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245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docx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

总第1495期

出版日期:

2004-04-22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冷”与“热”

  主持人语: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速度惊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经济难以承受的43%的水平。

某国际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超出预期,主要由于国内需求“颇为强劲”。

一季度发电量的增长速度是15.7%,燃煤的增长速度是14.4%,钢材的增长速度是26.4%,房地产的增长速度是41.1%。

业内专家警告说,已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可能过热,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那么,当前中国经济的到底是“冷”是“热”?

如何看待一季度投资的过快增长?

请看本期特约撰稿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的专题解读!

  ◆当前经济总体还未过热,但存在局部过热问题。

  ◆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急调整”倾向。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增长率接近9%,上半年GDP增长可能超过9%,下半年受出口、投资增长回落的影响可能增长8.5%左右。

  ◆局部领域投资过度膨胀及投资效率低下,是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核心问题”。

  经过连续两年8%以上的高增长后,2004年宏观经济增长形势变得较为微妙,“过热论”、“不热论”以及“局部过热论”不断地发生碰撞,莫衷一是。

但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两点认识是相对明确或已经形成共识的,一是中国经济自2002年中期以后进入到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二是局部的投资过热潜伏着较大的宏观经济风险,特别是可能造成今后几年部分行业生产过剩的巨大压力,并很可能再次重演“通货紧缩”现象。

对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

主张局部过热论

  中国经济总体开始“热”起来了,但“热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

  当前消费需求仍然有些偏冷,如果结合物价走势和就业形势,就更不能讲已经出现“全面过热”了

  局部领域投资和产出的高增长难以转化全面的需求高增长

  当前宏观调控应主要调结构、而不是调总量

  我们一直认为,当前经济总体还未过热、但存在局部过热问题。

为什么总体没有过热?

主要理由是:

(1)较为公认的中国目前潜在增长率水平在9%左右,去年GDP增长9.1%,也就是刚刚处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不能说过热,只有超过这一水平较多,如10%以上时才能说已经过热;

(2)中国经济的中周期一般为5-6年,从启动到过热(增长高峰)一般要3-4年,我们说现在的中国经济不过是刚刚进入“夏天”,但在“初夏的日子里”有那么些天出现了“炎热天气”,就说今年肯定是“炎夏”,显然欠妥,即使到了夏天,也有“一般的夏天”和“过热的夏天”(因温室效应的作用“偏低温的夏天”不容易出现),但这次的夏天是不是会出现像去年南方的“持续高温天气”也不一定;(3)物价和消费是判断经济是否出现整体性过热的重要依据,现在看来,消费需求仍然有些偏冷,年初出现消费温和回升仍显不够强劲,更难以演化为消费需求的“过热”趋势,与之相关的物价走势也说明总体经济并不过热,1月份CPI增长3.2%,2月份小幅回落为2.1%,对价格上升的预期特别是所谓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将通过一个时滞期传导到消费品市场没有变成现实,即物价的走势无法支撑“过热论”。

如果结合到就业形势,那就更不能讲经济已经出现“全面过热”了。

  中国经济总体开始“热”起来了,这是事实,但“热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有些热起来了,甚至有些过热;有些还在预热,不够热;有的还偏冷。

这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非典型”的特征呢?

我们认为原因有三点:

从长周期理论看,上一轮高增长周期自1978年开始到1996年左右结束,之后进入到一轮中长期性的调整增长周期(我们称之为调整型增长阶段),到了2002年新一轮高增长周期的启动,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条件还未完全成熟时的“强启动”,即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结构调整过程并未到位。

推动此轮经济增长“强启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受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强力推动。

连续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被冠以“稳健”之名实际上也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并推动经济结构缓慢调整。

二是2001年底的“入世效应”,这是重要的外部推动力。

“入世”刺激下的出口高增长及外资的集中大量流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工业和投资的增长。

三是政府大面积的换届使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了很强的发展冲动。

主要反映为投资冲动,其中又以“引资冲动、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房地产为主)”的三大冲动最具代表性。

  在这种结构强约束下的经济高增长,难以表现出全面的需求过热,即需求不能全面加速增长(主要是消费需求增长不够强劲),那么投资的高增长和一些产业的高增长便难以出现“经济增长的过热循环”。

出现的只能是局部性过热,如一些行业的投资和产出过度膨胀。

许多人担心这种局部性过热会转化为全面的过热,从而产生较大的宏观经济风险,因此需要“预”调控。

我们同意当前要加强对局部行业的宏观调控,但并不是担心局部过热转化为全面过热,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种局部领域投资和产出的高增长难以转化全面的需求高增长,结果会产生一些新的结构矛盾,并加剧旧的结构矛盾,如钢铁、建材产能的过度扩张将会在未来几年形成较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形成新的通货紧缩风险。

