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755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docx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

 中国传统企业福利制度,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据当时的国情而建立的一种以企业为本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企业按国家的政策制度安排,以本企业生产经营收入为财政基础,以本企业职工及其家属为受益对象,通过举办劳动保险、集体福利设施、建立补贴制度、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为职工提供退休养老及劳保医疗保障等方式,承担着保障职工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这是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极度不发达条件下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在国际上十分特殊的企业福利制度。

在美国、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因为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企业福利是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从而企业福利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

由于美国是西方国家的典型代表,而日本虽然也是发达国家并被纳入西方七国行列,但在传统文化方面却有着与中国相通的基础。

因此,将中、美、日三国的传统企业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可以为我国企业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一、中美日传统企业福利制度的共性

  企业福利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并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独立存在,所以中、美、日三国的传统企业福利制度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或相似性。

(一)企业本位的福利设计。

在三个国家中,企业福利都坚持以企业为本位,企业是举办企业福利的主要主体。

一方面,企业福利考虑的是本企业职工或其亲属的各种福利;另一方面,由企业出钱,从企业利润和企业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举办福利;同时,企业还要承担企业福利组织管理的主要责任,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

专门工作人员,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通过策划、管理、服务、监督等手段,保证企业福利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福利享受的身份性。

从企业福利惠及的对象看,三个国家企业福利的享受者均限于本企业职工或其亲属,限于企业内部成员受益,因此,虽然三个国家在企业福利的内容等方面存有一定差异,但三个国家在企业福利的享受对象资格上却有相同之处,即企业福利的享受具有严格的身份性,非本企业员工是决不能享受到该企业福利的。

  (三)企业福利项目设置有相通的一面。

中、美、日三国的企业福利在设置项目上,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是法定福利部分,虽然在社会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各国都用法律形式规定比较一致的企业必须给职工提供的一些福利项目,如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障等:

二是企业自主设置的福利部分,各国企业根据本国企业的特点及实际要求,设置了有关企业福利项目,如美国比较注重退休和储蓄计划,日本比较重视住宅、娱乐设施等,中国比较注重生活服务等。

即使是企业自行设立的福利项目,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三个国家基本上都设有退休补贴、医疗保健、假期福利、安全津贴等项目。

  (四)企业福利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从三个国家的实际效果看,企业福利都对企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坚持企业福利的本意,提供适度的企业福利,能激发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和企业效益;而非适度的企业福利特别是超越企业实际承受能力的过度企业福利,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障碍企业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效益。

  二、中美日企业福利制度的差异

  由于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在经济制度、社会保障结构、传统文化心理以及对企业福利的认识和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别,导致企业福利在三个国家又具有不同特点: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传统企业福利制度存在明显差异。

  

(一)在目标方面,美国和日本设计实施企业福利的目标是要为本企业的发展服务,中国设立企业福利的目标则是保证职工生活等待遇有着落,维护社会稳定。

  美国、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福利在增加职工地位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独特作用,他们设计实施企业福利的目标就是要为本企业的发展服务,只是在具体表现上两个国家又存在差别。

  在美国,企业同职工的关系是通过短期劳动契约(雇佣合同)建立的雇佣关系,企业根据经营活动的需要自由招雇或解雇职工,职工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就业或辞职,双方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劳动买卖关系,且是自由买卖。

因此,企业付给职工的就是相当于其付出的劳动的报酬,员工凭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付出的劳动量换取劳动报酬。

美国企业的劳动报酬支付方法主要有工资、奖金、企业福利等,企业福利只是劳动报酬中的一个部分,其企业福利的设计目标就是通过给职工提供工资、奖金以外的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报酬,更好地激发职工为企业工作。

美国企业设计企业福利的出发点是从本企业的需要即利润最大化为核心来考虑的。

这一点从美国企业福利的内容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除法定福利外,在设计法定外福利时,他们即考虑了福利对企业的功用即效益有多大,又考虑到福利的成本即如何节约企业成本问题。

企业主要考虑提供什么福利,向谁提供,提供多少福利,允许职工个人有多大的选择余地,福利的成本由谁承担等。

如当企业经过预测确认自己希望吸引何种类型的职工时,便给符合此种条件的职工设计提供一套相应的优惠福利,他们经常在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福利及市场上的“标准做法”基础上,设计提供独特福利,以吸引或留住所需人才。

他们的福利就是要吸引优秀人才,并激励职工尽力发挥自身才能,提高工作绩效,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日本的劳动制度是“终身雇佣”制,企业同职工有一种长期的依附关系。

一般地说,日本企业最主要的职工来源,是大学、高中、中专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从十八至二十二、三岁之间进入企业,只要这家企业不倒闭,就一直在其中工作下去,并逐渐得到提升,最终成为企业各级经营管理骨干,直到退休为止,职工的职业流动性很小。

长期以来,日本的传统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是职工的终身依靠,个人的发展和成就同他所服务的企业紧密相连,职工是企业的“家庭成员”,企业同职工是“命运共同体”,其劳资关系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所以,日本企业设立企业福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职工进行“全面照顾”。

