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521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docx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

史学概论-庞卓恒简化版

第一章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第一节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

历史,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没有无历史的事物。

相对于广义的历史而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即是狭义的历史。

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就是以这狭义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历史著述,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

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

历史著述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历史记录属于初始层次,它是对历史事物、现象的记录,其基本特点即是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较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史学著作则属于较高层次,它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于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或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历史著述则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和反映。

前者是客观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向前运动发展着,而后者则是主观认识的产物,反映着人们对历史过程的看法。

所以,历史与历史著述有着本质的不同.

两者之间存在着“被加工原形”与“加工产物”的关系。

任何历史著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客体历史本身,即使是经著述者本人故意歪曲了的历史著述,也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折射着历史的真实。

历史著述是以客观历史本身为基础、为反映对象的,离开客观历史本身,历史著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就决定了历史著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历史的真相相吻合。

但无沦如何,两者的吻合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

这是由客观真理的绝对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二、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事物、现象都是历史的一分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所谓人类历史过程的客观必然性,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和确定不移的趋势。

为什么历史进程会具有客观必然性呢?

这是由人类历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单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有目的、有意图的,但是,每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不同的目的、意图的制约。

其次,人的活动的历史前提也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制的发挥。

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产物。

客观实在性是历史的基本属性。

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资格,决定了客观历史可以为人们所识。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以及片面性

20世纪以来,历史相对主义思潮泛滥于西方,导致学者们纷纷否认历史的客观实在性质。

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它们把历史归结为一种知识、一种回忆或一种解释的学问。

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在历史研究者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客观的历史,这个客观历史可以被认识。

这种观点以19世纪德国的兰克学派为代表。

兰克学派的开创者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年)是享誉欧洲史坛的大历史学家。

他的治史名言是:

“陈述实际发生的事情”,即如实直书。

兰克标榜“客观主义”,主张在历史著述中“消灭自我”。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都只认识到问题的一个侧面,而且过份地将这个侧面夸大了。

历史相对主义过份夸大了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实际上是主张不可知论,这必然会导致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

历史客观主义虽然承认客观上存在着历史自体,但却过份地夸大精英人物及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抹煞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的作用,这必然导致对历史的客观性作片面的理解;在史学认识论上极力强调排除自我,否认历史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这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主张

第一,历史本身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它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

第二,人类历史是以往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它有自己独特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规律。

第三,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被认识,只是它被认识的途径,特点、方法与其它学科有差别罢了。

人类客观历史为什么可以被认识。

历史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

既然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则它可以被认识。

人类历史与现实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体,历史与现实虽有时空差距,但其基本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类能够认识现实,同样也能认识历史。

另一方面,历史虽已过往,但却遗下了大量的残留物,诸如遗址、遗迹、文献资料之类,在这些残留物里包含有历史的真实信息。

我们只要借助一些特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即能释读这些残留物里所隐含的历史密码。

在弄清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而发现人类历史的规律。

第二节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一,“科学”与“艺术”之争

19世纪便是史学向科学迈步的关键时期。

所谓史学的科学与艺术之争,也是在这个世纪提出的。

19世纪以艺术来要求史学的学者首推英国史家马考莱(1800—1859年)。

他最重要的

历史著作是《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

与马考莱同时代的另两位英国史学家卡莱尔(1795—1831年)和弗劳德(1818—1894年)也是倾向于把历史学作为艺术来对待的。

上述三人都把史学当作一种艺术,一种服务于现实需要的艺术。

就在同一个世纪,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先后崛起于欧洲。

它们不但把史学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明确地宣称史学不是一门艺术。

客观主义史学以兰克学派为代表。

兰克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

所谓“客观主义”,用兰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实直书,在书中“消灭自我”。

“科学方法”也即史料批判的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

史学研究必须搜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对这些资料要进行严格的鉴别、辨析,考证史料及其内容的真伪,务必使史学研究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

兰克的代表作《教皇史》。

与客观主义史学相比,实证主义史学的科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

孔德认为,科学研究须以“实证的”事实为前提条件,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同样存在着“实证的”事实。

正当史学踌躇满志准备跨进科学大门之时,却遭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

一是哲学领域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导致了人们对历史学科学性的怀疑。

主张历史相对主义的“分析的历史哲学”明确提出历史学不可能成为科学,至少不能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

二是从艺术角度对历史学学科性质的诘难,即认为历史学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

最先从艺术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学发难的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

他认为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真实的艺术。

克罗齐此论一出,当即受到欧洲史学界特别是德国、英国学者的批判,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

1903年,英国史学家布瑞(1861—1927年)在就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中,作了题为《历史科学》的演讲,提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观点。

布瑞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哲学家罗素和史学家屈维廉的批判。

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在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肯定历史学科学性的前提下,又承认艺术对历史学的补充作用。

它认为,就学科个性而言,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因为,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历史学的任务即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探求历史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不过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而已,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门科学。

同时,历史学也离不开艺术。

首先,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达,史学成果、史学发现欲为人知晓,必借助文字形成书籍流布传播。