这种情况将考验我们的宏观调控能力,用传统的办法———总量调控手段,难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即当前宏观调控应主要调结构、而不是调总量。

当前投资增长过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去年以来的投资局部过热在继续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宏观经济风险

  今年1-2月投资增长比去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左右

  造成一季度投资增长过猛的原因包括四大方面

  局部领域投资过度膨胀及投资效率低下,是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核心问题”

  今年1-2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大大快于去年同期的增幅,比去年全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快1倍。

这与出口和工业增长的逐步放慢、物价水平的小幅回落形成强烈的反差。

对此,政府和许多学者均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去年以来的投资局部过热在继续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宏观经济风险。

造成一季度投资增长过猛的原因包括四大方面:

  一是去年以来的高增长的惯性作用和预期政策调整的助推作用。

去年以来,各地投资热情很高,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一种趋势一旦形成,会保持较长时间的惯性状态。

而社会上存在较明显的政策调整预期,则使得新加工项目显著增加,这在房地产业上最为明显。

1-2月份累计,施工项目多达39968个,比上年同期增长38%,增加项目之多为近年所少见。

  二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今年冬天是明显的暖冬,最冷的几天全在春节放假的那几天,相反,上一年冬天则偏冷,再加上有闰年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冬天投资施工期加长,从而导致投资比上年同期明显偏快。

  三是生产资料的价格大幅上升,使投资名义增长率加快。

  四是合理的加快增长因素,主要是指电力投资明显加快增长。

为满足因产业结构升级而不断增加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行业大量的投资建设将主要在今年及明年铺开。

今年1-2月份累计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60.7%,增幅比去年高出了一倍以上,对工业投资和全部投资的贡献率明显上升。

前2个月,电力投资对工业投资的贡献率大约在20%左右,对工业投资的拉动在16%左右,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大约为9.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个多百分点。

不过,我们认为,今年或明年电力行业投资的高增长是合理的,既是对前期电力投资不足的“补课”,也是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的一种必然结果。

  总的来讲,我们估计今年1-2月投资增长比去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左右,有13-15个百分点可以由季节因素和合理化因素解释,惯性或过热因素的影响大致占不到1/3。

但钢铁、建材等局部行业投资增长在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的基础上又出现翻番,很不正常,须高度重视。

  因此,我们认为,通货膨胀问题还未也难以构成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预计全年物价水平将增长3%左右,生产资料价格在年中将出现温和回调,零售价格指数实现1%左右的正增长,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急调整”倾向。

  综合投资和价格的走势,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增长率接近9%,上半年GDP增长可能超过9%,下半年受出口、投资增长回落的影响可能增长8.5%左右。

局部领域投资过度膨胀及投资效率低下,是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核心问题”,它的风险并不一定(实际上很难)转化为高通货膨胀,而是通过加剧结构矛盾、使经济高增长难以持续来表现。

亟需加强对局部行业投资过度的宏观调控

  今年一季度不仅整体投资增长明显过快,而且前期已显过热的钢铁、建材工业继续升温

  产能的过度扩张将会引起今后几年这些产品严重的生产过剩,并可能诱发新的通货紧缩现象

  目前钢铁、建材等投资和产能的过度扩张在相当程度是建立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呈现明显“虚涨”的基础上,容易引发连锁的金融风险

  在新的发展阶段,盲目性的规模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暴露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相当粗放、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今年一季度不仅整体投资增长明显过快,而且前期已显过热的钢铁、建材工业继续升温,这些行业呈现的“规模化低水平产能过度扩张”潜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所谓“规模化低水平产能扩张”是指现在新上的钢铁或建材等项目,规模都比较大,100万吨或几百万吨的钢材生产项目很短时间内就能建成,但技术档次却不高,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危害一点也不低于以前,甚至其对今后市场的冲击和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调整起来更难。

  首先,产能的过度扩张将会引起今后几年这些产品严重的生产过剩,并可能诱发新的通货紧缩现象出现。

2003年钢材产量高达2.36亿吨,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之和,在2002年增长18.9%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1.5%,今年1-2月份又猛增了31.7%,如此扩张速度必然会造成今后几年的产能严重过剩,产生新的更为严重的结构矛盾,不仅将伤量钢铁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即今天这些行业的投资、消费增长过快、价格大幅攀升可能隐含着今后几年的大幅降落。

  其次,目前钢铁、建材等投资和产能的过度扩张在相当程度是建立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呈现明显“虚涨”的基础上,容易引发连锁的金融风险。

