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经济学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54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成经济学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速成经济学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速成经济学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速成经济学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速成经济学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速成经济学家.docx

《速成经济学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成经济学家.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速成经济学家.docx

速成经济学家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和谈话的方式,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

学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名词术语繁多、抽象逻辑分析扰人困惑的学科,但本书

则从浅显易懂的道理着手,步步深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例,把复杂的西

方经济学理论作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读之趣味盎然的通俗叙述。

在书中也没有使

用数学公式。

本书对于不甚了解西方经济学、或初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难得的

入门书籍。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美国的经济学家。

一位是美国罗切斯特纽约州立大学帝国

学院经济学教授约翰·查理斯·普尔。

他先后在密苏里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获得

工商管理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巴克尼尔大学、密苏理大学和衣阿华大学

执教,还担任过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自治大学的客座教授。

另一位是美国密西根州卡拉马苏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罗斯·M.拉罗。

他曾获哥

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美国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卡拉马苏学院、华盛顿

美国大学和俄亥俄州厄伯纳学院。

本书分为三章,即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由于本书的写作

目的是要向企业经理人员讲述他们应具备的经济理论知识,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

这三部分并非泛泛而论,面面俱到,而是择其要点来讲解。

第一章阐述了宏观经

济学奠基人凯恩斯的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指出凯恩斯的理论要解决的是30年代

“大萧条”中所出现的总需求不足的现象。

作者介绍了凯恩斯为对资本主义经济

实行宏观调节而制定的一些分析工具,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资本主义国

家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正常”界限内应归功于凯恩斯。

但到1965年

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始所末料的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

局面,这既使经济学家束手无策,也使政治家感到棘手。

作者叙述了美国历届总

统为改变“滞胀”局面所采取的措施,然而预算赤字的累计增长始终成为美国政

府扔不掉的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二章着重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产量和收益的分析。

作者从阐述

价格的需求弹性这个概念着手,探讨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企业实现利润最

大化的条件。

微观经济理论原是由亚·斯密奠立的,后经阿·马歇尔加以发展,

但他们的理论都是以完全竞争的假设作为前提。

因此,作者介绍了现代微观经济

学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的分析。

第三章阐述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作者介绍了在西方国际经济

学中十分流行的所谓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假若根据这个理论办事,那么各国都会

有利可图。

作者还介绍了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

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把美元与黄金等同看待、美元作为国际通

用货币的协议。

但在1971年由于美元危机,美国政府取消了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承

诺,这样就造成了西方世界的货币金融市场的混乱。

作者事实上还讲到了美国等

经济上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对外经济扩张政策,如何在第三世界国家造成严重的后

果。

本书值得一读,这类该物在我国还是少见的。

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下,

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情况的了解,特别是的西方国家经济情况的了解,应当学习

西方经济学。

然而必须注意,西方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问题,而我国则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在学习中既要避免受西方经济

学所包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要注意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上的差别。

例如,

凯恩斯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宏观调节是为了解决总需求的不足,而我国

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又如,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依据是发达的市场经济,而我国实

行的则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再如,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上和

政治上的利益,事实上不能简单地按照所谓比较利益理论,只生产所谓本国最擅

长的和最有效率的产品。

至于完全依靠举外债来从事经济建设,则更不可取。

本书名为《速成经济学家》,因为作者认为只要理解和掌握了书中所阐述的

理论,就能很快成为一位经济学家。

实际上,耍成为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以

了解和熟悉本国的国情为前提。

沈志求

1990年11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我一拿到MBA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就打算进入商界,在管理方面一显身手。

一天,我和父亲谈论起他的公司的业务,不消片刻他就摇头说:

“你并未真正理

解经济学之基本要义。

“但我在商学院读书时,每门课程的分数都是很好的啊。

”我反驳说。

“那说明不了什么,”父亲说,“在学校里老师教你的经济学只不过是些数

字游戏而已。

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弄懂经济学的基本含义,而非其炫目的外观。

为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谋划能力,而一个优秀的谋划大师则须明了经济状况

是如何影响企业的。

“瞧,”父亲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说:

“你到这所大学去找一个人,

他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请他告诉你一个经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经济学知识。

对他来说不会花很多时间。

第一章经理人员须懂宏观经济学

这是一栋爬满长青藤的红砖楼房。

我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很快到了二楼,根

据我父亲的纸条,找到“哥利森大厦2i4室”。

房门上标着马歇尔先生几个字,我敲了敲关着的门,此时我觉得有点窘,但

还是决定遵从父亲的旨意去完成这项再学习的使命。

“请进,”一个挺亲切的声音说,“有什么事吗?

