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08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大学论文.docx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大学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学习中心:

舒城奥鹏

层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工程管理

年级:

2013年春季

学号:

************

学生:

江雁

*******

完成日期:

2015年2月27日

内容摘要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效益,也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

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项目质量控制。

目前人们较重视质量控制,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偏差。

因此,如何有效进行质量控制是目前建设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特点和发展阶段以及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详细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引言

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工作己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企业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用户、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

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本文先回顾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质量控制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并且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特点以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等做了全面的阐述。

在此基础上,引入工程实例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人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案的控制、环境因素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具体内容如下: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1.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质量

我国的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

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从术语的关键词来看,质量的主体是产品、体系或过程。

质量的客体是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质量的关注点是一组固有特性,而不是赋予特性。

对产品来说,例如钢材,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是固有特性,而价格和交货期是赋予特性;对体系来说,固有体系是实现质量方针各质量目标的能力;对过程来说,固有特性是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特性也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特性有各种类别,如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体功效的以及功能的特性。

简单地说,质量既要符合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用户的期望。

以往对质量的概念,局限于符合规定的要求,而忽视了用户的需要。

由此可见,现行的质量意义,是质量管理的一大发展。

1.1.2产品质量

GB/T19000—2000中,产品被定义为:

过程的结果;过程被定义为: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所以,产品即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固有特性满足人们在生产及生活中所需的使用价值及要求的属性,他们体现为产品的内在和外观的质量指标。

根据质量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产品的质量:

第一,产品质量的好坏和优劣,是根据产品所具备的质量特性能否满足人们需要及满足程度来衡量的。

一般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系能、质量标准、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型等;无形产品的特性强调服务及时、准确、圆满于友好等。

第二,产品质量具有相对性。

一方面,对有关产品所规定的标准、性能及要求等因时而异,会随时间、条件而变化;另一方面,满足期望的程度亦由于用户要求程度不同而因人而异。

1.1.3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条件承包建设的,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

合同条件中对工程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及设计、施工质量等的明确规定都是业主的“需要”,因而都是质量的内容。

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型、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

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所以,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的,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是在工序中创造的。

所以,工程项目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位工程质量。

但是,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包括活动或过程的结果,还包括活动和过程本身,即还要包括生产产品的全过程。

因此,工程项目质量应包括如下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及相应的工作质量:

(1)工程项目决策质量;

(2)工程项目设计质量;

(3)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4)工程项目回访保修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也包括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

工作质量包括:

社会工作质量;生产过程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

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1.2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它同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科学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考察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利用各种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目前,一般把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也称为传统质量管理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已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从大工业生产方式出现直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属于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质量管理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事后把关性质的质量检查,对已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筛选,把不合格品和合格品分开。

这对于保证不使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或出厂送到用户手中,是必要的和有效的,至今在工厂中仍不可缺少,但它缺乏对检验费用和质量保证问题的研究,对预防废品的出现等管理方面的作用较薄弱。

这是质量管理发展中的初始阶段。

二、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

由于上述的把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的事后把关检查,是基于废品已经出现,而废品既已出现,即使被检查出来也已经造成了损失,因此它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积极的方式应该是,把废品消灭在发生之前,防止出现废品而带来损失。

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每分钟都可能产生大量废品,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将大得难以忍受。

这样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简称SQC)产生了。

它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它不是等一个工序整批工件加工完了,才去进行事后检查,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地进行抽查,并把抽查结果当成一个反馈的信号,通过控制图发现或鉴定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不正常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不正常的原因,防止废品的产生。

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另一方面,是验收抽样调查。

在二战期间,军工产品的生产任务重、时间紧,且很多产品又不能实行全检,因为检查带有破坏性,所以必须进行抽样检查。

另一方面,有的产品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很大,进行全数检验有时是很不经济的,或者时间上是不允许的。

所以,基于数理统计理论的抽样检查方法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段时间内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从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看,由事后把关变为事前预防;从质量管理的方法上看,广泛深入地应用了统计的思考方法和统计的检查方法。

