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逆作法施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4664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逆作法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半逆作法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半逆作法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半逆作法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半逆作法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逆作法施工.docx

《半逆作法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逆作法施工.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逆作法施工.docx

半逆作法施工

第六章A区半逆作法施工

主要内容提要:

施工准备

☞总体施工方法选择

☞施工步骤示意图

☞核心筒顺作法施工

☞核心筒外区域逆作法施工

☞测量定位放线

☞施工监控监测

☞楼板支模施工

☞钢筋工程

☞砼工程

☞工程防裂、抗渗技术措施

 

6.1施工准备

6.1.1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地下构筑物和管线资料、地质勘察资料,认真组织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测量交桩,并进行“三通一平”交底。

6.1.2及时做好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6.1.3施工技术准备应做好下列工作:

(1)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试验工作。

6.1.4施工准备应做好下列工作:

(1)编制施工计划,安排好施工程序,协调好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组建施工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进场前的教育;

(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做好供应。

安排好预制构件和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4)落实施工场外的弃、存土场地和运输道路;

(5)与本项目的前期工程承包商进行施工场地交接。

6.1.5现场准备在与前期工程交接后,应(或视需要)做好下列工作:

(1)测设线路中线及标高的控制网;

(2)确定施工范围,做好围挡,拆除地下、地面障碍物,落实地下管线改移、悬吊和保护措施,修建临时设施,平整场地;

(3)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

(4)做好场区的临时排水及场地、道路硬化;

(5)组织施工及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6)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6.1.6施工需中断或限制路面交通时,开工前,会同建设单位与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并制定疏导方案,经报批后方可实施。

6.1.7各工序和专业阶段性施工准备除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做好下列工作:

(1)对已完成的工程和专业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

(2)落实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6.1.8施工准备工作就序,开工报告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6.1.9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类型的确定,除必须满足结构的稳定,保证基坑的安全、可靠外,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设备机具能力、优化设计、选择安全、可靠节省的支护类型;

(2)采用机械施工的支护结构,施工前必须处理好高空和地下障碍物,重型机械行走的场地应有一定的承载力,松软场地应进行加固处理;雨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3)支护结构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施工前应按各有关单位最后认可的施工图进行复核,并妥善保护,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复测,被损坏的测量点要及时补测;

(4)支护结构施工中,应对隐蔽工程进行中间验收,未经建筑师验收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支护结构完工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

(5)支护结构浇混凝土前,应按照检测和监测要求预埋埋件。

(6)支护结构需按《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6.2总体施工方法选择

✍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依据控制点桩进行引测定位;

✍先行开挖土方至-3.5m,施工-3m锚杆;-3m锚杆施工完后土方开挖到-7.0m;施工竖向结构;施工-6.0m平台;开挖土方至-13.0m,施工-12.0m平台;开挖土方至-17.0m,施工-16.0m平台;开挖土方至-23.5m,施工地下室底板;施工外墙。

✍A区核心筒土方开挖到-7.0m后,进行基坑围护桩施工;施工冠梁,开挖土方施工第一道环梁,开挖土方施工第二道环梁,开挖土方至-27.75m;施工岩层锚杆,从下到上施工主体结构;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外运。

✍盖挖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械和推土机械。

✍岩层主要采用反铲挖掘机、凿岩机和采用减弱松动爆破。

✍出土主要采用挖掘机装土和机械出土。

✍模板体系采用:

面板采用双面聚胺脂胶合板18厚,背楞采用50×100木方,支撑架采用钢管脚手架。

✍砼采用商品砼,泵送施工技术。

✍结构柱按楼层分段进行施工,在设计梁的标高位置预埋梁钢筋,水平梁钢筋、竖向柱钢筋均采用锥螺纹连接。

✍灌砂采用人工从四个方向分层均匀灌砂,分层厚度为1m,然后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灌砂的最佳含水量经过试验确定。

✍A区塔吊布置2台,分别布置于核心筒内。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主要在B区北面的反压土体上搭设。

基坑土石方开挖方法

1.A区采用逆作法(盖挖法)

该方法能较快的交出A区首层作施工作业面,缩短A区1#写字楼、酒店的施工周期。

(1)施工A区基坑围护结构,同时在AB区分界处施工一排搅拌桩止水帷幕。

在施工B区围护结构的同时,施工A区两塔楼核心筒围护桩;

(2)A区明挖至-7.00米标高处,两塔楼核心筒开挖至基底,浇筑核心筒砼至B1层(-6.00米)的楼面,同时施工A区塔楼核心筒外竖向柱桩孔、浇筑柱至B1层(-6.00米)的梁底;

