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9215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情日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情日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情日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情日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情日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情日记.docx

《民情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情日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情日记.docx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包楚兵

 

2013年1月31日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一艳阳高照

由于“假日办”的折腾,除夕不放假,我只好在元月30日(除夕)下班后带着老婆、孩子赶回在本县的老家——但店镇拱桥铺村孔竹垸,陪父母亲一起过大年。

趁着除夕吃年夜饭和初一拜年的功夫,我对垸里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也算有个了解,最叫人放不下的还是留守老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看来,在社会转型时期,关于农村工作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啊!

疯老太的大年夜

除夕。

半夜里11点多,我们一家人正围坐在火盆边,吃糖果、看晚会、聊家常。

忽然,垸里的夜空传来一个老婆婆声音。

“我的儿啦,你在哪里快出来!

”,“哪个把你骗跑了,老娘要你回来啊!

”,一声声凄冷的哭叫,与除夕夜的气氛很不协调。

老父老母告诉我,李婆婆的疯病又发了,伤心的很呐。

李婆婆我认识,年轻时候是个能干的女劳力,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儿子。

后来,儿子们找了媳妇成家,一个举家外迁,一个举家到东莞打工。

李婆婆老了,留守在老家,一个人住在七十年代建成的土砖房子里,没有邻居、没有电灯电视、也没有自来水,房间里阴暗、潮湿、凄凉、无人照料。

再后来,老人病了,又疯了,垸里经常有一个六十多岁的疯老太,哀叫着、哭喊着、挨家挨户找他的两个儿子……

两老两幼的日子

我的七叔在垸里算是一个好劳力,一直种着11亩多田地,收入还顾不了把七十年代的旧房子改一改。

七婶双目失明,只能摸索着做饭、料理家务。

两个老人没有生育,趁着年轻抱养了一个女儿,一家人含辛茹苦过日子,只盼着女儿快快长大成人,打工赚钱做个新房子。

女儿长大了,找了个武汉市郊区女婿。

却不想,女婿也是残疾人家庭出身,选择入赘进了我们垸。

女儿女婿外出打工赚钱,一年寄回家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两个孙子,大的6岁,小的只有1岁,丢给今年63岁的七叔和59岁的七婶带着,经济好像在改变着,但苦难并没有结束。

隔代人带的孩子,既娇惯又顽劣,六岁的伢还不会10以内的加减法,又不规矩听话。

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家里瞎倒腾,到五公里外的学校读书是要上不上、迟到早退,经常拿着打火机到处点野火,长期是脏乱衣服猫咪脸;1岁多的小不点,瘦的也是猫咪样,病了就找个人算一算,煮点小葱生姜汤应付,病重了就到5公里外的总路嘴医院去打针,63岁的爹爹经常骑着摩托车带着婆婆和两个小外孙,穿行在起伏不平、狭窄的山道上,曾经3次摔倒在高岸下、水田里,鼻青脸肿,危险无时不在……

妇孺一家的难言

在一个外观不错的三大间三层楼房里,住着78岁的老婆婆、36岁的媳妇、年龄加起来只有12岁的两个孩子,看起来不错的家境,依然叫人高兴不起来。

大年初一早晨,我出门就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山地里杨着树枝叫唤着,她怕别人家的鸡啄食了山地里嫩绿的小麦苗。

我赶紧过去打声招呼拜个年,却听到老婆婆唠叨起另一番情景:

儿子儿媳原来都在广州打工,这几年也赚了一点钱,家里盖了楼房,宽敞明亮,自己带着小孙女留守。

前年,媳妇挺着大肚子回来,生了一个小孙子,四个人住着也算衣食无忧。

可是从去年夏天开始,媳妇经常发脾气,在家里颖指气使,打骂孩子、教训婆婆,在电话里与千里之外的男人一吵就是个把小时。

女人呀,在没有男人的日子里就是难熬,经常日里夜里摸麻将,有时跑到上巴河、总路嘴去玩,几天都不归家。

孙女要上学我也送不了,这么小的女伢,起早贪黑跑来跑去一天上十里,操不了的心啊。

小孙子要吃奶,经常饿的哇哇叫,我也顾不了啊。

这不,儿子今年过年又没有回家,媳妇吵着要离婚啦!

