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7838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docx

mba管理学授课讲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导师黄津孚教授

《管理学》授课讲义10讲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

教学目的:

旨在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性质、职能,了解管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管理的5大原理。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科学管理原理;组织管理理论;人际管理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

一、管理的概念

1、孔茨: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

定目标的过程。

强调设计环境。

2、罗宾斯:

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

强调管理对象。

3、哈佛定义:

管理是引导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组织以达到这些组织的目标,亦即使服务对象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亦获得一种高度士气感和成就感。

强调管理目的。

4、本教材的定义:

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为集体活动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以便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过程。

该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1)管理的产生:

它是伴随集体活动产生。

(2)管理的任务:

即配置资源、建立秩序和营造氛围。

(3)管理的职能:

就是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4)管理的基本对象:

管理通过他人完成目标,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本质是处理人际关系。

(5)管理的目标:

就是使股东、顾客、员工满意。

二、管理的作用

1、国家兴衰:

技术与管理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车轮。

2、组织成败:

管理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管理的性质

1、复杂性与综合性:

管理的环境与影响因素复杂;管理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综合。

2、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是指管理存在于各类组织当中,各类组织的管理具有相同的规律性;特殊性是指不同环境条件下和不同组织类型的管理有所不同。

3、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理论是科学的,而管理理论的应用是艺术的。

四、管理者的角色

(一)明茨伯格的研究

1、人际关系方面

挂名首脑:

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事务。

领导者: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责。

联络者: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网络。

2、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以便了解组织与环境。

传播者:

将从外部、下属处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

发言人:

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

企业家:

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发动变革。

故障排除者:

处理组织面临的重大、意外事件和危机。

资源分配:

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

谈判者:

在主要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二)卢卡斯的研究

1、四类角色

传统管理:

包括决策、计划和控制。

沟通:

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惩戒、调节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网络联系:

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2、研究结论

有效的管理者不等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与下属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

沟通贡献最大;维护网络贡献最小。

成功的管理者:

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快。

维护网络关系贡献最大;人力资源管理贡

献最小。

第二节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学发展的历史

1、科学管理

代表人物:

泰勒(罗)(Taylor)(1856-1915)

代表作:

《科学管理原理》(1911)

著名实验:

金属切削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

基本思想:

中心思想:

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神革命:

把蛋糕做大,劳资双方要从对抗转向合作。

工作定额原理:

合理的日工作量(通过时间动作研究)。

选配原理:

挑选第一流工人。

标准化原理:

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标准化。

奖酬原理:

刺激性工资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计划)与作业(执行)分开:

8个工长。

例外管理:

管理者处理例外、重大事情。

2、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法约尔(Fayol)(1841-1925)

代表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主要贡献:

企业经营活动: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原则: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命令的统一、指挥的统一、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公平、集权与分权、管理层次、秩序、公正、人员稳定、主动与创造精神、集体精神。

(14个)

管理教育:

必要性与可能性

3、人际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

梅奥(约)(Mayao)(1880-1949)

代表作: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

霍桑实验:

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年);大规模访问与调查(3年);接线板接线工作实验室实验。

主要贡献:

“社会人”假设;非正式组织概念;人际关系技能对管理的重要性。

4、管理科学

起源于二战中美国将数量分析用于军队的后勤供应和战略决策。

该理论强调数量分析,应用于管理决策和处理管理问题,即对于管理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求解这个模型来进行决策。

该理论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因为许多决策者面对的问题是非常规的和不可预测的,难以建立数学模型,需要靠直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5、组织行为

起始于麦格雷格的X、Y理论,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组织的行为与变革。

6、系统管理

过去的研究是研究组织内部,侧重于某一方面(组织与人)。

系统管理理论采用开放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7、权变管理

认为环境不断变化,没有最好的管理模式。

所应采用的管理模式是环境的函数。

8、战略管理

起始于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认为企业决策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

9、企业文化

兴起于80年代对日本优秀企业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

10、全面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菲根堡姆、朱兰倡导和推动下,以及日本企业的实践下兴起。

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1、管理思想——系统思维;以人为本;权变观念。

2、管理组织——柔性化、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

3、管理方法——科学化。

4、管理手段——现代化。

5、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

第三节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学与企业管理

1、管理学

(1)含义:

研究管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学科特点:

应用学科、综合性学科、新兴学科。

(3)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理论维、管理职能维、管理业务维。

2、企业管理学

(1)企业及其特征

企业:

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生产经营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盈利性机构。

特征:

经济性、盈利性、自主性、独立性、风险性。

(2)企业管理学

含义:

是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研究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

企业管理学与管理学:

整体与分支的关系。

二、管理学原理体系

1、管理学原理的含义:

管理的根本依据和准则,包括管理的基本范畴、基本观念、

基本手段与方法,基本原则。

2、管理学原理体系

系统管理原理:

把组织视为复杂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把管理视为对该系统的设计、构筑及运作过程。

人本管理原理:

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及依靠人才谋求组织发展的指导方针。

管理职能原理:

认为管理是履行一系列管理职能的过程。

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就是掌握和运用来自管理实践的客观规律。

权变管理原理:

管理是一项需要运用经验和技巧的实践活动

3、五项基本原理的依据

(1)回答了管理的基本问题

(2)是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客观规律

(3)是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哲学

(4)是当代管理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

(5)反映了当代管理成败的基本经验

(6)处于同一层面上无法相互包容。

 

第二章系统管理理论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系统与组织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了解企业伦理,掌握系统管理模式和系统分析。

教学重点:

系统的特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商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管理模式;目标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系统与组织系统

一、系统的基本知识

1、系统的概念:

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性质:

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制约性和动态性。

二、组织系统

1、组织系统的结构模型:

组织系统包括:

技术;目标与价值、结构、管理和社会心理5个子系统。

2、组织系统的内在联系(以企业为例)

生产技术联系、经济联系与社会文化联系。

相应地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员流动。

第二节企业与环境

一、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顶尖、优秀企业

……………………………………………………不景气时代亏损线

中等水平企业

…………………………………………………………正常年景亏损线

较弱企业

…………………………………………………………泡沫经济年代亏损线

病态企业

图中表明,环境的状况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企业环境评价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稳定性与管理机构的权力,法律完善性及执法严肃性。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企业有效运作的能力和战略选择。

包括:

利率、通货膨胀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经济周期等。

3、技术环境:

技术进步创造了新的产品(计算机)、先进的生产技术(机器人)、以及管理与通讯的更好方式(MIS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电子会议)。

4、人口统计:

社会成员的年龄、性别、家庭规模、收入、教育、职业等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

5、社会文化环境:

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6、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的拥有和保护等。

三、企业对环境的反应形式

1、适应环境:

改变自己。

例如:

改变产品与服务。

2、影响环境:

改变环境。

例如:

创造需求和引导消费。

3、寻找新环境:

选择环境。

例如:

进入新的地区市场。

第三节企业伦理

一、商业道德

企业在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时所反映的价值观,也就是企业伦理。

利益相关者包括:

国家、社会、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者、竞争对手等。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种工商企业追求的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讨论:

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应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反对观点(古典观)赞同观点(社会经济观)

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不是唯一目的

支付成本(股东、消费者、职工受损)可获长期利益

淡化使命(经济目的)社会形象

缺乏技能(不能胜任处理社会问题)拥有实力(资源)

举例:

40年代,美国曼维尔公司高层管理者发现其产品石棉瓦会引起致命的肺病。

但他们隐瞒了雇员X光胸透的结果。

结果1982年被迫申请破产,以避免大量有关的诉松。

1988年该公司重整旗鼓,但同意以现金、债券、及20%年利润给予补偿(直至2015年),累计近26亿美元。

第四节系统管理模式与系统分析

一、系统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50年代:

MBO;60年代:

TQM;近年:

MIS、ERP、CIMS、SCM、CRM。

2、系统管理模式的特点(以TQM为例讲授)

管理优化的整体性、管理目标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完整性、管理主体的全员性、管理职能的综合性、管理方法的先进性、管理程序的循环性。

3、目标管理(MBO)

(1)目标管理的概念

是以重视成果的管理思想为基础,由成果的生产者,包括主管人员及下属共同参与制定一定时间内每个人必须达成的各项工作目标,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职权,每个人朝着这些目标,自觉工作、自我控制,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实行反馈,管理人员以有效预定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一种体制和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以整个组织的成果和成功为中心;层层、处处、人人、事事有目标;目标由实现目标的有关人员共同制定;强调自我控制。

(3)目标管理的生命力

组织成就与个人成就相结合;履行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