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53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在正确答案面前划“√”)

1、右图场景所标志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一五计划的完成

2、中央人民政府解放西藏所采取的方式是()

A、武力夺取      B、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         D、驻藏大臣

3、毛泽东曾兴奋地说: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祝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4、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5、2009年2月14日《湖北日报》公布了2009年关闭的“小炼铁、小炼钢”企业(生产线)名单。

曾几何时,我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曾几何时”指()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文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6、北京同仁堂是我国著名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企业的道路。

这主要实施了()

A、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8、建国以来,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但是下列哪一个时期却背离了这个中心()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9、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和“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像给同学们欣赏,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些像章属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10、历史老师布置一道作业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提纲不恰当的是()

A、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C、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D、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1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是()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12、《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B、在深圳、珠海等搞特区试点

C、建设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13、“今年元旦,北京市各行业各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50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58年

14、上个世纪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歌创作的时代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5、“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诗中的“豺狼”是指()

A、复辟资本主义的“走资派”B、林彪反革命集团 C、江青反革命集团D、“阴界”鬼神

16、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

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7、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8、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

A、彻底指头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9、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了集中单一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识之一,下列哪流行语是改革开放的()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22、毛泽东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长期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事完成后()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23、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的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24、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实行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形式并存的制度

25、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材料题

1、请根据下列邓小平三张不同时期的照片,写出他在当时的伟大贡献,并对他作简要的评价。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谁高举什么旗帜开创未来?

              、                  “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两次大会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开展土地改革的。

土地改革后,                     制度被消灭。

(2)据图二,到1956年底,国家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

请简单说明理由。

 

 

 

(4)图四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国经历了曲折与坎坷。

请回答:

(1)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会议上指出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我国在探索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重大失误?

 

 

(3)在这之后,我国又出现了怎样一次长时间的严重失误?

其错误的发动者是谁?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1-10:

CBDCCDDCCC11-20:

BBCBCDCCDA 21-25:

DADAD

二、1、图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图二:

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得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图三: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很大的作用。

评价: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2、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邓小平理论、国内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四大(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

(2)农业、社会主义制度、初级阶段

(3)不正确。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过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

(1)中共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4)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和法制制度;要坚持实事求是;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等。

 

 

 

班别             学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

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                                      A.               B.             C.               D.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

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9年

5.如右图,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动的目的是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

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7.毛泽东曾兴奋地说: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8.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是                           (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

“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下列图

片资料,哪项不适合用?

                                             (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1.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                                 

A.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规定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

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参考右图:

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等文章,宣传全国各   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

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

问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和平解放新疆     D.解放海南

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26.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2分)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6分)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

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

(2分)

27.问答题(11分)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3分)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8分)

历史科试卷(答案)

 

1-10BADCDBCDDD 1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