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558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专题 反思教学设计.docx

教学专题反思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中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介绍有关小数的数学文化史,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了,你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从学生回答中引出自然数、整数、分数,从而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一)教学例1

教师贴出图,提问:

从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师:

5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你是怎么想的?

4分米呢?

教师告知学生:

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先写0,再在0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再写上5,它就读作零点五。

照这样子,4/10米可以写成——?

它就读作——?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和3,并提问:

观察这儿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吗?

指出: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二)教学例二

观察老师带来的三件商品,谁来报价?

1、练习本的价格是7角,你能把它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你是怎么想的?

2、笔的价格是1元2角,又该怎样改呢?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

3、书包的价格是30元5角,又该怎样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师:

小朋友,象0.7、0.4等等都是小数,仔细观察,这些数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而教学学生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

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找找生活里的小数。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创设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把“东东超市”里的价格改成几点几元的形式,把“佳美超市”里的价格改成几元几角的形式。

再让学生猜猜小闹钟和小汽车的价格。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

2、介绍刘徽的故事。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测量父母和自己的身高,调查5件商品的价格。

 

面积的含义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主动探索多样的方法,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学具袋(剪刀、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阶梯教室的舞台重新扩修了一下,原来的舞台已经变成这么大的了,(实物投影平面图)这两个舞台都是长方形,一个大,一个小。

木匠师傅要给这个大长方形的四周围上细木条。

要想知道一共要多少长的细木条,就是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周长)请你用蓝色笔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木匠师傅完工了,油漆师傅进场了,他要给这个长方形刷上漂亮的油漆。

请你用红色水彩笔代替油漆给这个长方形粉刷一下。

(学生涂色)有谁知道我们涂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板书:

面积)

二、认识平面图形面积,并比较大小

1、刚才我们找到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那其他图形呢?

我们打开书本看76页想想做做4,这里有4个图形(师指着图形问生)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谁啊?

(正方形、梯形、不规则图形、心形),这几个平面图形和长方形一样也有周长和面积。

请你向刚才一样,在自己书本上用蓝色笔描出他们的周长,红色笔涂出他们的面积。

(展示一生作业)小朋友完成的比较快,我们看看他做的和你一样吗?

2、象这个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还有很多,(投影出示四个省的图形)瞧,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描下来的吗?

他们分别是(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我们海门就属于江苏省,小朋友来自安徽,小朋友来自湖南,四川的小朋友我们班没有。

这几个平面图形有面积吗?

在哪儿?

(涂色部分)比较他们的面积,你知道什么?

(这个小朋友会“最”来比较,你还会用别的词语来比吗?

3、小朋友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一眼就比出了四个省面积的大小。

看,又来了四个平面图形,这回光用小眼睛看还能正确的比出他们的面积吗?

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比呢?

打开书本76页,看想想做做3,数一数各个图形的方格个数并写在对应图形的旁边。

谁愿意把你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梯形你是怎么数的?

(边演示)

4.老师这儿有两张差不多大的纸,一张是白色,一张是红色的,有什么办法比较出他们面积的大小呢?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试试,比较出他们面积的大小,待会小组里选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组所想到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小组活动

汇报

(1)重叠

(2)用相同的纸片去量(3)用格子去数

三、认识物体面的面积,并比较大小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平面图形是有面积的,而且他们的面积有大有小。

那物体有没有面积呢?

这是老师的茶杯,你知道他有面积吗?

(有生知道的就让生指,没有就告诉生)刚才这三个小朋友指的合起来,能够摸到的所有表面就是这个茶杯的面积。

请你来摸摸这个茶杯的面积。

2、什么是茶杯底面的面积?

你来摸摸看。

拿出数学书,一起来摸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比较茶杯底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发现(茶杯底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茶杯底面的面积大)指名生答

(师摸)再来摸摸黑板面的面积,有这么大,比较黑板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发现(黑板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

3、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面的面积比一比?

先和同桌说说,再集体交流。

4、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我们不仅知道平面图形有面积,而且也知道物体面也有面积,面积是有大小的。

四、巩固深化,拓展运用

运用这些知识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

1、出示一个没有玻璃的镜框

这是我们班寒假里评出的一等奖的数学小报,老师想要把这么好的一张小报珍藏起来,特地给他做了一个镜框,镜框是用什么做的(木条),一共要用多长的木条就是要知道镜框的什么?

除了木条还缺一块玻璃,要配多大的玻璃,就是要知道镜框的什么(面积)

2、

找出甲、乙相同处和不同处。

指名回答。

3、思考题

用地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地砖多?

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先自己拿出思考题研究,再交流结果。

说明:

这是对于《认识面积》这一课“同课异构”活动中所上的第三课,这节课从周长和面积对比的知识点切入,在传统教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在得出面积的意义时并不是先讲物体表面的大小,而是先讲平面图形的大小,所以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深度,是一节比较理性的课,但从学生反馈来看,掌握得不错。

认识小数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中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介绍有关小数的数学文化史,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了,你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从学生回答中引出自然数、整数、分数,从而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一)教学例1

教师贴出图,提问:

从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师:

5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你是怎么想的?

4分米呢?

