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103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进生心理治疗.docx

后进生心理治疗

2“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面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1施心爱心,引发内省,以激发自尊“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教育是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前提,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厚爱,是激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条件。

任何学生都需要教师施发爱心,尤其是“后进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排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

俗话说:

“越是干旱的秧苗越需要雨露,越是受冻的秧苗越需要阳光,越是得不到尊重的人越需要别人的尊重。

”把爱的阳光洒向他们的心田,是“后进生”教育艺术的最高体现。

教师要充当师长、朋友的角色,关心、指导和鼓励他们,增加共同语言,施以朋友般的爱,解除戒备心理,消除对立情绪,缩小心理距离,达到心理融合。

取得信任后要因势利导,提出严格要求,实施“期待教育”,不断启发他们的内驱力,把教育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再使其努力,逐步获取成功,克服自卑感,达到心理健康。

2.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以获取自信学生进取的动力和自信心,来自于他们自身的不断成功和才华的充分展示,以及自身价值得以承认,所以要设法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去潇洒地“体验成功”。

他们一般成功机会少,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处境地强烈愿望,他们并非样样落后,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爱好和进取之心,若能为他们提供表现机会,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常有不少“后进生”,由于偶然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从此走上成功之路。

教师要努力表现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尽量为其创造施展才华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如在课堂提问时有意降低难度,提供成功的机会以增强成功进取的意识,让贪玩但字写得漂亮的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显得自身优势以获取自信,让纪律松懈但爱好体育的学生组织体育活动或参赛,去体验成功以获得自信。

2.3发现优点,激励表扬,以获得自爱“后进生”看起来无法无天,其实他们犯错误后心虚,害怕家长、老师的批评,很爱面子,往往用对立来保护心中的疑惧,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无意中的一句话,都会引起他们内心的冲动,但有时,家长的责难、同学的岐视、老师的一些不适当的批评和冷眼,都会使其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三、“学业不良”的预防教育

(一)学习方面的预防教育

学业不良儿童在学科教学中处于落后状态,所以首先必须改进,补充学科学习。

以转变学习的落后状态为治疗中心的教育称为学习治疗。

学业不良的治疗,必须发现在哪些学科的哪些环节或是哪些学力上有欠缺,以补充未掌握或不足的学力。

这就是说学力的补充指导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

1.基础学力的补救

在学业不良儿童中,由于基础学力不足而对所教授内容不能理解的居多。

因此,学科指导治疗的第一个要点是补充不足的基础学力,以“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

这个补救,巴班斯基论述了四条有效措施。

第一,组织教材的系统复习。

教材的复习通常可以从学生能够接受的教材开始,逐步弥补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缺陷。

教材的复习必须既保持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又要注意划分出复习的重点、基本点,首先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然后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在练习中不断扩大。

第二,提出一整套的个别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材,并把理论原理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在练习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从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习题中挑选出最典型、最重要的习题类型,帮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习题一般的原则性的解题方法。

第三,组织学生分析错误。

低年级以教师为主分析学生典型的错误,随着年级的升高,应教会学生分析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作简单的口头或书面分析,将错误分类并编制一览表。

第四,通过补习等形式及时消除学生因病或其他原因缺课而造成的知识缺陷。

2.学生学习不适应感的消除

在学业不良儿童中,有许多对学习丧失了自信,产生不适应感。

消除学习活动中的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说是治疗教育的本质。

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四个要素评定学生的不适应感。

困难感———对学习感到困难抑或容易;

焦虑感———对学习成绩是否感到焦虑;

自卑感———对学习成绩是否感到自卑;

失意感———对学习是否感到有动力。

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不适应感,要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为原则。

为此教师要注意为这类学生积极创造取得成绩的情境,比如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评分的标准或给予一定的帮助,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学习困惑的早期补救

学业不良是一个逐渐演进、累积的过程,开始时可能只是极其微小的困惑。

但学力的缺陷愈益扩大,治疗也愈益困难。

学习上一个困惑之所以成为下一个困惑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前阶段的学习中未能形成学习准备度。

倘若学生对某节课某一内容的理解感到困惑,到下节课难以理解的内容就会更多。

这种焦虑一旦过剩,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减退。

而学习积极性的减退又将妨碍下一步的学习,使学业不良愈加严重,甚至发展为人格上的不适应。

学业不良至重症,仅仅进行补救教学是难以奏效了。

由此可见,薄弱环节的早期补救是何等的重要。

在早期补救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学业不良学生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未能形成自我评价的心态。

