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065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家文化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客家文化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客家文化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客家文化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客家文化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客家文化讲义.docx

《客家文化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文化讲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客家文化讲义.docx

客家文化讲义

第一章客家民系的形成

一、民族与民系

汉族的形成

v中国古代无所谓“汉族”。

春秋以前,住在中国内地的民族十分复杂。

周朝时有“莱夷、岛夷、嵎夷、淮夷、徐夷、猃狁、犬戎、荆、舒”等等无数外族,而当时中国人自称“诸夏”,可知其内部也复杂不纯。

v春秋战国兼并战争促进民族混化融合。

联姻不仅在诸侯之间,诸侯与蛮夷之间也盛行——“周襄以狄女为后,晋献以骊女为姬,戎王之女遣秦,赵襄之姊适代”。

v秦国统一天下——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

v刘邦建立国号“汉”——始称“汉族”。

也有称“华族”

北部民族、南部民族

v北部民族——东胡、匈奴、氐dī羌

东汉以后向内地逐渐迁徙,与汉族杂居。

东胡:

东北三省。

春秋为“山戎”,后称东胡,西汉分乌桓、鲜卑二族。

匈奴:

内外蒙古及青海一部分,周称猃狁,春秋称狄,战国称匈奴。

氐羌:

新疆、青海、西藏、甘肃一部分,春秋称西戎。

v南部民族——南蛮、缅、黎、百越

南蛮:

湖南、广西、贵州及广东、江西、福建一小部分。

昔日苗猺与畲民。

缅族:

云南,以及四川、广西、广东一小部分。

黎族:

广东、海南等地。

百越:

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一部分。

原为春秋时越国民族,楚国灭越后,越裔散居东南各地,与南方固有蛮族混化。

中国汉民族八大民系

v汉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繁衍出以北方话、客家话、吴语、闽语、闽南语、赣语、湘语、粤语为区分的八大民系。

不同民系有不同的个性,但也有汉民族的共性,具有相同的文化传承和认同感。

v客家民系——汉民族南迁

二、客家先民五次大迁徙

汉民族南迁背景

v五胡乱华(五胡:

匈奴、鲜卑、羯、羌、氐)

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乘机袭扰中原,史称【五胡乱华】。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馀,并掳晋怀帝北去,史称【永嘉之乱】。

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晋室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v链接:

西晋“八王之乱”——晋武帝崩,晋惠帝(司马衷,痴呆)继位(291年)后,司马氏八大集团为争夺中央政权的史上空前内讧(291-306年,历时16年)。

八王:

汝南王、楚王、赵王、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东海王。

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

两晋、南北朝(公元265—589年)

v经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后,城乡凋敝,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转徙南下,聚集在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部分地区,其后少部分人又沿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辗转至赣南及赣闽边区。

客家先民第二次南迁

唐末、五代十国(公元874—961年)

v肇始于唐末黄巢起义。

乾符中(874-879年)因凶荒,人饥为盗,河南王仙芝、黄巢聚盗起义,月余至十余万。

屠杀达十省。

尤以河南西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东南两部、安徽南部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中部西北部、福建西北部北部受祸最惨。

v唯江西西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部、东北部侥幸未受战祸,为避难乐土。

中原汉人及原先移居到长江、赣江中下游的移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

他们溯赣江而上,进入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

远者到达梅、惠、韶,近者到达汀州宁化、上杭、永定,最近达赣东、赣南。

客家先民第三次南迁

北宋末、南宋(公元1125—1279年)

v北宋末年,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攻宋,赵佶传位太子赵桓(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两帝被俘北上。

宋室南渡。

战乱迫使北方移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入赣。

之后,客家先民又翻越武夷山南麓,进入闽西汀州之宁化、长汀、武平等地。

再顺汀江而下,进入粤东。

v南宋末年,元兵入侵,1276年临安陷落。

恭帝降元。

1277年元兵破汀关,文天祥力谋抵抗,闽粤赣义民起而勤王抗敌,闽粤赣成为双方辗转攻守的战场。

昔日迁徙此地客家先民,逃窜流入广东东部、北部。

v《五华魏氏族谱》:

“三十九世淑玉公(原住赣州石城县)……生四子:

元、贞、利、亨,时值宋末,天下混乱,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人,扶宋主,在赣州,霸截水道。

元主起兵二十余万,从建昌而来,杀戮人民,在此经过,是谁敢当?