三、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简称TQC)概念的,是美国的费根堡姆(ArmandV.Feigenbaum),但是由日本人首先将这一概念真正用于企业管理中。

费根堡姆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进入20世纪后半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均衡的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量涌现,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

特别是对于许多综合多种门类技术成果的大型、精密、复杂的现代工业产品来说,影响质量的因素已不是几十、几百个,而是成千上万。

对一个细节的忽略,也会造成全局的事物。

这种情况必然对质量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那种单纯依靠事后把关或主要依靠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显然已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了。

这样,全面质量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得到推广。

1.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特点

1.3.1质量管理的原则

ISO9000:

2000标准作为2000版ISO9000族标准之一,其作用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定术语。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其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质量第一原则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

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则产的安全,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要确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必须弄清并且摆正质量和数量、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关系。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数量和进度都失去意义,也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而且数量越多,进度越快,造成的损失也将越大。

因此,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才是符合质量管理所要求的质量水平。

(2)预防为主原则

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采取事后检验的方法,认为严格检查,就能保证质量,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消极防守的事后检查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

因为好的工程项目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必须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3)为用户服务原则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

真正好的质量是用户完全满意的质量。

进行质量管理,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

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4)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之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

一切用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而研究工程项目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评定工程项目质量,虽然也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测计量,也有一些数据。

但是这些数据往往不完整、不系统,没有按数理统计要求积累数据、抽样选点,所以难以汇总分析,有时只能统计加估计,抓不住质量问题,不能表达工程项目的内在质量状态,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教育。

所以,必须树立起“用数据说话”地意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1.3.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例,其核心是“三全”管理。

它不仅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还要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产品性能进行管理,也要对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和适应性等进行管理;不仅要对物进行管理,也要对人进行管理。

总之,是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1)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各个部门工作的综合反映。

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操作工人,人人做好本职工作,个个关心产品质量,才能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产品。

要实现全员的质量管理,要制定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他们在质量管理中的任务和权限,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全员质量管理强调企业的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

(2)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即从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到回访保修的全过程,从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全过程。

全过程质量管理就是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有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形成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3)全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中,每一个管理层次都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活动,不同管理层次的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不同。

上层侧重于决策与协调;中层侧重于执行其质量职能;基层(施工班组)侧重于严格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通过各层次共同参与,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第二章开始另起一页。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0对质量控制的定义是: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通过认真规划,不断进行观测检查,以及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鉴定或维持预期的工程项目质量或工序质量的一种系统。

它是为了达到工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不仅包括检验,还包括质量规划、工序控制、验收控制、异常因素的分析与消除等工作。

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局限在质量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内,还包括为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所进行的一切工作。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是控制论、系统论、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一般有如下基本步骤:

(1)选择控制对象。

(2)为抓控制对象确定标准或目标。

(3)制定实施计划,确定保证措施。

(4)按计划执行。

(5)跟踪观测、检查。

(6)发现、分析偏差。

(7)根据偏差采取对策。

2.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

建筑施工,是由人组织的,运用一定的劳动工具将劳动资料进行组合,堆砌,或挖掘的过程,可以说建筑施工工程施工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

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几大要素进行控制:

人,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和环境,也即施工工艺和方案。

2.2.1对人的控制

建筑施工阶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因此人的因素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对人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从岗位上入手:

(1)质量保证工程师

质量保证工程师,应做到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质量政策,规定,质量管理制度等的实施;有权利制止一切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制定保证质量目标及质量指标的措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等。

(2)项目经理接受质量保证部门及检验人员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并对施工工序和工艺进行调查,上报,分析;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记录和施工记录;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

(3)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将上级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技术规程、技术质量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变成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中的具体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上报改进意见。

(4)施工班组长组织具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遵循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的工序和质量;接受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对本班组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为他们提供必要条件和技术质量数据;对本班组的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制止任何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做好施工记录,拒绝使用不符合质量规定的材料;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汇报。

2.2.2对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因为施工质量本身与设计并无多大关系。

没有高质地的材料,一切建筑施工质量都不会有保证。

(1)材料进场验收。

基础环节是对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进行检查。

其次要检查材料的证明文件和供应商的供应资质,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2)材料的抽样送检。