先生。

这间办公室近似斯巴达式的简朴——一张沙发,几把椅子,一个书架上面放

着一些书: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的《通论》,剩下的几乎都是些有关数学的书。

教授坐在一张宽大而

显得高雅的写字台后面,边上放着一台挺象电脑终端的东西,手里拿着一支烟斗。

这些都在我的猜测之中,唯独没有想到房间的角落里居然还放着一台电视机。

“教授,詹姆斯·史密斯是我的父亲,您的学生,您还记得他吗?

“当然。

他是我教的最好的学生之一。

他应该在商业游戏中玩得不错了吧?

“是的,确实如此。

教授,家父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了。

“我知道。

”他说,“那么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

“是这样的先生,我刚念完MBA课程,正准备找—份工作,我希望能当一名

经理。

但是我父亲认为我对经济学还只了解了点皮毛,离掌握其精髓还相去甚远。

所以他建议我来见你。

他觉得你只要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让我明白:

一个经理人员

所必须掌握的经济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这正是我要向您请教的。

他看来很高兴,“难道你在学校里没学透吗?

“在学校里都学过,而且我的成绩还相当出色呢。

”我回答说,并且感到有

点不自然。

“但是我父亲认为我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还很不够,功底也浅。

他把我

在学校里学的经济学知识称为数学游戏。

“我明白了,你大概只学到经济学中的数学,而不了解其本身内含的真正的

经济学意义,因而就易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令尊是对的。

一个优秀的经理决不

能缺少对经济学核心知识的基本了解。

”他停了一下又问道:

“你带笔记本了吗?

“带了,教授。

”我回答说,并拿出一本黄色笔记本。

“听着,我让你写的时候你再记。

”他态度坚决却很和蔼地说。

“经理人员

要了解经济学的三个领域: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请将这点记

下来。

经理应知的经济学三大领域:

宏观、微观和国际经济学。

“而且你要想真正搞懂任何一个领域,就必须知道其它得领域,此三者相辅

相成,紧密相关。

”接着他把脚搁在桌面上,双眼瞧着天花板。

“让我们先从宏观经济学开始,”他说,“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最好懂的

—部分。

这也许是因为和宏观经济学有关的问题,诸如通货膨胀、失业等总是报

纸的头版头条,电视新闻中的主要内容,长此以往,人们耳濡目染也就略知一二。

而且宏观经济学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联系。

”接着他又停顿了一会,

眼睛盯住烟斗。

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他的著作

《通论》就在那边书架上。

看见了吧,就是那本黄色的,包着黑色封皮的书。

我点了点头,他又说:

“把它拿下来,把第一章念给我听。

我翻开书,令我谅讶不已的是:

整个第一章竞只有—页篇幅。

我清了清喉咙,

朗声念道:

本书命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着重在通字。

命名用意,在把我的想

法和结论,与经典学派对于同类问题之想法与结论对照起来。

无论在理论方面或

政策方面,经典学派支配统治阶级和学术界之思想,已经一百余年,我自己亦是

在这种传统中熏陶出来的。

在下文中,我将要说明:

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

一种特殊情形,而不适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

位置之极限众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

结果

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

“我想,如果我知道什么是特殊情形和什么是通常情形,我或许能知道凯恩

斯的意思。

”我念完后说道。

“不错,实际上这正是问题之所在。

”教授说道,同时放下手中的烟斗,把

整个身子向前倾去。

“你瞧,”他说道,“当凯恩斯在这都书中倾注心血的时侯,西方国家正处

在有史以来持续最长久、影响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

事实上正因为其影响既深

且久远,人们称其为‘大萧条’,这你或许已经知道。

而当时古典经济学说在政

府和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学说根本否定了产生萧条的可能性。

因为,在古

典经济学家看来,失业是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的现象。

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其它

市场一模一样,失业只不过是劳动力供应过剩的结果,这种过剩在供求关系的相

互作用下自然会得到解决。

简而言之,当发生失业时,工资——劳动力的价格—

—将会下降,直到雇主有利可图并愿雇佣更多的工人这一点为止。

因而,从理论

上讲失业不会发生。

“哦,我不敢说已经听明白了。

”我固露窘色,讷讷而言。

“你瞧,假设你失业了,你会去最近的一家工厂,可怜巴巴地哀求经理,说

你宁愿拿低于最低工资的报酬而为他工作,只要仅能够糊口的差事即可。

这是很

自然酌事,在这种情况下,经理当然会雇佣你这样的廉价劳工。

“是的,我想也是如此。

“因而工资一直会降到每个人都有工作的那一点,失业似乎永远不会发生的。

而凯恩斯却指出,这在现实世界上是不会发生的。

由于受到来自制度、工会及传

统等各方面的限制,工资不可能持续下降。

事实上,当人们已经习惯于一种工资

水准以后,他们将不愿接受更低报酬的工作。

因而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只是一种

特殊情形,如果一定要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的优美境地,那么,政府一定要采取相

应的政策行动。

现在请记下下面这句话。

既然工资不易下降,失业就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自以为已经抓住关键之处了,他却继续说道:

“进而言之,如果你失业了,

你就不生产任何东西,经济也因而不是全力运行了。

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没有

收入你也就不具备任何购买力。

因而,你一旦失业就意味着购买力的衰退,这种

现象在凯恩斯著书立说的时代很严重。

而在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人和

计算机所取代,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了;我想你一定不会忘记这句话:

机器能够

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

”他接着说:

“把这话记下来。

机器能够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

他是对的。

这点我会牢记心头,永远不忘。

“现在让我们回到凯恩斯先生及他所面临的问题上。

”教授接着说,“凯恩

斯处在一个社会为失业问题折磨已久的时代,他过去所接受的所有经济学说都把

失业说成是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的结果,因而失业就象其它一切过剩现象一样,

是会自行矫正的。

失业劳工为得到就业机会而彼此竞争,导致工资下降,工资下

降就业机会增多,结果梅开二度,充分就业又将再度出现。

这真是一幅美妙的图

画。

然而现实中失业照旧持续,经济理论与现实大相径庭,而对大萧条,古典经

济理论束手无策。

这使凯恩斯面临一个问题‘你究竟相信谁呢?

我还是你自己的

眼睛?

’因而凯恩斯发展出一套新的理论,即他的《通论》,据以解释就业总体

水平的决定。

双向浴缸

“这套新的理论是如何操作的呢?

”我问。

“就是把经济环境看作是一个浴缸,”他说,“你偶尔也会洗个澡,对吗?

“当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水笼头,把水温调得正合适,然后去做其它

事,等到待会回来时却发现浴缸里空空勿也。

“确是有过几次。

“那是怎么回事呢?

“我忘了堵上排水口。

”我回答说,觉得挺傻气。

“说下去。

“由于排水口没塞,龙头里流出的水与排水口流出的水相等。

浴缸当然是空

的。

“说得对极了。

如果你向没塞住排水口的空浴缸中放水,流入的水和流出的

水一样多,结果浴缸还是空空如也。

倘若一开始就是一只装了水的浴缸,你放水

的速度与漏水的速度一样,浴缸里的水便会维持原来的水平。

是吗?

“是这样,这事我于过。

当浴缸里的水变冷时,我把排水孔的塞子打开一点,

然后再放些热水……”我不好意思地停下来,不愿告诉他太多我的洗澡习惯,这

已经超出他的想象范围了。

“真无变化,”教授以略带嘲讽的口吻说,“现在你可以把我们的经济想象

成—只放了些水的浴缸,你刚才所说的洗澡的经验就可以用上去。

”教授靠在椅

子上,哈哈大笑着说。

“现在我们假设这个经济浴缸有两个水笼头和两个排水口,浴缸中德水位代

表经济活动水平和就业水平。

当浴缸中装满水时,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或者说

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如果美国的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能够提供

l亿2千万左右个工作岗位,此数之误差以百万计。

”他又接着说:

“现在如果从两个笼头中流出的水速与自两个排水孔中流出的水速相等,浴

缸中的水位将保持不变,对吧?

“没错,是这么回事。

“倘若你想让浴缸里的水位再提高一点,也就是多要点水,你会怎么办呢?

“晤,我想不外有两种办法,或是把水龙头开大一点,让更大量的水注入,

或是把排水孔关小一点,让水流出得慢一点。

是吗?

”‘

“完全正确。

假设现在插况相反,你觉得浴缸里的水已经超过了你的需要,

你怎么使水位降低呢?

