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109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x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

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了解会计信息失真的背景、目的、意义。

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法。

第二部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的缺陷及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我国浙江某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监督管理体制的弱点进行了介绍,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得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最后,提出在现实状况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和建议。

一是逐步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修正会计原则,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强化内部、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三是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并加强管理;四是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经营者监督、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危害、素质、对策、改革、行业

Abstract

Accountinginformationmusttrulyreflectthefinancialposition,operatingresultsandcashflowthisisthebasicrequirementofaccounting.China'senterprisesand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butalot.

There,onChina'seconomic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marketconstraintseffecthasappear,corporategovernanceofChina's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withoutdelay.

Through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tounderstandthebackground,purpose,meaning.Revealsthedistortionofthemeaningofaccountinginformation,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ofthestatusquo,against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ofthemotivesandmakingafalseaccountinginformationpractices.Thesecondpartofthe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

Ananalysesofthereasonsthattherearebothobjectivereasonsforsubjectivereasons.Themainreasonistheobjectiveof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ofthedefects,accountingsystemsandmethodsofaccountingdeficienciesandinadequatesystemofsupervisionandotherreasons,therearesubjectivefactorsaccountingstaffoftheideologicalquality,andmoralqualities,cultural,andprofessionalqualityoftheimpact.ThethirdpartofacompanyinZhejiangProvinceonChina'sdistortionofthestatusofaccountinginformation

Andtheweaknessof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ystemwasintroduced,theanalysisofthereasonsfortheproblemscometomeStateofinspirationandreference.Finallyinreality,the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managementmethodsandrecommendations.First,graduallyperfectthelegalsystemofaccounting,thataccountingprinciples,andhasaforward-looking;secondistoimprovetheaccountingsystemofsupervisionandstrengtheneditsinternal,socialandfunctionsofthegovernmentsectorsupervision;Third,establishasoundaccountingprofessionalethicssystemandimproveaccountingThepolitical,business,overallquality,andstrengthenmanagement;fourth,deepenenterprisereformofthesystem,clearpropertyrights,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operators,incentivemechanismandconstantlyenhancetheauthentic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andpromot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

Keywords:

FalseAccountingInformation;Thereasonsfor;Against;Quality;Tesponse;Reform;Industry

摘要Ⅰ

AbstractⅡ

1绪论1

1.1选题目的和意义1

1.2研究的内容..1

2关于会计信息失真.........2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2

2.2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2

2.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2

2.4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3

2.5制造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法4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4

3.1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4

3.2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5

3.3会计监督体系的不足5

3.4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8

3.5企业制度是深层根源...9

4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12

5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13

5.1完善会计法规体系.......15

5.2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5

5.3提高人员素质....18

5.4深化企业改革....21

6结论25

参考文献26

致谢27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介绍与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从现有文献分析,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进行研究成文上千篇,可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会计丑闻还时有发生。

会计信息失真己成为,从目前包括《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所登载的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献得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主要在90年代中期到现在都比较多。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是全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毒瘤,会计信息失真的显而易见并非一两句话,一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但纵观近十年来我国在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方面明显的存在下属三个方面的局限:

(1)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多数还停留在会计准则制订不完善、法规不健全以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等表面现象上,而透过这种表面现象找到问题的实质的少。

(2)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研究很多学者还存在着片面性。

(3)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

正是在参阅了大量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的文章之后,了解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同时,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运用产权的相关理论对会计信息的属性加以界定,明确会计信息产权归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偿使用会计信息。

让市场在给付对价的条件下,优化会计信息的配置。

并进而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其意义在于:

(1)通过界定会计信息产权,使得会计信息的归属唯一确定,为有偿使用会计信息提供制度上的支持2)通过各种案例的分析的了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危、种类、解决对策。

1.2研究的内容

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视角所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是企业的价值运动或资本运动的量化反映。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一个可观察的会计信息中,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可观察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千差万别,下面我就分别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初步的分析并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2关于会计信息失真

假账是每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是加强财经法纪和监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动的理财中枢、社会经济体系的信息基础,失真的会计信息如同在沙滩上建的高楼,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不真实,甚至错误,主要是会计行为者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合法或者不合法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故意歪曲、篡改、捏造会计事项,使会计信息背离客观事实,以期达到欺诈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的。

2.2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会计秩序紊乱,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国家审计2001年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抽查了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

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10个项目的审计报告中,对已经查明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不实5.91亿元、负债不实2.56亿元、损益不实4“亿元、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不实18.98亿元,共计32.11亿元的问题,隐瞒未披露;11家会计师事务所在18个项目的审计报告中,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不实5.43亿元、负债不实。

.57亿元、损益不实3.97亿元、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不实29.35亿元,共计39.32亿元的问题,没有查出来。

基层会计信息失真,使微观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对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起着误导作用,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潜在的危机,或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

2.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因素,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3)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后劲削弱。

其次是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

2.4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

1.为了业绩考核。

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无不涉及会计数据。

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关系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关系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等级,直接触及厂长经理的利益。

为了得高分,谋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得到升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示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也经常对其会计信息乔装打扮。

3.为了发行股票。

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根据1997年证监会的规定,要符合配股条件,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每年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不实5.43亿元、负债不实。

.57亿元、损益不实3.97亿元、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不实29.35亿元,共计39.32亿元的问题,没有查出。

