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38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docx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下场不同

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为什么结局如此不同

高祖刘邦建国时,文臣武将如云,而萧何、张良、韩信又居功至伟,史家称为“汉初三杰”。

刘邦的评价也精确而深刻,有次大宴群臣,高祖问:

“项羽势力远胜玉朕,却失去天下,为何?

”群臣议论纷纷。

xx笑了笑,说: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然而,尽管“人杰”均功劳盖世,但是最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各不相同。

刘邦对韩信从来就不放心,这个倒是很容易理解,韩信重兵在握,特别是在攻齐之后,主动求封为齐王,以此作为攻击项羽的条件,所以刘邦对他有疑心一点也不奇怪。

他对萧何也是疑神疑鬼,我们知道萧何是刘邦同乡,而且是关中大户,深得民心,并且长期坐镇关中,刘邦因此对他也一直放心不下。

对与张良,刘邦几乎从来都没疑心过,张良经常跟在刘邦身边,为人淡泊名利,而且张良是外来户,不象萧何那样根深蒂固,这也是日后刘邦有不同方式处置“三杰”的主要原因。

留侯张良韩国贵族后裔。

秦末,群雄并起,他也曾经组织队伍反抗暴秦,遇到刘邦后,两人很谈的来,刘邦对张良几乎言听计从。

这才有了“约法三章”入主咸阳,鸿门宴有惊无险,刘邦后来被封汉王,有听张良之计,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为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下了基础。

楚汉战争开始前,张良从彭城再投刘邦,受封为“成信侯”,成为刘邦的军师,帮助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平定天下。

刘邦称帝后封赏功臣时,功成名就的张良谢绝了“自择齐三万户”的封赏,选择“留”这个地方。

此后就过着几乎是隐居的生活,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提了些意见外,就是后来保护了太子。

三杰中,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道理,功成身退,所以刘邦一直很尊重张良。

萧何很早就和曹参一起追随刘邦,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而他发掘人才的本事几乎无人能及。

选择并追随市井无赖刘邦,认为其必成大器,其次是看好韩信,强力推荐,所以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刘邦性类曹操,功高位显的萧何曾经三次被怀疑、试探。

汉三年,刘项两军对峙,刘邦一边打仗,一边数次派使者慰劳坐镇后方的萧何。

有人对萧何说:

“如今陛下在征战沙场,餐风吸露,自顾不暇,却多次派人慰问阁下,这不是明摆着有怀疑阁下之心吗?

我替阁下拿个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战的全部奔赴前线,这样大王就会更加信任阁下了。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一年,陈冂谋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帮助吕后在长乐宫杀掉了淮阴侯韩信。

于是刘邦下诏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为相国的卫队。

满朝文武都为萧何受到恩宠发来贺词,唯有召平前来报忧。

他说:

“恐怕祸患从此开始了!

皇上在外征战,而阁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险,却无端加封阁下、为阁下增设卫队,这是由于淮阴侯韩信刚刚在朝中谋反,皇上因而有了怀疑阁下之心。

增设卫队保护阁下,其实并非恩宠。

希望阁下谢绝封赏,把全部家产都贡献出来资助军队建设。

这样皇上必定高兴。

”萧何于是谢绝封赏,大散家资,一场劫难化于无形。

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都在干什么。

回报说:

“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和平定陈冂反叛时一样。

”于是又有人来对萧何说:

“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

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

阁下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

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刘邦多次试探萧何,而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时刻警惕着,没被顺境冲昏头脑,又善于接纳他人意见,因此萧何面对劫难,处变不惊,不动声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将刘邦的疑心消弭于无形,化险为夷,最终幸免于难。

对于韩信,刘邦可以说是用足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帝王铁律,当然,一方面是刘邦故意下套,另一方面也是韩信对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

作为部下,却以功要封,犯下了重大的原则性的错误。

如果不愿屈居人下,在手握重兵时就应该早做打算,但他心怀“妇人之仁”,狠不下心反刘,最终在失去利用价值后被诛。

帝王们在任何时候都对手握重兵的将帅非常忌惮,尤其是像韩信这样用兵如神的军事统帅,是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帝王都不会掉以轻心的。

其次,韩信以前在项羽军中效力,中途才投奔刘邦,不象樊哙、周勃、曹参等是刘邦的子弟兵,而他在打下齐鲁后居然向刘邦伸手要官,以功要挟封他为齐王,犯了帝王大忌,在政治上近乎白痴,既无张良的淡泊名利的飘逸风格,又无萧何的深沉老练的政治手段,终于使自己走上绝境,最终让刘邦抓住了借口。

比如开始收留钟离昧而又杀掉钟向刘邦献媚,满腹牢骚到处喊冤,与陈?

