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878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docx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导读:

本文是关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论企业管理新理念】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的经营管理也由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从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步骤等方面来探讨企业管理。

  论文关键词:

企业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对知识的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

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

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

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

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

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创新,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

二者的关系体现在: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所谓知识管理是在企业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是技术,因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知识管理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

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辅助的交流沟通技术:

即时通信,电子邮件,企业门户等等。

我们在直观上感知的,能够把握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和技术的产物。

正是这些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知识管理是管理,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发现了企业中的稀缺和关键的资源,并将它们管理起来,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这些资源。

这个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知识。

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组织、导向与激励、评估与控制,以及不断的创新、演进,就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哲学,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论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看什么是企业,同知识管理的观点是不同的,如科学管理就把企业看成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各种生产资料从一侧进入这部机器,另一侧则源源不断的涌出产品和服务,机械性和自动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看企业,是把它当作关于自身规律和顾客价值的知识的聚合体,如果不拥有这些知识,企业就不存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被理解为企业寻找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就表现为围绕企业知识,进行组织的运作,各个层级的人员都依靠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业务、管理企业。

  知识管理是文化,讲的是在组织中实践知识管理,就要培养与之匹配的组织文化。

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强调共享,强调协作。

组织的文化就要围绕这些作强有力的导向,让每个人都了解怎么作是对,怎么作是错,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识共享出来,每个需要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它,寻找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围绕着知识管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导向的价值观。

这就是知识管理是文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

现代企业运营的核心是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实现企业内部个人知识资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术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

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知识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实现企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

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

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

  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应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管理知识的能力处于企业战略的中心,拥有高超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中知识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则:

  

(1)知识积累、交流、共享,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2)知识在使用中管理。

知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已形成知识进行管理,更多地是体现在知识产生过程以及知识创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

企业的知识主要自下而上流动的,企业中直接与客户接触层面的知识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成败。

  (4)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快速地流动起来,力求促进企业组织的活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

知识获得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实施知识管理可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

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第三步:

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第四步:

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第五步:

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往往在于恰当地运用知识管理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相辅相成,信息技术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企业只有在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实践都很成功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地生存下去。

  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工作都与知识管理有关系,或者在创造知识。

或者在使用知识。

因此,建立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首要目标,将知识视同资产进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进知识资产价值的活动,均属于知识管理的内容,结合个体与团体,将个体知识团体化,将内隐知识外显化,结合组织内部与外部,将外部知识内部化,将组织知识产品化,则属于知识管理的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研究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竞争力和创造经济价值,已成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在新形式下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而唯有以知识管理来迎接知识经济,才能应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

  【篇二: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论后股权分置时代下的转债融资

  [摘要]发行可转换债券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

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回顾,从融资角度提出后股权分置时代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可转换债券融资

  如今,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工作正全面铺开。

股改是一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不仅在于解决历史问题,更在于为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

股权分置问题如得到解决,将克服我国证券市场“同股不同权”的缺陷,为其发展输入新的活力。

可以预见,股改也将对可转换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股改之前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转债)融资的回顾,提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下转债市场发展的若干建议与思考。

  一、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转债融资的回顾

  在我国发行转债(以下简称发债)最早的是非上市公司。

1991年8月,琼能源首次用转债发行了新股。

1992年11月,深宝安向国内公开发行了总额为5亿元的3年期A股转债,这是我国第一只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转债。

之后由于“宝安转债”转股的失败,我国转债市场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同期我国的股票市场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

直到1997年3月,国务院证券委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几家非上市公司先后发债,我国转债市场才重现生机。

2000年,上海机场、鞍钢新轧两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债13.5亿元、15亿元。

截止2000年底,在深、沪两地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转债品种共5只,加上在海外发行的转债,中国企业发转融资总额近100亿元。

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在国内发债的很少,发行规模也较小,市场对转债的认识亦不足。

此时的转债肩负了扶植国有企业脱困、成长的重任。

  2001年4月28日,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原则上规定只有上市公司才可发债。

该文件的颁布是我国转债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该市场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该文件的实施,国内转债的发行开始走上正轨。

2002年,上市公司有5家发债,发行额度41.5亿元。

2003年,转债市场继续转暖,发展突飞猛进,一年中发债公司达到16家,发行额度高达185.5亿元。

到了2004年,发债公司为14家,发行额度为209.5亿元。

发债已经取代配股、增发,成为再融资市场的主角。

  从2001年起,尤其是2003、2004年两年,国内转债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政策上的倾斜性。

首先,政策上规定了发行人的资格:

需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7%;转债发行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等等。

这表明了政策上对传统行业类公司以及业绩较好的公司有一定的倾斜性。

其次,政策上对转债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进行了倾斜。

比如只允许业绩优秀的公司发债,并且发债必须要有银行担保,等等。

这大大降低了转债投资者的风险。

  2.发行主体的单一性。

政策上的优惠,导致截至2004年底,钢铁、电力、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类公司占到发行公司数量的80%。

这类公司大都业绩优秀,公司股票也较具有投资价值,易于吸引投资者。

而科技类公司则不到10%。

另外,发债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占据绝大多数,而民营公司相对较少。

  3.投资者的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流通股股东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企业年金、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

2001年之前,转债市场主要由散户参与,如今机构投资者成了转债一级、二级市场中的主力军,他们累计持有市场上流通的转债超过了90%。

  4.转债条款设计上的雷同性。

由于我国发债方大都是传统类公司,发行品种都是单一带息转债,这些转债在条款设计上互相摹仿,缺少差异化,呈现出过度保护转债投资者利益的趋向。

与国外转债相比,存在以下差异:

  

