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
《证据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等活动。
A.司法B.执法
C.仲裁和公证D.监察
2.诉讼证据是( D)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A.审判人员B.检察人员
C.鉴定人员D.侦查人员
3.证据原因来自( C )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A.第二人 B.当事人
C.办案人员D.证人
4.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物证的种类之—,如
(ABCD )。
A.人体的特征 B.物体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的气味
5.物证( B )而存在。
A.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D.可以依赖于被害人
6.在刑事诉讼中常见的直接证据主要有(ABCD)。
A.被害人陈述B.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C.现场目击者的证言D.现场提取的脚印
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BCD)。
A.科学性B.可信性
C.可采性D.可靠性
8.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ABCD)的。
A.口头B.书面
C.复制D.实物
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它与诉讼制度是(A)。
A.从属关系B.因果关系
C.优势互补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
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我国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见解主要有(ABCD)。
A.权利说B.义务说
C.承担说D.责任说
12.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使用基本一致的证明标准,即(AB)。
A.案件事实清楚B.证据确实、充分
C.法律依据D.实事求是
13.(C)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A.合法证据标准B.合理证据标准
C.优势证据标准D.劣势证据标准
14.无罪推定的内核是(C)。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C.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1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在于(AD)。
A.督促执法机关守法
B.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C.保障当事人的安全
D.制止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
16.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分类,是根据证据的(C)进行的划分。
A.性质B.内容
C.作用D.形式
17.直接证据是(BD)。
A.直接证据B.原始证据
C.间接证据D.传来证据
18.直接证据包括(ABCD)。
A.当事人的陈述
B.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C.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D.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
19.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B)基本一致,但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A.间接证据的收集B.举证责任的分担
C.证据的分类D.物证的特征
20.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保全主要由(AB)主动进行。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当事人D.诉讼参与人
21.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包括(ABC)。
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22.证明的主体是(A)。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23.证明对象是(BC)。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2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A)。
A.神示证明制度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
25.证明方法包括(ABC)。
A.逻辑推理B.司法认知
C.推定D.指认
26.法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做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B)。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
28.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是(ABD)。
A.客观性B.关联性
C.物质性D.合法性
29.以下哪些是书证?
(A)
A.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车票B.物体的颜色
C.犯罪现场留下的车票D.窃取的机密文件
30.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ABC)。
A.被害人的所在单位
B.被害人的住处
C.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办公地点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定的地点
31.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32.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 B )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33.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C)。
A.诉讼证据规则B.司法证据规则
C.非诉讼证据规则D.审判证据规则
34.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A)。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
35.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C)。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
36.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37.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B.仲裁C.监察D.公证
38.以下( ABCD )是书证。
A.身份证B.公证文书
C.认证书D.经济合同
39.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 A )。
A.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B.原本、正本
C.公文书证及私文书证D.文字书证及图形书证
40.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 D )提供。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原告D.被告
41.( ABCD )可以作为证人。
A.能够辨别是非的人B.与犯罪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人
C.能够正确表达的人D.与被害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42.( AB )不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B.非法人团体
C.国家公务员D.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3.询问证人时( AB )。
A.不得少于两名办案人员B.不许个别进行
C.不得多于两名办案人员D.必须个别进行
44.(A )是刑事诉讼中—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A.被害人陈述B.证人证言
C.物证D.书证
45.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 BCD )。
A.政府所在地B.被害人住所
C.公检法办公地点D.被害人所在单位
46.口供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ABCD )。
A.揭发检举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B.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
C.揭发检举非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D.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47.证明的主体是( A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48.证明对象是(BC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49.证明方法包括( ABC )。
A.逻辑推理B.司法认知
C.推定D.指认
50.( B )是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51.( A )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52.根据证明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将证明分为( CD )。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53.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这里所说的法律( D )。
A.是实体法
B.是程序法
C.不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D.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54.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A )。
A.古罗马法时代B.石器时代
C.近现代D.中国古代
55.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 B )承担。
A.原告 B.被告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56.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除了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痕迹鉴定以外,还有(D)。
A.化学鉴定B.会计鉴定C.文件书法鉴定D.责任事故等方面的鉴定
57.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的辩护律师有权对被害人进行询问。
询问的时候,(B)。
A.不得多于2名办案人员B.不得少于2名办案人员
C.不得多于3名办案人员D.不得少于3名办案人员
58.侦查中传唤询问的时间最长不得(C),不得连续传唤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A.超过6小时B.超过24小时
C.超过12小时D.超过48小时
59.下列哪些能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可作为物证?
