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4.docx
《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4
单元综合测试(四)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解析:
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A错误;明矾常用于饮用水的净化,不能消毒,故B错误;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故C正确;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粒子的直径,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答案:
C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①H2S和SO2②SO2和SO3
③SO2和氯水④SO3(气)和Cl2
⑤H2S和SO3(气)⑥H2S和Cl2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②⑤⑥D.③④⑤
解析:
①中发生的反应是2H2S+SO2===3S+2H2O,有浅黄色的硫生成;③中发生的反应是Cl2+SO2+2H2O===2HCl+H2SO4,现象是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⑥中发生的反应为H2S+Cl2===2HCl+S,也有浅黄色硫生成;而SO2和SO3同元素相邻两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3和Cl2都有强氧化性,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
B
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NaOH和H2O2
C.探究浓H2SO4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还是HClO的漂白性
解析:
A项SO2具有还原性,Na2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反应可能生成Na2SO4;B项Na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NaOH和H2O2,因为反应中Na、O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C项浓H2SO4与铜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因为Cu的化合价升高,S的化合价降低,符合得失电子守恒;D项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显红色,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氯气与NaOH反应导致溶液碱性减弱,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导致。
答案:
B
4.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试剂B
湿润的试纸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氨气为碱性气体
C
Na2SO3、硫酸
品红试纸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浓硝酸
淀粉KI试纸
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性质而非碘的氧化性,A项错误;NH3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项错误;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具有氧化性可将KI氧化生成I2,使淀粉变蓝,D项错误。
答案:
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B.50mL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生成0.15molCl2
C.在常温下,浓H2SO4不与Cu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C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A中NaOH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加盐酸发生反应:
2H++CO
===H2O+CO2↑;B中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成为稀盐酸,反应不再进行,故得到的n(Cl2)<0.15mol;C中常温下Cu与浓H2SO4的反应条件不够,而浓H2SO4不使铜钝化;D中反应无法进行,无明显现象。
答案:
A
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②MnO2与盐酸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B.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
①浓、稀HNO3都能与Cu反应,但还原产物不同,符合要求;②MnO2只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不符合要求;③Zn与浓H2SO4反应,浓H2SO4表现出+6价硫的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为SO2,Zn与稀H2SO4反应,稀H2SO4表现出H+的弱氧化性,还原产物为H2,符合要求;④Fe与HCl反应,无论浓、稀盐酸都发生反应:
Fe+2H+===Fe2++H2↑,不符合要求。
答案:
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易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解析:
A中SO2作漂白剂是因为其与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B中Na与MgCl2溶液反应时,Na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MgCl2反应,最终得到Mg(OH)2沉淀;D中金属铁与非金属反应时,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与非金属的氧化性强弱有关,如铁与硫粉在加热时得到FeS。
答案:
C
8.以下关于铜跟浓、稀HNO3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浓HNO3被还原转移1mol电子,而1mol稀HNO3被还原转移3mol电子,故氧化性稀HNO3强于浓HNO3
B.Cu与浓HNO3反应比与稀HNO3反应剧烈,故氧化性浓HNO3强于稀HNO3
C.Cu与浓、稀HNO3反应都不需加热
D.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HNO3的量多
解析: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而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越容易得失电子的,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故A错,B对;根据HNO3的性质及反应方程式可判断C、D正确。
答案:
A
9.下列4种混合气体:
①V(NO2)V(O2)=21
②V(NO)V(O2)=21 ③V(NH3)V(O2)=21
④V(NO2)V(NO)V(O2)=111,以上均为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将盛满上述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最后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
解析:
①中,由反应4NO2+O2+2H2O===4HNO3可知:
充分反应后剩余O2为原体积的1/6;②中由反应4NO+3O2+2H2O===4HNO3可知:
充分反应后剩余NO为原体积的2/9;③中NH3全部溶于水,剩余O2为原体积的1/3;④中,混合气体中n(N)n(O)=25,则最后气体恰好全部反应,无气体剩余。
综合以上分析,可确定答案为A。
答案:
A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mol·L-1硫酸中
C.向100mL4mol·L-1硝酸中加入5.6g铁
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解析:
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当盐酸浓度减小变为稀盐酸时反应不再进行,故盐酸不能被完全消耗;铝片遇到18mol·L-1的浓硫酸会发生钝化,故铝片不能被完全消耗;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故氢气不能被完全消耗。
答案:
C
11.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
、Na+、Cl-、CO