教师告知学生:

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先写0,再在0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再写上5,它就读作零点五。

照这样子,4/10米可以写成——?

它就读作——?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和3,并提问:

观察这儿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吗?

指出: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二)教学例二

观察老师带来的三件商品,谁来报价?

1、练习本的价格是7角,你能把它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你是怎么想的?

2、笔的价格是1元2角,又该怎样改呢?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

3、书包的价格是30元5角,又该怎样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师:

小朋友,象0.7、0.4等等都是小数,仔细观察,这些数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而教学学生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

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找找生活里的小数。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创设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把“东东超市”里的价格改成几点几元的形式,把“佳美超市”里的价格改成几元几角的形式。

再让学生猜猜小闹钟和小汽车的价格。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

2、介绍刘徽的故事。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测量父母和自己的身高,调查5件商品的价格。

教学感:

这节课的教学并没有从书本的编排来设计,而是从我们已经认识的数导入,从自然数、整数、分数自然地引出小数这个概念,很直接也很自然。

例题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切入,让学生感觉十分亲切,没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在生活中找找小数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练习中的猜价格游戏学生特别感兴趣,可以说课堂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很活跃,学得很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

 

捕捉契机互动探究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在现实的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敏锐地捕捉教学契机,充分施展自己的随堂机智,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合理的创生,变静态的文本为鲜活的互动式的探究,这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捕捉契机互动探究

在一次省级课改观摩会上,有位知名教师应邀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

首先,为了充分唤醒和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架起新旧知衔接的桥梁,教师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回忆面积计算的公式:

长×宽(即s=a×b)接着,教师相机在右边出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其面积怎样计算。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形成两种回答:

一种是用数小方格的办法来算面积;另一种是两边相乘(即a×b)。

显然,第二种想法是错误的,但这位教师没有直接作一个权威评判,继而去讲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而是对学生能运用“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欣赏。

同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教学契机,从学生的错误想法引发开去,充分施展自己的随堂机智,对预设的教案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合理的创生,变静态的文本为鲜活的互动式的探究。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教师巧妙地将平行四边形左移至长方形图上[见图

(1)],顺势追问:

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

如果不一样大,则哪个大?

大多少?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了。

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割补法”,先将图

(1)中位于长方形外的那个小直角三角形“割”下来,然后左移,与平行四边形左边的“缺口”拼装起来。

显而易见,图

(2)中的阴影部分就是长方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的部分。

既然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样大,用两边相乘(即a×b)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学生齐声回答说“不能”。

这时,教师笑着耸耸肩,追问:

那我们该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可以想见,此时学生的思维必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的境地,借助这样一个契机,教师激励学生大胆猜测,并辅以实践论证,顺利地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

从这个鲜活的案例中,我得到如下启示:

在现实的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差异,出现一些错误的或者说不成熟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若能跳出预设教案的框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教学契机,在价值目标的引领下适时、适度地进行质疑、点拨,与学生展开饶有趣味的互动探究,这是很有实践意义的,也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吻合的。

我相信:

在这种情境下获得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镌烙在学生的脑海中,深刻而久远。

 

《面积的含义》教学片段及反思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片断一]

课前游戏:

拍手游戏  师:

我们刚才玩拍手游戏的时候,两只手碰到的地方就是手掌面(师示范)。

看,这是我左手的手掌面,看好了,我用右手摸一摸我左手的手掌面。

师: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

请你也用一只手摸一摸另一只手的手掌面。

师:

(拿起一本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

伸出你们的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

数学书封面大。

师:

还可以怎么说?

  生2:

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师:

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

  生:

黑板的表面大。

师:

看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面积)  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

师: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

手掌面的大小就是……?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如桌子、凳子、练习本等等。

这些物体也都有表面,请你再来摸一摸,说一说。

反思:

在概括面积概念时,我结合手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分三个层次展开面积意义的教学。

第一层次安排了“看”——看手掌面体会物体有面。

第二层次的学习活动是“摸”和“比”,即摸自己的手掌面,比手掌面和数学书封面,谁大、谁小,进一步体会面积的意义。

第三层次是开放的,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让学生摸身边一些物体面的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的大小。

摸过以后要让他们仿照“手掌面的大小是手掌面的面积”,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课桌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面积”的理解。

这个层次的学习有模仿、有迁移,是学生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让学生反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

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教学片断二]比较图形的面积

(1)面积相差比较大。

师:

看,老师这里有2个图形,你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

怎么知道的?

生:

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师:

真厉害,眼睛看就能知道。

就是观察法。

(板书:

观察)

(2)面积差异不大。

师(课件出示图形):

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学生议论纷纷)师:

到底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我们都很想知道,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师:

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2个图形、纸条、尺子,方格纸)。

这些材料,小组合作使用。

比一比,哪组同学想出的方法最多!

 (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

师:

谁来汇报,你们组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方法你想到了吗?

(1)重叠

师:

谁来说说你们组用的什么方法?

生:

两个图形重叠,蓝色图形的面积大。

师:

你们看懂了吗?

他不用材料就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了,直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板书:

重叠),很清楚地看出蓝色图形的面积大。

(2)数格子。

师:

还有办法吗?