暗通消息等,都直接促使他速亡。

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

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

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

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

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

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

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

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

后被拜为相国。

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

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但是他也帮助吕后,错杀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这显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无疑是个败笔~!

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其实名人并不比我们的境界高多少,只是做了一些一般人不能做的事罢了,也正因为如此,也就足够了.萧何之识

识,也就是见识,眼光。

有见识,有眼光,也就能品评,会鉴赏。

中国人推崇这种才能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风尘侠妓巨眼识英雄”等等,便是这种传统的典型范例。

魏晋时期一度盛行的所谓“人物品藻”的潮流,不过是这种文化传统的流风遗韵罢了。

中国古人认为,人生在世,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懂得欣赏。

鉴赏,而不是判断;享受,而不是思考——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欣赏的对象包括自然、文物、艺术,也包括各种人物。

而一个豪杰之士,所鉴赏的对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凤毛麟角般的天才或英雄。

对于这种天才或英雄,不要着眼他的现在,而要展望他的未来;不是盯住他的现实性,而是瞄准他的可能性。

假如一个女子也具有了这种眼光和鉴赏才能,我们就誉之为“女中豪杰”。

历史上这种女中豪杰是很多的,比方说卓文君、红拂女、武则天,还有刘邦的妻子吕雉。

说起萧何所赏识的天才或英雄,我们当然首先想起韩信。

xx墓有一幅对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赐饭,保存了韩信的生命,吕后设计,断送了韩信的生命,所以说“存亡两妇人”。

“一知己”就是萧何。

韩信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生死一知己”的意思是一样的。

由于萧何的巨眼识才,强力推荐,韩信才得以施展胸中抱负,所以萧何可谓韩信的知己。

“萧何月下追韩信”与“伯牙摔琴谢知音”可以相提并论,都是千古佳话。

鸿门宴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与汉中地区。

刘邦返回巴蜀时,韩信趁机弃楚归汉,随刘邦前行。

刘邦“未之奇也”,没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不曾重用韩信,只是“拜以为治粟都尉”。

主管粮草供给的韩信仍然“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治粟都尉”的职务,使韩信有机会与萧何接触。

几次交谈,“何奇之”,看出韩信乃是军事上的全局之才。

当日刘邦返回巴蜀,为了迷惑项羽,采纳张良献策,烧毁栈道。

此举固然迷惑了项羽,却也给刘邦的部下造成错觉。

人人以为刘邦胸无大志,欲苟安一隅,终老巴蜀,遂起他去之心,一路上不断有人开小差。

当时仅将军一级的逃亡者就有数十人,然而萧何都没当一回事。

听说韩信也挂印而去,萧何顿时大惊失色,也顾不上和刘邦打个招呼,立即策马连夜便追。

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也逃亡了。

刘邦惊怒交集,如失左右手。

过一两日,萧何回来见刘邦。

刘邦又喜又怒,破口大骂:

“xx!

连你也背叛我!

”xx说:

“我怎么敢背叛大王?

我是去追赶逃亡者了。

”刘邦问:

“都追什么人了?

”xx答:

“xx。

”xx勃然大怒:

“将军跑了几十个,都没听说你去给我追回来,你说你去追区区一个韩信,谁信哪?

这不是在耍我吗!

”萧何说:

“那些二三流的将军,随便一抓便是一大把,不值得我萧何去追。

只有韩信,‘国士无双’。

陛下若要终老汉中,当然无需重用韩信;但陛下若要逐鹿中原,没有韩信万万不可!

”一番说辞,打动了刘邦。

一番争取,又使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能够施展才华,功成名就,一靠萧何的见识与眼光,二靠萧何的动动嘴皮,发发议论。

古人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萧何之赏识韩信,眼光是如此的敏锐,判断是如此的准确,挽留是如此的诚恳,推荐是如此的不遗余力,尽矣,至矣,不可复加矣!

作为一个世间“不常有”的“伯乐”,难道竟会逊色于韩信这匹“千里马”?

不过,萧何所识的最大的英雄,不是韩信,而是刘邦。

赏识韩信不难——除了萧何,项羽手下还有一个叫做钟离眜的将军了解韩信的才能,发现刘邦却不容易。

西谚有云:

仆人眼中无英雄。

英雄的仆人与英雄太接近太熟悉了,觉得他与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不同啊,哪来什么英雄气象!

拿破仑曾说,他的妻子就从来无法想象这个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的丈夫在战场上居然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

神与人太接近了,自身也要被同化为人。

由此看来,老乡眼中也无英雄。

萧何与刘邦是老乡,要识别刘邦可就难了。

更何况刘邦早年实在也没有多少“天子气象”。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曾经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御驾往东巡游,企图以自己的威严,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扼杀于摇篮之中,此行未果。

这说明,那些精明干练的秦朝政府官员,根本就没有看清时势,更没有发现沛县小地方的刘邦竟是未来取代秦皇的“真命天子”。

可是,xx偏偏发现了、认准了xx。

想当初,刘邦出身卑贱,连名字都没有,仅仅是沛县的一个“好酒及色”的小流氓,靠了种种不正当的关系,当了15年“弼马温”般的泗水亭长,在这期间,利用官职之便,没少白吃白喝。

萧何居然对刘邦另眼相看,青睐有加,这不是很耐人寻味么?

