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47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docx

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基础测绘项目

技术设计书

 

**市国土资源规划设计测绘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山至黄金坳区域基础测绘项目

技术设计书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签字):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盖章):

**市国土资源局

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字):

年月日

 

**山至黄金坳区域基础测绘项目

技术方案评审意见书

评审意见

一、主要评审意见:

 

二、评审结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评审机构

评审人员

(签名)

评审时间

年月日

1目的与任务

为了适应**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市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对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需求,根据**市基础测绘实施计划和方案,结合**市国土局2011年实施的“**市中坡山区域1:

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施测范围和第二次城镇地籍测量1:

500地籍图范围,拟定对**市**山至黄金坳区域进行1:

1000地形图测绘,测绘面积约为24.8km2,其具体范围详见“10附图:

项目范围及已知点分布图”

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现行技术规程、规范以及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编写该技术方案。

本工程主要任务情况有:

①四等GPS点每2平方公里不少于1点,一级控制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5点,根据测区情况可进行一定的增加。

②四等水准测量,用于四等GPS点和一级控制点高程联测。

③图根控制测量。

④1:

1000数字地形图测量。

⑤1:

5000分幅地形图缩编。

⑥资料整理、打印、汇总。

⑦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2测区概况

**市地处**西部,**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

这里自古就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交流的战略要地和东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湘黔、焦柳、渝怀三条铁路交汇于市区,**货运站是全国重要的编组站之一,沪昆高速铁路、渝怀复线、怀邵衡三条铁路正在筹建之中,铁路枢纽地位日益突出;209、320、319三条国道纵横境内,沪昆、杭瑞高速公路**段已建成通车,包茂高速公路**段已开工建设,娄怀高速公路即将动工。

测区内约24.8平方公里的1:

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部分主要为黄金坳乡及周边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树木茂盛,通视条件相对困难,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3作业技术依据及技术要求

3.1采用的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采用**市基础测绘统一坐标高程系统,即:

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9°21′30″;1985国家高程基准。

3.2主要技术依据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级别

1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建设部

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8-2009

国家

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73-2010

建设部

4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2007

国家

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

1:

5000、1:

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2-2006

国家

6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

GB14804-1993

国家

7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CH/T1020-2010

国家测绘局

8

1:

50001:

100001:

250001:

500001:

100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CH/T1023-2011

国家测绘局

9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18316-2001

国家

10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GB/T17941.1-2000

国家

11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2009-2010

国家测绘局

12

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3已有资料分析

1.已有资料

1.1图件资料:

本区1:

1万图由**测绘局于1986年调绘,1988年出版,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作为设计、选点用图。

1.2平面控制资料

分布于测区内及周边,由**市国土资源局于2007年委托省测绘二院施测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程GPSC级网点,主要有岩冲(C02)、卧溪园(C09),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施测的GPSA级网点,有**(A0066),上述已知点其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本区平面控制起算资料,其点位分布情况详见“10附图:

项目范围及已知点分布图”。

以上成果中,岩冲(C02)、卧溪园(C09)两点,平面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中央子午线为109°21′30″,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可直接作为测区起算使用。

以上成果中**(A0066),平面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标准3°带成果,中央子午线为111°,经换带计算后得到中央子午线为109°21′30″成果,可作为起算使用。

现有已知点基本分布在测区的中部和南部,为使控制网型和精度更加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测区北部增加一到两个高等级控制点作为起算点。

1.3高程控制资料

以上高等级控制点均施测有二等水准成果,可作为本区高程控制起算资料。

2.地理与数据基础

2.1平面坐标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21′30″。

2.2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m。

2.3测图比例尺为1:

1000。

2.4图幅分幅采用40cm×50cm距形分幅。

2.5为与**市区原有平面坐标的取位保持统一,本项目X坐标取小数点前7位,Y坐标取小数点前6位。

3.本区中央子午线下的投影变形验证

根据本项目要求,测区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任意带,中央子午线为109°21′30″,以下对该中央子午线下的长度投影变形进行验证。

通过我们对已有1:

1万地形图资料和测区情况的分析得出,该测区在此中央子午线1980坐标系下的每公里长度投影变形情况如下:

本测区y坐标区间为556km~560km,即其自然值为56km~60km,

则So′=D·[1-(Hm+hg)/Rn+(Hm+hg)2/Rn2]=999.9608m

So=So′·[1+Ym2/2Rn2+△y2/24Rn2]=1000.0022m

上式中取Hm+hg=250m,Ym=58km,△y=4km,Rn=6378km。

因此,该中央子午线1980坐标系下的每公里长度投影变形值为0.0022m/km(允许0.025m/km),完全满足《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可以为本测区使用。

4基础控制测量

4.1等级控制网的布设和施测

4.1.1选点、埋石

4.1.1.1四等点选点、埋石要求

1、基本要求:

布设密度应不少于每2平方公里1座;测区内的原有四等点,应对其进行四等GPS联测,并保持其点号、点名不变。

2、控制点点位要求

Ø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

Ø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观测卫星的平面高度角应>15°;

Ø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3、点号接着**市**山及侗文化城1:

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进行续编,从D50开始按自然流水编号顺编,即从D50、D51、..D99按顺序编号。

4、标石埋设要求

〔1〕标心规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附录B.0.2金属标志图要求执行;原有点只进行外部整饰;

〔2〕混凝土标石规格:

16cm×20cm×60cm,屋顶标石规格:

20cm×30cm×

15cm;其埋设方式与各局部尺寸见下图:

〔3〕在坚实水泥地面设置的埋心标石时,其规格如下:

a.方框刻划线规格20cm×20cm的正方形。

b.标石面的点号刻字应清晰、端正,并用红油漆涂描;

c.刻字与刻线深度应≥5㎜;

5、四等点标石面

4.1.1.2一级控制点布设、选点与埋石要求

〔1〕布设密度要求:

一级控制点的密度按每平方公里5座布设;

〔2〕布设方式与要求;

一级控制点可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式进行;

〔3〕选点、埋石要求

Ø应根据设计图进行布点,当采用GPS方式测量时的,应保证有一个方向以上的点相互间通视;

Ø为利于原有成果的转换和利用,应尽量利用项目区原有一级点;

Ø利用原有点时,不需重新埋石,点号进行续编,采用流水编号。

Ø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

Ø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观测卫星的平面高度角应>15°;

Ø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Ø标心规格统一采用Ф≥12mm,长≥30cm的不锈钢钢芯,钢芯上刻“+”字;

Ø混凝土标石规格:

16cm×20cm×60cm;

Ø屋顶标石规格:

20cm×30cm×15cm;

Ø一级点为在坚实水泥地面设置的埋心标石时,其规格如下:

a、方框刻划线规格20cm×20cm的正方形。

b、标石面的点号刻字应清晰、端正,并用红油漆涂描。

c.刻字与刻线深度应≥5㎜;

〔4〕点号编号规定

点号接着**市**山及侗文化城1:

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进行续编,从I300开始按自然流水编号顺编,即从I300、I301、..I999按顺序编号。

〔5〕一级控制点标石面

4.1.2点之记制作要求

1、四等点及一级控制点均应制作点之记并提交电子文档;

2、点之记应按规范模版制作;

3、点位交会距离数应不少于2个并取位至0.1M;山地或空旷地的点位无明显地物交会时,在说明栏中应准确、具体地说明点位情况和通达情况。

4.1.3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GPS网的精度指标

表4-0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

1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2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大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3一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表4-1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仪器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D(km)

GPS接收机性能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

标称精度

四等

2.0

双频或单频

≥3

≤(10mm+5×10-6×d)

一级

1.0

双频或单频

≥3

≤(10mm+5×10-6×d)

二级

0.5

双频或单频

≥3

≤(10mm+5×10-6×d)

表4-2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观测时段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s)

点位几何强度因子(PDOP)

四等

≥15

≥4

≥1.6

≥45

10-30

<6

一级

≥15

≥4

≥1.6

≥45

10-30

<6

二级

≥15

≥4

≥1.6

≥45

10-30

<6

2、观测要求

①、首次四等与一级GPS观测前应对所有已知点同步环观测,以验证其找点准确性与点位坐标精度是否可靠,以避免重复返工现象出现;

②、应严格按照调度表规定作业,保证同步有效观测时间;

③、天线安置应安置好接收机后进行,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度;

④、仪器对中误差应≤3mm;

⑤、应在开、关机前后两次量取天线高,两次量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⑥、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