(1)极低的转股溢价水平。

在2003年以后,我国所有转债的初始转股溢价水平都很低,平均不超过1%;而海外市场转债初始转股溢价一般为15%~30%,尤其是自2003年后,许多转债溢价幅度上升至50%以上。

  

(2)无限向下修正条款。

许多发债公司规定,当公司股价低于转股价一定幅度时(一般为80%左右),公司有权向下修正转股价,修正的次数不受限制。

因此转债向下修正的空间很大,这极大地增强了转债的股性,提高了其期权价值;而在海外市场,即使转债出现这种修正,其修正后转股价也规定不得低于初始转股价的80%,而且修正次数受到一定的限制。

  (3)较高的票面利率。

比如2003年发行的5年期的转债,5年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接近当时的银行存款利率。

许多转债还设有利息补偿条款。

另外,转债到期时若没有转股,还可高价回售给发债方。

这些条款进一步提升了转债的保底收益。

使得国内转债在“债性”方面呈现出“准国债”的特征;海外市场虽然也是带息转债为主体,但票面利率都很低,且有走向零利率的趋势。

比如近年来海外零息转债大量增加,其占转债市场的比重已从2002年的3.5%急升到2003年的21.8%。

  (4)实力雄厚的担保人。

我国政策上要求公司发债必须有担保,现在绝大部分转债都是由四大国有银行担保;而海外公司一般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转债很少有担保。

  5.一级发行市场的火爆性。

由于与海外转债相比,国内的转债条款极其优厚,就连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都惊呼:

“中国的转债价值被低估得不可思议”。

因为转债的收益与风险呈现出极大的不对称性,导致转债在上市交易后,一般都有不菲的涨幅。

在一级市场申购到转债的投资者,都可轻松实现无风险套利。

因此大量的申购资金囤积于转债一级市场,出现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哄抢”的局面。

1%左右的申购中签率足以反映出其火爆程度。

  从以上可看出,我国转债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

这些缺陷对该市场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显现。

比如,2003年的发行额度(185.5亿元)比2002年(41.5亿元)增长347%,而2004年(209.5亿元)仅比2003年增长12.9%,增幅明显趋缓。

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从现行政策来看,管理层要求发债方必须是绩优公司,再加上发债方为了顺利发债,都设定了较为有利于转债投资者的条款,从而对他们的利益给予了足够的保护。

但管理层和发债方却忽视了公司现有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公司发债实际上存在公司与转债投资者“合谋侵害”现有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现象。

因为转债的“逐步扩容性”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或者上涨困难,这就直接损害了主要靠股价波动来博取收益的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2003年招商银行在计划发行100亿元转债时受到包括众多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流通股股东的抵制就是一例。

为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监会在2004年12月推出了“分类表决制度”。

该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以股抵债等重大事项时,都需由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该制度针对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大股东)可以随意“强制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状况

  【篇五:

论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我们这些会计人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论文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管理作用

  核算作为管理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定额和定价指标等,履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责任。

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二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进行各类考核、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因此,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那么,会计核算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管理要求和需要,会计核算内容如何有效的与企业管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会计信息充分使用,做到既能满足财务口径的统计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考核的需要,就成了我们这些会计人要思考的问题了。

  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我们这些会计人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说其是机遇是因为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更多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不断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地位的一个过程;说其是一种挑战是因为这对我们会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好相关的会计和税务知识,还要了解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其他知识,包括对产品的了解和对生产经营工作流程的了解。

  从这点来说,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

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目标是对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经营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

这一目标取决于经营单位的总目标。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盈利。

从成立起,就面临竞争,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必须生存才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

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获利。

所以,会计工作除了要将一个单位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有关原始单据,通过审核、记账、核算,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计算出该企业在某一时段、某一时点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并编成报表。

更主要的是要按照一定程序,遵守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用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规范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给管理层和决策者一个可靠的信息。

  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本单位的行业特点制定具体制度和方法。

首要的是领导重视,才能使之贯彻执行,如果推不动,行不通,那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其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进行会计核算和成本控制。

以生产企业为例,从某一点看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生产企业每个月对已收货、未付款、未开发票的材料,必须估价入账。

因为制造业生产周期短,每月要计算当月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要计算当月销售数量的销售成本。

如果不按送货单估价入账,将无法进行当月成本核算。

购进材料经验收入库,领用材料时,必须正确填写生产单号或批号,使其材料能记入到每件不同的产品上。

对几个产品共同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中。

如果没有领料单或填写不正确,试想,有的产品没有材料,都记入到另一产品中,那是什么情形?

  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都要通过各工序即工艺流程来完成,对某些产品,有关部门还要制定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

生产部门还要每月进行投料数、生产数、完工数和工时统计,月末进行未完工在产品数量的盘点。

产品完工后入库,销售时要开出库单,据此收款;如果按合同出库,据此挂对方应收款。

有了这些明确程序并按此办理,财务部门随时或定时稽核各仓库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监督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和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债权债务,正确计算成本和经营成果。

  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篇六:

谈述印象管理综述】

  [摘要]近年来,印象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

文章主要介绍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过程和策略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并针对印象管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视角,以期对印象管理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印象管理,策略,综述

  1009-914X(2014)24-0283-01

  一、印象管理概述

  印象管理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戈夫(Erving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该书中把人们看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参与者的自我呈现。

笔者将印象管理视为一个积极的广义概念,指人们试图管理和制约他们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以确保他们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是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

印象管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获得性印象管理,指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的印象管理;2、保护性印象管理,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开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的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过程

  印象管理过程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一)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制约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

其水平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

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

  2.这些目标的价值。

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

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

  

(二)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