因此,他们认识不到学习上早期阶段的困惑。

为促进他们早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教师可进行小型的诊断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制订周密的补救计划。

第二,早期的困惑涉及极基础性的内容,教师容易认为这对学生不成问题。

其实这正是困惑的发端。

因此,在困惑的早期补救中,必须从基础性的初步的水准开始进行。

第三,学业不良学生由于缺乏反复练习的精神准备,补救效果常常难以呈现。

为此,在早期补救中应当围绕学习上的难点适度进行大量的练习。

(二)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预防

防患重于除患,防不良重于转变不良。

我们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教育上来,无不良学生可转,才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学业不良与其心理品质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培养兴趣提高动机。

动机是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是心理结构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的情绪、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对学习影响很大。

因此,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成为预防教育的基础。

其次,发展个性化的教育。

个性化教学虽然实施难度较大,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部分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分组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

在具体的教学措施方面,积极采用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个性化的教学评价等。

总之,学业不良学生的出现,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的现实,而预防和转变学业不良学生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若教育者胸怀爱心,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运用周密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学业不良的学生会日渐稀少。

让我们用成功的教育理念,共同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

 

2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对策

以上,我们揭示了后进生的四种较为典型心理特点,反映了后进生在日常学习与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心理矛盾。

面对后进生的种种表现,许多教师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许多家长绞尽脑汁,一筹莫展。

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更没有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鼓励后进生自尊、自信,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

对于存有自尊与自卑矛盾心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

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然而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中,最易发生的问题莫过于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以致于不能挖掘他们前进的“潜在力量”。

多少教师长期为后进生所累,苦苦得不到解脱;多少家长一直为孩子的后进状态而困扰,恨铁不成钢!

殊不知,正是他们亲口击垮了儿童前进的勇气和自信,亲手扼杀了孩子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幼苗。

儿童的自尊心需要教师、家长和周围人们的呵护,更需要儿童自身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

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闪光点。

通过适当的夸奖、表扬与鼓励,点燃他们心灵深处自信自强的火花,激发他们前进的内部动力;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教育他们扬长弃短,去恶从善;要为后进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条件,通过使学生获得成功来培养和发展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优良心理品质。

但在教育转化实践中要掌握分寸,不可走极端。

如对于过分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后进生,教师和家长不能过多地使用苛责的腔调,而应当通过启发、暗示、鼓励等方式,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与能力,看到自己的前途与光明,以增强自信心;对于自尊心过强或自高自大、华而不实的后进生,教师和家长不能一味地夸奖,当他们的老毛病复发时要给以适当的批评。

当然,批评要顾及情面,要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设法使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成败得失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其虚心求实。

2.2 根据后进生的个性特征,理解和化解他们的人格矛盾

对于存有蛮横与畏惧矛盾心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以长者的胸怀,更要以教育者的通达,宽容他们一时的失误或暂时的落后,不过分拘泥于他们过去的是是非非,也不过于计较他们的态度,而以一种挚诚的心理、火热的心肠,去温暖和感化后进生那一颗颗看似麻木而实际敏感的心灵,理解和化解他们的人格矛盾。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教师和家长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征区别对待。

如对那些“吃软不吃硬”的犟学生,教育者要心平气和,避免顶牛。

可通过个别教育的“促膝谈心”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他们开展内心矛盾斗争,进行自我教育与转化。

对那些“吃硬不吃软”的调皮学生,就不能过于迁就或温存。

可通过集体教育和纪律约束的方式,向他们提出明确而严格的教育要求,推动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融入集体生活与学习的进步行列中。

对那些“软硬都不吃”的顽固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他们既不可穷追猛打,把他们逼到邪路上去,也不可敬而远之,放任自流,使其失去教育发展的机会与权力。

而应注意寻找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利用那些足以引起他们内心振动的偶发事件,造成教育转化的有利契机,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对那些因种种原因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自我检查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暂时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并且要利用逆反心理过程中求异和思辨两个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强化顺从行为,弱化逆反情绪,把他们引导到健康、理智的学习与发展轨道。

2.3 优化人际交往环境,改善后进生的处境不利地位

对于存有合群与孤独矛盾心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在全面分析产生这种矛盾心理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帮助儿童改善自己在集体和同伴中的处境不利地位。

