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788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docx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

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中医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广大中医工作者奋发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医事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改进,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有关部门支持、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关心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氛围。

5月,省政府成立了由11个厅局组成的河南省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2月,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为加快发展我省中医药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人社厅等有关部门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医的支持力度。

商丘、郑州、洛阳、新乡、南阳等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

各县(区)卫生局先后设立了中医股或中医专干。

——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全省各类中医机构3036所,比“十五”末增长6%,中医医院269家,其中省级中医院5所。

158个县市(区)中有154家中医院。

全省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已达13所,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86所;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35983张,比“十五”末增长35%。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逐步加强,6个省级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经过国家验收。

91%的综合医院设有中医科;9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设有中医科;50%以上的村卫生室有中医中药。

累计建设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9个、省级重点专科32个。

全省中医门急诊服务人次平均每年以9.2%的速度递增,达到1884万人次(不包括村卫生室);出院人次平均每年以15.2%的速度递增,已达到100万人。

——中医投入大幅增加,发展条件明显改进。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中医投入约32亿元,中央和省级投入达17.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

争取中央基建投资7.29亿元,建设项目62个,包括贫困县中医院项目26个、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17个、地市级重点中医院项目18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1个,加上各级中医院自筹资金项目30个,建设项目累计达92个,实现拉动投资35.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9倍,新增建筑面积121.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近1万张。

“十一五”成为我省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最好最快的时期。

同时,以项目为载体,支持开展了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医重点临床学科建设、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等项目,全省中医医院服务条件进一步改进,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中医药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药院校每年为中医药行业培养大批技术人才。

实施了“四类人才”培养计划、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等工作,培养高层次临床专家1000余人。

全省中医药从业人员7.4万多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超过3.7万人,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李振华教授荣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达84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4人。

在全行业开展熟练掌握150首常见方剂和100条经典条文的“读经典、背方剂”活动,极大提高了中医人员基本理论功底,提升全省中医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中医药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继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拥有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2所,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全省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

我省中医药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84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90项,累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80余项。

中医药科研层次全面提升,一批科研课题成为新的优势学科。

——积极参与深化医改,中医药作用进一步发挥。

认真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参与深化医改,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开封市中医院与原开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成功资源整合,为全省、乃至全国医疗资源的成功整合开辟了先河,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成为全国中医医院整合公立综合医院的成功范例;积极推进洛阳市公立中医院试点工作,强化现有的三级中医院功能;大力发展省洛阳正骨医院等重点专科医院;办好公立县级中医院。

按照中医药服务的特点,调整和增设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中医诊查费及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传统项目的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

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纳入了新农合定点医院,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少数饮片外(主要是贵细药材),中药饮片、基本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全部纳入了新农合用药目录。

明确了参合农民在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报销起付线在当地规定基础上降低100元,中医药服务项目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

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当地农村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基层中医药服务补偿机制。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疗效独特,社会效益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省争取中央和省投入9542万元,继续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并开展临床救治研究。

项目覆盖5市16县区,治疗病人累计4186人。

病人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进,免疫力稳步提高,机会性感染发生频次明显减少,病人病死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增强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信心。

同时,经过项目组努力,取得了一批有关艾滋病临床防治科研成果。

在汶川大地震救治、H1N1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防治等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独特作用,疗效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中医药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行业形象得到提升。

按照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医文化建设。

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站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洛阳平乐郭氏正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的医圣祠、宛西制药的医圣山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组织拍摄的反映河南中医名家和中医药文化的电影《苍生大医》和电视连续剧《大国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一批彰显中医文化特色的院歌、院徵、标识和载体出炉。

中医药文化建设增进了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了全省中医系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展示了行业新形象。

二、“十二五”期间中医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各项中医药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中医事业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医药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

要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对中医药工作重视不够,中西医并重方针未能充分贯彻落实;全省中医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特别是基层中医条件依然十分薄弱;中医人才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短缺,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中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足,中医医院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有关中医药的医保、服务价格、院内制剂等政策瓶颈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中医特色优势尚不能充分发挥,服务领域和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展;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继承挖掘不够和科技创新不足问题并存,学术研究能力尚待提升;中医药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药工作多头管理,亟待理顺加强;中医药资源优势与历史文化优势尚未形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尚未完全释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着力保障和改进民生,为中医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和需求,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医学模式和医学手段的转变,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省中医系统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谋划,务求实效,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确定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发展思路,采取得力有效措施,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省委“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立足省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主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创新。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坚持贯彻“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用领导方式的转变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统筹内生力和推动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多种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努力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中医药强省。

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进,结构更趋合理,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

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显著提高。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成为卫生应急和预防重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