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067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设计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精读课文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

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诗,抓住诗中不同景物的特征展开想象,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教给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说出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乡村生活的情趣,想象画面,体会村居的整体情境。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想象,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宿新市徐公店(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

同学们,展示春景美不美?

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

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2.解题。

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3.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4.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1.了解景物。

自由朗读后交流:

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

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再读诗句,读通顺。

四、重点突破,理解诗

1古诗词三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2.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说一说。

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

(没有找到)

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

(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无”是没有的意思。

 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

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

六、课堂总结,再现课文。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

七、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四时田园杂兴(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揭题。

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

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

2.读诗题,解题意。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他们分别怎么样?

教学过程四时田园杂兴(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3)读诗思考: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4)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宁静。

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

(板书:

宁静以动写静) 

总结:

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四、总结交流,拓展阅读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

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教学过程村居(第三课时)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边写边提醒:

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

2.(板书:

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师板书“村居”)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

提醒:

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教学过程村居(第三课时)

二次备课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小”“草”“媪”,发现了什么?

(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

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

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

(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

(东笼蓬)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生简介画面:

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品环境品人物

五、总结

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

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清平乐》!

六、布置作业背诵古诗

2.乡下人家

课题

2.乡下人家

课型

精读课文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

会写“构、品”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给足学生朗读时间,整体感知大意,抓关键语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写了哪些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画面,表达感受,体会乡下人家生活的独特和迷人。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想象,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

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试着说一说。

2.看完图片,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

乡下人家)学生齐读课题“乡下人家”。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乡村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走进乡下人家。

3.简介作者

二、自学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3.

(1)生字学习、词语理解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配几幅图,分别给每幅图起个名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板书: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四、细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段

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用铅笔作上记号。

2.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五、课堂总结,再现课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

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

1.那我们先从第一自然段开始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并思考每一句主要写的是什么。

(2)这第三句话句子比较长,到底是讲什么呢?

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出示句子。

2.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别都写了什么?

(2)那你们喜欢这里的花呢,还是喜欢这里的竹呢?

有喜欢花的有喜欢竹的,那就先看写花这一句,大家一起读一下。

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抒发情感,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分组探究,自主抒发对课文的感悟,概括出四句诗。

1.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种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读书方法,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试?

下面3、4、5、6段每组读一段,看能不能也概括出一句诗来,把它写在该段的空白处。

但要注意你们概括的诗句要能和上面的连起来,读起来要顺口。

2.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文,我们欣赏了乡下迷人、独特的风景,了解了乡下人家质朴、快乐的生活,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2.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2乡下人家

 

屋前瓜果美又香,种花种竹好风光。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

大鸡小鸡觅食忙,小鸭戏水河中央。

(鸡鸭觅食图)

 红霞晚餐看鸟归,夜听虫鸣入梦乡。

(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独特迷人好风景,乡下人家心欢畅。

五、教学反思

 

3.天窗

课题

3.天窗

课型

精读课文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慰、藉”等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卜”,会写“、”等11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试试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乡下孩子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想象,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身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户,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习惯在屋顶上开个天窗,天窗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板书:

3天窗)

2.师:

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3.天窗虽小,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小朋友们的童年充溢想象,下面让我们和作家茅盾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4.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茅盾先生笔下的天窗是什么样子的呢?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3.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4.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

说说天窗在哪儿?

为什么开天窗?

2.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3.完成填空:

《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哪个段落最能概括体现了这种神奇?

(最后一段)

四、学习结尾,学会质疑

1.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

有什么问题?

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回顾旧知,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窗是怎么来的。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发明了天窗?

2.导入:

(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怎么理解“无”“有”“虚”“实”?

(3)简要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引入中心问题:

小小的天窗是怎样让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为什么是应该被感谢的?

让我们走进课文4—7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读。

(板书“唯一的慰藉”)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设身处地想一想:

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用“△”标出最能表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

(板书:

夏天阵雨时)

2.屋子,被关上了,天窗,却无法关上;身体,被锁住了,想象却无法锁上!

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第五自然段

我们合作,把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老师的引读。

透过天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一起来填一填吧!

4.夏天阵雨来了时,这一方小小的天窗抚慰了孩子们沮丧孤寂的心灵。

因而,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小结:

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一条黑影,通过奇妙的想象组成一体,构成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天窗小小的空白,勾起孩子多少神奇的想象!

(板书:

小小的空白,神奇的想象)

(三)总结升华,探知真谛

1.展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比较句子:

A.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得感谢的。

B.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后一句话较为具体。

(2)“天窗”加不加引号,表达的意思同不同?

(天窗加上引号,有特殊意义)

(3)文中加了引号的“天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只有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才能走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4.*三月桃花水

课题

4*三月桃花水

课型

略读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绮、谈”等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尽量放手,多给学生资助阅读、想象、朗读和体会的空间,点拨或者提醒学生迁移运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爱恋与赞美。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

(齐读课题。

) (板书课题:

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铃铛绮丽回旋应和纤细沉醉草如茵柳如眉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4.教师提问:

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思考:

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

是什么句式?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

(两句话,是疑问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找出来,读一读,思考: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四、总结全文,体悟感情。

讨论:

小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首散文诗写的是春水,作者表达了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

喜爱和赞美)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阅读课四时田园杂兴

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

课型

阅读拓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想象画面,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描写的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诗句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板书:

清新、田园、安逸闲适)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

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

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

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

(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

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

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

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

(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

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4.总结背诵

 

口语交际转述

课题

口语交际转述

课型

口语交际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小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组学生掌握要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教学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领导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述”。

(板书课题:

转述)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诱因。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板书:

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转述的内容说一下?

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

还要关注转述者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学生倾听是否认真。

(三)模拟情境,实际交际

1.向同学转述活动通知:

如果我班小磊同学因事没来上学,请向他转述这个通知。

(1)实践训练。

小组合作,每组选派两人,一个人扮演小磊,一个人转述学校的通知,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之后,组内再轮换一次进行转述实践。

(2)选代表进行表演,全班学生集体评议。

2.请同学向家人转述通知:

如果小磊同学因病不能上学,我们打电话转述学校的通知,而接电话的却是小磊的家人,此时该怎么转述呢?

(1)实践训练。

同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

(2)请同学与老师合作来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转述的情况。

预设:

妈妈有事让你转告爸爸;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转述家长要对老师说的话等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组内转述。

3.根据时间情况请一两个小组汇报,注重相应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时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总结提升,课外交际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从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2.师总结:

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别人转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把握好好转述的注意事项,并在生活中多锻炼,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

希望同学们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业布置:

转述今天学校里的活动。

 

习作我的乐园

课题

我的乐园

课型

习作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围绕生活的乐趣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写自己在某个地方的快乐生活,并与他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写出自己的乐园,突出我在了乐园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

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调动生活积累,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请围绕乐园这个话题,说说你的乐园在哪里?

1.观察图片,说说你要选择哪一个?

你想怎样写?

2.明确习作内容:

“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中的活动”“乐园给自己的快乐”。

3.教师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