你是怎么比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

我用方格纸量,红色图形正好占了6格,蓝色图形6格还多一点。

所以蓝色图形的面积大。

师:

他表达的很清楚,你们肯定看明白了吧,他用的是数格子的方法。

(板书:

数格子)

(3)用小纸条量。

师:

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我用小纸条量,红色图形正好量了3次,蓝色图形量3次还多一些。

所以蓝色图形的面积大。

师:

他很善于利用身边的工具,用小纸片摆一摆,量一量,量出了蓝色图形的面积大。

(板书:

量)

(4)用尺量

师:

还有谁用不同工具量的?

生:

我们组是用直尺量的,发现这两个图形的宽一样,蓝色图形的长要长一些,所以蓝色图形面积要大些。

师:

你们组也很棒。

师:

刚才我们每个组都很积极,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真了不起。

反思:

在教学比较面积的大小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后,先出示两个面积差异较大的两个图形,这是可以直接观察比较出大小的。

然后又让学生观察大小比较接近的两张长方形纸,由于不能直接判断两个面积相近图形的大小,就引发了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必须想办法进行比较。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讨论出得出“重叠、数格子、量”等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在这样的观察、比较和讨论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认识小数”课案反思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产生过程,知道以米、元位单位的小数的具体意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介绍“小数点和一场大灾难”,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小数的兴趣。

教学准备:

米尺、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1、出示“商品特价牌”

书包30元、文具盒11元、铅笔0.30元、橡皮0.60元、钢笔3.50元、日记本4元

师:

我镇家家旺超市每天推出特价商品来吸引顾客,谁来将标价牌上的数进行分类?

并说出理由。

为什么这样分?

2、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利用商品标价让学生分类,目的师让学生已有知识——整数与新知识——小数进行区分,初步感知小数从而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理解小数

1、操作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师:

现在我们来搞一个简单的测量,量一下课桌面的长与宽(单人桌)

(1)、学生四人一组,一人用米尺量,一人记录,两人观察。

可合作讨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当学生测量课桌的长与宽都不足一米时,就会想到用分数作单位,用整数表示,也可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

(2)、组织交流,进行比较,引出小数

板书:

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

5/10米→0.5米0.5读作零点五

4/10米→0.4米0.4读作零点四

教师指出:

小数中间的点,应写在0的右下角,写成圆点。

(3)、专项练习:

想想做做第1、3题。

2、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学生用品标价牌

橡皮6角圆珠笔1元2角日记本3元5角

()元()元()元

师:

谁来将标价牌上的价格用元作单位?

这三件价格该怎么换呢?

(2)、同桌合作并班上交流

板书:

4角→4/10元→0.4元

1元2角→1.2元

3元5角→3.5元

追问:

为什么4角是十分之四元?

为什么0.4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

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要写0呢?

(3)、练习:

想想做做第2、4题。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动手操作以长度单位认识整数是“0”的小数,然后以文具价格来认识整数不是“0”的小数,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小数就在现实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自学课本,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自学课本第100页

思考:

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请在课本中找答案?

(2)、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21→整数部分.→小数点2→小数部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追问:

为什么0右边第一个点上填0.1?

1右边第二个点上填1.2?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2、大家想听一个故事吗?

(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灾难)

(小结旨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进一步提炼学习内容,这故事旨在要求学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科学,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

五、作业:

《补充习题》第54页。

课后反思:

本课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小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小数现实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保证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新墩中心学校管惠琳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愿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学生:

每人2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每人一张作业纸。

教师: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可以为我介绍一下这些都是学校的什么地方吗?

(显示若干张图,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2、这些物体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3、如果想要知道它们的面积,你认为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你知道是怎样使用面积单位来测量面积的吗?

4、象这里有几个面的面积如果要使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很不方便。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计算方法来直接计算出这些面的面积呢?

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这样的问题——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新课

1、小组合作实验。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显示例1)

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同桌合作摆),并填写下表。

长(cm)宽(cm)小方格数面积

第一个长方形

第二个长方形

第三个长方形

(1)小组合作拼长方形,并且记录数据。

(2)全班交流,老师把几个组的数据输入表格中。

(3)提问:

每个长方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你们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

说说从表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2、实验二。

刚才是你们自己动手拼长方形并且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

(显示例2第一个长方形:

先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长方形的面积。

(1)拿出作业纸,学生各自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

小组交流你测量出这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指名说出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

(每排摆4个,摆3排,面积可以用乘法计算出来。

(2)(显示例2右图)再给你一个长方形,你还会测量它的面积吗?

说说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面积单位不够怎么办?

必须都要摆满吗?

哪种摆法最简便?

提问: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量它的面积的?

(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可以摆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可摆4个小正方形。

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用乘法计算,一共有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实验三。

显示题目,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不动手摆,你能在心里面想一想如何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然后很快说出它的面积吗?

(长是6厘米,说明每行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说明可以摆3行,用乘法可以计算出面积是18平方厘米。

连续在脑子里摆两个。

4、总结。

(1)通过刚才的动手和动脑,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你们认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同桌讨论,并把你们认为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写在第三张作业纸上。

(长方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