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505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docx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精品

阳新县富池大桥

预应力空心板静载检测实施方案

 

1引言

1.1工程概况

略。

1.2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2试验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

(2)富池大桥施工设计图,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XX),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XX),人民交通出版社;

(5)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关于富池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的函》;

3试验检测项目

根据相关规范及合同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如下内容:

(1)各关键断面挠度观测;

(2)跨中截面不同梁高正应力检测;

(3)支座附近弯剪区剪应力检测;

(4)开裂检测及裂缝观测(含裂缝出现的荷载、裂缝分布、裂缝宽度等);

(5)承载力评价。

4检测仪器及设备

(1)挠度、变形检测

挠度计TDS303数据采集系统

(2)应力测定

电阻应变片TDS303数据采集系统

(3)开裂检测及裂缝观测

裂缝观测仪

(4)其它设备、配件

①液压泵,液压千斤顶3台;

②加载反力架及主梁、次梁;

③各种规格垫板;

5试验加载方案

5.1加载方案

利用反力梁加载,按规范利用跨中集中力分步加载。

根据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关于阳新县富池大桥预制空心板静载检测的函》及相关规范要求,确定加载值大小。

根据现场条件,采用配重反力梁的方式通过液压千斤顶加载,并采用跨中集中荷载加载方式。

如图1、图2。

图1反力梁加载平面布置图(单位:

cm)

 

图2反力梁加载断面图(单位:

cm)

6加载程序

静载检测采用分级加载,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规定,“当荷载小于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该荷载值的20%;当荷载大于该荷载值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该荷载值的10%”。

1)正规试验前的预压:

检查试验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及减小支座沉降和变形,正规试验前

宜对构件进行预压。

加载、卸载程序:

分级加载:

即:

0→0.10P→0.20P→0.30P→0.40P→0.50P→0.60P→0.70P→0.75P→0.80P→0.85P→0.90P→0.95P→1.00P

跳级卸载:

1.00P→0.80P→0.60P→0.40P→0.20P→0.00P

P为最大加载荷载。

7试验检测

7.1挠度观测

挠度观测共设置六个控制截面,支座截面(两个)、跨中截面、四分跨截面(两个),距右支座1m处截面(一个)如图3所示。

图3、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除跨中截面外,每个支座截面设置一个挠度测点,跨中截面设置两个挠度测点,分别布置于跨中截面的对称部位。

支座截面的挠度观测值是用作对支座沉降的修正。

在每级试验荷载施加后,持荷10~15min,待变形稳定之后,测读记录各种数据,然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7.2应力测定

正应力测定选择跨中截面为测试截面,可沿梁高方向不同高度处每侧布置5片应变片,用于测定荷载作用下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

图4跨中控制截面应力测点布置示意图

应力测定采用电阻应变测试方法。

7.3裂缝观测

加载试验之前,在施工方和监理方的见证下,采用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直径不少于50mm的普通放大镜详细对试验构件的表面进行观察,并用带色铅笔在梁体混凝土上详细描出局部缺陷,特别是构件下部(试验中的受拉区),对已有的裂缝(主要为温度裂缝或养护不当产生的龟裂)做出标记,并采用裂缝观测仪读出裂缝宽度;而加载时出现的裂缝,应用另一种颜色的铅笔或一种标记描出,以便区别。

在每级试验荷载作用下,随时用放大镜和裂缝观测仪观测构件表面,检查原有裂缝变化,同时全面积地进行检查是否有新裂缝的出现,观测区域重点放在构件的受拉区,发现裂缝后,记录其长度、位置、宽度、出现该裂缝的荷载等级。

8检测结果处理

8.1挠度检测结果

(1)挠度检测原始结果格式

(2)挠度检测结果的修正

由于在加载过程中支座会产生少量的沉降,检测到的挠度数据并非真正的挠度,应消除支座沉降的影响,修正方法为:

修正后的结果格式如表3。

桥梁板检测原始记录表(梁号:

)表2

左支座

L/4

L/2

3L/4

距右支座1m处

右支座

表①

表②

荷载等级

加载值(kN)

读数

沉降值(mm)

读数

挠度(mm)

读数

挠度(mm)

读数

挠度(mm)

读数

挠度(mm)

读数

挠度(mm)

读数

沉降值(mm)

初读数

1级加载

2级加载

3级记载

4级记载

5级记载

6级加载

1级卸载

2级卸载

3级卸载

8.2应力检测结果

格式如表4所示。

梁板加载应力测量结果(MPa)表4

加载等级

加载值(kN)

测点(梁底→梁顶)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

测点5

初读数

1级加载

2级加载

3级加载

4级加载

5级加载

6级加载

8.4开裂检测结果

每级加载后,在持续时间内,仔细观察裂缝的出现及发展,在持续时间结束后,观察并记录各项读数,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的裂缝时,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开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值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裂缝时,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其开裂荷载实测值。

画出各级荷载下裂缝素描图。

9综合评价

依据相关规范的评价标准,从挠度、开裂情况、应力等多各方面根据检测结果做出评价。

将实际测试的数据与设计要求的计算数据进行比较,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考虑安全系数,判断结构是否能达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