我祖兄弟,惊恐流涕,商议只得移居别处逃生,……以是兄弟四人,行经宁化,不得已號泣分诀,移居三郡,元公至惠州五华,亨公移居汀州上杭,后迁惠州龙川县。

客家第四次南迁

康熙至乾嘉(公元1700—1800年)

v再迁原因:

内部人口膨胀,山多田少,供用不足。

1、康熙下诏“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清兵入川,剿杀张献忠部。

四川户口调零,田园荒落。

链接:

据有人统计,张献忠在南中国屠杀的平民百姓,不下千万人。

◆成都大慈寺去烧香被门槛绊倒,怒而杀寺僧两千多人。

◆成都青羊宫招贤,一才子得罪张献忠,张怒而杀应试学子一万七千多名。

◆谎称百姓通敌,剿杀全城。

2、雍正年间,广东惠、韶、梅及江西赣州的客民又向广州、肇庆等地迁移。

3、嘉应客民迁湖南汝城、郴州、浏阳、平江等。

4、汀州、嘉应(梅州)倒迁入赣。

5、嘉应各属客家入台垦殖(清廷克郑成功,郑退守金门厦门,部众多半逃亡南洋,致全台空虚)

客家第五次南迁

同治六年至民国(公元1867—1930年)

v广东西路土客械斗,官府令土客联和。

地方政府出资二十万两银子,分给志愿往各地垦殖谋生的客家农民(成人八两,未成年四两)大多迁往广东的高州(茂名市)、雷州,广西的钦州、廉州,远者到达海南岛。

v晚清至民国下南洋谋生。

三、客家民系的形成

v一、五次南迁(两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两宋金元南侵——康熙至乾嘉湖广填四川——同治后民国初广东西路土客械斗)

v二、特殊地域

山多:

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与外界难通。

田少:

八山一水一分田。

避难乐土:

少遭兵灾

v三、血缘及文化与当地土著相互交融

v当地土著——“溪峒种类”

称法不一:

苗人、瑶民、峒蛮、畲民、畲客。

隋唐之际,畲族已经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

v《汀州府志》卷45《丛谈附》载:

汀猺人与虔、漳、潮、循(惠州东)接壤错处,以盘蓝雷为姓,三姓交婚。

女不笄饰,裹髻以布,男结髻,不巾不帽。

随山种插,去瘠就腴。

多于深山中编荻架茅为居。

善射猎,以毒药敷弩矢,中兽立毙。

其人入城贸易,多竹器、蜂蜜及野兽、山禽之类,不输官差,自食其力,了山主税赁尔。

v范晔《后汉书》:

盘瓠帝喾之畜狗,负少女入南山,止石穴中,生六男六女,自相匹配,织绩木皮,染以木实,以为服饰。

楚粤为盛。

闽中高深山溪之处,间有之。

槃、蓝、雷其种类也,汀人呼为畬客。

v清代杨澜《临汀汇考》卷一《方域考》载:

“长汀为光龙洞,宁化为黄连峒,峒者苗人散处之乡,唐大历(766-779年)后始郡县,其巢窟招集流亡,辟土植谷,而纳贡赋。

v唐乾元元年(894年),宁化黄连峒蛮两万多人围攻汀州;

v宋绍熙(1190-1194年)中,上杭峒寇结他峒为乱。

v何谓客家民系?

