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198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品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docx

《食品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安全.docx

食品安全

社会热点:

雨润火腿再敲警钟

【背景材料】

合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在雨润牌方火腿中,发现了包装塑料膜和金属卡扣。

“火腿疑掺过期肉被厨师揭发,雨润公司欲以一万元私了”的新闻随之风传。

对此,雨润公司回应称:

安徽厨师反映的产品中出现铝卡和包装膜的事宜,初步调查结果为自动化生产线出现故障,封口铝卡出现跳卡导致。

目前,雨润集团已决定暂停这条生产线的生产,对同批次产品全面召回。

雨润集团同时称,他们从未生产过任何以过期肉为原料的产品。

(5月26日新华网)

【相关评论】

鉴于染色馒头、锦湖轮胎之类的经验,过期食品、废旧商品回炉生产重卖,公众早已见怪不怪,因此人们很容易相信雨润火腿中出现的包装物,是掺杂过期火腿重卖的一个罪证。

但是,在没有更多证据佐证的情况下,这也仅仅只是一种推断和猜测而已,很有可能是对雨润火腿的误伤。

其实在感情上,当同一行业的双汇刚刚经历过瘦肉精丑闻之后,我们也愿意相信雨润应该不至于傻到如此紧步后尘,非但不吸取惨重教训反而白白错失发展良机。

【标准表述】

消除雨润火腿疑虑,质检宜尽快介入,原因如下:

质监部门的介入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注民生,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所在。

现在的雨润火腿问题正是这样,权威部门必须用权威的检测调查来回应公民的关切——雨润火腿中有无掺杂过期肉质,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以进行检测的;企业所称的自动化生产线有无跳卡并且将所跳之卡紧紧黏合进火腿内部的可能,也应该是可以进行实验求证的。

关键是,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否则,任由公众自我猜测,任由企业自圆其说,必将最终对两者形成双重伤害。

质监部门介入的必要性:

在这个事情上,雨润公司其实很难自证清白,它可以解释是“自动化生产线出现故障,封口铝卡出现跳卡导致”,但这只是当事企业的一面之词,可信度大打折扣。

此时此刻,满腹疑虑的人们,迫切需要的是质检部门能够迅速站出来,对之展开公正有力的调查,以此彰显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或依法给顶风者以严惩,或还无辜者以清白。

毕竟,掺杂使用过期肉不是一个小问题,一边直接关系到公共食品安全,另一边直接关系到食品企业的生命。

无论是对公众,还是对企业,质检部门的权威调查都是越快越好。

去年圣元奶粉的“激素门”堪称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的公众质疑,引起了卫生部的高度重视,最后检测表明与圣元奶粉没有关联,还了企业一个清白。

卫生部的迅速行动本身,也赢得了舆论的肯定和好评。

“激素门”提供的一个重要经验是:

对于公众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担忧和质疑,有关部门就该这样高度重视,就该这样态度积极。

【一句话点评】

关于雨润火腿问题,权威部门有必要尽快用权威的检测调查来回应公民的关切。

否则,任由公众自我猜测,任由企业自圆其说,必将最终对两者形成双重伤害。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9日文章】题:

积极看待中国的食品安全丑闻

上周末造成将近300人生病的一起食品安全丑闻发生时,官员们拘留了16名嫌疑人。

这看来足有关中国质量控制机构的一则罕见的好消息。

这些嫌疑人据说给牲畜吃了莱克多巴胺——一种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猪瘦肉率,他们把这种肉出售给湖南省的消费者。

早些时候的报道提到另一种添加剂盐酸克伦特罗,说这是致病的一个原因。

在重庆,警方最近查获了2.6万多公斤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

这种物质2008年曾造成6名儿童死亡,将近30万名儿童患病。

这家当地的食品公司准备使用这些奶粉制造冰糕,涉案的3人被拘留。

4月29日法院公开宣判了山西和河北省的14个人,他们犯有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并故意将其作为安全产品出售的罪行。

最近各种问题的涌现——几个月来的十多起患病和逮捕——在许多人看来可能表明,中国濒于陷入一场食品安全危机。

他说:

“回顾一下一个月来的情况你就会注意到,几十名犯法者之所以被报道,是因为政府采取了主动行动,以推动安全检查。

换言之,所有这些坏消息都是个迹象,表明政府正在实践其诺言,就是要清理该国食品店货架上被污染的食品。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承诺改善食品标准仍是新鲜事物。

罗斯说,中国的缺乏经验也是造成许多问题的一个原因。

安全检查人员到工厂检查是按计划进行,而不是突击检查。

此外,中央并不主导检查工作,中央政府也没有形成监管系统。

罗斯说,但最近所有新闻报道都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中国的食品标准可能面临着比较安全的未来。

他还说,互联网工具,比如微博网站,使得消息能够传播得更快、更远。

【香港《南华早报》4月30日文章】题:

道歉不能解决食品安全的糟糕状况

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个笑话说,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教给大众很多化学知识。

内地最近的食品安全丑闻之一发生在它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这让人有理由更加忧虑。

上海的一家工厂被曝回收利用过期馒头。

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王龙兴说,“我们对不起上海人民”,因为馒头是一种方便食品,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购买。

但是承诺和道歉不会改变存在缺陷的食品安全体系。

除非当局严格执法,加大惩罚并实施官员问责制,否则会有更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问题专家王世平说,当局需要下决心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并且应该惩处所有失职的官员。

王世平说:

“目前,官员通常对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一种消极懈怠的反应。

我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同他们的职位或政绩挂钩,他们不会严肃对待它。

为了惩治肆无忌惮和非法的食品生产商,国务院于2月成立了一个食品安全委员会。

它的职责包括:

分析食品安全状况,制订规划和指导原则,提出监督政策并领导它们的实施。

王世平说,该委员会的成立反映了中央政府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但是事实将证明,目前的食品行业是难以控制的。

他说,也不必指望近年来在一些城市设立的地方食品安全办公室。

一旦非法行为得以曝光,这些机构总是试图逃避责任,并将球踢给其他部门。

惩罚食品安全违规行为并不困难。

2009年6月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罚金可以达到问题食品原价的10倍,严重问题可能导致吊销营业执照。

去年9月出台的一项法规将死刑纳入惩罚手段,但甚至这也没能威慑黑心生产商。

食品安全定义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增加执法人员责任感

对政府有关执法部门人员、管理人员,对从事食品种植、生产、销售人员以及家属应系统地、经常性进行开展道德、责任、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在他们心中牢牢地树立起质量关、道德观来进行这种工作。

政府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从思想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净化了思想,就不会有不净的行动及后果。

这是根本,根本抓不好,手段及制度均起不了作用,问题会时而发生。

净化市场源头

  重点应对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严加控管,进行规范型、创新型种植、生产结构及生产保障体系调整。

市场上的食品应由大型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家认可的种植专业户、集团,生产厂家的食品占绝大部分,对落后的、零星的、质量无保障的种植户、生产小厂适时淘汰,或成无人问津而自灭。

净化市场是源头,这一步抓好了,购者放心。

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即在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设置检测仪器、提供检测方法,随时对有关食品主要质量参数进行检测,可由市场专职检测人员或人民群众开展抽检。

国家应投入一定费用开展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供市场快速确认质量。

如此,不合格产品难以上市,也不敢上市,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上市。

分区片管理并发动群众

  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应设立专职人员分区、片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质检,同时适当聘任群众参与这一工作,并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长期坚持,定有收效。

增加媒体透明度

网上、电视台、报纸应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报导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引来认购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暴光,让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开展关注,持之以恒。

各国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

英国

  英国是较早重视食品安全并制定相关法律的国家之一,其体系完善,法律责任严格,监管职责明确,措施具体,形成了立法与监管齐下的管理体系。

比如,英国从1984年开始分别制定了《食品法》、《食品安全法》、《食品标准法》和《食品卫生法》等,同时还出台许多专门规定,如《甜品规定》、《食品标签规定》、《肉类制品规定》、《饲料卫生规定》和《食品添加剂规定》等。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所有食品类别,涉及从农田到餐桌整条食物链的各个环节。

