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733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第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单位。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克的质量单位概念,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克的概念。

课前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一枚2分硬币、黄豆、口香糖等。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活动、学法指导、课件设计、习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一、情境引入

1、了解质量单位。

谈话:

上课前,你们到超市了解了哪些物品的重量,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

息与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500克、280克、2000克、5千克、1千

克、3公斤、10克、20克、1斤、2吨……

教师指出:

计量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公斤、千克、斤、吨作单位,都

是计量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

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生活中常见的是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先来

认识计量单位——克。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们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几种常见的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互动新授

1、师生互动,认识克。

谈话:

我们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作单位。

“克”还可以用字

母“g”表示。

你在哪里有见到这样的计量单位?

让学生说出自己课前准备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教师出示准备的物品:

你看,我们常吃的口香糖,一片的质量是3克;菊

花茶,这一包是12克;美味瓜子一包重100克;可见,“克”是我们生活中很

常见的计量单位。

教师出示实物: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请你们掂一掂3克、12克、100克分

别是多重。

2、认识1克。

(1)、介绍天平。

谈话:

我们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出示天平)

教师演示并讲解,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认识1克

教师出示1枚2分的硬币。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勺盐的质量是1克。

指名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3)、称黄豆。

引导学生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5)、讨论:

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3、完成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

估一估,哪些物品比1克轻。

三、巩固拓展

分组活动:

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八克和千克

1、认识克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

克用字母g表示。

教后反思:

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第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千克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克与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能够用教师提供的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的认识。

课前准备:

主题图、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等。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活动、学法指导、课件设计、习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一、激趣引入

谈话: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课外作业——到生活中寻找“千克”,你找到了吗?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教师随机作记录。

师:

同学们说的这些物品,都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千克。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千克。

出示例2的图。

师:

看图,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洗衣液重5千克、一箱苹果净含量25千克。

提问: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的实际重

量)

教师小结: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

表示。

2、认识1千克,1千克=1000克。

(1)、谈话:

1千克有多重呢?

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

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1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

1千克=1000克

千克用kg表示。

1kg=1000g

(2)、将这两袋盐放在盘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再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3、认识计量工具。

谈话:

这些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你认识哪些?

(让学生看教材

上出现的秤,依次认识盘秤、弹簧秤、体重秤和电子秤。

强调学生知道:

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说出图上物品的重量,并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4、克与千克的换算。

一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千克是1000克,3千克就是3000克。

3kg=3000g(板书)

这四袋盐重2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两个式子:

3kg=3000g2000g=2kg,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应用

1、操作活动,称物品。

用教师准备的盘秤和物品,让学生称一称。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的第2题。

学生读题,选择合适的单位圈一圈,说说选择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2、认识千克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

1千克=1000克1kg=1000g

3kg=3000g2000g=2kg

教后反思:

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第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物体的相对大小。

教学难点:

应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盘秤、大苹果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小苹果5个(1千克)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活动、学法指导、课件设计、习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一、复习引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西瓜重5()一本故事书重210()

一瓶墨水重100()一个梨重200()

一只鸡重3()一只山羊重35()

2、填一填。

4000克=()千克1000克=()千克

8千克=()克3000克=()千克

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应用这

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3。

1、谈话: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苹果和梨1千克大约几个,你调查

了吗?

说说你的调查。

指名汇报:

4个苹果1千克,5个苹果1千克,3个梨1千克,4个梨1千

克。

质疑:

怎么答案不相同,问题出在哪里?

谁的调查是对的?

老师也带来了

一袋苹果,我们称称看。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两份不同的苹果,指名上台称一称。

提问:

4个苹果是1千克,5个苹果也是1千克,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生活中物体的大小不一,刚才同学们说4个苹

果1千克和5千克都是对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估算来估计大约重多少

千克。

2、出示题目: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1)、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提出来什么

问题?

(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

你是怎样思考的?

指名汇报:

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

教师谈话:

苹果有大有小,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知道大个的苹果大约4

个1千克,中等的苹果大约5个1千克。

现在你们分别进行解决。

(2)、汇报交流。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呢?

列式为:

20÷5=4(千克)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用自己课前调查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再引导算出1千克鸡

蛋有多少个?

小组合作,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3、解决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呢?

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20÷5=4(千克)

教后反思:

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第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克与千克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单位间的换算。

课前准备:

体重秤。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活动、学法指导、课件设计、习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板书:

克千克gkg

1000克=1千克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较轻较重

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梨重180()爸爸的体重是67()

1头河马大约重1()1本连环画约重216()

二、综合练习

1、称一称。

(教材“练习二十”的第7题)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

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

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自己的体重要用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这些秤各有什么用途?

出示图上两个同学的问题,进行验证。

小结:

平时所谓的体重其实是人的质量,无论单脚还是双脚站,人本身的

质量是不变的。

(2)、和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体重,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