——是客家先民为避中原战乱或自然灾难而陆续入迁畲族腹地闽粤赣边区,与畲民长期共处,血缘发生混化,生活习俗、语言文化通过互动融合而最终形成的汉民系。

“客家”称谓的由来

v“客家民系”大概什么时期形成?

在哪个地理范围形成?

客家人地理分布情况如何?

(一)国内客家人分布情况

1、内地客家人分布。

  内地客家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等省。

其中广东省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韶关等粤东北及惠州、深圳、潮汕等地区约2100万人,约广东省四分之一。

江西省主要分布在赣南、赣西北地区约1200万人;福建省主要分布在闽西、闽西北、闽西南地区约500万人;广西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南、桂东和桂中地区约500万人;四川省主要分布在成都东部及重庆部分地区约250万人;湖南省主要分布在与江西、广东交界地区约200万人; 

2、台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台湾省客家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台湾西北、西南部的桃新苗(桃园县、新竹县、苗粟县)、台北、彰化、台中、台南、屏东、高雄等县市约460万人,占台湾人口四分之一;

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25万人;

澳门特区:

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

(二)海外客家人分布情况

  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约460万人。

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缅甸等国

第二章客家文化源流

一、根在中原

黄遵宪:

“方言犹证中原韵,礼俗堪比三代同”

•方言“人事”类:

少子——满子(末子)

•子之妻——心舅(薪臼)

•曾孙——塞子(息子)

•妇人——晡娘

•妇孕——有身(诗:

大任有身)

•妇人与人私通——甲人(释名:

甲,合也,与肩臂相会合也)

•生命礼俗——中原与客家的丧葬习俗、婚礼的异同。

•《江西通志·风俗》广信条:

“信(今上饶县),自永嘉东迁,衣冠避地,风气渐开”;吉安条:

“衣冠所萃,文艺儒术为盛,闾阎力役,吟咏不辍”。

•二、走过江淮——中原难民大多曾侨居江淮

《晋书·地理志》:

•豫州条:

“永嘉之际,豫州沦于石氏…成帝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

•扬州条:

“及胡寇南侵…上党百姓南渡,侨立上党郡为四县,寄居芜湖。

•司州条:

“后以弘农人流寓于浔阳者,侨立为弘农郡。

”(弘农今河南西宝灵市)

三、客家摇篮——赣州

•一、中原移民的首选“宝地”。

1、地理位置优越:

“南控北越,北达三江”、“据五岭之要会,扼粤闽之要冲”。

2、水路交通便利。

3、自然资源丰富。

二、南迁的“第一站”

1、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

2、当今设区市中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

赣州18个县(市、区)中有17个纯客家县(市),全市800多万人口有90%为客家人。

•四、客家圣地——宁化石壁村

迁徙驿站?

中转站?

寄居地?

祖地?

总祖地?

圣地?

•1、人文地理环境(唐以前称“黄连峒”):

宁化在隋唐时期便初有开发,“开山伐木,泛筏于吴”,沟通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

•2、巫罗俊开疆避地:

唐贞观三年(629)罗俊上书奏请“授田定税”,朝廷嘉奖罗俊,“授巫罗俊一职,令归剪荒以自效”。

所辟疆界,为今宁化及清流、明溪两县的一部分。

•3、罗令纪继续开发黄连:

于唐乾封二年(667)建镇,开元十三年(725)升镇为县,天宝元年(742)更黄连县为宁化县。

•4、宁化石壁——闽赣连结地区(三江之源)、闽粤通衢(宁化石城驿道)

•5、客家先民的避难乐土、生息乐园。

罗香林《宁化石壁村考》:

“黄巢军在赣骚扰经过,以虔(赣州)信(上饶)二州为最甚,在闽则以建州(建瓯)福州为最甚,宁化等县,处建信诸州之南,虔州之东,未及兵祸,故为当时避难乐土。

清杨澜《临汀汇考》载:

“至贞元(785年)后,风土之见于诗者有曰:

‘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阑’,隐然东南一乐土矣。

北宋李纲《梁溪谷集桃源行诗序》:

“今闽中深山穷谷,人迹所不到,往往有居民。

田园水竹,鸡犬之音相闻。

礼俗淳古,虽斑白未尝识官府者,此与桃源何异?

