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物理 全册教案上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最新高一物理 全册教案上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物理 全册教案上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一物理全册教案上新人教版必修1
绪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演示与讲解,让学生了解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以及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为今后深入学习作好思想准备与方法准备。
二、教具
离心轨道、薄塑料袋、酒精棉球、支架、火柴、干电池组(6V)、直流电压表(10V)、小灯泡(6V)四个、导线数根、光导纤维演示器等。
三、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祝贺同学们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我很高兴能教你们的物理课,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为实现你们的理想目标而同甘共苦。
第一节物理课是绪论课,主要讲三个问题。
1.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个部分。
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
演示:
离心轨道上小球的运动。
问:
小球从多高处滚下恰能通过圆环最高点?
这就是一个力和运动关系的问题。
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的原理以此为基础。
再问:
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
卫星要达到这么大的速度,需要用运载火箭发射。
我国已发射37颗人造卫星,其中有5颗是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实现了全球异地通讯,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世界能看到中国的发展、听到北京的声音;同样我们也能看到与听到世界的动态与信息。
热学 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
演示:
简易热气球的起飞。
用铁架台搭起一个发射支架,反扣一薄塑料袋,袋口向下,在下面适当位置点燃用酒精棉球做的火源,来加热袋内的空气。
一会儿,塑料袋就腾飞起来。
问:
塑料袋为什么会腾飞起来?
我校每年要举行一次学生制作热气球的比赛,希望你们在课外制作活动中能大显身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电学 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
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演示:
电源外电压的变化。
把直流电压表并接在干电池组的两极上,电源的外电路由四个并联的小灯泡组成。
问:
当小灯泡逐个点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源的外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高中电学认为电源电极电压是变化的。
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光学 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演示:
光导纤维传递光能的实验。
由于光导纤维结构简单、可以弯曲,20世纪50年代用光导纤维传输光能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光导纤维和激光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光缆通讯,传递声音和图像的讯号。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光缆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节目增至30多套,干扰问题彻底解决,图像清晰,声音悦耳。
原子物理 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1911年以前,原子内部可以说是一个“黑盒”。
人们对原子的组成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是谁首先解开这个谜的?
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他和他的同事们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此后,科学家又深入核的内部,发现核的组成与变化。
我们要学习原子弹与氢弹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关于核武器的方针政策。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
它跟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示促进、推动)
2.为什么要学好高中物理?
(当学生初步了解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后,应当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
)请同学们先谈谈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再总结三条理由。
①使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了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要素。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全面普及,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人要想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学习科学技术。
普通劳动者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高中物理知识的范围。
物理的学习还使人们能以合格公民的身份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重大政治、经济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作用。
物理学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人们的家庭生活,使衣食住行的方式不断趋于现代化。
家用电器的品种越来越多,城市家庭电视与电话已经普及,电脑开始进入家庭,有的还上了网。
②使人能够进一步学习
大多数专业的学习都要以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这是因为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最为广泛,应用范围最为普遍。
物理学习是人们从事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准备。
一个人的物理学习水平决定了他在什么层次上开始某门科学技术的学习,也会显著影响到他今后学习的水平。
正因为如此,各大学理工科招生时,都把考生的物理成绩高低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③使人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通过物理学习,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物理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学习物理将大大增加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总量,促进大脑提高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就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吸引人而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它既使学习者感到极大的乐趣,又需要学习者付出艰苦的努力。
学习物理能使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增强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的调控,这样就提高了人的心理素质。
物理学中充满着活的唯物辩证法。
学习物理就必须接受它内含的思想与观念,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
学习物理可以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这样就提高了人的思想素质。
总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物理是完全必要的,大家要认真学好高中物理课程。
3.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请同学们先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再归纳三个方面:
①认真阅读,学会自学
学好物理,要认真阅读物理课本。
物理知识全在课本中。
重要的概念和规律都用黑体字标出,其中每个词语都经过科学家的反复推敲,必须逐字逐句加以理解。
阅读课本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语句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领会文章段落所表达的物理内容,掌握课本叙述物理问题的表达方法。
学习物理不能满足于阅读课本,还要自学大量的课外读物与科普期刊。
自学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们大部分知识是经过自学获得的。
自学能力表现在自己会认真阅读、会独立思考、会查找资料,自己能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能获得知识、能理解与运用知识的基本保证。
同学们上高中要增强自学意识,学会自学,对学好高中各门学科都非常有利。
②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学好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
老师经过大学本科四年的培养,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炼,注意学习老师提出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多快好省掌握知识的捷径。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得好不好,主要在老师;学得好不好,主要在自己。
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这个“修行”的功夫要下在“独立思考”上。
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有一位乘火车去旅游的中学生,当他注视窗外的远景和近景时,发现看到的远处村庄好像是向前运动,而近处的树木则好像是向后运动。
他想,按照相对运动的观点,无论是远处的村庄还是近处的树木都应向后运动,为什么观察到的现象与学过的物理知识不符呢?