文字表述需要讲求表述的艺术。

其次,史学研究在规律的论证上虽主要采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科学认识形式,但在对个别事物的描述上却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历史学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历史,即人类社会既往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我们在上一节里曾把历史著述区分为历史记录和史学著作两个层次,其目的在于强调历史记录并不就是历史学著作。

历史记录是历史观察者或听闻者对历史事件、人物、过程等的记录。

虽然它也掺杂有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反映记录者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带有某些理论观点,但一般说来,它不会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从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揭示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

历史记录主要地还是资料性的东西,它不能提供对历史过程的总的看法。

所以,它只是人们认知客观历史过程的媒介体,它本身包有大量的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信息密码,通过对这些密码的破解、释读,我们才能了解客观历史的真相,并进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

用文字对这一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表述,就形成史学作品。

历史学是否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呢?

首先,与自然科学—样,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科学研究的目的必须揭示事物、现象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的规律。

自然科学如此,历史学也同样如此。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科学的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特性,

第一,它把社会历史视为客观自然过程,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使得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了客观实在性。

第二,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运动规律,并进而创立了一系列反映历史现象真实联系的概念、范畴与方法论体系,这给历史认识和研究者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

第二章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学科结构

第一节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

首先,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史学也因而具有统一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那么,适用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同时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哲学是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统一的契合点。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去加以研究的。

第三,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特别是在今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历史学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历史学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描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思辨色彩极浓。

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并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一般和个别,指导性理论和实证性基础的关系。

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

不受任何哲学影响的历史学是不存在的。

历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哲学内容的更新,历史学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和史实的依据。

史学与哲学还有学科上的交叉融合,表现为哲学史和历史哲学两个方面。

哲学史是对哲学本身的历程作历史考察,属于哲学学科之一,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历史哲学既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领域及其过程,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或特定领域及其规律。

简言之,历史学侧重从历史纵向上整体地研究过去的人类社会,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则侧重于截取现实社会的横断面中某一领域加以解剖。

具体说来,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学的总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交叉重叠之处。

第二,历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之间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第三,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研究理论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第二节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它包括了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细密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示同,将整个历史学的分支学科粗略地归纳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和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等三大部类。

一、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对客观历史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是历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构成了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按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划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和地区史,按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划分,有通史、断代史;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有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科技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专门史。

世界史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

它致力于探讨和展示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共同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展现。

国别史是以某一特定国家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国史、印度史、日本史、

美国史等等。

在各国的国别史研究中,本国史都占据着优先而突出的地位。

地区史是以历史联系较为密切或具有较多历史共性的、包含若干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一地区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亚洲史、东南亚史,中东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等等。

二、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客观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载体就是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与风俗习惯等。

在我国,以文字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已开始萌生,到清代和现代已发展成为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各门更为专门的学科在内的一个学科。

目录学

研究文献图书著录的学科。

目,指书名、篇名,录,指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一般包括书的篇数卷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作者简介、流传情况等方面内容。

目录学是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辅助学科。

我国古代学人即十分重视目录之学。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曾受朝廷之命,把所搜集到的书籍加以整理、校对,并对各书目录加以编次,写成《别录》、《七略》。

目录学著作代有所出,至清朝中叶编纂《四库全书总目》集其大成。

《四库全书总目》按经、史、子,集四部把全部典籍分成44类,它著录了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基本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

今天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四库全书总目》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版本学

是研究版本的渊源、优劣、行款版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学科。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868年中国唐朝刊刻的《金刚经》卷子。

宋朝、元朝刻本可称为“善本”。

在清代,书籍的刊刻在规模上远盛于前代。

按刻制者即可将书籍区分为“殿本”书(康熙、乾隆年间武英殿所刻之书),局本书(各省官书局所刻之书)、坊刻书(书铺所刻)及私家自刻之书。

校勘学

校勘,也叫校雠、校订,一般是指在各种版本中选择原本、初刻本或善本书作为底本,参以其它不同版本作比勘,以校正同一书籍中的错误,从而恢复书籍的原始面貌。

今人陈垣在所著《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提出了对校法:

、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法,对校勘理论作了完整的归纳。

辨伪学

是辨别伪书的一门学问,其主要任务在于鉴别古书之真伪,揭示伪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

古书之作伪的原因

有的是托古人之名以广传播,因为古人多“尊古而贱近”,

有的是伪作古书献朝廷邀赏;

有的是从伪造的古书上寻找论据战胜自己在政治上,学术上的对手。

清人张心澄在《伪书通考》中提到的伪书即包括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

明代胡应麟著有《四部正讹》,提出识别伪书八法。

近代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辨伪的理论和方法。

辑佚学

是关于搜求、整理古佚书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

训诂学

训诂即是对古书文句的训释。

训诂学即是关于训释古文字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

其目的在于注解、训释古籍的文句。

考据学

考据,又称考证,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真伪的鉴别。

我们谈到考据学,通常是把它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专门考证历史事实的学问。

考证的整个程序

首先必须明目录之学,以广泛搜求有关书籍及史料,其次再论版本之好坏,然后进行辨伪、校勘、注释、训诂等项工作,在综合运用以上诸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鉴别。

