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104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docx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同名4734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研究

主讲:

杨双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这一发展观,高屋建瓴,统摄全局,不仅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现实深远的作用,作为一种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认识成果,还将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代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其自身及其群体获得科学发展的保障,又是保证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成长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其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1.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2.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中国2007年GDP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

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

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

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

据统计,1997年-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比1、90年代中后期的2.5比1,扩大到2003年的3.2比1。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

认真总结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

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

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亟待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3.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

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4.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速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2.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大学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1.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

挑战之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职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素质要求必然提高。

人类从物质经济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必将发生变化,职业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新技术革命加速知识更新速度,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普遍上升,人才素质的挑战非常严峻.托夫勒认为,适应未来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二是在迅速变动的环境中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三是对多样复杂的变化进行选择的能力。

创造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和协作性人才是辉映于未来时空的精英。

挑战之二: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致使就业竞争加剧。

21世纪,高等教育从传统教育走向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已成为必然,高校扩招加快了这一趋势的步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失业及就业的巨大压力有可能成为导致青年与社会间紧张和冲突的第一因素。

挑战之三:

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如:

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下岗问题、腐败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发展:

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低收家庭子女的教育和发展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挑战之四:

因特网冲击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互联网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强化了媒体的宣传功能。

网络也是双刃剑,既能为思想工作带来机遇,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那么因特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后,西方势力必将加剧西方反华渗透和冲击,整个社会价值观较为混乱,使大学生莫衷一是。

另外,网络带来文化冲突和挑战,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的独特将面临分化,致使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偏离,社会化进程遇到大的挑战。

挑战之五: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矛盾易引发道德冲突。

网络除了影响大学生社会化之外,虚拟世界的交往,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聊天、网上交友甚至是网上恋爱,一切都可以不计后果,没有义务与责任。

虚拟世界毕竟代替不了现实,现实的道德规范和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有很大区别,易引发矛盾冲突,造成扭曲的人格。

2.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身心迅速发展并达到成熟,大脑和神经系统趋于完善,生理机能达到人生的黄金阶段。

这一时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增强,与幼儿时期快速发展不同,除了基本生存需要外,大学生渴望理解和尊重,产生交友需要、恋爱需要,自我实现和成就的需要也愈来愈强烈。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加强,体现于三个方面:

一是在生理成熟造成关心自己的身体及内躯力的欲求;二是在人际关系的扩大从而加强朋辈之间的比较与竞争;三是认知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探求生存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这种成长过程带来的成长需求,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也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学习的压力,大学生不但要学习原有成熟的知识,还要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求知只是大学生活的一个方面,还要面对人际关系调整等诸多做人问题,某个环节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学习,加大学习压力;二是交友、恋爱的困惑,大学生渴望获得独立人格,要求与人交往,尤其与异性深入的交往,大学生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脆弱的心理承担不起感情的责任,易引发迷茫和困惑;三是大学生活适应上的挑战,目前,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立的个性,崇尚新奇和时尚,虽然精神自立,但在生活上缺乏自理,在社会适应方面很欠缺。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实践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1.坚持思想道德为中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他(她)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将这一问题看作是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在一切教学中处于普遍的和统治的地位,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2.强化自我意识

结合实际,科学的认识自我,积极的悦纳自我,不断的完善自我。

(1)科学的认识自我就是实事求是的给自己一个科学公正的评价。

评价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我比较、自己在活动表现和成果、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的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是否悦纳自己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它涉及到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

自尊者对自我充满信心,乐于接受对自我教育和培养,从而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自卑者片面夸大自身的缺点、短处,对自己持悲观态度,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会极大地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不断的完善自我就是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自己全面、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3.注重统筹发展

统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统筹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统筹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统筹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1)统筹个人与社会发展

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美好理想奋斗目标,这是他(她)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动力之源、希望之舟。

当然这种理想与目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联系,脱离现实的理想与目标是虚无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把个人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更要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奉献。

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和国家要求,才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满激情,才能将我们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用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才能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2)统筹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发展

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德、智、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一是以美引善。

通过美育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从而体现“善”的要求。

二是以美引真。

大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在愉悦精神的同时,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比如数学,它是“美的王国”。

不仅表现为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还表现它的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简单美、符号美、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统一美上。

公式、定律、定理无不以简洁、优美的形式,显示已知和未知,定量和变量,数量和质量,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使人感到一种逻辑美的力量。

 又如使今天的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的物理学,把古人嫦娥奔月的梦想变成阿波罗登月的现实。

物理学中的声、光、电、磁等不仅具有现象的美,更重要的是物理规律显示的美。

 化学、生物……都具有其内在美。

我们更不用说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知识中的美感和乐趣。

一旦你认为学习知识是一种美的享受,你将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以美健体。

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提高我们大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积极参加 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在活动和竞赛中感受美、鉴赏美,不断地创造体育美。

(3)统筹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然而,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堆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通过学习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学习中要着重解决“两次转化”,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具体来讲要做到四个结合:

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结合(适应社会,学会做人、做事、做文章),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培养四种能力:

培养合作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强化角色转换能力。

第一,注重培养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一方面强调精神、突出个性,另一方面又很提倡合作。

实践表明,人们之间的竞争是暂时的,而合作是长期的、永恒的。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互惠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处理好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努力锻炼实践能力。

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当前就业的形势来看,不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不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不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

为此,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来体会专业知识的作用;通过课题设计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创新试验去做一些创造性地探索。

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不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发挥主动精神,开发创造潜力,保持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探究的手段、批判的精神、想象的方法、求异的品质去积极参加试验、制作、发明、创造等实践活动,养成创新的习惯。

第四,提高角色转换能力。

当今社会是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再不可能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

角色转换能力和敬业精神是立身之本。

角色转换是指行为要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而敬业精神则指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

我们要主动的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和用人单位的挑选,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成为一名人见人爱的,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建设人才。

(4)统筹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大学生提高和改善身心素质。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增强体质。

同时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立、自强、自信、自律、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劳逸结合,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使紧张刻板的生活得到调剂,消除疲劳,松弛情绪,焕发精神,提高效率,增加生活乐趣。

第二,及时疏泄负面情绪。

男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打掉门牙和血吞”,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

许多女性也因为面子的缘故压抑自己。

这种长期压抑情绪的结果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极端的形式暴发,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第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可以使人开阔胸襟,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激励感,大大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减少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的人,一个生活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第四,要正确评价自己,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性就越强。

当然,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还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实,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总之,我们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地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丰富知识与较强能力、自然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