在英国,责任主体违法,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根据违法程度和具体情况承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

例如,根据《食品安全法》,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或3个月以内的监禁;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损害的,处以最高2万英镑的罚款或6个月监禁;违法情节和造成后果十分严重的,对违法者最高处以无上限罚款或两年监禁。

  在英国,食品安全监管由联邦政府、地方主管当局以及多个组织共同承担。

例如,食品安全质量由卫生部等机构负责;肉类的安全、屠宰场的卫生及巡查由肉类卫生服务局管理;而超市、餐馆及食品零售店的检查则由地方管理当局管辖。

  为强化监管,英国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食品标准局。

该局是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总体事务和制定各种标准,实行卫生大臣负责制,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

食品标准局还设立了特别工作组,由该局首席执行官挂帅,加强对食品链各环节的监控。

英国法律授权监管机关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场所进行检查,并规定检查人员有权检查、复制和扣押有关记录,取样分析。

食品卫生官员经常对餐馆、外卖店、超市、食品批发市场进行不定期检查。

在英国,屠宰场是重点监控场所,为保障食品的安全,政府对各屠宰场实行全程监督;大型肉制品和水产品批发市场也是检查重点,食品卫生检查官员每天在这些场所进行仔细的抽样检查,确保出售的商品来源渠道合法并符合卫生标准。

在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个重要特征是执行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

食品追溯制度是为了实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而实施的对食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制度。

监管机关如发现食品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电脑记录很快查到食品的来源。

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可立即调查并确定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范围、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通知公众并紧急收回已流通的食品,同时将有关资料送交国家卫生部,以便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工作,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追查食物中毒事件,英国政府还建立了食品危害报警系统、食物中毒通知系统、化验所汇报系统和流行病学通信及咨询网络系统。

严格的法律和系统的监管有效地控制了有害食品在英国市场流通,消费者权益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保护。

法国

  在法国,保障食品安全的两个重点工作是打击舞弊行为和畜牧业监督,与之相应的两个新部门近几年也应运而生。

其中,直接由法国农业部管辖的食品总局主要负责保证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监督质量体系管理等。

竞争、消费和打击舞弊总局则要负责检查包括食品标签、添加剂在内的各项指标。

法国农民也已经意识到,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乃至食品产地和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使产品增加竞争力,法国农业部给农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理性农业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理性农业,是指通盘考虑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

其目的是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法国媒体认为,这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性。

  在销售环节,实现信息透明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除了每种商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外,法国法律还规定,凡是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

此外,法国规定,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由于“疯牛病”的影响,从2000年9月1日起,欧盟各国对出售的肉类实施一种专门的标签系统,要求标签上必须标明批号、屠宰所在国家和屠宰场许可号、加工所在国家和加工车间号。

从2002年1月开始,又增加了动物出生国和饲养国两项内容。

有了标准,重在执行。

新华社巴黎分社附近有一家叫做卡西诺的超市,每天晚上8点多,超市工作人员都会把第二天将要过期的食品类商品扔到垃圾桶内,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

他们告诉记者:

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标签上的保质期,而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那么结果就是导致商店关门。

位于巴黎郊区的兰吉斯超级食品批发市场是欧洲最大的食品批发集散地,也是巴黎市的“菜篮子”,这里的商品品种丰富、价格便宜。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法国农业部设有专门人员,每天24小时不断抽查各种产品。

  1996年英国发现了疯牛病;2000年初,法国发现一些肉类食品中含有致命的李斯特杆菌;2001年英国暴发口蹄疫。

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欧盟区域内频现食品安全危机,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更加谨慎,也促使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德国

  一直以来,德国政府实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以及食品企业自查和报告制度,成为德国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决定性机制。

  德国的食品监督归各州负责,州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方案,由各市县食品监督官员和兽医官员负责执行。

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局(BVL)负责协调和指导工作。

在德国,那些在食品、日用品和美容化妆用品领域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都要定期接受各地区机构的检查。

食品生产企业都要在当地食品监督部门登记注册,并被归入风险列表中。

监管部门按照风险的高低确定各企业抽样样品的数量。

每年各州实验室要对大约40万个样本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样本成分、病菌类型及数量等。