从班级社会学的角度看,班集体中处境不利的儿童的形成,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某些不利因素造成的,如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落后,行为举止不当,不善交际,以及社会评价不公和班风不正等。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在优化学校班级和家庭人际交往环境的同时,勉励后进儿童提高思想觉悟和品德修养水平,帮助他们搞好学业成绩,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使他们在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学业成绩来提升自己的社会评价地位,改善自己的落后面貌和不利处境。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实践中,对那些因学业成绩落后而处境不利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采取切实措施,例如进行学习动机教育,开展课外辅导,注重学习指导,组织比学赶帮活动,提高后进儿童的学业成绩,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对那些因品德落后而处境不利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可利用这一现象本身,说明思想品德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激励后进儿童努力上进,以优良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行为表现,改变自己在教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对那些因行为举止不当或因气质、性格的原因不善交际而处境不利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可通过口头指导、角色扮演和正向行为强化等方法,培养他们对人际交往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对那些因班风、学风不正而使后进儿童处境不利的班级,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注意创建班集体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端正、改善班集体对后进儿童的看法,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使后进儿童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成为这个集体大家庭中积极而活跃的一员。

此外,学校和班级管理者还要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在组织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集体活动时,要为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予时间准备、资料参考和方法指导等方面的保证,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2.4 利用后进生的进取心理,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于存有进取与意志薄弱矛盾心理的后进生,教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充分利用也想学好的良好愿望和希望进步的进取心理,结合具体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的完成,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意志、勇敢和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强大的意志、我们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我们自觉地和不屈不挠地追求目的的结果。

”所以,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问题是我们成功地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关键问题。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是要重视目的动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志向。

人的学习活动是受一定的动机和目的调节支配的。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对后进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要采取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他们把现在的学习与人生远大的志向和理想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人生、对事业、对工作、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是要严格教育管理,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是有效地从事学习与其他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标志。

自制力弱的学生,常常不能抗拒诱因干扰,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因而,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对改变后进生的后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对后进生的自觉纪律教育要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及时反馈与强化。

当然,对后进生也不能管得太死,不要扼杀他们的自主精神。

三是要在行动中锻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困难面前,学生付出了意志的努力,才能取得锻炼意志的效果。

对后进生而言,上课专心听讲,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在干扰和困境中坚持学习,担任社会工作,参加公益劳动,坚持体育锻炼,遵守作息制度等等,都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师和家长在组织后进生的行为练习时,应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使他们获得意志锻炼的信心和成功感;要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境和艰巨条件,以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要提供行为练习的示范与榜样,供他们学习与仿效;要对行为练习的结果给予及时的、经常性评价,以增强行为练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逐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是要针对学生意志类型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重点。

如对行动盲目和易受暗示的后进生,应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他们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责任心;对优柔寡断、冒险轻率的后进生,应培养他们大胆果断、沉着耐心的品质;对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和自卑感强的后进生,应采用正面诱导方法,调动他们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对软弱和胆怯的后进生,应着重胆量、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对缺乏毅力、缺少恒心的后进生,应激发他们奋发有为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五是要启发学生觉悟,加强意志的自我教育与锻炼。

对于后进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来说,自我教育与锻炼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后进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与锻炼计划,如从小处着手,从现在开始,从克服自己的缺点开始,从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开始,制定个人的学习与发展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持之以恒,培养顽强的毅力;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后进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改正的好习惯,通常采用对照范例或标准答案、填写自我锻炼分析表、写日记或周记等方法,分析自我锻炼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的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育者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自我仿效的学习榜样,伟大人物、英雄模范、同学中的先进典型、困境逆境中自学成才者、身残志坚人物、苦战攻关的科学家发明家等等,都可以成为他们效仿学习的榜样;教育者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后进生提供或建议他们自己搜集名言锦句及格言,当作座右铭,以促进他们进行意志的自我教育与锻炼。

 

一个孩子出世时,父母给了他先天遗传素质,为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真正决定其成长的则是后天的教育。

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我们既不同意“朽木不可雕”的主张,也不赞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看法。

我们认为:

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关键在于爱的情感教育,这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根本途径。

情感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精神方面的感化教育。

它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征,是以爱为手段,以心与心的对话,以理育情,来进行教育。

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必须既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深谙教育规律,并按规律执教,更必须具备一颗非常热爱学生的心。

情感教育的核心就是“爱”。

爱首先在于理解和平等。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

“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而不是用声色俱厉粗暴强硬的手段,去达到改变学生的目的。

”后进生不一定是坏学生,他们身上隐藏着复杂多样的个性,只是因为引导不当才使他们的闪光点未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把他们当成朋友,和他们平等相处,思想情感融洽在一起,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他们一道分享成功的喜悦。

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因势利导,逐一地有计划地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从爱心出发,帮助他们进步。

情感教育要注意处事公正。

有一个后进生在日记中描写自己的教师长着一双“带凶光”的眼睛。

这当然是学生幼稚的表现,但也充分显示了学生对教师的情绪。

个别谈话时,这位学生告诉我,他恨这位教师是因为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和一位成绩好的同学在教室玩,那位同学不慎把玻璃打破了,他在帮助捡碎玻璃时,教师在门口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训斥了一顿,他想解释,却被要求面壁两小时。

这样学生怎会信服他的老师呢?