经过他反复的独立思考,他终于自己找到了答案。
③做好实验,做好练习
学习物理,要认真做实验、认真做练习。
实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出发点;练习(测验和作业)是学习物理的落脚点。
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前者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第一个飞跃;后者是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第二个飞跃。
学好物理,两个飞跃缺一不可。
通过实验课,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实验技能;通过习题课,提高解题能力,掌握思维方法。
这对学好物理有重要意义。
这两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实验课与习题课上还要专门分别详细地讲。
总之,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更广更深,题目也更多更难,要求也更高更全。
同学们要在理解和运用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而独立思考又是理解和运用的关键。
同学们要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阅读与思考,注重实验与练习。
今天的绪论课,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介绍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第二,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第三,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今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还要结合典型问题,讲解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如分析、综合、联想、比较、发散、收敛、辩证思维等。
同学们不但要认识世界,将来还要去改造世界。
今天有一个好的开始,祝同学们在明天的学习征途上,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一个个胜利!
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本绪论部分。
2.在作业本上,书面回答:
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四、说明
1.万事开头难,绪论课难上。
但是上好了,作用很大。
能使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多下功夫备好绪论课是值得的。
绪论课的教学内容不必拘泥于课本的具体叙述,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
选材既要能说明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具体生动、联系实际,又要能体现编者的意图和课本的精神。
2.绪论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作好学好高中物理的思想准备和方法准备。
所谓思想准备,就是使学生产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愿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所谓方法准备,就是使学生懂得学好高中物理的基本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
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在程度和要求上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刚开始学习,往往感到困难,不能适应。
因此绪论课要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但是,怎样学好物理的问题,绪论课只是开个头,随着学习的深入,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正确找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量;知道力的国际单位是N(牛顿);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3)会画力的图示。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5)初步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来命名或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能力目标
通过力的图示,体会用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量)的方法。
通过指明受力物和施力物来体会如何挖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分析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准确把握这一力的初步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力的物质性体现在:
没有脱离物体的力存在,一个孤立的物体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即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
在这里,不宜提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也不宜举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不受下滑力的例子。
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应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把握。
虽然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也不要过早地提出“质点”的概念。
三、教具
磁铁、小铁块、细线;弹簧秤、钩码(学生用,2人一组);刻度尺、圆规。
有条件地可利用投影设备,并准备相应的作力的图示的投影片或实物投影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力学知识、热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和光的知识,到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
上节课已经提到,无论从内容要求、学习方法和能力要求都要深化。
我们初中所学力和运动、功和能都属于力学知识,其中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又是重点和基础。
无论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还是功和能和关系,都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准确把握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第一章就讨论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章 力
一、力
提问:
什么是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演示:
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引导答出:
细线对钩码施加了力。
演示:
磁铁吸引铁块。
引导答出:
磁铁对铁块施加了作用力。
提问:
再举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实例,要求说出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
(对学生举出的目前不好说明的实例,不要过多分析,可指明以后会涉及。
)
小结:
力是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
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当我们研究某一个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例如说物体受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
提问:
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符号是什么?
提问:
仅说一个力多大(是多少N)能不能完整地表达了这个力?