  食品往往离不开各种添加剂,添加剂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与否。

在德国,添加剂只有在被证明安全可靠并且技术上有必要时,才能获得使用许可证明。

德国《添加剂许可法规》对允许使用哪些添加剂、使用量、可以在哪些产品中使用都有具体规定。

食品生产商必须在食品标签上将所使用的添加剂一一列出。

德国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有义务自行记录所用原料的质量,进货渠道和销售对象等信息也都必须有记录为证。

根据这些记录,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查明问题出在哪里。

  消费者自身加强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

例如,一旦发现食品企业存在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检查不合格或者食品标签有误,可以通知当地食品监管部门。

如果买回家的食品在规定的保质期内出现变质现象,也可以向食品监管部门举报。

联邦消费者保护部开设有“我们吃什么”网站,提供多种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有效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即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警报系统。

德国新的《食品和饲料法典》和《添加剂许可法规》的一大特点就是与欧盟法律法规接轨。

如果某个州的食品监管部门确定某种食品或动物饲料对人体健康有害,将报告BVL。

该机构对汇总来的报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加以分析,并报告欧盟委员会。

报告涉及产品种类、原产地、销售渠道、危险性以及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如果报告来自其他欧盟成员国,BVL将从欧盟委员会接到报告,并继续传递给各州。

如果BVL接到的报告中包含有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不明的信息,它将首先请求联邦风险评估机构进行毒理学分析,根据鉴定结果再决定是不是在快速警告系统中继续传递这一信息。

  通过信息交流,BVL可以及时发现风险。

一旦确认某种食品有害健康,将由生产商、进口商或者州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新闻公报等形式向公众发出警告,并早中止有害食品的流通

美国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只允许安全健康的食品上市;食品安全的监管决策必须有科学基础;政府承担执法责任;制造商、分销商、进口商和其他企业必须遵守法规,否则将受处罚;监管程序透明化,便于公众了解。

  美国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为联邦、州和地区三个层次。

以联邦为例,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主要有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及检验局和动植物卫生检验局,以及环境保护局。

  三级监管机构的许多部门都聘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和食品科研专家等人员,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从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构成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

  与之相配套的是涵盖食品产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法律及产业标准,既有类似《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这样的综合性法律,也有《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这样的具体法规。

  一旦被查出食品安全有问题,食品供应商和销售商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数目惊人的巨额罚款。

美国特别重视学生午餐之类的重要食品的安全性,通常由联邦政府直接控制,一旦发现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当场扣留这些食品。

百密一疏,万一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召回制度就会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的消费者保护团体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

比如2006年6月,一个名为“公众利益科学中心”的团体就起诉肯德基使用反式脂肪含量高的烹调油。

  在网络普及的美国,通过互联网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十分普遍。

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政府食品安全信息门户网站”。

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链接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站点,查找到准确、权威并更新及时的信息。

俄罗斯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俄罗斯并不乏相关法律文件和技术标准。

《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种政府决议及地方规定都对此有详尽而明确的要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仍不时突显,其中关键不在于无法可依,而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在俄罗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过去一直由国家卫生防疫部门、兽医部门、质检部门及消费权益保护机构共同负责。

但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婆婆太多也带来职责划分不清、推卸责任甚至相互扯皮的弊端,最终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这一局面在2004年开始得到改观。

当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为理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命令对相关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在俄罗斯卫生和社会发展部下设立联邦消费者权益和公民平安保护监督局,将俄罗斯境内食品贸易、质量监督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交由该局集中负责。

  新机构的成立对于集中行政资源、监控食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职责范围包括:

检查食品制造和销售场所的卫生防疫情况,对进口食品进行登记备案,在新食品上市前进行食品安全鉴定,对市场所售食品进行安全及营养方面的鉴定和科学研究,以及制止有损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等。

该局在全俄各联邦主体设有分局,负责当地的食品安全检查和监控工作。

[8]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首都食品安全周刊》是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指导,北京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支持,中国食品质量报社、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北京食品协会联合协办,中国食品质量报社出版的一份宣传政府政策法规、强化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人们产品质量鉴别能力以及普及合理膳食、安全饮食知识的时尚生活服务类行业报纸。