要知道当日的萧何,尽管只是一个“刀笔小吏”,却也不像司马迁所言,庸庸碌碌,“未有奇节”,而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地方政府官员,以至于有人曾经推荐萧何升迁咸阳。

像萧何这样一个引人注目、前途不可限量的人物,居然如此看得起刘邦,这只能解释为他早已预感到刘季这小子定非“池中之物”了。

刘邦私自放纵囚徒,亡命芒砀山泽,借陈胜起义之机,杀回沛县,萧何毫不犹豫地响应刘邦,正如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咸阳一般。

沛令被杀,萧何本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可是他一力拥戴刘邦,使一个市井小人和亡命之徒由此成为驰骋反秦战场上的著名的“沛公”。

沛公后来一匡天下,建立不朽基业,恐怕早在当初的萧何意料之中了吧!

⒋xx之智

智,也就是才智,智慧。

所谓“慧眼识英才”,眼光其实是离不开智慧的。

眼力或见识只是内在的才智或智慧的外部表征。

有才智,方能目光如炬,洞察时势,鉴别英雄;有智慧,方能认识自我,保持清醒,进退有据。

会打战,当然是一种本事,一种才能,但这本事或才能仅仅属于“技”的层次;有智慧,则步入“道”的层次。

既有才能又有头脑,方能“技进乎道”。

萧何始终很有头脑,与韩信大不相同。

韩信有时像天才,有时像白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成功前还能保持清醒,得意时便糊里糊涂;既没有“大丈夫当如是也”或“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图伟略,又不懂“谦受益,满招损”的立身处世之道。

所以韩信充其量只是有“才”,决不能说有“智”。

萧何则可谓才智双绝的人物,只是他的才能表现在不同的领域罢了。

举例来说。

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征秦都咸阳,先于项羽占据咸阳,进居秦宫。

当时的刘邦和一干来自穷乡僻壤、久历鞍马劳顿的将士,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不由得目眩神夺,意乱情迷,流氓和强盗的本性再也压抑不住,雪崩也似的爆发出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众将士“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好酒及色”的刘邦,此时只顾埋首雕梁画栋的秦宫之中,偎红依翠,浅斟低唱。

萧何这时在干什么呢?

萧何智慧过人,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动作迅速,一进咸阳,立即带人冲进丞相、御史、太尉等“三公”的官署,把所有的图籍簿册律令文档席卷一空,一车地运往驻扎在霸上的军营中保存起来。

这批簿籍,在刘邦随后以“约法三章”收买民心的过程中功莫大焉。

据说这些簿籍中还有一批军事地理档案,后来在楚汉战争中派上大用场。

明人李贽评价道,萧何此举,乃是天生丞相材料的标志。

鸿门宴之后,项羽和范增为了限制刘邦,美其名曰“汉王”,封其地曰“关中”,实则把刘邦“发配”到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巴蜀地区。

又把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给秦朝的三员降将,锁住刘邦进军中原的要塞,使刘邦欲动不能,局促如辕下之驹——这正是后人把今天陕西大部分地区和甘肃东部称为“三秦”的由来。

项羽的分封方案刚刚出炉,便招来“诸侯不平”,刘邦更是怒不可遏。

鸿门宴已经使刘邦丢尽脸面,现在项羽公然欺到头上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邦马上召集手下开会,准备豁出去与项羽拼命。

樊哙、周勃、灌婴等亲信以为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都劝刘邦不要轻举妄动,刘邦盛怒之下,哪里听得进去。

就连一向有本事让刘邦言听计从的张良,此刻也束手无策。

于是萧何来了。

萧何独持异议,语出惊人。

原来萧何整理研究了他抢劫来的那些秦朝图书簿籍,发现巴蜀并没有项羽、范增和刘邦所想象的那么糟糕。

以为巴蜀地区是一片贫穷、闭塞、落后的蛮荒之地,不过想当然而已,其实乃是天大的误会。

经过秦国百余年的不断移民和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之后,巴蜀已经成为秦国最富庶的后方,有如积累甚丰的大仓库。

再者,先是秦并六国,后是群雄反秦,经年征战,烽火连绵,中原地区频频惨遭蹂躏,早已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了。

独有巴蜀地区多年来未曾遭受动乱,其发展潜力着实不可估量。

所以,经营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

”萧何并且引经据典:

“《xx》曰:

‘天予不取,反受其祸’。

”上天如此垂顾于您,赐予如此丰厚的礼物,您还不要,可要当心惹出灾祸来!