”(名臣李纲在宣和元年(1119年)被贬闽中沙县,取道宁化石壁)

•6、客家先辈主要住地

据族谱记载,刘善群先生统计,从石壁或宁化外迁各地有明确时间的客家姓氏有147个。

其中,宋元时期外迁共94姓。

•7、当代石壁运动:

1995年建客家公祠,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已办18届。

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达30多万人次;

提高学术影响力。

•五、客家祖地——闽西汀江流域(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及宁化、清流、明溪。

•上杭瓦子街。

•李氏、丘氏、张氏、游氏等十大姓氏入闽开基始祖。

•上杭族谱馆。

•下南洋(汀江水道)。

•六、客家首府——长汀。

•七、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市

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从这里出发并繁衍的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八、客家古邑——广东河源市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置南海郡,在东江中上游流域设置龙川县,首任县令赵佗(后来统一岭南,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县治设在现龙川县佗城镇,县域包括现在的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部分)以及兴宁、五华、江西省寻邬县等地。

•九、客家西部第一镇——成都龙泉驿洛带镇

第三章客家民居

一、美轮美奂的福建土楼

土楼遐想

“世遗”—福建土楼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2008年7月入世遗

v主要集中在永定、南靖、平和、诏安、漳浦、华安等地区。

永定现存完好的著名圆楼有360多座,著名方楼4000多座。

土楼的建造

v1、为什么建这样的形状?

有什么功能?

v2、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土楼?

v3、用什么材料建?

v4、用什么技艺?

v5、怎样选址?

最古老土楼—馥馨楼

v永定湖雷镇下寨村。

建于公元七六九年,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总书记视察土楼(2010年春节)

v“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土楼之王—承启楼

v永定高头乡高北村,规模巨大,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才完工。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土楼(客家民居)文化

v土楼文化内涵是什么?

是什么民系开创的?

v链接:

漳州南靖客家

南靖客家

v南靖县目前客家主要聚居地在梅林、书洋两镇,依然保留讲客家语言的书洋镇有7个村,梅林镇6个村,4550户,17326人。

1、讲客家语:

黄姓:

南靖县书洋镇上版村田螺坑自然村,开基祖黄百三郎。

明初由永定奥杳(湖坑)迁来。

梅林镇梅林村坎头,开基祖黄均得,元代由永定县奥杳迁入。

——《南靖县黄氏宗谱》

苏姓:

南靖县梅林镇磜头村汕头自然村。

开基祖苏兴桥。

清代由永定县古竹迁来。

——《南靖梅林磜头苏氏族谱》

2、讲闽南语(客家后裔):

黄姓:

奎洋岭头,始祖五世由永定县奥杳迁入。

简姓:

梅林镇官洋、璞山村,书洋镇书洋坪、枫树坪、奎坑、田治,船场下岭、塘山、上汤、猪仔笼等地简姓,开基祖简德润,明初由永定县洪源迁入。

——《长教简氏族谱》

忤逆楼——集庆楼

二、客家五凤楼、九厅十八井

结构形式:

三堂两横

长汀三洲镇、连城培田古民居、上杭中都存耕堂

三、梅州客家民居—围龙屋

上厅堂后的“化胎”

五行(五方龙神伯公)

黄遵宪故居——人境庐

丘逢甲故居

v阴宅如阳宅——上杭张姓始祖化孙公墓(北宋)、梅州杨姓始祖云岫墓(北宋)

四、赣州客家民居—龙南关西围

五、河源客家四角楼(林寨)

