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777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docx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

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探究实验(非选择题2)

1.(2012年怀化)樟树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情况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馒头块+唾液

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唾液

不搅拌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④与①进行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的作用。

(3)在设计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

“除了以上这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

”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

没必要。

(4)①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是否会变蓝?

不会。

2.(2012年淄博)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装置,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用消毒棉棒在自己漱净得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2)乙图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丙图中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用湿棉絮包裹起来的目的是能保证小鱼能正常的呼吸。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

3.(2012年淄博)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些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②在A缸和B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

③A缸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

B缸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④每两天换1000ml河水,每天喂几粒饭或少许熟蛋黄粉和少许切碎的菜叶。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

4

7

26

0.7

B缸

5

9

37

1.3

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B缸的作用是对照。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

(3)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胰腺切除,其他条件应与A缸相同(填“A”或“B”)。

4.(2012年黄冈)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唾液(或唾液的有无、或有无唾液)。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

不搅拌;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馒头)有影响吗?

(温度是否影响唾液消化淀粉?

)。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搅拌不充分;试管保温时间不够;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不够;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写出一种即可)。

 

5.(2012年滨州)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

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即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目并记录结果。

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场所

光下

光下

光下

光下

黑暗处

温度

25℃

25℃

0℃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水淹没种子

潮湿

种子发芽情况

19粒

0粒

0粒

0粒

18粒

(1)乙组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适量的水分。

(2)对照甲、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

两装置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失去了活性。

(4)本实验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

丁、戊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

不可以。

为什么?

变量不唯一(或有光照和温度两个变量)。

6.(2012年聊城)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标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4

碎屑

_______2滴碘液

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2号试管。

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部分变蓝。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

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2毫升唾液,对照实验是1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实验结论是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7.(2010长沙)30.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

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

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饮酒量

测定次数

A

不饮酒

B

饮一杯啤酒

C

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

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2分)

(2)实验结果表明:

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答案:

(1)

(2)大慢(3)实验对象

8.(2010长沙)31.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1

用医用注射器将适量某物质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用医用注射器将等量清水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用医用注射器造成鸡卵钝端创口后封闭,不注入物质。

不作任何处理

2

将以上四组鸡卵分别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请回答:

(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_______、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_______。

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

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答案:

(1)温度

(2)丁乙(3)污染的河水降低

9.(2010威海)37.(6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

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

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

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

(1)A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C(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者先量取清水再量取唾液)(5)多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10.(2010中山)36.(6分)某生物小组准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一人一个主意,请你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1)甲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

(2)丙的观点说明每组对照实验应探究____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3)丁的实验方案中,B处理探究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

(4)假设鱼主要靠尾鳍控制运动方向。

请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验证:

将鱼分成两组,实验组的处理:

____,对照组的处理:

____。

预计实验结

果是:

____组的鱼不能正常转弯。

答案:

(1)模拟实验法

(2)一(3)胸鳍、腹鳍(4)将尾鳍捆扎不做任何处理实验

11.(2010长春)2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施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答案:

(1)A、细菌

(2)B、煮沸杀菌(高温灭菌)(3)B

12.(2010海南)28.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8分)

材料用具:

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

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

(如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