

提速型

0.0555

18

半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25

27,9.9,,

15680

圆曲线

800

94

60000

80

0.0555

18

半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25

27,9.9,,

13500

圆曲线

800

94

56547

80

60轨

92型

单开

0.0555

18

半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4,2.2,,

12500

圆曲线

800

94

59976

80

 

10.2高速道岔结构特征

综观国内外高速道岔结构,其特征主要如下:

10.2.1转辙器

(1)转辙器尖轨采用矮形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藏尖式、曲线形、弹性可弯式跟端尖轨。

(2)为防止车轮轮缘冲击和扎伤尖轨尖端,使尖轨尖端埋藏在基本轨轨头侧面刨切部分,以便使尖轨轨头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相密贴。

(3)为增大导曲线半径,道岔侧股设计为曲线形尖轨,曲线尖轨半径与导曲线半径相一致。

(4)曲线尖轨有切线形和割线形之分。

尖轨与基本轨的平面连接方式有普遍采用切线形曲线尖轨的趋势。

日本、法国和德国高速道岔均为切线形。

一般在尖轨顶宽2.5~5mm处作斜切以减小其薄弱部分的长度。

我国采用相离半切线形,俄罗斯采用割线形曲线尖轨。

(5)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和无冲击角之分。

一般半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如我国的高速道岔,而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的有冲击角,如法国的高速道岔,有的则无冲击角,如日本的高速道岔,冲击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逆岔侧向过岔速度。

(6)曲线尖轨的长度一般都较长,少则10几米,长则40~50多米,它分为尖轨跟端部分、尖轨可弯部分及尖轨板动部分的长度。

为保证尖轨的转换可靠性及板动到位,常设置多根转辙杆,如法国的65号道岔,尖轨长57.5m,采用6根转辙杆;日本的38号道岔,尖轨长42.1m,也采用6根转辙杆;德国的26.5号道岔,尖轨长31.74m,采用4根转辙杆;我国的18号道岔,尖轨长21.45m,设置了3根转辙杆。

(7)尖轨跟端经模压加工成与标准钢轨相同的断面,并用焊接方法使其与相邻的钢轨连接,同时用能纵向调节的弹性扣件牢固扣压,以提高转辙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8)直股尖轨为直线形,尖轨尖端轨距不作任何加宽,有利于高速直向过岔。

10.2.2辙叉及护轨

(1)有高锰钢整铸辙叉和可动心轨或可动翼轨之分。

为消灭辙叉有害空间及减小翼轨冲击角,加大导曲线半径,一般可采用由特种断面钢轨制成的可动心轨式高锰钢曲线辙叉,它是保证道岔直向过岔速度与区间轨道高速运行速度相一致的主要有效技术措施。

(2)可动心轨辙叉长度一般为10m左右,长则达到15~20m,比固定式辙叉长度增长很多。

(3)可动心轨辙叉一般是由可动心轨、翼轨和尾轨构成,为提高辙叉的耐磨性和整体性,多采用高锰钢铸造并经机加工制成。

(4)在构造上,心轨实际尖端较翼轨顶面低一些,心轨与翼轨轨头贴靠范围内,采用埋藏心轨尖端的轨头。

(5)在固定式辙叉中,为减小辙叉咽喉和翼轨缓冲段的冲击角,防止车轮爬轨,提高过岔速度,普遍采取加长翼轨缓冲段的长度,减小辙叉咽喉宽度,改变翼轨在辙叉理论中心处的外形。

(6)可动心轨辙叉一般不设护轨,但侧股也有设置的,一般采用H型护轨、防磨护轨或弹性护轨,增强护轨工作边横向强度。

为防止辙叉磨耗,加长护轨缓冲段长度,以减小护轨冲击角。

为更有效车轮导向,减少心轨磨耗,使护轨稍高于基本轨。

10.2.3道岔导曲线

道岔导曲线线形以圆曲线为主,也有采用复心曲线的,采用缓和曲线自然优越。

一般18号道岔多用圆曲线形导曲线,日本的38号道岔导曲线为复心曲线,大号码道岔以采用缓和曲线导曲线为佳,如法国的46号、65号道岔导曲线为单支三次抛物线形导曲线,半径最大处位于导曲线终点即曲线辙叉跟端,而瑞士的25号道岔导曲线则为螺旋曲线形。

10.2.4其他方面

(1)为能与车轮踏面形状相适应,道岔内钢轨设置轨顶坡1:

40,一般是在道岔垫板、滑床板和尖轨轨头设置坡度。

(2)为消灭道岔内钢轨接头,多采用半焊或全焊无缝道岔,以提高高速过岔的平稳性与舒适性。

(3)设置低刚度轨下胶垫,提高道岔轨道弹性。

(4)采用弹性扣件扣压道岔钢轨。

(5)道岔岔枕除采用硬质木岔枕外,现多采用混凝土岔枕或新型合成材料岔枕,以及铺设枕式或板式无砟道岔。

10.3限制高速侧向过岔速度的因素

思考高速侧向过岔设计时,首先要确定速度目标值,而侧向过岔速度主要受到导曲线欠超高、欠超高时变率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时变率的影响。

