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54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docx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二)………………3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7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0

第3节伴性遗传………………………………………………11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14

第3节 DNA的复制……………………………………………14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5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6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8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9

第2节染色体变异………………………………………………21

第3节人类遗传病………………………………………………23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4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5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26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6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知识大全(必修2)

高考生物考生物学素养,考能力、考对知识的熟练应用及全面把握程度。

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首先要全面准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等内容。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点多、内容庞杂。

本资料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编写,按教材顺序,力求全面、清晰、简明呈现知识。

同时增添部分考纲中没有,但真题中涉及到的内容。

通过表格、图解、填充、标记关键词、顺口溜、易混易错、注意提醒等形式呈现高中生物三个必修模块知识,便于对照理解记忆。

高一、高二同步学习及高三复习均适用。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2-9)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考纲要求〗遗传图解的正确写法

(P、×、F1、F2、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配子、箭头)

①1:

2:

1②1/4、1/2、1/4③3:

1④3/4⑤1/4⑥2/3⑦隐性⑧基因型

⑨显性纯合子致死⑩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致死

要求熟练写出杂交实验及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进行相关分析

〖考纲要求〗融合遗传的观点

融合遗传的观点认为子代呈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在以后的世代中也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事实证明融合遗传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纲要求〗相对性状和等位基因的概念和关系

概念:

(见下文)

关系:

控制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即等位基因一般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如D、d)表示。

基因型为DD的个体表现高茎;dd的个体表现矮茎;如Dd的个体表现高茎则为完全显性;Dd的个体表现中间性状则为不完全显性。

〖考纲要求〗纯合子、杂合子、性状分离的概念

符号含义:

P—亲本×—杂交

—自交F1—子一代F2—子二代

♂—父本♀—母本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纯合子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个体。

杂合子: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Aa的个体。

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都是自交。

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

杂交实验及其应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若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亲代都为纯合子。

若子代都为显性性状,则亲代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若子代表现隐性性状,则双亲都有隐性基因(隐性纯合突破法)。

〖考纲要求〗测交实验的目的

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测交实验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测定未知个体的基因型。

正交与反交:

若甲株的花粉传给乙植株为正交,则乙株的花粉传给甲植株为反交。

(结果相同则为核基因遗传;若为伴性遗传则性状与性别关联)

〖考纲要求〗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

去雄→套袋→授粉→套袋(花粉成熟前或花蕾期去雄;套袋是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考纲要求〗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计算后代不同基因型的概率(自由交配)有两种计算方法:

棋盘法、公式法(遗传平衡公式)。

棋盘法在多对杂交、配子异常等情况下使用比较简便。

概率=(某性状或某种基因型数/性状总数或基因型总数)×100%

运用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①内容: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②适用条件:

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考纲要求〗自交、自由交配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

(举例说明)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6%,aa个体所占比例为16%,这样的种群自由交配或进行自交,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分别是(  )

解:

由题意知,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是:

AA=36%,aa=16%,Aa=48%,则A=36%+1/2×48%=60%,a=16%+1/2×48%=40%;

①自交后,AA=36%+1/4×48%=48%,aa=16%+1/4×48%=28%,Aa=1/2×48%=24%,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是:

A=48%+1/2×24%=60%

②自由交配后,AA=60%×60%=36%,aa=40%×40%=16%,Aa=2×60%×40%=48%,则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是:

A=36%+1/2×48%=60%;

因此该种群进行自交(自由交配)后,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分别是不变、增大(不变、不变)。

规律:

若已知AA、Aa、aa的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A%=AA%+1/2×Aa%;a%=aa%+1/2×Aa%。

①自交后,(据自交遗传图解)AA=AA%+1/4×Aa%,aa=aa%+1/4×Aa%,Aa=1/2×Aa%=24%,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是:

A=AA%+1/2×Aa%,a%=aa%+1/2×Aa%。

(AA、Aa均为自交后的)

②自由交配后,(据遗传平衡公式)AA=A%×A%,aa=a%×a%,Aa=2×A%×a%,则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是:

A=AA%+1/2×Aa%,a%=aa%+1/2×Aa%。

(AA、Aa均为自由交配后的基因型)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考纲要求〗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考纲要求〗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图解的写法

更换亲本:

YYrr×yyRR,F1仍为双杂。

(应用:

F2为9:

3:

3:

1或其变式,则F1为双杂,亲本组合有两种可能)

〖考纲要求〗先分后合思想的应用

根据乘法原理,可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如Yy自交得3Y_,Rr自交得3R_,故YyRr自交得Y_R_为3×3=9。

F2中各表现型、基因型比例均可用此法计算。

〖考纲要求〗对重组性状的理解

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不同配子,若雌雄配子结合所得子代性状表现不同于两亲本,则该性状为重组性状。

〖考纲要求〗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测交实验及其应用:

YyRr×yyrr→1YyRr:

1Yyrr:

1yyRr:

1yyrr

测交子代如何写出?

与F2的性状比较发现什么?

YyRr产生的配子:

YR、Yr、yR、yr。

与F2性状一致,双显:

一显一隐:

一隐一显:

双隐=1:

1:

1:

1,与隐性配子结合得子代性状比同此比例。

应用:

F1自交子代性状比如为9:

7,则测交子代性状比为1:

3。

F2性状比为9:

3:

3:

1及测交子代性状比1:

1:

1:

1的根源:

F1产生四种配子(F1为双杂合子)

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

①“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某些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相同

②“和”小于16的特殊分离比原因:

致死问题

③性状分离比为3∶1或1∶2∶1的原因:

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遵循分离定律)

〖考纲要求〗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自交、测交、花粉鉴定法、单倍体育种法

〖考纲要求〗分离、自由组合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①指导育种。

②提供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的理论依据。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条件(发现题眼):

(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生物核基因)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独立遗传;图中所研究的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叙述中如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规律破题大法

•F2性状比为9:

3:

3:

1及测交子代性状比1:

1:

1:

1的根源----F1产生四种配子(F1为双杂)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测交;自交;花粉鉴定;单倍体育种

•遗传规律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真核生物、核基因

•异常比例的原因----合子致死;配子致死;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

〖考纲要求〗豌豆、玉米、果蝇、鼠等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

豌豆:

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玉米:

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相对性状差别显著,区分观察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

果蝇:

易于培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且大,产生了后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鼠:

易饲养、繁殖快

共同的优点:

具有明显的可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适合做杂交分析,材料简单,易于种养,繁殖能力强,有足够多的后代可作统计分析

〖考纲要求〗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②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③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④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假说---演绎法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16)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的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考纲要求〗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主要变化:

减Ⅰ同源染色体配对、分离;减Ⅱ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数、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Ⅰ。

与有丝分裂比,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配对及分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卵细胞的形成

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考纲要求〗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第二次分裂细胞图像的辨析

一看细胞质是否均分——未均分则为卵细胞分裂过程;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则为减Ⅱ;

三染色体行为——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开则为减Ⅰ;否则为有丝分裂。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bai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②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四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③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⑤减Ⅰ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⑥减Ⅱ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⑦减Ⅱ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⑧减Ⅱ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⑨减Ⅱ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考纲要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精子的区别

初级精母细胞:

参与精子发生周期的精原细胞经过生长、体积增加而发育形成的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含单倍数染色体的精母细胞。

① 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   

②精原细胞两次分裂都是质核均等分;而卵原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次级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也不均等分。

③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过程,而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考纲要求〗联会、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四分体:

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考纲要求〗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过程

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过程:

属于基因重组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关系

相同点:

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都有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当于一次有丝分裂,但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同点:

①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特殊分裂方式,而有丝分裂是针对体细胞的。

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减数分裂后,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含有不同遗传物质组合的子细胞,而有丝分裂后,一个细胞只形成两个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④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其特有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局部交换,而有丝分裂没有。

注意:

减Ⅱ(或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不是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图像)