《首都食品安全周刊》因此也成为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权威平台。

道德上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道德文化建设的滞后,客观上使得全民伦理道德得不到正确引导。

在这种现状下,光让逐利的商人流淌道德的血液,显然是无济于事的,生活在充满铜臭味的环境里,这样的道德约束力也是软弱无力的。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秩序经济,是道德经济。

只要我们的市场真正出现“无道难行”,我绝不相信,资本胆敢与道德保持距离。

真如此,可不是与道德作对,而是与利润作对,与前途作对,最终与自己作对。

诚然,这种状态的真正形成,有赖于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这才是确保所有行业的商人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的可靠土壤。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只有当“道德的血液”流淌在所有社会成员身上,才能真正实现市场淘汰,无道德者寸步难行,有道德者行遍天下

 

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当下中国最热门的一幕丑剧。

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4月,上海染色馒头又像一重磅炸弹引爆全国;随后接棒的则有温州毒馒头、广东墨汁粉条、辽宁毒豆芽等。

常年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肆虐地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

似乎与以往的任何重大食品事件雷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的处理同样遵循“权威媒体揭露、相关领导表态、几个部门突击、若干人员服罪、过段时间冷却”的五段式套路,戏法陈旧老套,别无新意。

但由于此事发生在代表中国发展最高水平的城市之一上海,发生在日常消费量最大的主食之一馒头,更由于此前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所积蓄的民怨,使得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可能具有某种分水岭的意义。

正如该事件发生两天后的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即对此类事件发表严重看法,称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而随后的4月21日,李克强副总理也表态称,对食品安全问题,“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

正副总理面对13亿人所表现出的痛心和决心,或许表明,政府高层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已是一种国家乱象,食品治理与维稳相关,刻不容缓。

上海滩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政治学者也认为,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令人震惊,此类问题如不能尽早得到解决,将危害极大。

问题各方共造问题馒头

作为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的揭露者,央视的《消费主张》栏目把暗访镜头对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馒头生产车间和华联、联华等上海著名超市,并告诉我们:

一个馒头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所有环节都可能会出问题。

拥有正规生产许可证的盛禄食品公司在脏乱差的环境里制作馒头,违法添加各种添加剂和色素,将过期馒头作为原料再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

质监部门让厂方送来样品,在办公室里马虎完成检查。

超市则同样马虎完成检测或省略检测。

所有程序形同虚设。

结果,这些外表光鲜,实则连生产者也承认自己“打死都不会吃,饿死都不会吃”的馒头,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每天3万个地流向华联、联华、迪亚天天等超市的几百家门店,流向百姓的饭桌,而且销量还不错。

同时,很多消费者都相信,这家被曝光的制造商,绝对不会是上海唯一有问题的制造商。

问题的纠结之处在于:

生产者是正规的生产者,但是它常年生产违法产品;监管部门也是正规的职能部门,但是它经常失职;超市是正规的大超市,但是它常年贩卖问题产品。

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所有权威通通倒下。

这些原本最可信任的各方尚且如此,那么满街流动的小商小贩、小作坊、小山寨,其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更不可预期。

利益各方共同造就一个高风险的社会,让普通消费者满眼狐疑,又孤立无援。

最为可怕的是,上海染色馒头事件还表明,生产商、超市可能已经形成某种松散的联合,一起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

生产商可以在监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下,利用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大量生产问题馒头;监管部门乐得个清闲自在,遇有风吹草动才奋力突击,再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检讨;而超市明知馒头售价如此低廉,必有问题,却看中低价商品的揽客效应,反正有责任也赖不到自己头上,大不了出事时,大摆无辜和痛心状。

此外,有媒体爆料,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打进知名超市,常常与超市合作,租用超市摊位,利润与超市分成,而超市也因而对食品质量降低要求。

食品问题下拷问监管部门

同之前爆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又引发新一轮对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的拷问与反思。

其中,在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中,很多媒体和专家又主要把批判放在生产和监管上。

关于生产环节,大抵认为生产者为谋取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