、I-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通入足量氯气,溶液变为棕黄色,滴加淀粉后溶液显蓝色
②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置于无色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的颜色呈黄色
④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没有任何现象。
下列关于该澄清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I-B.一定含有CO
C.一定含有NH
D.一定含有Na+
解析:
由①的实验现象,确定溶液中含有I-;由②确定一定含有CO
;由③确定一定含有Na+;由④知一定不含NH
。
答案:
C
12.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向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
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知,氧化性:
HNO3>Fe3+>H2SO4(稀)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通入的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1
解析:
由题给信息“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可知,在通入SO2的过程中,Fe3+首先被还原为Fe2+,然后在酸性环境中又被NO
重新氧化为Fe3+,此时NO
被还原为NO。
在这个过程中,
O2~
O
,
O
~
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则同温同压下,通入的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之比为32,D错误。
答案:
D
13.已知Cu、Ag都能溶解在硝酸中,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到的VL气体全为NO
B.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
解析:
由于是用排水法收集金属与硝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故收集到的VL气体全为NO;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在烘干前应该有沉淀的洗涤过程;wg的固体是AgCl,由元素守恒关系推出m(Ag)=
g,易得出选项D错误。
答案:
D
1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NaHCO3先受热,且受热面积大,其对应石灰水先变浑浊,并不能用来比较二者稳定性强弱。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
15.(20分)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1)写出A、B、C、D、E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这是利用了C的________作用。
②实验室中可用________(填试剂)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________性。
(3)浓的E溶液在常温下为黏稠的液体,且E溶液具有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强氧化性。
则:
①将E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________,质量分数会________,本过程中E表现了________性。
②E溶液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E溶液干燥的是________。
A.氨气 B.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C.氢气 D.二氧化硫
E.氧气 F.碘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G.溴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③用蘸有浓E溶液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E溶液具有________性。
④浓E溶液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碳单质等反应,并实现E→C的转化,请写出E分别与铜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E与铜反应时,除了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
⑤稀的E溶液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这是利用了E的________性,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 H2S SO2 SO3 H2SO4
(2)①漂白、杀菌消毒 ②品红溶液 漂白
(3)①增加 减小 吸水 ②CDE ③脱水 ④2H2SO4(浓)+Cu
CuSO4+SO2↑+2H2O,2H2SO4(浓)+C
CO2↑+2SO2↑+2H2O;酸性 ⑤酸 3H2SO4+Fe2O3===Fe2(SO4)3+3H2O,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
16.(19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若通入SO2气体,请填写表中空格:
装置中棉花的位置
①
②
③
④
棉花浸取试剂
石蕊溶液
品红溶液
淀粉和碘水混合液
氢硫酸
现象
褪色
浅黄色
体现SO2的性质
水溶液显酸性
漂白性
氧化性
(2)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通入HCl气体,装置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
①包有用水润湿的某固体物质;②浸有KI溶液;③浸有石蕊溶液;④浸有浓NaOH溶液。
请回答:
(1)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则:
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下列的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a.MnO2b.KMnO4
c.KCld.Cu
(2)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棕黄色褪去,生成无色的IO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1)①变红 ②褪色 ③还原性
(2)I2+SO2+2H2O===SO
+4H++2I-
Ⅱ.
(1)b 2MnO
+10Cl-+16H+===2Mn2++5Cl2↑+8H2O
(2)先变红后褪色
(3)5Cl2+I2+6H2O===2IO
+10Cl-+12H+
17.(19分)50ml浓H2SO4溶液(足量)中加入3.2g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生成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___mL。
(2)若题干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投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____________0.025amo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将题干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mL,取出50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19.81g,求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1)设消耗H2SO4物质的量为x,生成SO2体积为y,
(2)n(H2SO4)=0.05amol,
由于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溶质H2SO4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且被还原的硫酸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一半,故实际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025amol。
(3)因为n(BaSO4)=
=0.085mol
n(SO2)=
=0.05mol
所以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
n(H2SO4)=n(SO
)+n(SO2)=0.9mol,
所以c(H2SO4)=
=18mol·L-1。
答案:
(1)0.1mol 1120
(2)小于 (3)18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