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378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教案.docx

宏观经济学教案

《宏观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线索

知识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所作的思考,因此对知识把握的最佳门径是搞清这些知识原初所针对的现实问题,这样才能搞清其中的思想,知识才能变成活的知识。

为此,我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的微观体系是建立在亚当斯密范例的基础上的,那么,宏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凯恩斯范例的基础上的。

凯恩斯范例,是针对1929年的世界性大萧条的,这次大萧条使得既有的知识体系显得苍白无力。

于是,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通论》,提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政府积极干预的解决方案。

这个范例中体现出来的分析框架,就是现代的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凯恩斯以前,当然本来就存在宏观经济问题,比如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或者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在凯恩斯前的理论中也未尝没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但是,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回答1929年的大萧条问题。

大萧条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总需求长期性不足,使得国民经济长期停滞在远低于其经济潜力的水平上,使大量工人失业、大量生产要素闲置。

凯恩斯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对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归结为一个萨伊定理,根据这个定理,这种长期需求不足的现象根本就是不应该存在的。

所谓的萨伊定理,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话,叫做:

供给会产生自己的需求。

什么意思呢?

一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产品,叫做总供给,所有的产品价值都可以还原为工资、利润、利息、地租,而这就是人们的社会总收入。

总供给的产品都卖出去,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经济就可以顺利地继续运行下去。

那么有没有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可能呢?

传统理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生产产品形成的收入,无非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的部分,不能形成直接的购买,但是可以转化为投资,那么投资是否会小于储蓄呢?

不会,储蓄是资本供给,投资是资本需求,资本的市场价格是市场利率,如果投资不足,则利率会下降,人们会少储蓄一点,多消费一点。

总会找到一个均衡的市场利率使得意愿的投资需求等于意愿的资本供给(储蓄)。

可见,通过市场利率的调节,储蓄总是可以转化为投资,总供给就总是可以有足够的总需求。

那么会不会出现经济总量低于社会生产潜力,出现长期的失业呢?

也不会,因为我们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资源之一,当然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果有失业现象,那一定是工资率太高了,市场会自动调整,是工资率下降,直到所有的非自然失业消失为止。

这就是萨伊定理的大概含义,也就是说,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会通过价格信号来自动地调节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长期,不可能出现个别产品卖不出去,不可能出现总需求不足,也不可能出现失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长达十年的大萧条呢?

凯恩斯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以归结为三大心理规律。

首先,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比率确是呈下降趋势的,也就是说,如果我去年的1万元收入中消费比率是80%,那我今年的收入增加一百元,在增加的一百元中,只会拿出70元进行消费。

也就是说,人们越富,储蓄率就越高。

这被称为边际储蓄倾向递减,也就是凯恩斯发现的第一大心理规律。

这里与前面的古典理论的不同点在于,古典理论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而凯恩斯认为,消费只是收入的函数。

其次,储蓄率越高,就意味着需求缺口越大,这就需要投资相应地跟上来,才能保证总供求平衡。

但是,凯恩斯说,投资需求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利率,它是使用投资的成本,一个是预期利润率。

在市场利率既定的情况下,预期利润率越高则投资需求越高,反之则反。

但是,预期利润率,市场前景,是很不确定的,一个偶发性事件就会造成悲观性的预期,而且这种悲观预期会像传染病一样有传染性,这就会造成预期利润的悲观心理,导致投资需求不振。

这是所谓的第二大心理规律。

第三,如果预期利润率前景不妙,那还可以通过降低市场利率来挽救投资需求。

市场利率在现代社会,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求。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在凯恩斯时代,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货币发行量以黄金储备为基础,是相对稳定的,黄金生产供给不可能随意扩大。

再看货币需求,凯恩斯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交易需求,这是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的开支而需要保持一部分现金货币在手,凯恩斯认为这种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商业惯例,是相对稳定的。

另一部分是投机需求,也就是说,我们的收入,除了用于消费以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储蓄,而储蓄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金资产,它的优点是灵活稳定,缺点是不能增值;另一个部分是股票证券,优点是能够带来股息收入,缺点是有贬值风险。

凯恩斯把投机需求货币设定为市场利率的函数。

也就是说,在股票证券的股息既定的情况下,利率越低,意味着股票价格越高,股票价格越高,意味着贬值风险越大,而贬值风险越大,人们就越是愿意把股票证券卖出去,换成现金,也就是说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越大。

