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965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题精选教学文档

第二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B.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D. 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2.下列情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  )

A.在空气中B.在真空中C.在水中D.在石头中

3.声音对我们来说在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机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C. 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                                       

D.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A. 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加湿室内空气             

B. 人们从广播、电视中了解时事新闻

C. 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D. 大象通过人听不到的声波与几千米外的其他大象联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B. 声音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C. 只要振动的物体就能发声,而这些声音我们都能听到

D. 凡是好听的歌就是乐音,不好听的歌就是噪声

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蝙蝠的“回声”定位

C.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8.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就会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9.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声         B. 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 大钟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B超检査身体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为了减小广场舞音乐的影响,小明关闭门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只手拨动琴弦时,另一只手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频率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如图甲、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传递________.

14.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音,为________波。

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__听见(“都能”或“都不能”)。

15.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歌手.

16.敲打铜锣,因锣面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 不能传声.

1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18.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

请你写出一个:

________.

19.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这声音对同学们来说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20.亲爱的同学们,你的老师一定也使用过便携式扩音器吧!

当老师们使用它时,可以改变老师讲课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样即使坐在后排的同学也能清楚的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了.

21.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________(填“响度”、“音调”、“音色”或“频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_______

22.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人对次声波 ________感受(选填“有”或“没有”),但次声波能够被某些动物听到.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地震产生的次声有感受的动物是 ________和狗.

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Hz

蝙蝠

1000﹣120190

60﹣65000

15﹣50000

大象

1﹣20190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1)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此现象说明________。

(3)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__。

(4)本实验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___。

24.八年级九班同学探究与声音有关的实验

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__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

(3)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1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用力大小

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

较大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

较大

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________.

(4)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5)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①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②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

四、综合题

25.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

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

(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6.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如图,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__ 有关;

(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________ 有关.

2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19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19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

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m。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B.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不符合题意;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此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C符合题意;D.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我们听到的声音靠空气传播.

2.【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不能传播的是真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

3.【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A符合题意;

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声音的发生: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

4.【答案】A

【解析】A、超声波也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次声波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故B错误;

C、人耳的听觉范围20﹣20190Hz,超声波是指高于20190Hz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故C错误;

D、超声波是指高于20190Hz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①超声波、次声波也是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②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③超声波是指高于2019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5.【答案】A

【解析】【分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呐、医用“B超”、无线电视、无线广播、手机等;

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超声波碎石”,超声波给病人清洁牙齿等.

【解答】

A、超声波加湿器可以将超声波振荡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风扇将水雾吹到加湿器的外面,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此选项符合题意.

B、人们从广播、电视中了解时事新闻,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大象通过人听不到的声波与几千米外的其他大象联系,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重在把握它们的区别.

6.【答案】B

【解析】【分析】

(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3)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19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波人听不到;

(4)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音乐是乐音,但是半夜12点的音乐就影响人们的休息,故也是噪声.所以音乐有时也能成为噪声.

【解答】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只要振动的物体就能发声,但是必须是频率在20~20190Hz范围的声音,否则人听不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只要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人的听觉范围以及噪声,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内容都比较简单.

7.【答案】B

【解析】【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如蝙蝠,海豚等。

另外,声波还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例如利用超声波碎石等。

声音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还能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所以,根据题意,答案应该选择B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声与能量.【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答】正在发声物体在振动但不易观察,为了观察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

故答案为:

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转换法的理解。

物理实验中有些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转换法,来放大不明显的现象。

9.【答案】C

【解析】【解答】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不是回声现象,A不合题意;

B、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B不合题意;

C、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仍在发声,故出现“余音不止”现象,C符合题意;

D、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仍在发声.

10.【答案】A

【解析】【解答】A、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A说法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靠无线电对话,所以B说法错误;

C、关闭窗户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C说法错误;

D、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了振动频率,所以是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11.【答案】B

【解析】【解答】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故选:

B.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B、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是通过控制振动的琴弦的长度,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不能阻止发声体发出声音,只能吸收或阻挡声音;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3.【答案】振动;能量

【解析】【解答】解:

①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②如图甲、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

振动;能量.

【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4.【答案】次声;超声;都不能

【解析】【解答】发声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190Hz,高于2019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次声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音,为超声波。

故答案为:

次声;超声;都不能.

【分析】可听声:

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5.【答案】女;男

【解析】【解答】解:

男士和女士唱歌时声带振动情况不一样,男的声带振动幅度大,振动慢,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低;

女的声带振动快,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故答案为:

女,男.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6.【答案】真空中

【解析】【解答】解:

敲打铜锣,因锣面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

真空中.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答案】响度

【解析】【解答】解: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

响度.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18.【答案】空气能传播声音

【解析】【解答】解:

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

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

空气能传播声音.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9.【答案】振动;噪声

【解析】【解答】解: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影响了同学们上课,所以这声音是噪声.故答案为:

振动;噪声.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根据噪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答案】响度

【解析】【解答】解:

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所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

响度;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

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可以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扩音器是一个能够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21.【答案】响度;dB

【解析】【解答】解:

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58.60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8.60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

响度;dB.

【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的单位是分贝. 

22.【答案】没有;大象

【解析】【解答】我们通过课本学习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190Hz,从表格中可以查出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Hz~20190Hz,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50000Hz,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60Hz~65000Hz,蝙蝠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000Hz~120190Hz;

而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只有狗和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能够在地震前预感到.

故答案为:

没有;大象.

【分析】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从表格中查出人和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通过比较看谁能够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就可以解答此题. 

三、实验探究题

23.【答案】

(1)小球被多次弹开

(2)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3)放大音叉的振动

(4)转换法

【解析】【解答】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为了观察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将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可以看到音叉发声时在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

(1)小球被多次弹开;

(2)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放大音叉的振动;(4)转换法.

【分析】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音叉振动转换成容易观察的小球被多次弹开,采用的是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24.【答案】

(1)振动

(2)转换法

(3)应该是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尺拍打桌子的声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4)一;乙

(5)第一次声音响度大,第二次声音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