“也有两种办法,要么把水龙头关小让水流得慢些,要么把排水口塞子开得

更大,让水流出得更快。

“对极了。

政府正是用这种方法管理和调节经济系统的。

政府由于有办法控

制经济中各种支出的流量,从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这就像我们通过调

节水龙头和排水孔而影响浴缸中的水位一样。

凯恩斯的观点是这样的,经济活动

的总体水平决定于各种支出的总体水平。

政府通过制定和调整税率政策和利率政

策以及政府本身的货币支出,影响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支出。

也就是论政府凭借上

述手段影响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以及政府支出的总体水Y平,最终达到控制经

济的目的。

请将此记录于册。

政府凭借影响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控制经济。

说完这些,教授环视桌面片刻,然后从纸篓中抽出一个信封。

“现在请想像一下,”教授边说边在信封背面画了一个浴缸。

假设水正在从

一个排水孔流出,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储蓄,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浴缸中的水位会下降。

”我回答说,觉得自己的自信心有点增强了。

“那当然。

但是现实社会里,如果有些钱作为储蓄从经济体系中流走会产生

什么后果呢?

如果你把工资的一部分拿出,不是花掉,而是藏在床垫子下面又会

怎么样呢?

”然后他又自问自答地说,“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就会由于你的此举而

失去工作了。

“可我并没有把富余的钱仓在床垫子下面,我是把钱存在银行里的,银行当

然会把钱再借出去。

”我说着,模模糊糊地想起过去所学的货币银行学的一些内

容。

“情况也许如此,但也可能不是这样。

银行家当然想把钱贷放出去,但还要

看见否有人想借钱。

如果确有人要借钱,而且这笔钱也是拿出去从事投资活动,

或者说把这笔钱再注入经济体系内,这才会制造出别的就业机会。

浴缸中的水也

才能因而维持原水平不变。

”他手指着画在信封背面的那个代表投资的龙头。

“当然,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就业机会并非仅此一个来源。

假设你在一家杂货

店干活,这是一个依赖于消费的工作,要是人们不来买杂货你就要失业。

假如你

在建筑业工作,修建新的杂货店,你从事的就是一种依赖投资行为的工作。

一旦

人们觉得投资无利可图,你就会被老板炒鱿鱼。

而人们是否愿意投资则又取决于

利率。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事都取决于利率。

高利率打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低

利率则鼓励投资者扩大投资。

这一点很重要,请记下来。

投资行为取决于利率。

事实上,几乎凡事都操之于利率。

高利率打击投资意

愿,低利率则鼓励投资意愿。

我把这两句话记下来,不禁暗自好笑,为什么以前我从未真正明白如此简单

的道理。

“原来这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投资行为的真正原因啊!

”我说“可我尚

不十分明了的是利息率与这些事情的具体关系。

”我补充一句,并拼命回忆学过

的货币银行理论,却发现那些理论并不能帮我明白什么。

“其实道理非常筒单,就和我们刚才谈的事例一样。

”教授回答说。

“假设

你有机会购买一家杂货店,你将得到的投资收效率为12%,你干吗?

“噢,这可说不请楚,我要根据情况定。

“根据什么情况?

“是不是根据我借钱投资而必须支付的利息率啊?

“正确。

假定利率为14%,你买不买?

”教授说着又点着了烟斗。

“不,我才不干呢?

“为什么?

“噢,我为借这笔款子得付14%的利息,而从这家店仅赚到12%的钱,辛苦

半天我还亏本2%,这才真叫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种蠢事怎么能干?

”我想就连白

痴也会知道这一点,不过想到这我心里似乎明白点什么,脑子有点开窍了。

“好,现在我们假设银行将利率下调到10%,你还愿不愿买那家店呢?

“当然买,”我毫不犹豫地说,“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有2%的利涧可赚了。

所以你想增加投资,就须降低利息率,这一点联邦储备银行完全可以办到。

过去

学过的货币银行课程讲过这点。

”还能够想起过去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使我感到十

分高兴。

“因此,只要调节水龙头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注入浴缸的水量。

同样,

只要调整利息率就可改变投资了。

“你确实搞懂了,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影响报资。

把这一点也记下来。

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息率影响投资行为,

“可是你刚才说浴缸里有两个龙头和两个排水口啊,另外那一对又是派什么

用场的呢?

”我一边看着那信封上的浴缸图,一边问道。

“另一个水龙头代表政府的各种支出,另一排水孔则代表政府税收。

如果政

府采取征税的方式,把你工资收入的一部分转变为政府的税收所得,这情形如同

水从浴缸中流出了,与你把钱放起来不用是一样的,对经济的影响也相同。

除非

被当作税收征走的这部分钱还能重新用于经济活动中去,否则就又会有人为此而

丢掉那一份原本满不错的工作,而由税收征来的钱要由政府支出把它花掉。

更有

趣的是,在所有工作的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为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联邦政

府三级政府机构工作,也既是说,在美国每3个工作的人中,就有1名是政府雇

员。

因此只要流入浴缸里的水的速度、即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小从浴缸中流出

的水的速度、即削减税收,就能够提高浴缸中水的位置,即提高经济活动的水平。

现在我全部明白了,兴高采烈地问道:

“反过来也完全一样,对吧。

“你指什么?