(3)施工A区B1层楼板,可根据需要提出预留施工吊装口,经建筑师批准后实施;

(4)开挖A区基坑至-13.00米标高,施工B2层(-12.00米)楼板及主体结构;

(5)按以上步骤,A区由上向下施工直至完成地下室底板结构。

(6)在A区各层土方施工后,开始放坡开挖B区中心岛相应各层土石方。

2.核心筒剪力墙采用围护桩支护,挖至基础底,按正作浇筑至B1层。

剪力墙浇筑时,应按施工图预留洞口,埋件,在地下室后浇楼面标高处预留梁、板连接钢筋(连接器)。

3.结构柱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基础,按正作施工至B1层。

在地下室后浇的楼面标高处,预留梁、板连接钢筋(器)。

4.墙、柱预留出的梁板连接钢筋(连接器)应采取措施保护,以免在土方开挖时损害。

6.3施工步骤示意图

从B区方向出土

开挖土方至-3.5m,施工-3m锚杆示意图

 

-3m锚杆施工完后土方开挖到-7.0m;施工竖向结构

 

施工竖向结构和施工核心筒围护结构

 

施工冠梁,开挖土方施工第一道环梁,开挖土方施工第二道环梁,开挖土方至-27.75m;施工岩层锚杆,从下到上施工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竖向结构柱的成孔及结构柱施工;人员上下有用钢管斜道,沿四周设置

 

从此处出土

施工-6.0m平台

 

6.4核心筒顺作法施工

本工程A区核心筒有两个,开挖直径分别为33m、43m;开挖深度为27.75m。

岩层的开挖与爆破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6.4.1核心筒顺作法施工顺序

 

6.4.2基坑降、排水

A区宜设置16台深井泵(每台深井泵覆盖面积按1200m2考虑):

✍根据地勘资料,标高-17.5m以下,即进入微风化细砂岩,为不透水层。

故深井泵井底只需到-17.5m即可,施工地下四层时仅需在地表设置明沟、集水井排水即能满足要求。

✍用经纬仪精确定位,误差宜在20mm内。

✍降水井的成孔由小型地质钻机完成,并控制好其成孔的垂直度,完成后放入钢筋笼,笼外填碎石,笼内放入深井泵,由专人进行抽水和控制降水深度,避免超深。

施工地下室底板时,利用底板后浇带挖深做排水沟,并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抽水。

6.4.3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坑位于城市重点道路边,基坑面积大,深度深,土方量大,施工周期长,根据《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本基坑属于一级基坑支护等级。

挖掘机和推土机开挖坑内土方,石方为爆破作业。

出土石采用吊车吊运。

采用专用出土箱。

爆破施工还应遵守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以及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的有关规定。

基坑石方需要爆破时,必须事先编制爆破方案,报城市主管部门批准,经公安局(厅)审批后方可实施。

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土石方爆破时,人员及机械设备应撤离危险区域。

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开挖完成后,用吊车将挖掘机和推土机吊出基坑。

基坑逐层开挖施工。

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

土方调配应尽可能与当地市、镇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土方边挖边运。

土方明挖采用挖掘机与推土机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出土采用机出土。

土石方明挖项目,均不允许超挖、欠挖。

所有明挖工程的实际开挖轮廓都应符合设计规定。

6.4.4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复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

根据规划红线或建筑物方格网,按设计总平面图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

可采用经纬仪及标准钢卷尺进行检查校对。

按设计基础平面图对基坑灰线进行边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并检查方向是否符合图纸的朝向。

工程边线控制桩设置离建筑物的距离一般应大于两倍的挖土深度;水准点标高可引测在已建成的沉降已稳定的建(构)筑物上,或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设置水准点并妥加保护。

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

对土方开挖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土方开挖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

机械挖土。

挖土必须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和地下降水,地下水位应保持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

基坑验收:

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验收、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6.4.5土方机械施工要点

1).机械挖土施工技术要求

1.基坑必须保持干燥,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50cm以下。

2.基坑土石方需要爆破时,必须事先编制爆破方案,报城市主管部门批准,经安局(厅)审批后方可实施。

3.合理组织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4.基坑的开挖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5.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擅自处理。

土方开挖应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

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6.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开挖面应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7.施工时必须注意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

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8.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不得碰撞。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控制点。

2).机械开挖次序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

当一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掘高度(5m以上)时,宜分二~三层开挖,并修筑1%~2%坡道,以利坑内排水。

3).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人工配合清土,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