10.3.1欠超高

由于道岔曲线不设超高,当列车通过时将产生欠超高为

(10.3.1)

式中h欠——欠超高(mm);

V侧——侧向过岔速度(km/h);

R导——导曲线半径(m)。

国内外铁路道岔曲线欠超高规定见表10.3.1。

表10.3.1道岔曲线欠超高允许值

国别

最大欠超高值(mm)

德国

100

法国

150(实用130)

TGV东南线90

英国

长钢轨区间110

其他区间90

日本

一般区间90

新干线18号道岔52

新干线16号道岔58

新干线14号道岔62

新干线9号道岔93

新设计道岔100

中国

100

10.3.2欠超高时变率

由于道岔导曲线为圆曲线,将引起欠超高时变率为:

(10.3.2)

式中

——欠超高时变率(mm/s);

——转向架中心距(m)。

10.3.3未被平衡离加速度时变率

列车通过道岔导曲线时,因欠超高而引起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时变率为:

(10.3.3)

式中

——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时变率(g/s);

——轨头中心距(mm)。

图10.3.1为日本铁路和UIC(欧洲铁路联盟)对列车通过导曲线时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时变率的实测结果,可见,当

=100~220km/h时,

=0.15~0.45g/s。

图10.3.1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实测结果

10.4高速侧向过岔技术参数试算

10.4.1试算条件

1)允许欠超高h欠=110mm;

2)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时变率

=0.2g/s;

3)转辙器尖轨采用切线形弹性可弯式尖轨;

4)辙叉采用可动心轨式曲线辙叉;

5)侧向过岔速度V侧=160km/h。

10.4.2欠超高计算

据式(10.3.2)和式(10.3.3),欠超高为:

因比试算条件大,故取

=110mm。

10.4.3导曲线半径试算

据式(10.3.1),导曲线半径为:

取R导=2800m。

10.4.4尖轨尖端角试算

由图10.4.1,曲线尖轨尖端角

为:

(10.4.1)

式中

——曲线尖轨尖端角(deg);

R——导曲线半径(m);

b1——曲线尖轨切点顶宽(mm)。

据式(10.4.1)得:

图10.4.1

10.4.5辙叉号数试算

由图10.4.1,辙叉角α为:

(10.4.2)

则辙叉号数N为:

10.4.6尖轨长度试算

尖轨理论起点至实际尖端间的距离A0及转辙角

分别为:

曲尖轨长度L曲尖及直尖轨长度L直尖分别为:

10.5未来的高速道岔

10.5.1高速道岔类型

未来的高速铁路运行需要下述两种道岔。

第一种为保证直向高速运行的道岔,直向过岔速度同区间轨道一致;第二种为提高侧向运行速度的道岔,主要用于渡线或联络线。

在选择高速道岔技术参数时,应考虑到道岔用途,主要因素是确保旅客舒适性、道岔部件强度和运行安全性。

10.5.2道岔系列标准化

道岔系列的标准化与各国铁路既有线提速的规划和高速铁路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可采用12、18、22、30、38、42

50和65号标准化系列。

10.5.3道岔号码与过岔速度

道岔系列与过岔速度相关,如表10.5.1所列。

表10.5.1道岔号码与过岔速度

道岔号码N

12

18

22

30

38

46

65

直向过岔速度(km/h)

120~160

160~200

160~200

200

200~250

≥250

≥300

侧向过岔速度(km/h)

50

80

120

140~160

160

160

≥200

10.5.4道岔技术研发构想

未来的高速道岔结构应着眼于下列诸项技术研发,如图10.5.1所示。

图10.5.1未来道岔的构想

(1)发展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藏尖式、切线形、弹性可弯式曲线尖轨,并且应确保尖轨板动到位,尖轨跟端扣着牢固,自动显示转换状态。

(2)发展消灭有害空间的弹性可弯式曲线辙叉。

(3)开发新型合成材料岔枕,以及无道床捣固和不更换岔枕的少维修道岔。

(4)采用弹性轨下垫层和弹性扣件,降低并均匀化道岔轨道刚度,减小道岔破坏程度,延长道岔设备使用寿命。

(5)开发减小尖轨、辙叉及护轨各部位冲击角的道岔结构,降低道岔轨道振动,提高过岔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6)开发对称道岔,改造既有道岔,以期提高侧向过岔速度。

(7)开发道岔除雪装置。

(8)消灭道岔钢轨接头,发展无缝道岔。

(9)开发新型道岔自动化检测装置。

(10)开展道岔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为道岔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10.6新建高速道岔及其相关技术