客家民居文化内涵

v1、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圆地方、依山傍水、阴阳调和、五行相合的居住风水理念、天人合一思想;

v2、人与人的和谐——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敦亲睦族、团结互助、热情好客);

v3、人与社会的和谐——“大家庭小社会的和谐居住典范”;

v4、祖祠、厅堂祖先神位——慎终追远、敬宗睦祖的儒家传统文化;

v5、石旗杆、楹联及雕刻文图——农耕为本、读书为上、教育为重的儒家耕读文化;

v6、土楼方圆外形、窗户外方内圆——奉行儒家中庸处世之道;

v7、土楼建造材料、形式、技术——反映客家人勤劳智慧。

第四章客家艺能

一、客家山歌

v

(一)、产生背景

v中原汉民南迁入华东南大山中。

如山歌:

“敢久唔曾到这窝,这窝树子大得多。

保护树子莫倒撇,留来两人唱山歌。

v客家风俗是妇女与男子同样山间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工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

v客家家庭社会封建礼教束缚很严,到了山间精神得到了解放。

v

(二)、受《诗经》、汉乐府等影响

朱熹《诗经传序》:

“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汉乐府:

缘事而歌

运用《诗经》赋、比、兴

v(三)、内容:

劳动歌、情歌、劝世歌、行业歌、时政歌、仪式歌等

v(四)、曲调丰富:

九腔十八调

黄遵宪与客家山歌

v黄遵宪(1848~1905年)广东梅州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诗人、外交家、教育家。

晚清“诗界革命”的旗手,口号——“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

v《人境庐诗草》辑录了客家民歌9首,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谣的社会地位。

梁启超说:

“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

v《人境庐诗草》中描述客家山歌:

“瑶峒月夜,男女隔岭唱和,兴往情来,余音袅娜,犹存歌仙之遗风,一字千回百折,哀厉而长,称山歌。

v(五)、歌仙——刘三妹与刘三姐

v1、真实的历史人物——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等书的记载:

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

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

三妹尝往来两粤溪峒间…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猺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

v2、虚构的神话传说——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当地先有唱歌风俗,后人为了解释这种风俗的形成,虚构了一个名叫刘三姐的歌仙。

v3、广东肇庆、梅县等粤西地区,只要是歌俗盛行之地,到处都有丰富的“刘三妹传说”,其故事类型与广西的“刘三姐传说”几乎一模一样。

兴宁罗隐与刘三妹比歌(蕉岭陈慧根与刘三妹比歌):

刘三妹:

“石上刘三妹,路上罗秀才,人人山歌肚里出,哪有山歌船撑来?

天籁之歌

v黄遵宪在伦敦写信给梅州兴宁胡晓岑的信说:

“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

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往往搜索枯肠,半日不成一字,因念彼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

v(六)、风格多样的闽、粤、赣山歌。

v《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映山红》

v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v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v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v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v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v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v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v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表现日常生产生活

v耕田阿伯真凄凉,夜夜睡张硬板床。

v禾杆拿来当被盖,缩头缩脚到天光。

v勤劳之人不怕穷,花木逢春自然红。

v捉条南蛇回家养,总有一天会成龙。

v唱歌唔系贪风流,条条山歌解忧愁。

唱得忧愁随水转,唱得云开见日头。

v老了难,老了难,老了唱歌嗓又颤。

唔比当初十七八,歌声应过九重山。

善用《诗经》赋、比、兴,常用对比、回环、排比、夸张、迭句,尤以“双关”见长。

v(男):

听讲妹病哥就惊,

拿起电筒连夜行;

双手掀开花蚊帐,

声声问妹病重轻。

(女):

重唔重来轻唔轻,

难为阿哥连夜行;

阿哥一到心欢喜,

重病轻病都好哩。

(直陈其事)

妹在山上割芦箕,

哥在山下铲草皮,

芦箕烧火草皮盖,

生死共堆唔分离。

(以彼物比此物)

橄榄开花花揽花,

郎在榄上妹榄下。

撩起衫尾等郎榄,

等郎一榄就回家。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花正逢时朵朵开,

蝶要恋花快快来。

花开花落有时节,

莫待花落扑空来。

妹是好花园中栽,

哥是蜜蜂千里来,

蜜蜂见花团团转,

花见蜜蜂朵朵开。

(熔赋、比、兴于一炉)

语义双关委婉含蓄

v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借景言情

v岭岗顶上一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

阿妈问涯望脉介?