昨天夜里(除夕),人家高高兴兴看春晚,我家媳妇跟儿子在电话里头吵了一晚上,看样子这个家要散喽……

 

2013年2月1日星期六

农历正月初二艳阳高照

我的家乡并不美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按照单位排班日程,我中断休假赶到办公室值班。

因为大家都在春节休息,值班工作并没有实质内容,脑海里不免刚刚离开的老家垸子。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垸子里纵横着七八排白墙黑瓦的土砖平房,垸子南头的水塘边,生长着两棵三四个人也抱不了的大枫树,乌鸦在树上做了一个大鸟巢,总有一群乌鸦、八哥在树上叫叫喳喳的;垸子南边的田冲和北边低岗上蜿蜒着两条水渠。

田冲的水渠又宽又深,我们怕淹不敢下去,大人们通过水渠的石头桥到冲里去种田;山岗上的水渠有两米多宽,但不深,平常季节是干涸的,每到夏季就灌水。

我们放学就跑到山岗的水渠里游泳、嬉闹,直到大人们拿着扫帚赶我们回家吃饭;有一次,我们假设山岗上的水渠是大渡河,还演了一场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游戏。

垸子里还有两处小伢的乐园。

一处是生产队里保管室门前的空旷地,大人们在保管室里面算账分口粮,小伢在空地上“跳房子”、“打纸碑”、玩游戏,有月亮的夜晚,还是捉迷藏的好地方;一处是垸南头的打谷场,大人们堆草头、打场、晒粮,孩子们爬在稻谷堆上赶麻雀、躲迷藏。

夏天或者秋天打场过后,我们还可以拿家里的搪瓷缸,在稻场边捡洒落的豌豆、绿豆和大豆,回家炒一碗香喷喷的豆子下饭……

40年前的家乡垸子,留有我儿时美好的记忆;40年后的今天,我在老家垸子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她的美丽。

我的老家在本县的拱桥铺村孔竹垸,位于但店镇西南的边缘,与但店、总路嘴、上巴河三镇搭界。

垸子在一处低山凹的旮旯里,离村部只有两里地,距318国道不到两公里,但垸子对外车行不通、水流不通,电是借着邻近总路嘴镇才通。

垸子里有130亩旱地簿田,怕水怕干常年耕种的只有将近50亩。

25户人家100多人的垸子,虽然建了七八栋小楼房,却都横七竖八站着,还有十几栋老房子破乱不堪甚至残垣断壁的,常年进出的只有将近30个老弱妇幼。

垸子里大枫树不见了、乌鸦雀鸟不见了、水渠堵塞着、打谷场上长野草,两口清澈的水塘也变得浑浊不清。

那个挑水吃的大水井被野草覆盖着看不见踪迹,老人和小孩都在封闭严密的机井里抽水吃。

各家各户的厕所、猪牛棚、抽水井、垃圾凼杂乱的密布在房前屋后,每到夏季,蚊蝇乱飞,臭气熏天。

老人们说,孔竹垸啦,这么好的政策没发展,是在退步哟!

我惭愧、我汗颜!

我在外工作34年,曾经帮助多少农村垸子、机关单位改变了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可是我老家的垸子却在落后和退步,我的父母和乡亲,我们的下一代还生活在如此荒凉的环境里。

再过十年,我也将退休回到老垸子颐养天年,我不会到那时才忽然想起我的垸子也该要与时俱进吧!

2013年2月5日星期三

农历正月初六六九第一天阴有小雨

78岁的救火队员引出我祥和里的隐忧

在农村老家陪伴父母小住了几天,让老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幸福的春节,转眼假期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回到小城里为上班做一些准备。

即将启程之际,看到父母一脸的欢愉,想起大年初一扑灭的那场山火,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心生一丝丝隐忧。

大年初一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我和父母一起在大门口边吃东西边聊天,垸子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夹杂着鞭炮声,呈现出春节喜庆、吉祥的场景。

忽然,我发现天空中零星飘落的杂草灰,凭着我在国营林场多年工作经验,知道附近一定发生山火了,赶忙叫从事警察工作的儿子到屋边的山岗上去看看哪里在烧山。

只有3分钟时间,儿子就打电话告诉我,垸子大半边的山上烧着了,火势还不小,他自己已经赶往现场扑火去了。

我们老家垸子有18户人家,80多口人,平常时间大家出去打工赚钱,垸里只有30多个老人、妇女和小孩。

春节期间虽然回来了不少人,但是大年初一好多人连家带口的都走亲戚拜年去了,垸子里青壮年还真不多。

接到电话,我和年迈73岁的老父亲连忙赶到现场,山火借着东南风,席卷着杂草、树丛,噼里啪啦烧得正旺,火头离最近的一户人家房屋和傍边的稻草堆只有不到50米远了,情况十分危急。

在烟火奔腾的山坡上,我看到漆桂英婆婆78岁了,有气无力地咳嗽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下一下地扬着树枝条在扑火,还有零零落落的七八个人也在慢吞吞的挥舞着树枝,从他们漫缠的步伐、佝偻的身影可以看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爹和婆婆,心顿时一紧,毫不犹豫地担起火场指挥员和冲锋队的角色。

