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123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docx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

第一章灾害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灾害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征

一、灾害的定义

灾难是在特定时空,突然发生的、毁灭性的、严重打乱一个社区/社会原本运作

功能的事件。

它的到来,会造成人身、财产、经济、环境的重大损失,进而导致

社区/社会在短时间内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资源来承载。

二、灾害的类型(P17-18)

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

1)人为或技术灾难:

主要指武器失火和人为失误造成毒气泄漏,例如爆炸和交

通事故产生的化学滴漏物,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及食物污染。

2)自然灾难:

是指环境事件,不是直接认为造成的,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洪

水、飓风、瘟疫、干旱、饥荒等。

2、自然灾难、意外灾难和人为灾难

3、自然灾难、生态灾难和人为灾难

4、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在此,建议采纳第一种和第四种分类。

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4、原生

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三、灾害的特征(见灾害社会工作培训教程)

1、突发性:

有些灾难发生前有2-3天的预警期,如台风、飓风、洪水、火山爆

发、干旱。

但是有些灾难几乎无预警期,如地震、爆炸、火车相撞是突然发生。

2、不熟悉:

人们虽然见过不少灾难,但是它终究不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每一

次灾难发生,往往带来的新的体验和感受。

3、难预料:

虽可预测,但难精准推测。

4、地区性:

灾难通常是地区性的

5、重伤害:

灾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社区瓦解、环境破坏等多重后果。

四、灾难的危害

灾难对人及社会的伤害往往是难以用实际造成的损伤衡量的,其是综合性的,也

是复杂性的,众多伤害交织在一起。

1.对个体

(1)生理上的伤害:

受伤、残疾、疾病、瘟疫等;

(2)心理上的伤害,如悲伤、绝望、无助、无望、害怕、恐慌、负罪感、麻木

感、PTSD等

(3)其他,个人关系的破损、社会支持网的缺失等等。

2.对家庭

(1)灾害对家庭生存条件的冲击。

(住房、财产、家庭成员)

(2)灾害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简单地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构成。

灾害不同对家庭结构有不同冲击。

如地震和旱灾。

不同家庭结构受灾害冲击的表现和程度不同。

(结构越简单的家庭比结构越

复杂的家庭受灾害重接越严重。

灾害对家庭结构的冲击既有即时影响,也有间接的(潜在)的影响。

(如孩

子失去所带来的养老问题)

(3)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家庭功能包括:

固有功能——性爱。

生育功能;基本功能——经济。

教育、保障

等功能;派生功能——政治、宗教功能。

3.对社区

(1)社区秩序的破坏;(稳定、制度等)

(2)社区环境的破坏;(交通、水资源等)

(3)社区经济的破坏;(旅游、农牧业、商业等)

(4)社区的凝聚力可能提高;(在自救过程中形成凝聚力)

(5)其他等等

4.对社会

(1)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应对力)

(2)对志愿者、救护人员、解放军的影响。

(应激反应)

(3)对政府的影响。

(震后干部,灾害危机干预机制的启动等)

(4)其他等等。

(对社会公众)五、灾害社会工作的定义

灾害发生时,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专业化伦理规范,运

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协助救灾相关部门,帮助受灾的个人、家庭、组织和

社区(对象),重树生活信心,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协调灾后新型社会关系,解

决和预防灾害发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工作(目的)的职业性活动。

六、灾害社会工作的特征

1、方法及力量的整合性:

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专业内方法的整合性,同时也包

括与其他知识、理论的整合,包括灾害救助的相关技巧,也包括灾害救助社会工

作本身也作为一支救灾力量纳入救灾系统之中,体现其整体的整合性。

2、介入过程的阶段性:

灾害社会工作具有地域的不确定性和时间上的突发性,

因此在介入过程往往带有强烈的阶段性,是指在整个介入过程中,显示出防灾减

灾期、紧急救援期、过渡安置期、灾后重建期。

同时其阶段性,是指灾害社会工

作一般以项目化的方式在运行,项目化介入,项目化结束,具有较为明确的时间

界限和日期。

3、服务范围的地域性:

在灾害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扎根本地,培养

当地人的能力,在挖掘本地资源的基础上,链接外界资源。

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

灾害救助中,具有强烈地域性特点。

4、服务对象的多样性:

灾害会作用于不同的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乃至中青

年人都受到伤害。

参与救援的力量以及关注灾区情况的人群也可能受到影响。

5、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灾难有突发性、不熟悉、难预料、地区性、重伤害等特

点决定了灾害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伦理、知识和技巧,更有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灾害救助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等,相对其他领域内社会工

作,其工作环境比较特殊。

第二节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一、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

1.助人的功能:

救难,生命和生存第一原则;解困,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发

展,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并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

2.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消除不安定因素;预防,使服务对象免受痛苦;呼吁,

建议修改相关政策。

3.资源整合的功能:

资源整合在救灾过程中尤为重要。

在其中要注意赈灾的持

续性和赈灾的均衡性。

灾害社会工作的作用

1.心理支持5.促进新社区融合

2.灾难救助6.提供咨询

3.资源协调7.医疗社工介入

4.能力促进

第三节灾害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

一、灾害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开展需求评估。

提供心理支持。

搭建沟通平台。

(干群沟通平台、村民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

增强自助能力。

二、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

1.灾害预防阶段:

教育者和规划者

2.紧急救援阶段:

紧急救助者和需求评估者

3.过渡安置阶段:

心理疏导者和资源协调者

4.恢复重建阶段:

辅导者和支持者

第二章灾害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理论模式

第一节灾害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灾害社会工作价值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套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工作实践

有重要指导作用。

灾害社会工作同样也需要价值观的支撑。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一)灾害社会工作价值总结如下三方面:

1、关于“人”的价值观,包括:

1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价值和尊④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并有互助

严;合作的需求;

2尊重个人的选择;⑤人除对自己负责外,也应对他

3人都有提升自身能力的需求;人负责。

2、关于“家庭”的价值观

①家庭在个体生活和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家庭成员的互相支持和扶持在救助中尤为重要;

3家庭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成长与生活;

4重建家庭关系对服务对象来说尤为重要。

3、关于“灾区环境”的价值观

1为受灾群众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让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2应该为灾区社会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服务,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

3救灾过程应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

4灾区社会关系的重建与恢复应当受到重视。

(二)灾害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灾害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决定专业使命的关键所在(价值观体现专业特质,是专业灵魂)

2、价值观对灾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行为方式进行指导(价值观的微观操作体现为工作

伦理,规范灾害社会工作行为)

3、价值观通过社会工作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明确界定,确保灾害社会工

作专业性和受灾地区的公平与正义。

(人道主义、公平正义等体现)

二、灾害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成

1.社会价值:

社会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所影响

2.专业价值:

灾害社会工作中具有强烈特质的价值

1)敬业——根本态度

2)接纳——基本道德准则(灾民和其它救援人员、灾区)

3)倡导——基本手段(灾民间的合作,政府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对灾民的帮助。

4)自决——基本途径(鼓励灾民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真正体现灾民在救

助中的自我作用,提升自我意识。

5)参与——重要理念(基本权利;提升能力和培养领袖)

6)境遇化——基本要求

3.操作守则:

是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伦理价值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

更为微观层面上的工作价值,是在各个层面上的灾害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运用,他

是对灾害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伦理价值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表

现出的是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开展的各种原则和技巧。

4.伦理价值:

灾害社会工作者所依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操守。

1)作为专业人员2)对服务对象

3)

5)对专业

6)对灾区社会

对工作同事

4)对工作机构三、灾害社会工作的五大原则

1、生命及生存第一原则;

2、增进灾区福利原则(官方协调、充分连接、建设心灵家园)

3、专业介入原则(社工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及技巧,开展针对性的助人工作)

4、接纳与尊重原则(灾民更多的负面和消极情绪)

5、服务对象自决与参与原则(共同面对、参与自救)

第二节灾害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1、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主要是指来自于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如心理

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等。

(实证论、功能论、系统论、权变论、行

为主义、女性主义等)

2、灾害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指具体指导和服务灾害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网路理论、增权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等等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1.定义:

一组由个人之间的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通过这些接触(关系网),

个人得以维持其身份,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和新的社会接触等。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启示

1)评估:

社会支持网的结构、内容、构成及可及性

2)提供:

生命生存第一,提供直接的帮助

3)构建:

构建其非正式网络,群体信任、规范等

4)发展:

发展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二、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也被称之为社会支持网络的后设理论。

1.定义:

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

力。

实际上,社会资本的定义远非止步于此,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社会资本:

微观层次-水平型联盟。

中观层次-科层组织。

宏观层次-宏观制度。

2.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

A、结构性社会资本——网络。

从三个层面考虑,即网络类型、网络的大小与容

纳力、网络的结构。

B、认知性社会资本——信任和互惠的规范。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关键构成部分。

互惠——存在于一个社会网络关系中的一种交换的过程。

C、公民参与。

社会或社区中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及参与。

3.社会资本理论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启示

1)就受灾对象来说,引导和开发当前或潜在的关系网络,为案主发展提供服务。

2)灾害社会工作要致力于增强受灾地区的民众的互助和灾区社区重建,尤其是

震后形成一些新的安置点和永久性的安置区,原有的社会网络逐渐淡化甚至

瓦解,可能会导致种种问题的出现。

因此,必须要重建社区的社会网络,加

强对灾区社区资本的构建,促进受灾民众的互助。

3)开展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同时,社区文化、信任、规范的建设非常重要。

三、增权理论

1.含义:

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

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

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利障碍和旨在

减少间接权利障碍的影响、减少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

2.赋权视角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启示

1)强调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伙伴关系、案主的长处、承认案主是积极的主体等

内容。

社工在对待受助者时建立充分的伙伴关系,对受助者的表达、说明、

自身的生活理解和反思并积极地鼓励。

2)灾害社会工作者应相信受灾民众的潜能,并通过专业服务开发实问题的能力。

3)注意在协助受助者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向社会争取权利以及促使他们做出

生活决定的同时,切不可违背案主自决原则,代替受助者做出有悖于他们实

际情况或期望的决定。

四、优势视角理论

1.定义:

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

自身的能力。

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

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

2.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超越了传统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

它强调要把注意力聚

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

2)从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使得问题对

于案主或其他人较不具威胁性,案主与他人愿意解决问题的动机会提高。

第三节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危机干预模式

1)定义:

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战争、难产、强奸,,)

2)症状外在表现:

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极度的回避;警觉性增高

3)症状的全面表征:

情感偏执、认知混乱、过度觉醒、生理问题、创伤再现

4)干预方法:

ABC理性情绪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的方法(精神动

力学治疗)、系统脱敏法(暴露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

5)社会工作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危机干预

6)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PTSD发生的保护因素。

7)认知干预:

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因,

受害者是否发展为PTSD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

8)提供准确信息:

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

素,信息的透明可减低焦虑或恐慌程度。

9)帮助居丧者顺度利过悲哀过程:

倾诉、亲友具体的帮助、新的生活目标;

10)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

理解支持、鼓励,转移注意力,提供宣泄机会;

11)建立危机干预的网络和团队

二、生态系统理论及干预模式

1.定义:

人类的发展公式是:

D=f(P·E),即发展是人在环境中的函数,

2.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指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的个人。

2)中观系统指任何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

3)宏观系统指比小规模群体大一些的系统如政治、经济、社会等,这些因素总

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以及生活质量。

3.生态系统理论下的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的步骤

(1)进入系统。

与重要他人或案主有兴趣的时间进行讨论,进入案主世界;

(2)绘制生态图。

以案主系统中的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包含正负行为或情感;

(3)评量生态。

寻找案主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与优势;

(4)创造改变观点。

向案主提议最可以有着力点产生改变的干预方法;

(5)协调与沟通。

与案主系统中的重要他人进行协调沟通;

(6)在评量。

干预不顺利时,再次收集案主更多资料;

(7)评估。

评估干预成效。

三、社会资本与灾害社区重建模式

1.投资于水平,水平型联盟:

即受灾民众的关系网建设

2.投资于社区,互惠、信任网络:

即关注社区秩序、规范、互惠关系的重建,

共同体的重建

3.投资于民众,参与机制:

即完善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机制,提升共同面对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资产为本与灾后社区介入模式

1)含义:

①认识论层面上:

即不是由社区的问题或需要出发,而是由社区拥有

的资产或优势出发②操作层面上:

即在社区介入时,不是先要进行社区需要

调查或社区问题界定,先要去寻找社区内的资产及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工作

去厘定一份“社区能力清单”或“资产地图”

2)社区资产可划分为:

3)个人资产:

居民天赋知识等3)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

部门机构等

4)社区组织资产:

宗教文化娱乐等4)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

公园图书馆

五、灾后管理阶段模式

第三章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救灾体制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先行,急时调用

(2)法律规定上,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各种力量的行动

(3)介入理念上,强调先“自救、共救”和后“公救”,服务过程中强调“非灾

民化”的理念。

(以间接帮助为主)

(4)任务角色,强调心理辅导、危机管理、资源链接、社区组织等重要内容。

(5)在工作跨度上,不仅有危机发生后的灾害救助,更有平时国民的防灾意识

和自救能力的培养。

(6)在方法上,强调直接和间接方法结合。

(7)具体服务提供,个案管理被广泛用于灾民救助中,如台湾的家庭支持中心。

二、请联系自己所看到的情况,谈谈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1.灾害社会工作还没有正式纳入国家救灾体系中,其发展缺乏制度支持

2.紧急救援时的无序性与重建中服务开展的不均衡性影响了灾害社会工作的

效率与效益

3.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缺乏,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导致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缺乏有

力的主体保障

4.服务项目缺乏专业性指导使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质量层次不齐

5.灾区本地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人才的缺乏使灾害社会工作的持续开展缺

乏有效的内部推动力

6.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

三、请从近几次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出发,谈谈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

1.将社会工作纳入灾害救援体系中

2.落实与加强NGO注册与管理,大力发展社区互助组织

3.保障灾害社会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在地性

4.形成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

5.加大灾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建设灾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6.加大对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务的总结

第四章灾害救助与灾害社会工作

第一节灾害预防阶段与社会工作

一、现状及特点

1.现状:

人们对灾害有一定认识但不熟悉,所以人们的预防灾害的意识薄弱,

尤其没有遭遇灾害的人们经常抱有侥幸的心理,相信灾害不会落在自己身上。

另一些更是认为灾害发生后防是防不住的,听天由命等等。

2.特点:

抱有侥幸,防灾意识缺乏,缺乏灾害体验等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灾害研究,协助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常被人忽视)

(二)开展社区教育,提升防灾减灾意识能力

(三)盘活社区资源,储备发展防灾减灾力量

(四)加强知识储备,提升灾后救助方法技能

第二节紧急救援阶段与社会工作

一、现状及特点

1)紧急救援阶段:

是指灾害发生初期到生命救援基本结束阶段。

2)在此过程中生命救援是第一位的,初期的工作都是围绕生命救援开始的,尤

其是在72小时的黄金时间段内。

3)在这个阶段中,救援力量还未完全到位,首先进入的是专门从事救援的专业

救援队,由于灾难刚刚发生,很多人显现无助感和不公感。

4)对救灾人员的救援动员,对救灾物资的协助发放,针对受害者以及救灾人员

进行悲伤辅导、压力管理、紧急安置等紧急服务是工作重点。

二、紧急援助阶段的社会工作

1.协助生命救援:

1)社工主要任务:

发挥专业优势,展开危机介入,情感支持,信息咨询等工作,

2)扮演角色:

(1)危机介入和情感支持:

陪伴者和情感支持者

(2)信息咨询协

2.协助人员转移安置:

灾害发生后,救援人员需要根据受灾特点转移安置受灾群

众,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1)社工任务:

积极协助配合救援人员转移和撤离群众,尤其对一些特殊人群,

社会工作应该采取专业方法劝导撤离。

2)扮演角色:

协助者,劝导者。

3)社工承担的5项工作;

1准确评估受灾群众转移需求,确定受灾对象。

2根据应急预案,协助制定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选

择最佳的安置场所和转移路线。

3针对转移安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社工的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开始

说服教育,促使其有组织的转移。

4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

5转移安置期间,对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建立和谐的生活环

境和人际关系。

3、协助救灾物资的筹集和发放

第四节恢复重建阶段与社会工作

第五章灾害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灾害救助领域的个案工作

第二节灾害救助领域的小组工作

第三节灾害救助领域的社区工作

第六章灾害社会工作计划、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灾后社会工作计划和组织

第二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与管理

第三节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运行

第七章灾害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节面向妇女、儿童和老人的灾害社会工作

第二节面向残疾人的灾害社会工作

第三节面向救援人员的灾害社会工作

第四节灾后面向伤亡家庭的社会工作

第八章灾害社会工作的社会资源

第一节灾害救助政策法规

第二节灾害救助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灾害救助的组织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