涯望梅花几时开。

二、上杭傀儡戏(木偶戏)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v县志载:

客家人“信鬼神,好戏剧”.

v傀儡戏起源:

“陈平作傀儡提演,汉高解白登之围”

v传入:

明朝初年,上杭白砂人从杭州学会高腔傀儡戏,而梁氏缘春公则回杭州老家探亲祭祖时,带回戏神“田公”一尊并安奉在上杭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一土屋内——“田公堂”。

v“田公堂”——闽西地区唯一供奉傀儡戏神的庙宇。

v客家傀儡戏的发源地——上杭白砂镇水竹洋。

“田公堂”每年举行一次傀儡戏“田公会”(农历六月二十四)和“陈平会”(农历十二月二十四)。

傀儡戏在上杭兴盛,再逐渐延伸至闽西周边客家地区及赣南、粤东、台湾等地。

v发展壮大——清光绪(1875—1908)年间,全县的木偶戏班已发展到120多个,木偶戏从业人员达数百人。

v高腔傀儡戏:

唱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

无伴奏,只用一人主唱、锣鼓和帮腔衬托气氛。

v乱弹傀儡戏:

闽西汉剧(外江戏)的皮黄声腔,加民族管弦乐器伴奏。

v传统剧目就达1092本,一些“传本”如连续剧,少则演三五天,多则连演五六十天(《隋唐传》)

v成就:

1954年8月,上杭县福胜木偶剧团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大名府》、《对玉环》均获一等奖。

1955年正月,应选晋京参加“全国十三省木偶戏、皮影戏会演”,《大名府》被选进怀仁堂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专场演出。

三、闽西汉剧——“南国牡丹”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v流入:

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

乾隆年间,楚南戏已传入闽西,在宁化县坊田乡大罗村池氏祠堂戏台后壁上,发现有“乾隆丙辰(1736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的记载。

v演变:

乱弹流入闽西后,吸收闽西木偶、西秦戏、饶平戏以及民间音乐和客家方言等艺术养分,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地方剧种。

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v演出盛况与传播:

1、客家祠堂普遍有戏台。

2、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

四、客家武术

v客家地区城乡尚武之风盛行。

v《上杭县志》:

“上杭在历代科举中有21人中武进士,161人中武举。

同治十年(1871年)城关人丁锦堂赴京参加殿试,获一甲状元及第。

v丁状元练武用的大刀,长1.3米、重41.5公斤,现存县博物馆内。

上杭中都女子五枚拳

v《上杭县志》记载,“清末,少林正宗拳械‘五枚拳’传入,蓝溪、黄潭、太拔、稔田、中都一带,男女老少多人精于此拳。

v创始人——清代少林僧尼五枚祖师。

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杭人丘正元和安徽凤阳花鼓娘子梅花得其真传,后结为夫妇同回上杭,发扬光大,创立梅花拳软桩八法。

已传闽、粤、赣三省。

有“传女不传男”的说法。

v传承人丘金莲——曾获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武术团体奖、个人拳术表演冠军、省农运会金银奖等殊荣。

v价值:

五枚拳在北方已失传,是中国武术稀有拳种之一。

v连城拳(隔川乡隔田村黄氏家传)

v武平石家棍

五、绝技

v村落——武平县永平乡中湍村

v绝技——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吊米斗、过锥床、竹篮打水等。

v渊源——与当地信俗有关。

农历十月十五是该村的醮会日。

醮会日每三年一次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竹篮挑水”等民俗表演。

第五章客家民间信仰

一、自然崇拜

■“万物有灵”观念——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动物植物

■天神(玉帝)、土地伯公(公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