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733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卷全国通用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实例是

A.镰刀型贫血症         B.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C.一对正常夫妇生的白化病孩子  D.花药离体培养的植株

【答案】D

【解析】染色体变异有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A是基因突变,B是基因突变,C是杂交结果,D是培养单倍体植株。

D选项正确。

2.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

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巴氏小体不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

B.猫的基因型为XAXaY,则观察到的毛皮颜色肯定是橙色

C.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转录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D.不能利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巴氏小体进行染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巴氏小体只有再雌性个体中有,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A错;猫的基因型为XAXaY,则观察到的毛皮颜色可能是橙色或黑色或两种颜色同时表现出来,B错;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转录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C正确;能利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巴氏小体进行染色,D错。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

A.杂交育种法B.诱变育种法C.单倍体育种法D.多倍体育法

【答案】B

【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B正确,A、C、D均错误。

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4%,Bb个体占80%,bb个体占6%,则B的基因频率是

A.94%B.54%C.86%D.46%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4%,Bb个体占80%,bb个体占6%,则基因B的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1/2×Bb的基因型频率=14%+1/2×80%=54%,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能掌握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5.下列关于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多倍体育种因优点突出,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C.单倍体育种涉及的原理包括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D.杂交育种过程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和纯化等手段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原理,A错误;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异不是育种的原理,B错误;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异是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C错误;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名师点睛】生物育种的优缺点:

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优点

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②操作简便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且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②所得品种一般为纯合子

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缺点

①育种时间长,杂种需年年制种②只能在同品种间进行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6.已知某物种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可使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已知染色体状况:

A.AB.BC.CD.D

【答案】D

【解析】据题图分析:

A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增添,C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只有D属于基因突变,可使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所以本题答案为D。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

7.杂种Fi与某隐性性状亲本回交后,得到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

1的后代,由此可以肯定该杂种最可能是

A.二倍体(Aa)

B.三倍体(Aaa)

C.四倍体(AAaa)

D.四倍体(Aaaa)

【答案】C

【解析】若该杂种为二倍体(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A项错误;若该杂种为三倍体(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2∶2∶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B项错误;若该杂种为四倍体(A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4∶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1,C项正确;若该杂种为四倍体(A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实质:

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任意两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同一极,余下的一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任意两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同一极,余下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据此准确判断基因型为Aaa、AAaa、Aa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

8.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答案】C

【解析】由于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时间长,因此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低温能诱导植物组织中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B正确;由于制作装片时要用解离液解离,此时细胞已被杀死,所以看不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低温与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因此原理相似,D正确。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实验

【名师点睛】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实验的误差分析

误差1:

没有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原因分析:

(1)选材时离根尖较远,没有分生组织细胞;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情况。

(2)低温诱导的温度或时间不正确,染色体未加倍。

(3)观察时未移动装片,视野中没有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误差2:

能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但染色不清晰,且有重叠。

原因分析:

(1)试剂使用不当:

“卡诺氏液”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应现配现用,效果好;“解离液”应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且需解离3~5min,呈酥软程度。

(2)染色前未充分漂洗:

漂洗是用清水漂洗约10min。

9.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属于()

A.遗传B.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突变D.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D

【解析】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是由于水肥、光照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区别,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不遗传变异则是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10.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X的基因,当其序列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时的假设性蛋白质产物(用甲、乙、丙、丁表示,且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受碱基替换的影响),根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

相对于酶X的活性

相对于酶X的氨基酸数目

100%

不变

50%

不变

0%

减少

150%

不变

①蛋白质甲的产生是由于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对应的密码子没有改变②蛋白质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③单一碱基替换现象无法解释蛋白质丙的产生④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后,遗传信息一定改变,转录产生的mRNA上相应碱基序列一定改变,①错误;蛋白质乙的酶活性改变,且其氨基酸数目未变,所以其氨基酸的序列一定发生改变,②正确;基因中单一碱基替换,可导致该基因不能表达,不能得到相应的酶X,也可能该单一碱基替换后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与酶X相差很大,导致无活性,③错误;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相对于酶X的活性分别降低和增强,所以两蛋白质的结构不同,而氨基酸数目不变,所以一定是氨基酸的序列不同,④正确。

11.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艾滋病病毒(HIV)是RNA病毒,单链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

【名师点睛】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1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答案】A

【解析】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A错误;物种形成三个环境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而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变异、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生物变异的类型

13.肺炎双球菌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A、B、C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答案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变异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

14.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年,二倍体西瓜植株幼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