年收益不低于0.6%净资产收益率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

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绩优股形象,企业往往在改制时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

4.为了减少纳税。

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一些企业会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

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5.为了推卸责任。

主要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新任总经理为了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能诱发上市公司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2.5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法

1.传统手法:

利用虚拟资产谎报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夸大利润、利用长期股权投资编造投资收益、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调节利润、利用存货难以盘点低估销售成本、利用时间差提前确认收入等。

2.现代手法:

利用不等价交换的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虚构利润、利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利用资产评估消化“资产泡沫”掩盖潜亏、利用财政补贴粉饰盈利能力等。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种种探索,现在明确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治理形式。

虽然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企业具体制度有所差别,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普遍的。

根据世界银行于1999年6月21日颁布的《公司治理:

实施架构》中所提供的定义,公司治理指公司在能履行其财务和其它法律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把公司的价值最大化。

此定义强调,董事会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与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以达到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还远远谈不到完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很多职能由政府操办,就连企业干部都是按照国家机关党政干部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国有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生产车间而已,其经营目标也多具有行政色彩。

国有企业改革,强调政企分开,就是强调企业应有的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形式,但这只是具有公司的形式,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起来的现象却很常见。

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具有的作用。

所有者缺位,内部人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很好的保障。

公司管理层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公司重大决策没有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很严重。

为了实现管理层特定的目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就成了牺牲品。

由于公司管理层的直接指使和授意,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就很严重了,因为这时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管理层的原因,已经无法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发挥制约的作用。

3.2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

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

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人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自然资源大量投入来支持经济规模扩张的阶段,甚至已经走出了依靠资本要素高度聚集与集中的工业文明阶段,信息资源、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要素。

但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变化却未跟得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是用原有的会计方法核算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济活动。

首先,是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核算和反映。

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会计看来,不是会计应该反映的内容,但这些活动却影响企业的经营和收益情况,甚至还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其次,即使在会计报表中有所反映,这种反应也称不上真实,可靠。

比如,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土地价值在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样的会计信息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3.3会计监督体系的不足

1.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全程监控体的不足。

一是基础薄弱。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者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往往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的过程中一一会计信息形成之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更多的是执行不得力,遇到具体问题大多强调灵活性,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二是对内部控制缺乏研究,没有公认标准。

我国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

现行的规范制度中,只有审计准则第九号《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和新修订的《会计法》正式提出了若干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要求,但立足点和出发点分别是从报表审计的角度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定的角度来进行的规范。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只是征求意见稿,而且诸多内容是非常原则性的,只是一个概念框架。

使得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及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无据可依。

三是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对内部控制责任的划分、量化、奖罚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2001年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但没有涉及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使得该准则自诞生之日起便带有明显的缺陷。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也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两者间的关系应在准则中得到反映,治理准则对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应做出明确的规定。

2.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社会监督不力。

一是受事务所组织形式的限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形式:

合伙制和公司制。

两种不同性质的事务所在取得营业资格的时候、签署审计报告的效力、取得盈利上是同等的;但在责任承担上,公司制以出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在所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注册资本金的时候,就有造假的驱动.事务所以几十万元的注册资本承担涉及几个亿、数十亿数额的业务,道德成本很低,潜在收益却很高,难以保持独立性;合伙制要负无限责任,发生职业过错需承担责任时,不但要拿出合伙制公司的财产,还要拿出家庭财产,其他合伙人也要拿出家庭财产进行赔偿。

这种组织设计使得中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选择了有限责任形式,有80%以上采取公司制,只有不到20%采取合伙制,实行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多数是一时达不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不得已而为之。

二是事务所并不真正重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

首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关系复杂。

事务所不能恪守原则,依附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与被审计单位过分亲密,导致虚假的会计信息未经严格审计和核查就公布,造成失真的会计信息公之于众;也有些事务所为了争取客户,往往不惜降低审计质量,出具虚假报告。

其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完善。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利润,总是想方设法“压缩”成本:

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不当分工或授权;承接不能胜任的业务;不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内部控制薄弱;甚至有的事务所搞承包、收入分成,把审计收入包给个人,出让事务所的公章;将事务所的个人收入与被审计单位紧密相联等等。

三是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不够,不能成为会计人的后盾。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于1995年6月9日联合组成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组织,成立较晚。

接受财政部、审计署的监督、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事务所设立有关事宜,监督、管理其执业情况;组织和推动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等。

在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较弱,对会计实务无指导作用,更谈不上组织协调会计行为,不能给会计实务界帮助,以对付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各自为战,如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合力,这都是因为没有权威性的组织保障会计人的合法权益,与各种违法势力作斗争。

3.强有力的政府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一是各个政府部门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有些监督机构形同虚设,普遍存在监督弱化问题。

如各级政府都争夺证券监管权,一旦有问题各级监管机构又推卸责任,这种权限划分的集中与分散性没有充分实现证券监管的有效性,给证券市场的透明度打了一个折扣,很容易使一些上市公司有机可乘,披露虚假信息。

二是缺乏法律依据,《会计法》、《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尚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

尽管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五条、四十六条、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刑法仅对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中的第四十四条做出明确的法律惩罚规定,对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五条、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既不依法设账、设账不合法等;伪造、变造会计、会计账薄,编制虚假会计报告;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薄,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等违法打击会计人员等,尚未在刑法中明确其法律责任。

3.4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1.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

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