结果总的货币需求越大,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投机货币需求大,市场利率就不可能下降。

凯恩斯说,特别是在人们感到股票价格太高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预期股票价格要跌,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这被称为凯恩斯流动性陷阱,这样,市场利率就不可能降下来。

这被称为第三大心理规律。

这样,投资需求当然就不可能增长,投资就不可能补足需求缺口,于是总需求不足就形成了,这就是凯恩斯对大萧条的分析。

这里要多解释一下,萨伊定理里面有一个市场利率,凯恩斯的分析里面也有一个市场利率,为什么一个下降一个不能自由下降呢?

关键是前者没有所谓的投机货币需求,在萨伊定理看来,钱总是有用的,没有放着不用的钱,从股市上撤出的钱一定会变成消费,因此,投资不足则消费增加,因此储蓄减少了,因此储蓄等于投资。

而在凯恩斯看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消费是既定的,人们会窖藏现金。

对于凯恩斯的理论虽然后来有进一步的争议,但都是在凯恩斯的分析形成的基本框架之下进行的,所以凯恩斯成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在1973年以前,西方经济政策也主要是以凯恩斯的思想为指导的,1973年以后,西方经济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滞胀,于是又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理论,丰富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近年来,经济紧缩又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

二、三类宏观模型

1.经济增长理论

2.生产能力不变的长期模型: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3.短期: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4.长期与短期之间的转变:

具有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

三、课程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

第四章产品市场均衡模型

第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LM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AD-AS模型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开发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菲利普斯曲线、失业和通货膨胀

四、参考书目

多恩布什等(2001),2003《宏观经济学(第8版)》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杰弗里.萨克斯等(1992),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赖恩.斯诺等等(1994),1998《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苏剑,等/译商务印书馆

蒋中一(1984),1999《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刘学/译商务印书馆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量的。

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总量均衡的国民收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会达到多少,是否能实现充分就业。

所以,本章首先就是要研究这个最主要的总量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狭义的)国民收入的含义

国民收入的准确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一国在既定时间(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还有一个概念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的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前者是属地,后者是属人(中国原来考虑GNP,现在考虑GDP,后者可能统计起来简便些,但有个缺点,就是我国生产的相当一部分财富都不是我们的财富,而是外国人的,所以,GDP有点欺骗性)。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其根本思想是一定时间内新生产的财富。

有几个要点:

第一,为什么说最终产品?

就是为了防止重复计算,小麦也是新增财富、面粉也是、面包也是,如果分别累加,显然不合理,因为前两者的价值都被消耗附加到后者去了,所以必须是最终产品。

第二,注意,一些中间产品是可以算作GDP的,这就是粮库里还没有卖出去的小麦、面粉厂未及卖出去的面粉,虽然是中间产品,但其价值还没有转移,从新增财富的意义上应该统计进去,还有盖了一半的房子、水电站等等。

第三,还有服务,要算进去,旅游、咨询、教育,等等。

第四,市场价值,因为产品服务五花八门,要统一起来,就按现在市场价格来计算,这样才可得出一个统一值。

第五,市场转手交易中,比如一件旧房产,进行了市场交易,旧房子显然不应该算作新增财富,但是转手交易的中介拍卖费用算新增服务。

GDP概念和统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说过,不要重复计算,但在GDP中有一个重复计算,即各种资本品,生产财富要耗费资本财富,电钻是最终产品,算在GDP中,但是它的价值在装修房子过程中被转移了,消耗了,重复计算了。

所以有了一个国民生产净值(NDP)的概念,

NDP=GDP-折旧。

第二,防范破坏社会的服务,被统计进去了。

第三,未被计入的新增财富,家庭劳务,地下经济。

(江浙地区有藏富于民的政府行为,其国民收入被部分地隐瞒)

第四,它是一个流量指标,相对的是存量指标。

存量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下来的自然资源和人为资源,这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它决定着我们的当下的生存质量和我们的发展潜力,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

存量和流量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的新增财富总是以消耗存量为代价的,如森林、水、矿产、基础设施、资本等等,另一方面,新增财富又可以积累我们的存量,比如农田基本建设、比如植树造林、比如建故宫博物院,等等。