10.6.1高速道岔设计技术要求

(1)设计基本原则

Ø道岔和渡线的几何尺寸设计既要实现磨耗小又要经济;

Ø在考虑钢轨设轨底坡的情况下,按运动学和降低磨耗的要求对车轮过渡段进行优化设计;

Ø按少维修和经济性要求,优化道岔区轨道部件的减振措施;

Ø采用可少润滑的活动部件;

Ø采用具有可靠且少维修的道岔转换系统。

(2)道岔几何尺寸要求(表10.6.1)

表10.6.1道岔几何尺寸要求

道岔始端的最大横向加速度增量

≤1.0m/s3

道岔区内部的最大横向加速度增量

≤0.4m/s3

最大横向加速度

≤0.5m/s2

道岔内曲线组合

螺旋曲线—圆曲线—螺旋曲线

渡线中的曲线轨迹

无夹直线,而有直至渡线中点的螺旋曲线

曲线段长度

约为整个几何长度的1/3

转辙器的几何形状

少磨耗的FAKOP设计

钢轨内倾度(轨底坡)

1:

20

(3)道岔结构技术要求(表10.6.2)

表10.6.2道岔结构技术要求

钢轨断面

UIC60900A—品质HSH

尖轨截面

UIC60900B—品质HSH

轨枕间隔

600±20mm

尖轨设计

根端锻压成内倾度为1:

20的非焊接弹性可弯尖枕

带肩垫板支承

带肩垫板旁使用硫化弹性体弹簧,钢轨沉降约2mm。

由此得出的支承刚度取决于轨道刚度(其值在10和17.5kN/mm之间),从而使刚性部件(如辙叉)与普通的轨道支承点产生相同的沉降量。

道岔/轨道弹性过渡段

刚性轨道和软支承道岔之间的弹性过渡段长度=0.5s运行时间

基本轨固定措施

在勃兰登堡型基本轨下面装有分离式基本轨内卡装置和中间衬垫

辙叉结构类型

可动心轨辙叉,速度v=160~350km/h

钢轨长度

在道岔范围内尽量少焊接

轨枕设计

带贯穿螺栓的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尺寸宽为300mm,高为220mm,最长为3.30m,较长的轨枕为分段铰接形式,装有弹性减振器。

道岔转换系统

装有多台转辙机和尖轨位置检查装置的优化转换系统。

设有备用转换设备,以提高可使用性。

锁闭系统

在转辙器内设下压力可调的HRS锁闭装置,而在可动心轨辙叉内设VCC锁闭装置(法国型式)

锁闭器轨枕

尖轨转辙器和可动心轨下为钢制带锁闭器的岔枕和一体化转辙机支承

10.6.2三种高速道岔设计技术条件

(1)V=350/220km/h的道岔

1)适用于渡线单开道岔,其设计简图见图10.6.1。

图10.6.1渡线单开道岔设计简图

2)直向过岔速度350km/h,侧向过岔速度220km/h

3)道岔实际全长180m,渡线全长414.794m

4)转辙器

●转辙器全长63m

●无焊缝尖轨长61.70m

●设有8个与锁闭器轨枕构成一体的HRS锁闭装置

●设有8个尖轨终到位置检查装置

5)辙叉

●辙叉全长28.80m

●弹性可动心轨(1:

50fb型)

●心轨上装有一台VCC锁闭装置

●设有3台转辙机转换心轨,并安装有4个终端位置检查装置

6)曲线半径17000—7300—17000m

7)无焊接连接钢轨最长63.40m,最短20.40m

(2)V=350/160km/h的道岔

1)适用于正线单开道岔或渡线单开道岔

2)直向过岔速度350km/h,侧向过岔速度160km/h

3)道岔全长130m

4)弹性可动心轨(1:

33fb型)

5)曲线半径10000—4000—10000m

(3)V=350/100km/h的道岔

1)适用于正线单开道岔

2)直向过岔速度350km/h,侧向过岔速度100km/h

3)道岔全长81m

4)弹性可动心轨(1:

22fb型)

5)曲线半径3000—1500—3000m

10.6.3尖轨过渡段几何尺寸动态优化设计要点

尖轨转辙器的车轮过渡段几何尺寸动态优化设计(FAKOP)见图10.6.2,其设计要点如下:

图10.6.2尖轨动态优化设计的过渡段

(1)车轮在尖轨转辙器上继续保持在普通轨道上运行时的正弦型运行轨迹。

(2)在道岔侧股轨道上,根据轮轨接触关系,通过有目的地控制车轮,减少尖轨的侧面磨耗。

(3)延长尖轨转辙器的使用寿命4至8倍。

(4)由于尖轨尖端和车轮过渡段的轨头断面加厚,提高了尖轨的磨耗储备量。

(5)通过对正弦运动的控制,提高了尖轨转辙器的状态稳定性。

(6)整体明显降低维修费用。

10.6.4高弹性带肩垫板设计要点

节点刚度为17.5KN/mm的带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