外观检查往往无法判断建材的质量高低,必须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和检验要求,对各种建材进行抽样检查。

对部分重要材料试验的取样、送检过程,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将试样封存,直至送达试验单位。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最主要是以下几种材料的检查:

结构材料如钢材、水泥、砖、焊条等,这些材料可以使用免检产品,但严禁使用非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而且需要质量保证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等,其关键是要保证配置比例,因此应有监督人员现场监督,并做好检验记录,确认;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关键部位不能漏过;对新材料、新构件,要经过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2.2.3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

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2.2.4对施工方案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技术手段,它的管理和控制包含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时一切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的依据。

大型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文件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管理,这样保证技术文件能实现动态管理,其系统性也有助于技术人员进行查询。

(2)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对建筑项目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施工图纸的差错,轻者需要更改建筑设计方案,重者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质量不过关。

各类人员,如质量保证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都必须对施工图纸有详细的了解,尽管他们关注的内容不一样,如质量保证工程师关注图纸全局,而施工班组长关注图纸局部。

施工过程中,不定期的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中。

(3)施工方案的管理和控制。

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施工方案的控制,首先必须遵循相关技术文件,结合实际工程,从多因素,如工艺,操作,环境,组织等出发,综合考虑,力求最经济最能保证质量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

 

2.2.5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项目技术环境,如地质等;项目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等。

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和具体条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章开始另起一页。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一个大Ⅰ型工程,也是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

工程主要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调峰,兼有防洪、防凌作用。

水库总库容8·96亿m3,枢纽水电站装机1080mw,年发电量27·5亿kw·h,属大Ⅰ型工程,工程总投资60·58亿元。

工程建成后对缓解晋、蒙两省区能源基地工农业用水及人民生活用水的紧张状况,改善华北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及优化电网运行条件,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电站厂房作为主体工程的一部分,且施工特点十分复杂,决定了它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1电站厂房施工质量管理

3.1.1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首先,提出了对施工工序的控制,要求各工序通过三级质量检查和全面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道工序,“防患于未然”。

其次,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全面控制。

第一是对原材料严把质量关,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证验收,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第二是对浇筑过程认真检查,保证入仓混凝土质量;第三是对收仓后的混凝土加强保护并严格消除缺陷。

最后,对厂房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如对蜗壳层、发电机层等部位,严格控制,保证电站厂房的整体质量。

同时,不放松其他部位的施工质量,达到以重点带动全面的目的。

3.1.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

(1)业主总工程师负责制

业主总工程师是业主负责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代表,也是工程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中心。

工程建设中的设计、监理、施工承包商等各方技术质量管理都要对业主负责,一切以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在重大技术质量管理问题上,由业主总工程师协调、决策。

(2)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设计成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并且及时处理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工程工期和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设计单位根据电站厂房施工需要,按供图协议及时提供施工所用图纸,并且在施工现场设立了设计代表处,在电站厂房施工现场设立了专业组。

设计单位代表深入现场,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施工承包商质量自我保证控制万家寨水利枢纽电站厂房工程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建立了质量保证责任体系。

包括由分局局长任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质量第一责任人),主管工程副局长(质量主管责任人)和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技术责任人)。

其他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各下级单位也相应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从上到下形成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3.1.3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1)质量与工期的关系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表面上使工期延长,但实际上却缩短了工期,这主要是人们对有些问题的固有认识的结果。

工程与质量本身不是一对矛盾体,工程质量提高,减少甚至杜绝返工,能够使各工序加快进行,从而使工期缩短。

万家寨水利枢纽电站厂房工程由于很好地解决了工程质量问题,降低了返工率,从而使工期缩短近7个月。

(2)质量与成本投入的关系

质量与成本投入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提高质量需要增加成本的投入,但实际工作中,若质量提高可以明确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减少和防止返工的损失,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的投入。

(3)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加强,带来的是施工安全度的提升。

工程质量与安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万家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