“通过削减政府支出使经济活动的水平降低,如同使注入浴缸的水速减慢。

或者增加政府税收,好似把排水孔开得大些,让水流出得快一点。

“你对这一问题完全搞懂了。

“那么,现在让我再进一步验证一下,把4个方面结合在一块分析。

我们可

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提高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也可以通过减少政

府支出或增加税收降低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

“你已经很清楚了,为了保证记牢它,你把它记下来。

要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就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

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

就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税收。

当我记笔记时,教授起身离开写字台,在沙发上坐下来,把他的两条腿放在

咖啡桌上。

“为了使经济行为保持在一个稳定就业的水平上,或者说把经济活动

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我们就必须使政府支出和投资与政府税收和储蓄保持一

致。

我惊奇地问:

“照您的说法,事情竞如此之简单?

“如同经济学领域的很多事一样,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

你可能知道这样一

种情况:

在某一时期,储蓄和税收相等于投资和政府支出。

但经济中仍有失业现

象发生,也就是说,浴缸中的水位并未变化,却未必是满缸水。

事实上,这正是

凯恩斯的主要论点。

即无法保证经济活动的水平启动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完全可能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某一点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失业和经济

衰退,甚至经济危机。

反之亦然,经济活动的水平也能在高于充分就业的某一点

保持稳定,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水溢出缸外,这时就出现了通货膨胀。

但是,在

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经济活动水平一旦在充分就业状态稳定下来,则政府支出和

投资与税收和储蓄必定相等。

任何变化,或者说这种均衡的破坏或者引起失业或

者导致通货膨胀。

这点必须牢记。

一旦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使储蓄和税收与投资和政府支出相

等。

任何情况的变动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失业。

“我想我有点开窍了,”我说,“但是现实中如何达到呢?

另外,这些与我

这个经理人员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跟你这个经理人员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谋划者,

你就必须预先知道,政府胡乱干预经济可能会使你的企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管

理之道说穿了不外于此,而政府可以说总是在瞎干预。

”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往

烟斗里装满烟丝,并且像所有的吸烟人一样仔细欣赏着他心爱的烟斗。

“在现实社会中,这些每天都发生的实际情况就是你每天在报纸头版头条看

到的新闻。

尽管你每天都看报,但从未深究其中奥秘,所以也未真正弄懂里面包

含的道理。

事实上,我们的整个经济活动都在联邦政府及联邦储备银行掌握之中。

顺便说明一点,联邦储备银行是独立工作的,这个机构并不受国会或总统的指挥。

因而它可以独立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政策,而不必一切都与政府配合默契。

总之,

政府掌握了两种工具,联邦储备银行也是如此,把这些总和起来就是一般所说的

‘凯恩斯工具箱’,不过我非常怀疑,如果凯恩斯尚且在世的话,他是否会认可

这一称谓。

“政府可以在任何它愿意的时候增加或减少它自身的开支,其结果就是创造

或消除就业机会。

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减税收以达到同样的结果。

而联邦储备银行

也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决定银行放款数额及利率的升降。

联邦储备

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变更商业银行向其借款的再贴现率进而达到调节利率升降的

目的。

再说明一点,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联邦银行借款所需支付的利息率,这

点你总还知道吧。

“是的,教授。

“变更贴现率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还是可以说心理上的影响大

于实际的影响。

当然这都无关紧要。

”教授接着说,“重要的是变更贴现率这个

方法确实有效,联邦储备银行正是采用调节利率的方法来影响投资的。

所以,总

的来说整个经济活动基本上是控制在联邦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手中的。

财政政策

主要用于调节政府支出与税收,货币政策主要用于操纵货币的供应及利率的高低。

如何使用这些政策性工具就要看政府当局的社会和经济目标了。

请把这句话记下

来。

最基本的是:

联邦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控制经济。

联邦储

备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控制经济。

而这些工具的运用方式则

视政府目标而定。

我一边飞快地记着,一边说道:

“开始有点难了。

“要真正搞懂并不困难。

”教授说,尽管如此,他还是用猜疑的目光看着我,

似乎还不能肯定我是否具备做一个经理的条件。

“想一下凯恩斯的工具箱吧。

设我们现在已经面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