〖考纲要求〗动、植物体发生减数分裂的器官或部位

〖考纲要求〗精细胞与卵细胞形成的不同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细胞质均分;有变形期

初、次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分;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考纲要求〗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并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实质:

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就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考纲要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基本考查:

常与减数分裂的图像一起综合考查,注意掌握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从而区分各个时期。

注意: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复制后)DNA分子。

②染色体和DNA同时存在,DNA与染色体等量或是染色体的2倍(复制后)

〖考纲要求〗受精卵中核DNA和质DNA的来源

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但质DNA来自卵细胞的较多(有细胞质DNA如线粒体DNA)

〖考纲要求〗举例说明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考纲要求〗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联系

〖考纲要求〗分离定律的实质(P30)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考纲要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P30)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纲要求〗假说—演绎法的科学实验程序

①发现事实,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作出假设③根据假设,演绎推理④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遗传定律

①成对遗传因子

②不同对遗传因子

③1:

1

④1:

1:

1:

1

⑤等位基因分离

⑥非同源染色体上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P27)

〖考纲要求〗萨顿假说的内容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其依据是: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

染色体

形成受精卵时

独立性,完整性

形态结构稳定

存在形式

配子

只有成对的一个

配子

成对的一条

体细胞

成对存在

体细胞

成对存在

体细胞的来源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形成配子

非等位基因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考纲要求〗雌雄果蝇的染色体区别

雌雄果蝇的的染色体组成差异是性染色体的不同。

  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中两条是性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

〖考纲要求〗摩尔根的实验过程及解释

过程:

(见下图)

解释: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考纲要求〗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考纲要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考纲要求〗类比推理法和荧光标记法的应用

类比推理法: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将细胞膜与窗纱作类比;将细胞分化与现代社会中职业的分类相类比;将ATP叫做能量通货,与现金等作类比;将人脑与电脑进行类比等。

荧光标记法:

可以在同一试验中,分别或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荧光蛋白分别或同时研究,如细胞融合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光合作用放出的氧完全来自水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P33)

〖考纲要求〗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有关,但与性别有关的基因都在性染色体上。

〖考纲要求〗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伴X隐性遗传特点:

①男>女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考纲要求〗常见的伴性遗传现象

伴X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症或道尔顿症;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考纲要求〗伴Y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

伴X显性遗传特点:

女>男②连续发病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考纲要求〗ZW型性别决定方式及生物种类

凡雌性个体具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个体具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ZW型。

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这一类型,例如家鸡、家蚕等。

〖考纲要求〗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现象在实践中的应用

①遗传咨询,如建议男方正常(XBY)但女方是红绿色盲患者(XbXb)的夫妇生女孩(XBXb)。

②雌雄判断,如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子代非芦花鸡(ZbW)全为雌鸡,芦花鸡(ZBZb)全为雄鸡。

③推测个体性状表现。

如伴Y染色体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只有男性患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考纲要求〗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的判断

用性染色体相同的隐性个体与性染色体不同的显性个体杂交,若子代性状与性别关联则为伴性遗传;否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考纲要求〗遗传系谱图的识图分析

基本步骤:

显隐性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个体基因型判断→概率计算

无中生有有是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有是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为常显。

没有系谱图特征,依据题干信息或可能性推断

用正反交法判断遗传方式: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42)

DNA的基本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考纲要求〗作为遗传物质必需具备的条件

a、能自我复制b、结构相对稳定c、储存遗传信息d、能够控制性状。

DNA分子的特点:

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考纲要求〗肺炎双球菌的S型、R型与荚膜有无、菌落形状的关系

S型:

含多糖荚膜,菌落光滑,有毒性

R型:

不含多糖荚膜,菌落粗糙,无毒性

〖考纲要求〗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过程及结论

〖考纲要求〗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过程及结论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细菌的转化

体内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

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__________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体外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

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无机物。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S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遗传物质

〖考纲要求〗噬菌体的结构、感染细胞、感染过程

〖考纲要求〗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方法

〖考纲要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

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属基因重组。

实验设计思路: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