我们的经济目标,应该是使我们的存量越来越多,而现实中却很可能越来越少,即新增流量小于消耗的存量,现在中国的状况就是这样,片面地讲究增加GDP,讲究有水快流,一个造纸厂一年生产100万元的产值,它污染的水资源价值却达到一个亿,这就是我们最愚蠢的地方。

二、GDP的两种计算方法

1、一种是支出法

即通过加总各种市场支出的方法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Y=C+I+G+NX

其中,

Y是国内生产总值,就是国民收入。

C是私人消费支出,注意,住房的购买不算消费支出,算私人投资。

I是私人投资,这里的投资的含义主要是从对投资品购买的意义上讲的。

注意:

购买股票证券的活动不算投资,而企业用发行股票得到的金钱购买机器设备才算投资;私人增加消费品储备的购买算消费,不算投资,但是,企业增加材料或产成品储备,则算投资,叫存货投资;由于企业购买投资品的一部分是为了补偿原有机器的折旧,因此,还有个净投资的概念,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折旧。

G是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不同于政府开支,政府开支中还有一项是转移支付,转移给穷人消费,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政府开支中的转移支付不算在GDP中,只有政府采购计入GDP;

NX是净出口。

在前三项中,我们的购买有一部分是购买别人的产品,这是别国创造的新财富,应该扣除;反之,别国购买我国的产品支出,应该计入我国的GDP,两者相互抵消,净出口应该算在我国的总购买中。

把这后四项加起来,就是总支出,或者总购买。

但这个总支出,与后面要讲的总需求不一样,这个问题后面再讲。

2、第二种是收入法

即通过加总国内总收入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我们的最终产品劳务,总是可以分解为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和原材料成本、企业间接税等(直接税不算,否则是重复计算)。

而原材料,又可进一步分解为上述几项。

最终可以得到: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企业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等几项。

因此,我们把这几项加总就可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了。

因此,也可以说,新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报酬的总和,其中间接税是政府权力的报酬。

还有成本加成法计算国民收入的,这里略去。

3、支出法与收入法的恒等关系。

支出法与收入法既然是计量同一个新增财富,所统计出来的结果应该相等,如果不相等,

要以支出法为准,在收入法中加上遗漏项。

因此,支出法与收入法应该是衡等关系。

这个衡等关系意味着,一国的总购买一定等于该国的总收入。

这就有一个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涉及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如果

把总需求看成是总购买,总收入看成是总供给,那么这两者怎么可能总是相等的呢?

关键在于,总购买中有一个存货增量项,这一项里包括非意愿的存货增量。

当总需求不足而造成产品积压的时候,就以存货增量的形式出现,它是企业非意愿地增加的存货,是企业非意愿地在存货上的投资支出,这样处理当然是为了统计上的方便,所以,总支出一定等于总收入,但总需求不一定等于总供给。

三、GDP的分解:

其他几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及其关系

为了后面的展开方便,这里现行介绍一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及其关系。

(1)在没有政府没有外贸的情况下:

Y(GDP)=C+S,即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

AE=C+I,即总支出等于消费加投资。

(2)在有政府和外贸的经济体中:

E=C+AI+G+NT

Y=YD+TA-TR,YD是可支配收入,TR是政府转移支付.,TA是政府税收收入(不考虑间接税)

YD=Y-TA+TR=C+S

C=YD-S=Y+(TR–TA)-S

(3)实际GDP、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利率:

在前面我们给出的国民收入概念中,我们是按照新增财富的现行市场价值来计算的,我们得出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是名义国民收入。

由于现实中存在通货膨胀,不把通胀因素扣除,就无法对国民收入进行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就必须采用实际国民收入的概念。

将名义GDP转化为实际GDP的办法是,制定一个基期,然后用基期价格来计算本期全部商品的总价值,即为实际GDP。

我们一般所说的GDP都是指实际GDP。

一般有三个价格指数来测度通胀率:

一个是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第二个是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篮子固定消费品的价格;第三个是生产价格指数(PPI),它也计量一篮子固定商品的成本价格,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区别在于,它的商品篮子包括原材料和半成品,而且其计算的是出厂价。

而第一个GDP缩减指数的计算基础篮子包括全部商品。

有个价格指数,就可以计算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

π=(Pt-Pt-1)÷Pt-1,此处π是通货膨胀率,Pt是本期价格,Pt-1是基期价格。

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就是实际利率。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一、不存在技术及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量增长率

