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1133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docx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中考三种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一、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2、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3、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角度分: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从对象分: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4、人物描写:

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人描的作用:

细致(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特征、情感。

5、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渲染气氛(氛围);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情感;

引出下文;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6、叙述顺序

顺序: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顺序的作用:

条理清晰的写出了······

倒叙:

先写结果或者文章重要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倒序的作用: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插叙的作用:

补充、交代······,突出······,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7、修辞之美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加强情感,使句式更整齐。

对比、夸张:

突出强调事物······特点。

设问:

引发思考,引起兴趣。

反问:

增强语气,鲜明强烈地写出了······观点、态度、情感。

8、分析句子、语段的作用;

两个角度:

结构或内容

内容:

主旨、感情基调、修辞、描写、叙述顺序等

结构:

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主旨、照应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引发思考等)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和前后文形成对比、呼应前文等)

结尾(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留白回味无穷等)

9、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字面义)和深层义(象征某种情感或品质)。

表层含义;

深层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象征某种情感或品质)

10、标题的作用:

(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伟大的悲剧》)

(3)造成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读者阅读兴趣;(《二十五元遗产》)

(4)反映作者情感;(《秋天的怀念》)

(5)概括或关联文章主要情节;(《成全一棵树》)

(6)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

11、概括题

谁+(因为什么或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结果如何)。

注:

若有例句,应根据例句格式来写;若是概括有线索的文章的段意,需围绕线索概括;若文章重点突出事情的经过,略写背景,则背景可不用概括在内等。

 

12、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于全文的一条线,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简称为:

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

能够作为线索的事物多种多样,主要有:

(1)以时间为线索。

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事件、人物串联在一起。

(2)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鲁迅的《社戏》

(3)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如《枣核》。

(4)以人物为线索,如《背影》一文,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为线索。

(5)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13、理解词在特殊语境中的含义;

题型: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模式:

结合上下文,一般是解释语境义。

(2)比较题:

请问“**”能不能改成“**”,为什么?

答题模式:

找出两者在文字表达上的不同之处+解释不同之处的文字表达效果(上海的考题一般解释表达效果好的那一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结构上作用(灵活)。

(3)鉴赏词的作用或妙处。

答题模式:

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体现(描写)了……(内容),抒发(表达)了……(感情)。

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思维步骤:

(1)理解词语的本义;

(2)看该词在句子中的表达对象;

(3)联系语言环境提炼词语的语境义;

(4)再看该词起了什么作用;

(5)理解词语中蕴涵的作者感情。

14、表现手法

(1)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

衬托或侧面烘托:

以次要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人或事物,突出其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

先贬再抑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5、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进行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

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二、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

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说明文。

  

1、说明文分类:

从说明对象的角度:

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从说明文语言特征:

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2、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及类别】

说明对象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这类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类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说明的对象呢?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

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当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考说明文有时无标题,那就得认真阅读选文,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

【事物的特征】

阅读说明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

有形状、性质、功用等多方面特征。

事物的特征有外部显露的,也有内部蕴含的。

内部蕴含的、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特征是事物的本质。

一般而言,介绍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多介绍外部特征,如《中国石拱桥》;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多从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说明,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怎样才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一是要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如《苏州园林》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以后的各段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具体说明这一总特征的。

有的说明文不仅介绍了事物的总特征,同时又说明了它的局部特征,用以突出总特征。

如《晋祠》第一段概括出晋祠的总特征是“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为了突出“优美的自然风景”,又分别说明山的特征:

高、长;树的特征:

古老苍劲;水的特征:

多、清、静、柔,以体现晋祠自然风光的优美。

二是文中没有明显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特征。

【中考题型】指出全文的说明对象;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和局部特征等。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引用说明。

其中前四种是中考会涉及到的。

举例子:

具体真切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图表:

形象直观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语言

(1)对说明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主要是以下三种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准确性之加点词能否删去:

①表态,不能;②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③若删去,原句会变成·····这与实际不符(这太过绝对);④加点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引出下文说明内容、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者引发思考等。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三、议论文知识点梳理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1、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点与论题。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是统摄全文的中心、灵魂。

“论题”是作者所议论问题的范畴,大多数情况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是对论述的问题(论题)所作的结论、判断。

论点的语言表述形式应该是判断性句子,而不是词语或短语。

一般为肯定句式,有时也可以是否定句式,但不会是疑问句式或选择句式。

把握论点的基本方法:

抓文章的标题;关注文章首尾段;捕捉段落中心句;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围绕中心论点可以有多个分论点,分论点往往体现论述的思路。

这就需要我们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把握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整体把握文章。

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是概括文章的总论点或分论点,有时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求指出哪一句是论点。

2、论据: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通过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

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的作用:

这是……论据,在文中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

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

作用:

引用······,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4、论证结构:

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对照式

5、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6、议论文语段的作用

开头语段的作用: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3)通过名人名言、名人佚事、趣闻笑话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引发思考;(4)作为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

结尾语段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