考据方法在我国使用较早,汉代即有人以之治经、治史。

但只是到了清代,考据学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乾嘉考据学派”。

与史料学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互相交叉的一个学科,是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与史料学的区别在于:

前者的研究范围只限于历史文献,并不涉及历史文献以外的史料;它的任务则不只是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史料,而是为系统地蔸集整理和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传承古代历史文化遗产服务。

史料学的研究范围则不仅限于文献和典籍史料,还包括文献典籍以外的文字史料,如铭文、墓志、公私文书和档案、司法和行政记录、日记、书信、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等。

史料学还要研究和利用口述史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现场调查中获得的史料。

史料学的直接任务是如何为特定的历史研究目的提供充分而可靠的史料。

考古学是以实物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研究古代人们遗存下来的各种遗址和遗物、诸如原始栖息遗址、村落、宫室、墓葬、遗骸、古尸、房屋、生产工具、武器、车船、生活用具、礼器、工艺品、钱币等等,都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本世纪初,在我国传统金石学基础上诞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考古学。

三、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史学史至少应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历史意识、历史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历史观的演变。

(2)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纵向考察,包括历代史家对史学实践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总结。

(3)对史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

涉及对史学家的生平、治学、史学成就、史学思想的

介绍和评说,对史著的体例、方法、理论、价值等的评价。

(4)对史学思潮及史学流派的研究。

还有历史知识的传播和史学功能演变的历史,也应包括在史学史的研究范围之中。

史学理论

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

它不是探讨具体的历史过程,而是对历史学的理沦思考。

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史学本体论

又称历史本体论或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待点的理论。

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史学认识论又称历史认识论是人们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的性质、特点等进行的理论探讨。

史学认识论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历史研究者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在史学认识之中,它与客体历史的关系怎样。

史学方法论

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是从整体出发,对比各种史学方法的优缺点,弄清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章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

第一节古代、近代的中国史学

一、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

当时还没有文字。

人们使用结绳、刻木、绘画等形式记载自己的历史,原始先民往往还要靠口头历史传说,通过口耳相传,辗转复述的形式将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历史保留在记忆之中。

历史记述和历史学产生于文明社会诞生之后。

文字和历法的发明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基础。

随着文字和历法的产生,人们遂能记年载事,历史知识的积累遂由口耳相传进到史书的撰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史实的国家。

迄今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

周代的金文在记年载事,在反映历史意识方面较甲骨文又前进了一步。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242年,用鲁国纪年,内容以鲁国史事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它诸侯国,涉及124国之事。

《春秋》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述历史,属辞比事,记事有取舍详略,于记事中寓褒贬,将史学思想和历史编纂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克服了《春秋》记事过于简略等局限性,取材广阔,内容丰富,记事详尽,叙事完整,语言生动简炼,基本上写出了春秋时代二百余年间的重要史实,在史学思想上也多有建树。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编年史书,对我国后世史学影响很大。

《春秋》、《左传》等史籍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的史书撰述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形态。

中国史学形成于先秦时代。

中国封建社会中历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战国秦汉时期

诸子百家纵论治国之道,大都引经据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韩非子等人的历史进化观,孟子、邹衍等人提出的历史循环观,对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时,史实的考证也受到了重视,史学家们还重视史实的评价和修史笔法,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司马迁写出了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创立了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史书体例,各自独立,又互相配合,互为补充,联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史记》记史,上下三千年,内容广泛,分析独到,堪称为立一家之言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东汉班固(32—92年)撰写的《汉书》,是这一时期另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汉书》

断代为史,集中记叙西汉一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在历史编纂体例上对司马迁的《史记》作了继承和改造,将《史记》创立的纪、表、书、世家、列传合并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

《汉书》开创的断代史和纪、表、志、传四部分的历史著述体例,多为后世史家所仿效。

《汉书》不仅在历史编纂体例上有了发展创新,也扩大了历史记叙的内容范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发展的特点:

1.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

这一时期私家撰史之风盛行。

史书的数空前增长。

涌现出了史注、史评、起居注、地理方志、谱学、实录等多种史书。

2.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学术领域内逐渐取得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

在两汉时期,史学还附属于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摆脱了对经学的附庸地位,取得了独立。

3.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

4.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立国后,大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纷纷撰修自己国家的历史。

汉人政权下人们编写的历史著作也大多增加了记载各少数民族的内容,民族融合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倾向得到加强。

(三)唐、宋、元时期

主通明变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

通史著作空前流行,人物传记被冷落,而典章制度史则受到了高度重视。

唐代杜佑(735—812年)修撰了《通典》。

《通典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典章制度史的通史专著,它将中国典制分门别类,按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大门类,溯源明流,通其原委,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唐朝天宝年间的沿革嬗变,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代郑樵(1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