我一边打电话联系村干部请求支援,一边安排几个老人到自家垸子和邻近两个垸子去喊人帮忙,同时组织剩余的五六个人集中扑打火头,搬离房屋边的稻草,还拦下拜年路过的五六个人参加扑火。

不到40分钟,我组织了30多人的队伍,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扑灭了一场普通的山火,老人们布满烟灰的脸上依然挂着节日的喜庆,还不忘夸赞我“当干部的还是要强些”。

而我,却因为这是一场65岁以上老人参加的特殊战斗,没有胜利的喜悦,有的是挥不掉的隐忧。

2013年2月8日星期天

农历正月初九阴有小雨

今天大年初九,是春节收假的第二天,我决定到“三万”驻

点的上巴河镇凉亭村“亲戚”家去拜年。

一连几天的下雨,让本已经破碎得不成样子的通村公路更加难行。

随着麻木车扭捏着、颠簸着,溅起一波一波的泥泞,我的思绪也飘散着……

年前腊月的一天,我就在凉亭村支部书记张学民的陪同下,与三组的易成富家认识了,还结成了“亲戚”。

老易今年62岁,勉强种了3亩水田,他的妻子60岁,患尿毒症多年不愈,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

夫妻二人一年到头靠仅有的不到3000元收入生活,相依为命,生活相当困难。

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们又聊到新的一年两个老人的生活和生产计划,老易非常高兴。

他说,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开心的聊天了,本来我的压力好大的,你们干部帮我指点一下子,我感觉轻松多了,这个年算是好过了。

喇叭一声响,支部书记带着我们到了二组一对残疾人家门口。

“拜年啦”!

我赶忙提出一袋米和一壶油,走进这个残疾人夫妇的家里。

户主66岁,一双腿残废了不能正常行走,妻子62岁,前年心脏病做了搭桥手术,夫妻俩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还是种了2亩水田,相依为命过日子。

坐在他的家里聊了半小时,我就要告辞了。

这对老夫妻显然好激动,拉着我的手不肯放下,喃喃着:

我一家废人啊,多年没有人来拜年了,谢谢你们干部不嫌弃,像亲戚一样待我……临走,我塞给他们100元压岁钱,赶着向易成富家去拜年。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农历正月二十五雨水节后第五天今天小雨

帮助贫困户家庭谋划新年梦

在我们老家,元宵节一过,也算是年过月尽,每家每户该按照新年计划开始新一年的生产和生活了。

不知道刘木华老人家的情况怎么样,我决定趁早去看看。

刘木华今年75岁,家住上巴河镇凉亭村二组。

他老伴早年去世,女儿也早年出嫁了,家里只有2个40多岁的弱智儿子一起生活。

八年前,老人染上了肺结核,现在已经接近晚期了,一旦老人“走了”,又会丢下2个负担。

老人今天的气色还不错。

我问过他的病情,叫回他家两个“不懂事”的老儿子,聊起了今年的生产生活准备情况。

老人不以为然,说自己年纪大了,病情又不好,还准备什么啊,坐吃等死呗,就两个不省心的老儿子,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真是难过极了,一边安慰他的身体,一边和他聊开了。

你的身体不好,确实做不了事情,农活更加不行。

你家有六亩责任田,现在这样的情况你投资落实不了,这么多田你们种不了,也种不好,收成除去投资什么的,恐怕还顾不了吃的。

要不让村里把责任田调3亩出去参加流转,可以换回千把块钱,你用几百块先看病买药,再买一点化肥、种子。

下秧、插秧、收割、打场要技术又要力气,这些事情就包给隔壁垸子的农机合作社,这样安排就算完成生产这个大事,这个不能耽误季节的,我再叫村里帮你联系合作社定好;我去让村里干部出面,平常时节就找村里打工的泥巴匠,把你两个儿子带出去做做小工,有人带的话,力气活他们还是做得了的,放心让他们出去做工,除了吃喝的自己顾自己,还可以落个千儿八百的现金,回来买药、添置几件衣服;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我去县民政局联系一下,争取再让低保补充一下。

一聊一个小时过去了,刘木华老人心情豁然开朗,几乎晓得合不拢嘴。

高兴地说,我的梦想就是带着两个苕儿子好好过下去。

你看我这么个年纪又一身的病,原以为今年就是我们一家的末日,经你怎么一合计,日子再也不难过了。

离开刘木华家以后,我赶忙去找村支书张学民,落实我对老刘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