引导学生答出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点)
2.力的大小和方向
(1)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
单位是N(牛)。
(2)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
提问:
物体受的重力方向是____;水里的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___。
(3)力的图示。
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
例1 (教师做):
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000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示。
步骤:
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
如用1cm长的线段表示500N的力。
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cm),然后画上箭头(图1):
例2 (学生做):
作出下列力的图示:
(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
)
①物体受250N的重力。
②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
③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N。
答案:
说明:
①选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
②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
提问:
上述三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提问:
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知识。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利用已有的弹簧秤等演示,总结上述两方面效果。
)
今后我们将定量地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小结: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常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是形象地表述一个力的方法,不要忘记定标度。
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提问:
说出不同力的名称。
(学生边答,教师边在黑板写出,并有意识地分成两类:
按性质命名的力和按效果命名的力。
)
总结:
4.力的分类
按性质命名的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
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浮力、向心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而且是合力,不宜过多说明。
)
不同效果的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如绳子的拉力、车轮的压力、路面的支持力,实际上都是弹力。
按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如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力都可以是动力。
上述关于力的分类,还要在不断学习中扩展并深化。
在力学范围内,接力的性质划分,常见的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为了学好力学,首先要从产生、方向及作用效果上认清这三种力。
下面几节就分别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这三种力。
(三)课堂小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方向和作用力是力的三个要素。
要会力的图示,它体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四)作业
p.9:
练习一
(1)
(五)板书(建议)
第一章 力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
N(牛),大小用弹簧秤测量。
力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
力的图示:
标度
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
按效果分
力·重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重心的概念,会求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
(3)知道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及物体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2.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2.“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三、教具
1.演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弹簧秤(悬挂式、台式两种)、铁块及外表相近的铝块(均用相同颜色油漆涂饰外表)、钩码(50g×10)。
2.演示重心
(1)重心板(直角尺状、三角板——有悬线);
(2)起重机重心变化的CAI课件;
(3)“欹器”——录像片;
(4)“双锥体”及配套支架;
(5)“铁锹”模型——纸管一端缠有金属丝,剪刀、天平。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里有两个物体,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
用手掂一掂,或弹簧秤称量一下,发现它们不一样重。
这里的“重”是我们的感受,或是测量的结果,这说明这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同。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重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水会自动从高处流向低处,抛出的物体会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明确:
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
物体都有质量,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就会受到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请同学回答:
根据什么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观察:
由静止释放的物体(粉笔头)沿竖直方向下落;悬挂在细绳下的物体静止时,绳沿竖直方向——由二力平衡和重力沿竖直方向向下。
如果有同学问“纸片飘飘落到地上,并不是竖直下落的,怎样解释?
”答:
飘忽不定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纸片也是竖直落下的。
以后我们还会做这个实验的。
指出几点:
①竖直方向也叫重锤线方向,也就是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因此,不宜把竖直方向说成“垂直”方向;
②“向下”是相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的,对于地球另一端的观察者,其“上”、“下”指向刚好与我们相反。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①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②实验: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g
指导阅读教材第11页第1段:
“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也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找出关键词并加以理解。
“静止”:
演示细线悬挂重物加速上升时线被拉断——重物对悬线的拉力大于重力;台秤加速下降时,示数小于物重——被称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竖直”悬绳(或“水平”支持物):
“等于”:
只是数值上相等。
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对绳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施力者是该物体,以后还会学到其它区别。
因此将“等于”二字换成“就是”二字是不妥的。
3.重心
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在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
“认为”:
重心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
“从效果上看”:
等效代换的思想,即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如果想象把构成物体的全部物质压缩成一个点集中在重心处,将不影响研究的结果。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演示:
均匀直棒的重心在中点;均匀三角板的重心在三条中线的交点。
均匀球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环重心在圆心。
回顾:
初中学过,可以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
演示:
重心板实验。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是物体上的一个点(如圆环、直角尺等)。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还跟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如:
一把铁锹的重心在靠近鍬头的一侧。
演示“模拟铁鍬”的重心。
问:
如果从重心处切开,哪头重?
同学回答并用杠杆平衡解释支点在重心处时“铁鍬”的平衡。
最后用剪刀剪开“铁鍬”,两段各放在天平两盘中,验证一下。
演示:
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重物的质量和高度而变化——CAI课件。
重心随重物质量增大而前移,随提升高度增大而上移,重心快超出支面时发出报警声。
放录像:
欹器。
静止时向右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处于正位,继续倒水,重心向左上方移动,倒满水则倾覆。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3)重心的实用意义
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可阅读《读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
计算势能,用到重心的概念。
4.万有引力
(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与月球之间、行星与太阳之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3)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间距离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小。
(定量关系将在以后学习)
由于一般物体的质量不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
例如两个直径1m的铁球(质量约4100kg)靠在一起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约为1.1×10-3N。
天体的质量很大,因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巨大。
例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约是3.6×1022N,它足以拉断直径9×103km的钢柱。
(三)课堂小结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
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
2.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
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
G=mg。
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
(计算表明:
沿地表相距1800m的两点,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
)
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p.13练习二。
说明:
第
(1)题第③项中“运动”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
2.演示:
双锥体“往上爬”。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
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
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
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
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五、说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
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力·弹力与胡克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弹力是在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计算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