另配一台推土机清土、送土、推土。

4).做好机械的表面清洁和作业面的清理工作,以提高挖土和运输效率。

5).基坑土方开挖可能影响邻近建筑物、管线安全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6).开挖施工时,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定期进行复测检查。

7).雨期开挖土方,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期完成。

如为软土地基,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坑面、坑底排水系统应保持良好;汛期应有防洪措施,防止雨水浸入基坑。

8).当基坑开挖局部遇露头岩石,应先采用控制爆破方法,将基岩松动、爆破成碎块,其块度应小于铲斗宽的2/3,再用挖土机挖出,可避免破坏邻近基础和地基;在基坑内爆破,宜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采用多炮眼,少装药,分层松动爆破,分层清渣,每层厚1.2m左右。

6.5核心筒外区域逆作法施工

6.5.1核心筒外区域逆作法施工步骤

 

6.5.2核心筒外区域逆作法施工方法

6.5.2.1逆作法施工工艺

基本原理

利用工程桩接升到地面的临时支柱与连续墙作为垂直承重结构,从地面向下挖土并施工各层地下室楼板,此顶板又作挡土墙的支撑体系,同时利用此支柱承重,从地面以上施工各层上部结构,实现地上、地下二个方向施工,原理见图。

 

原理图

 

6.5.3逆作法施工的关键技术

逆作法施工原理简单,效果明显,但施工控制不好会适得其反。

6.5.3.1结构柱的成孔施工

与核心筒的土石方工程同时进行施工。

其结构柱的成孔施工同人工挖孔桩的成孔施工工艺相同。

6.5.3.2钢筋砼柱的精确定位方法

采用垂准经纬仪定位,用垂准经纬仪确定两点,取得直线。

另一垂直直线用定位器进行确定。

 

柱子定位示意图

6.5.3.3梁预留筋的精确定位方法

 

梁钢筋定位示意图

 

顺作结构柱模板安装示意图

6.5.3.4结构柱砼施工

柱模板钢管支撑架

接料斗,下挂

串筒下料

泵管

结构柱模板

安全防护棚(可翻起)

砼专用运输架

结构柱施工示意图

6.5.3.5灌砂

 

灌砂示意图

灌砂采用人工从四个方向分层均匀灌砂,分层厚度为1m,然后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灌砂的最佳含水量经过试验确定。

6.5.3.6土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先施工A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A区土方开挖交给结构施工。

先挖出一空间,再用小型推土机将土方推向B区,反铲挖土机装土。

但应注意先挖中部土方,后挖地下两侧土方。

土方开挖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的原则。

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开挖,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再用机械挖走。

放坡施工时应人工配合机械修整边坡,并用坡度尺检查坡度。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期进行,若必须在雨期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

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

一旦开挖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做土堤或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人。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雨期施工,机械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较高的坚实地面上。

土方运输作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超载和超速。

车辆在工地倒车时,应设专人查看车后,再鸣笛倒车。

挖土装卸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车辆。

6.5.4逆作法施工技术要求

1.逆作法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方案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中间支承柱与楼板连接节点的强度,必须满足拆除模板后承受楼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承载力要求。

2.在施工前应在邻近的建(构)筑物上地下连墙的顶部,中间支承桩上,设置沉降或位移观测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发现出较大的沉降和位移,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地下室连续墙与底板连接部位、中间支承桩与楼板连接部位、中间支承桩穿过底板部位等,施工时要注意将混凝土浇筑密实,以保证不渗漏水。

4.当地下室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土质、渗透系数、涌水量情况,采用明沟、集水井、多层轻型井井点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至每层开挖层0.5~1.0m以下,直至地下室底板及防水层施工完成,防止浸泡地下室基坑。

5.逆作法施工采用支承柱作梁板结构的支承方案时,当基坑挖土,在未完成地下室结构梁板的水平框架支撑体系前,应根据挖土深度及连续墙承受土侧压力的受力状态,对连续墙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复核,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6.地面上的上部结构允许施工的层数需经建筑师计算确定。

6.6测量定位放线

建筑师负责提供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级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的测量资料,并作好交接手续;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应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

在此基础上实施其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1.根据建筑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控制网点。

这些增设的控制网点必须完全吻合建筑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应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建筑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全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建筑师审批。

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负责保护和保存好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应立即报告建筑师,并与建筑师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平面控制测量

首先根据建设单位和城市规划部门单位在现场指定城市导线控制点,天河东路、天河路;2、16、11、5各点,首先测定出工程主要各角点桩,经建设单位和城市规划部门检验认可,正确无误后。

再进行本工程平面控制布设,测设出各主要轴线,布设出主要轴线控制桩,并在基坑边设控制桩。

作为施工期间平面控制依据。

平面测量控制网:

高程控制测量

为保证高程的有效控制,确保高程精度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基点,在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区域设置临时高程水准基点网,作为施工阶段高程引测的控制依据。

对临时水准基点的设置,整个场地不少于4个,每区域不少于2个水准点,且须经检查闭合后,才能使用,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复核,发现误差及时纠正。

地下施工阶段,应在基坑内四角处设置临时水准点,对基坑的基础,底板结构及地下建筑的层高进行有效的高程控制。

以上高程的控制,采用钢尺竖向传递法和水准仪相结合的方法,向上引测至少两个水准点位,并用水准仪检测闭合,严格测设,同时做出醒目的标志。

为防止高程的偏差积累,使建筑的高度偏差超限,均以原始点进行传递,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决不能逐层传递,避免累积误差超限。

测量技术人员配备: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多名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组成测监技术小组。

负责本工程测量监测任务。

包括测放小组和监测小组。

测放小组负责基坑本身的测量工作;监测小组负责本身测量工作外的监控工作。

对本工程进行有效的测监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测量及监测设备配备:

选用一台全站仪负责本工程定位放线测量监测等工作;

选用一台J2型激光垂准经纬仪,用作本工程的变形测量工作及平面定位放线及坚向控制网点的垂直引测等工作。

选用一台精密水准测量仪和铟钢水准尺用作本工程变形高程测量工作;

选用一台DS3型水准仪及铝合金塔尺二把,用作本工程一般水准测量及高程引测工作。

数把30——50米钢卷尺,用作平面距离测量及高程传距用。

二把30cm(精度为0.1mm)钢片直尺用作变形测量用。

测斜仪一台用作本工程变形测量用。

6.7施工监控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控监测根据《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的要求执行。

6.7.1基坑开挖前的环境调查要求

1.应查明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建(构)筑物的地上及地下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及埋深、使用现状和质量情况(包括建筑在基坑施工前的垂直度及裂缝状况)。

2.应查明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给排水、供电供气和通信等管线系统的分布、走向及其与基坑边线的距离,管线系统的材质、接头类型、管内流体压力大小、埋设时间等。

3.应查明场地周围地表和地下水体的分布、水位标高、距基坑距离、补给与排泄关系,估计其对基坑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4.应查明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路宽、路面状况、车流量及载重情况。

5.应查明土坡、河渠情况及其与基坑的平面位置关系。

6.7.2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要求

1.基坑开挖前作出系统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监控时间、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报警标准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当监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3.基坑监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

4.观测点的布置应能满足监测要求。

基坑开挖影响的范围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般从基坑边缘向外2~4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均为监测对象,邻近重要建(构)筑物。

5.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6.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其余情况下可延至5~10天。

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及处理意见。

7.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1)基坑概况和监测目的;

(2)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3)采用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

(4)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5)监测值全过程变化曲线;

(6)监测结果评述。

6.7.3基坑工程监测项目

基坑监测项目按照下表,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注:

为必测项目,△为应测项目。

6.7.4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精度要求

监测项目

位置或监测

对象

仪器

监测精度

测点布置

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上端部

经纬仪

1.0mm

间距10~15m

2

孔隙水压力

周围土体

孔隙水压力计

≤1Pa

2~4孔,同一孔测点间距2~3m

3

土体侧向变形

靠近支护结构的周边土体

测斜管、测斜仪

1.0mm

2~4孔,同一孔测点间距0.5m

4

支护结构变形

支护结构内

测斜管、测斜仪

1.0mm

孔间距15~20m,测点间距0.5m

5

支护结构侧土压力

支护结构后和入土段支护结构前

土压力计

≤1/100(F·s)

3~4孔,同一孔测点间距2~3m

6

支撑轴力

支撑中部或端部

轴力计或应变仪

≤1/100(F·s)

每层8~12点

7

地下水位

基坑周边

水位管、水位仪

1.0mm

3~5个孔

8

锚杆拉力

锚杆位置或锚头

钢筋计、压力传感器

≤1/100(F·s)

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

9

沉降、倾斜

需保护的建(构)筑物

经纬仪、水准仪

1.0mm

间距15~20m

10

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

管线接头

经纬仪、水准仪

1.0mm

间距5~10m

11

支撑立柱沉降观测

支撑立柱顶上

水准仪

1.0mm

不少于立柱总数的20%,且不少于5根

注:

①测点间距和数量根据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级而定;

②基坑侧壁的测点布置和精度要。

6.7.5监测记录

1.每天的记录

所有的数据和数字包括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