日本企业提供企业福利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职工对企业产生并持续维持较彻底的生活依附感和“命运共同体”认识,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进一步激发员工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给企业和自己创造更好的效益。

  在中国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不是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是行政的附属。

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及社会福利的缺乏,企业按政府安排承担着很多社会职能,为职工提供一切福利。

这种福利是法律强制举办的,企业福利的项目设置、水平高低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效益状况无关,企业设置企业福利不是以发展企业为出发点,而是以稳定社会为出发点,设立企业福利的目标是保证职工生活等待遇有着落,维护社会稳定。

  

(二)在性质方面,美国、日本的企业福利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的传统企业福利制度却是一种国家制度安排。

美国、日本的企业福利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如企业的发展目标、效益状况等,自主设立企业福利的项目及水平,组织实施及管理。

在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福利的设计和管理是一项基本工作。

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处于何种阶段,特别在企业的初建时期,必须考虑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福利计划问题,因为这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如美国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员工会采取各种方式或技巧,同企业就有关福利待遇问题进行谈判。

由于实行“终身雇佣”的劳动制度,日本企业和职工双方在确定雇佣关系前,都要经历一个极其慎重的选择过程,应届毕业生在临近就业时,要搜集大量企业相关信息,反复衡量比较,尤其侧重于从企业福利状况及今后长远发展前途来评价企业的优劣,以决定对企业的选择。

因此,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福利的设计,他们在充分考虑对企业福利发展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及影响现实企业福利的因素基础上,把企业福利设计成有本企业特色的一种制度。

如日本企业设立企业福利制度,是企业充分估计到福利制度在劳动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作用,从而采取的主动积极的行动。

他们很重视建立企业与职工在直接劳动报酬以外的、经济性或非经济性的利益关系,作为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措施。

不仅如此,为取得实效,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特别重视对企业福利的管理,把企业福利的设计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设置专门机构及人员对企业福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具体说来,对企业福利实施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向职工宣传解释企业福利的内容,使职工能理解和正确使用企业为其提供的福利;二是在职工需要和符合条件时,帮助职工获得其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三是注意节约开支,降低福利成本。

  中国的传统企业福利制度却是一种国家制度安排,是国家社会保障安排,是企业办的社会福利。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企业不管大小,都必须完全负责职工及其家属有关的一切福利,企业成为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由于是法律强制举办,企业福利成为企业的法定义务,职工享受它则成为法定权益,企业不论其经营状况如何均须努力办好企业福利,而职工不论劳动态度及对企业的贡献如何,均可平等地享受企业福利。

因此,中国的企业福利虽然耗费的是企业资财,即又与企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其实质是为社会稳定服务,从而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责任的转嫁,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负担。

  (三)在内容方面,三个国家的企业福利设计各具特色。

美国企业的福利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政府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的,称之为法定福利,另一部分是企业自己在没有政府立法要求的前提下主动提供的,称之为企业福利。

其法定福利,根据美国的法律要求,主要有工伤事故补偿、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和停薪产假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企业根据法律要求所支付的福利开支,占企业福利开支总额的22.7%。

美国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向职工提供的福利主要有退休金、人寿保险、医疗及有关费用的支付、带薪休闲、其他福利等。

各部分在企业福利总体中所占比例从1992年美国企业中职工福利结构表中可见一般。

  1992年美国企业中职工福利的结构

  福利名称占福利总额的比例(%)

  法定福利22.7

  医疗及有关福利26.4

  带薪假日26.4

  退休和储蓄计划15.3

  人寿保险1.3

  其他7.9

  资料来源:

美国商务处(U.S.ChamberofCommerce,1992;1992EmployeeBenefitsReport),华盛顿。

  其中,美国不像其他国家由国家提供全民医疗保险而导致企业的直接医疗保险负担较小,美国国家的部分则没有,完全由企业承担,这是一大特点。

美国企业福利津贴在二次大战后才流行起来,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有福利计划。

几十年来,企业福利津贴的比例即职工福利占劳动总成本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福利已成为职工劳动报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美国企业每年为职工福利所支付的费用,绝对额为一万亿美元左右,福利支出占劳动总成本比为38%左右”。

(注:

王一江、孔繁敏:

《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日本的企业福利项目也大体包括法定福利和法定外福利两个部分。

所谓法定福利项目,是企业根据政府法律、法令承担的对职工应尽的义务;法定外福利项目,则是企业根据需要自行设立的项目。

法定福利主要包括健康保险、厚生年金保险、雇佣保险、工伤保险、儿童补贴基金、船员保险、劳动基本法法定补偿、残疾人雇佣资助金等。

它在企业福利中约占62.2%;法定外福利主要包括:

住宅、医疗保健、生活困难补助、互助会、保险文化、体育、娱乐等。

这方面的费用支出约占企业总福利费用支出的37.8%。

(注:

曹乐人:

《日本企业的人事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229页。

)从另一个标准看,日本企业的福利费占现金工资总额的比例约为11—14%。

日本企业福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职工的“全面照顾”,对职工本人、职工家属、子女,统统给予福利待遇。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他们在法定福利项目方面,各企业差别不大,而在法定外福利方面,各企业之间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