不信服又怎么能教育呢?

教师应该首先耐心地问明情况,再做公正、公平的处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跟你建立感情,有了感情学生才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所以,教师耐心地公正地处事,才能有效地向学生实行爱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还应当信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不信任孩子如同扼杀孩子心灵的生机⋯⋯他们只好习惯于在鞭打之下去做某些事情。

”教育后进生应相信他们能够变好,处处关心,耐心扶植,一旦发现闪光点应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品尝到做人的自豪,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并逐步增强自信。

反之,经常刺激他的自尊心,心灵上经常蒙着阴影,孩子的心灵生机就会被遏止,后进生就不会转变,不会进步。

当然,作为一个教育者还应用长远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后进生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转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有信心,有毅力,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持之以恒,必然收到后进生转变的丰硕成果。

情感教育要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虽然后进生在和其他同学相比较中显示出自卑感,但在学生集体中,他们却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存在着许多共同语言,如有和谐的气氛,学生集体不仅具备着天然的教育因素,而且具备可靠的效果保证。

发挥集体情感教育的作用,就是要使集体中的同学,不是整天盯着后进生的毛病,歧视他们,而是要热心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克服缺点,引导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在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到温暖和舒心,受到正气的熏陶和教育,从而逐渐丢弃前失,愉快地成长。

情感教育要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教育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必须自善其身,必须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为榜样来影响孩子,而孩子也就在这个家庭中耳濡目染。

不少学校普遍采取了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和家长互通信息,这些都是取得教育一致性的有效方法。

总之,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

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

教育者必须既具备爱心、热心,又具备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有长期实施计划,非此而不能改变后进生的现状。

但教育者的信心和责任心使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努力,并按教育的科学规律办事,今天的后进生是会成为明天的希望的。

 

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及时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育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学生学习态度与成绩角度分析了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几种心理障碍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措施,消除了后进生因心理负担过重所致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后进生的心理素质。

 

二、后进生的心灵养护

1、用“爱”抚平心灵创伤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说:

“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于心灵受到伤害的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关怀。

要亲近他们,给予关爱;理解他们,给予偏爱;宽容他们,给予谅解。

要用心灵开启心灵,用心灵赢得心灵,洞察他们的心灵世界,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在师生之间架起相互信赖的桥梁,用情和爱去温暖后进生,去浇灌他们缺少情爱的心田,使他们在情爱的滋润下转化成长。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男孩用树枝敲打着小乌龟的背,想让它探出头来,未能如愿。

祖父把乌龟放到一个暖炉上,过了一会儿,乌龟渐渐把头、四肢和尾巴伸出了壳外。

祖父对男孩说:

“当你要想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记住不要采取攻击的方式,而要给予他关怀和温暖,这样的方法会更有效。

”睿智的祖父用爱取代了“树枝的敲打”,帮助孩子实现了心愿。

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放下手中的“树枝”,用爱和温情“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2]因

此,抚平心灵创伤的关键是恢复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只是连续受挫和压抑才以自卑情绪表露于外。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自尊和自卑常常交织在一起,构成情感体验的矛盾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以加倍地尊重和信任弥补他们精神上的损失,恢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自尊和自信是促使后进生积极上进的主要内驱力。

3、用“成功”扬起自信的风帆

歌德说:

“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人不能失去勇气,人不能没有自信。

因此,重新确立自信,是促使后进生进步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1]。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心理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可见,确立后进生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后进生并非门门学科都差,也有学得好的;并非全都是失败,也有成功。

首先,教师要注意他们某些学科或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迈出胜利的第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要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

要因材施教,建立“最近目标”。

目标对于燃引发动机有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其内在标准建立自我评价和调节行为的机制,从而实现目标。

目标必须具体而非一般,难度较小但并非轻而易举,最近的而不是长期的。

这些目标的建立要有层次性,要体现认知的梯度和个性的适合性,也要体现后进生心理的阶段性。

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