生产函数可以被写为:

Y=f(K,N,A)

其中,K是资本存量;N是劳动力数量;A是技术进步的指数。

在假设技术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上述函数可以被写为

Y=f(K,N)。

(1)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率

Y随K和N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是: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如果k和N都增长同样的比例,则Y也增长同样的比例。

如果K不变,则有ΔY=MPPNΔN,即,产量的增长率是劳动投入增长的边际产量;同样,如果N不变,则ΔY=MPPKΔK,即,产量是资本存量增长的边际产量。

如果N和K都变动,则ΔY=MPPKΔK+MPPNΔN.意思是说,产量的增长,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造成的。

假设生产要素都得到他们的边际产量,且规模报酬不变,则有MPPK·K+MPPN·N=Y,即是说,总产量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结果。

其中MPPK·K是劳动投入的贡献,MPPN·N是资本投入的贡献。

如果把上式两边除以Y,则有(MPPK·K)/Y+(MPPN·N)/Y=Y/Y=1。

其中(MPPK·K)/Y是资本投入贡献的份额,(MPPN·N)/Y是劳动投入贡献的份额。

对于ΔY=MPPKΔK+MPPNΔN式,两边同除以Y,则有ΔY/Y=(MPPK/Y)ΔK+(MPPN/Y)ΔN,

或者,ΔY/Y=(MPPK·K/Y)ΔK/K+(MPPN·N/Y)ΔN/N

意思是说,经济增长率,是劳动投入增长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的份额,资本投入增长率的份额是(MPPK·K/Y)ΔK/K,劳动投入增长率的份额是(MPPN·N/Y)ΔN/N。

我们可以用θ代替(MPPK·K)/Y,用(1-θ)代替(MPPN·N)/Y,则前面的式子ΔY/Y=(MPPK·K/Y)ΔK/K+(MPPN·N/Y)ΔN/N可以写成:

ΔY/Y=θ(ΔK/K)+(1-θ)*(ΔN/N)

(2)人均产量增长率与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有时候不如人均产量增长率有意义,因为决定一国贫富的是人均产量而不是总产量。

在上式中,如果在产量增长率中,减去劳动的增长率(ΔN/N)[表示人口增长率],就可以看到产量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之间的差异:

(ΔY/Y)-(ΔN/N)=θ(ΔK/K)+(1-θ)(ΔN/N)-(ΔN/N)=θ(ΔK/K)+θ(ΔN/N)=θ(ΔK/K-ΔN/N),

即(ΔY/Y)-(ΔN/N)=θ(ΔK/K-ΔN/N)。

令y=Y/N,k=K/N,则Δy/y=(ΔY/Y)-(ΔN/N),Δk/k=(ΔK/K-ΔN/N)

上式可以写为,Δy/y=θ*(Δk/k)

这个式子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长必须有经济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第二,而要使经济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则必须资本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

也就是说,如果资本的增长率大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每个劳动力配备的资本数量会增加,由此造成的产量增长率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的。

二、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率生产率

在上面,我们假设没有技术进步,因此,经济增长率完全是由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造成的。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经常会出现劳动和资本投入不能说明的增长率。

比如对于ΔY/Y=θ(ΔK/K)+(1-θ)(ΔN/N),设θ=1/4,1-θ=3/4,ΔK/K=1.2%,ΔN/N=3%,则经济增长率应该等于0.9+0.75=1.65%,而实际经济增长率却达到3.15%,这多出来的1.5%实际上是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

考虑技术进步,则生产函数可写为Y=Af(K,N),

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析可写为:

ΔY/Y=θ(ΔK/K)+(1-θ)(ΔN/N)+ΔA/A

ΔA/A即是技术进步造成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或叫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是用相同的要素投入得到的更多的产出。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难像劳动和资本那样量化测量,因此,全要素增长率也被写为一种索洛剩余的形式:

即ΔA/A=ΔY/Y-θ(ΔK/K)-(1-θ)(ΔN/N)

实际上,索洛剩余几乎包括资本和劳动因子以外的一切原因,除了技术进步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资源的影响,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等等。

但是相对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资本和技术进步,下一节讨论资本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处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经济增长的稳态均衡:

索洛模型

一、两个基本假设

1、资本可以被调整为,在任何时候吸收任何数目的劳动力加以使用。

也就是说,单位劳动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资本,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劳动的产量越高。

2、劳动和资本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一切劳动和资本供求,不存在非意愿的失业,也不存在计划的储蓄与计划的投资不相等的情况。

也正是因此,下面的模型成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索洛模型的推导

1、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Y=f(K,N),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有λY=f(λK,λN)。

设λ=1/N,有Y/N=f(K/N,N/N),

令y=Y/N(人均产量);k=K/N(人均资本装备量);有y=f(k)

2、由Y=C+I

可得,Y/N=C/N+I/N

可得,y=f(k)=C/N+I/N

3、把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即上述各项都是随时间变动而变动的变量,

则有,y=f[k(t)]=C(t)/N(t)+I(t)/N(t)

对k以时间t为变量进行微分,则有dk/dt=d(K/N)/dt=(1/N)(dK/dt)-(1/N2)K(dN/dt)

令dk/dt=k。

(注意,k上加点,表示人均资本装备量的增长量,下同),dK/dt=K.(表示资本存量的增长量),dN/dt=N.(表示劳动量的增长量),则有k.=K./N-(K/N2)N.

上式两边同除以k=K/N,则有k./k=K./K-N./N

式中,k./k为人均资本增长率;K./K为资本增长率;N./N为劳动增长率。

以N./N为人口增长率n则上式写为:

k.=(K./K)k–nk

由于k=K/N,而K.=dK/dt=I,则有,

k.=(K./K)k–nk=(I/K)(K/N)-nk=I/N-nk

可得,I/N=k.–nk,把此式代入Y/N=C/N+I/N,则有

Y/N=C/N+k.+nk,有Y/N-C/N=S/N=k.–nk,有Ys/N=k.–nk,sy=k.–nk

由于y=f(k),所以有sf(k)=k.–nk

三、索洛模型的含义

对于sf(k)=k.-nk,即k.=sf(k)-nk

其中s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量,k.为人均资本增量,f(k)为人均产量,n为人口增长率。

此式的含义为,一个社会在单位时间中(一年)的人均资本增量等于人口增长率与人均资本量的乘积。

或者说,储蓄中的一部分被用来进行资本广化(装备新增劳动力);另一部分则被用来进行资本深化(给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

在此基础上,索洛模型被用来说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参见教材(P56,3-4),在教材中,还追加了一项,就是折旧率,假定折旧率为固定的比率d,则上是可以改写为k.=sf(k)-(n+d)k,即储蓄中要进行资本广化和补偿机器的磨损。

再看这个图:

最上面的一条曲线表示人均资本装备量与人均产量之间的关系,人均资本装备量越大,则劳动生产率越高,人均产量越大,但是在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是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这和前面的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并不矛盾,因为人均资本装备量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并不是同比例增加)。

所以人均资本装备量得边际人均产量递减。

下面的一条曲线是人均储蓄曲线,它的纵坐标之与人均产量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

在下面的一条直线,是按照固定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本折旧率做出来的。

我们看到直线和储蓄曲线交于c点,此时的资本人均装备量是k^,在此之前的人均资本装备量,如k0处,人均储蓄大于资本广化所需要的资本金,导致人均资本装备量增加,于是人均产量增加,一直到k*处为止。

反过来,再看,如果人均资本装备量大于k*,则由此导致的人均产量的人均储蓄量不足以满足折旧和装备新增劳动人口的需要,导致人均资本装备量降低,导致收入降低,储蓄降低,一直到k*点为止。

可见,索洛模型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将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不可能更高,也不可能更低。

四、影响经济增长限度的几个因素

从书上提供的图形(P56,3-4)我们可以看出,影响经济增长限度的因素至少有三个:

第一个是储蓄率,边际储蓄倾向增大,则人均产出还会增高。

但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增长是有限的。

第二个是人口增长率,如果人口增长率减慢,则人均收入的均衡点也会更高些,当然,这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个就是生产函数曲线,它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会使生产函数曲线不断地向上移动。

人均产量增长的极限会由此而不断地向远处延伸。

第三节内生增长理论

在上一节,我们看到,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经济增长前景是无限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不可人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80年代的内生增长理论,则把技术进步与经济系统的人为因素联系了起来,是技术进步内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