这一番雄辩的利害分析,战略策划,有如后来诸葛亮在茅庐中为刘备指明三分天下的局势,于刘邦好比拨雾见青天,豁然开朗,于是刘邦茅塞顿开,回嗔作喜。

试问,包括张良、陈平在内的一班将士谋臣,哪一个具有萧何这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因势利导、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仅仅把萧何看作刘邦的后勤部长,未免也太小觑了萧何。

⒌xx之量

量,也就是器量,气度。

富有才智者,不一定就有器量。

恰恰相反,正因为有才能,往往使人恃才自傲,目空一切,甚至不知天高地厚。

项羽是这种人,韩信也是这种人。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已经很是落魄了,可是韩信不但不及时引咎自责,深自收敛,和光同尘,反而继续夸夸其谈,怨天尤人,公然发泄对刘邦的不满。

刘邦评比开国十八元勋,别人唯恐落榜,韩信却说羞与周勃、灌婴之辈同列。

有一次,韩信去看樊哙,樊哙受宠若惊,口称“大王”,送迎皆行跪拜大礼。

韩信非但不感激樊哙,不以樊哙为厚道,却长叹道:

“看来我此生只能与樊哙这等人为伍了!

”好像樊哙同情韩信、尊重韩信反倒辱没了韩信似的!

这就是居功自傲,目无余子,不能容人,没有气度。

这等“英雄”的结局,此刻已然可以想见,料必被视为欲去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注定死于非命,无人同情,没准还大快人心。

萧何却是有器量的。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萧何完全承担得起。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京县、索亭之间。

刘邦一边在前线打仗,一边担心后方局势,多次派使者慰劳萧何。

有人对萧何说:

“如今陛下在征战沙场,餐风吸露,自顾不暇,却多次派人慰问阁下,这不是明摆着有怀疑阁下之心吗?

我替阁下拿个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战的全部奔赴前线,这样大王就会更加信任阁下了。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一年,汉将陈豨谋反,刘邦御驾亲征。

其间吕后在朝中用萧何之计,诛杀韩信。

刘邦听说韩信已经服诛,派人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且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为相国的卫队。

满朝文武都来祝贺萧何,只有一个名叫召平的,前来报忧。

召平,原来是秦王朝的东陵侯,秦亡之后,沦为平民,种瓜为生,他种的瓜十分甜美,世人誉为“东陵瓜”。

召平就以“东陵瓜”自号。

这个“东陵瓜”的脑袋,倒是一点也不“木瓜”,他对萧何说:

“恐怕祸患从此开始了!

皇上在外征战,而阁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险,却无端加封阁下、为阁下增设卫队,这是由于淮阴侯韩信刚刚在朝中谋反,皇上因而有了怀疑阁下之心。

增设卫队保护阁下,其实并非恩宠。

希望阁下谢绝封赏,把全部家产都贡献出来资助军队建设。

这样皇上必定高兴。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都在干什么。

回报说:

“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和平定陈豨反叛时一样。

”于是又有人来对萧何说:

“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

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

阁下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

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总之,刘邦曾经三次怀疑萧何心怀异志,三次将萧何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然而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居安要思危的道理。

开国皇帝莫名其妙地怀疑功臣,乃是题中应有之义,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处理这种事情,只可忍气吞声,不必愤愤不平,更不可急于“辩诬”,诉说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所以萧何三次都做到了处变不惊,不动声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直至将刘邦的疑心消弭于无形,从容化险为夷,居然幸免于难。

对比一下当初刘邦怀疑韩信时,韩信那拙劣无能、紧张兮兮、小里小气的表现,萧何的处理方式,何止高出一筹!

没有大智慧,没有大器量,这样的结果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萧何的大气或大度,不但表现为对待刘邦的态度,而且表现为对待曹参的行为。

曹参本是萧何当年的同僚,两人始终同心辅佐刘邦。

在刘邦评“元功十八人”之时,两位元老有了一些矛盾。

但这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阶级矛盾”或“敌我矛盾”,所以无伤大雅。

萧何与曹参的关系,从来没有发展到誓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地步。

正相反,萧何对曹参一直十分器重。

萧何晚年病重,汉惠帝亲自前往探视萧何的病情,当时问起:

“阁下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的位置?

”萧何说:

“知臣莫过于君。

”xx问:

“xx怎么样?

”xx立即叩头说:

“陛下得到了最好的人选。

现在萧何可以死而无憾了!

”萧何,见识不凡,智慧过人,器量如海。

萧何的话毕竟有理,“知臣莫如主”。

想必汉高祖刘邦在九泉之下,也会认为将萧何列于开国元勋之首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