从短期来讲钢铁、建材的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呈“价升量增、效益上升”的良好态势,但这种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一方面,需求难以保持持续高增长,将使许多企业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财务风险上升。

目前这些行业投资仍然高涨、产能继续过度扩张,1-2月份钢铁行业投资达167亿元,同比增长176.2%,非金属矿采选和矿物制品业(主要是建材)投资61亿元,增长137.4%,这种投资的继续火爆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未来房地产及其他产业需求增长过度乐观的基础上。

如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将会出现20年的“牛市”,即目前的房地产高增长将会持续20年,这显然缺乏根据。

但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大房地产增长龙头地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走势看,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将不可避免地从前期持续六年之久的20-30%高增长状态进入到适度增长状态,我们估计今后几年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将会逐步降至10-15%,这意味社会对钢铁、建材的消费需求增长将会明显放慢。

可以预计,许多企业将为这种盲目乐观预期和盲目产能扩张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一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去年以来过热行业的高投资都是建立在高贷款基础上,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的70%左右依赖于银行,不少房地产商玩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投资性购买住房愈演愈烈也表明房地产的“泡沫化倾向”比较明显。

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新增资产中2/3以上都依赖于负债增加。

这意味着这些行业投资和产出增和如果大起大落,银行将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

这些风险一旦形成,将会使前几年银行系统努力降低不良资产比重的努力化为“泡影”,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再次延缓银行体制改革的进程。

  再者,“规模化低水平产能过度扩张”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资源、能源浪费以及出现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去年以来我国21个省份“拉闸限电”、闹“电荒”除了经济进入新一轮高增长周期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平不高的高耗能产业的过度扩张,这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形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任其发展,中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相当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不仅会造成短期经济的大波动,而且也会损害长期的增长潜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盲目性的规模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暴露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相当粗放、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科学发展观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新一轮经济高增长应该是一种结构升级、效率上升的“新”增长过程,要在加快结构升级和提供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而不能像现在的一些地方和行业那样“只顾眼前、盲目乐观、急功近利”的大干快上;任其发展,可能断送历史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中的机遇,使新一轮经济增长再次出现大起大落、甚至中断。

正因为如此,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发展经济中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短利、多一些长利;少一些“集团利益”、多一些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发展要讲究质量讲究可持续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欲速则不达”。

加强对投资增长的适度调控的政策建议

  政府发展观必须更新,要尽快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房地产、钢铁、建材等行业投资过度增长

  根据投资和价格增长的走势,相机决策货币政策

  二季度投资增长将会明显放慢,局部行业的过热问题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抑制,宏观经济可能出现温和降温的趋势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局部行业的过度投资问题:

  首先,政府发展观必须更新,要尽快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政府发展经济的思路要从过度注重扩大投资规模、上项目、建形象工程等方面,转为改善消费和投资环境、完善相关的法规和体制,即培育一个地方的“软能力”。

政府需要着力构想和实施的是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在这方面要有远大的设想和目标,且不遗余力。

要把精力从“抓GDP、抓投资”转到促进就业增长、加快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特别是教育发展和社保)发展和促进消费上,使消费增长、就业增长与投资增长相协调。

  其次,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房地产、钢铁、建材等行业投资过度增长。

用好利率浮动和央行刚出台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切实做好金融部门的“窗口指导”工作,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金融机构严禁贷款,对已经过热行业新上项目,要严格风险评估,提高贷款利率。

尤其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监管控制,坚决抑制“炒楼”投机行为;建议对高档住宅的消费外加消费税;同时,整顿规范土地市场,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

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理,抑制住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必要时可以采取行政手段控制政府投资行为。

  第三,根据投资和价格增长的走势,相机决策货币政策。

一季度投资增长确实过快,但根据我们的分析,这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短期因素的作用,我们预计,二季度投资增长将会明显放慢,局部行业的过热问题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抑制,宏观经济可能出现温和降温的趋势。

对此,今年一季度出现的房地产投资增长情况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3.6%,尽管这比上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但却比全部投资增长率慢近10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近年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果我们分析的一季度投资过高主要是短期因素引起的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预计二季度之后房地产投资将会明显回落,这对钢铁、建材行业及整个投资增长的降温都将起重要作用。

按照这一趋势,如果全部投资增长降到20%左右或以下,那么,房地产投资仅为百分之十几。

但我们也不排除出现局部行业投资继续高增长、物价指数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投资继续处于30-40%的高增长,物价水平出现连续几个月超过4%的增长,那么货币政策调控可加大力度,央行可考虑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