(ABCD)
A.贪污案中的帐簿B.走私的货物
C.贪污的赃款D.贩运、私藏的枪支
60.某甲目睹被告人持凶器杀死某乙,某甲的证言是(D)。
A.直接证据B.控诉证据
C.原始证据D.传来证据
6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BC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刑讯逼供
C.口供主义 D.自由心证
62.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 A )诉讼制度。
A.诉讼双方权利对等B.刑讯逼供
C.口供主义 D.纠问式
63.我国的诉讼制度是( A )的诉讼制度。
A.分权主义B.纠问式
C.职权主义D.混合式
6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A)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B.英美
C.非洲 D.亚洲
6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以外,还有(ABCD)。
A.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
B.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
C.较研究的方法
D.实证研究的方法
66.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做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实证证据制度
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67.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C)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68.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C)。
A.英国B.美国
C.法国D.德国
69.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B)。
A.法官的理性和良心B.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重当事人的证词D.审问时可以采用刑讯逼供
70.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C)进行询问。
A.12小时以内B.2天以内
C.24小时以内D.1周以内
71.(ABCD )可以作为证人。
A.能够辨别是非的人B.与犯罪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人
C.能够正确表达的人D.与被害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72.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做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
C.实证证据制度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73.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必须在( C )进行讯问。
A.12小时以内B.2天以内
C.24小时以内D.1周以内
74.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BD )。
A.确认性陈述
B.辩论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
D.承认性陈述
75.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A )。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D.物证
76.(A )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 D.证据的性质
77.犯罪人首先手写反动标语,然后复印成若干分广为散发,其中手写的原件及复印件标语属于( AB )。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物证 D.书证
78.(ABCD )属于人证。
A.刑事被害人陈述 B.民事当事人的陈述
C.证人证言D.鉴定结论
79.( ABCD )属于实物证据。
A.物 B.书证
C.音像资料 D.勘验笔录
80.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CD )。
A.调取 B.当事人提供
C.询问 D.讯问
81.询问是指对( CD )。
A.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
B.对刑事被告人的审问
C.对刑事被害人的问话
D.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问话
82.讯问是指对( AB )。
A.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
B.对刑事被告人的审问
C.对证人的问话
D.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问话
83.实物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 ABCD )等方式进行的。
A.勘验B.扣押
C.调取D.查封
84.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D)。
A.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C.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D.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85.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原则上由(A)负责。
A.主张相关事实的当事人B.法院C.检察院D.公安机关
86.口供的内容包括(BCD)。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的一切言行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揭发检举同案其它犯罪行为的陈述
87.当事人陈述一旦有效做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任意撤销。
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诉讼中(A)的体现。
A.禁止反言B.禁止撤诉C.撤诉有效D.诉讼中止
88.询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C)负责进行。
A.行政机关的有关人员B.律师
C.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D.开庭之后
89.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是(C)。
A.作为证据的实物是诉讼中最好的证据
B.最佳证据是诉讼中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C.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材料优先于复制品
D.当事人只能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90.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B )。
A.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B.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注重当事人的证词
D.审问时可以采用刑讯逼供
91.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 B )。
A.传来证据 B.人证 C.原始证据 D.物证
92.以下( BCD )是书证。
A.身份证B.公证文书
C.认证书D.经济合同
93.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ACD)。
A.确认性陈述B.辩论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D.承认性陈述
94.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B)。
A.传来证据B.人证
C.原始证据D.物证
95.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A)。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D.物证
96.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AB)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
A.执法人员B.当事人
C.律师D.被害人
97.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AD)的证据。
A.案件事实B.物证或书证
C.被害人陈述D.原始出处
98.实物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 AB(C) )等方式进行的。
A.勘验B.扣押
C.调取(调查)D.查封
99.证明方法包括( ABC )。
A.逻辑推理B.司法认知
C.推定D.指认
100.证明的主体是( A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101.证明对象是( BC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102.( B )是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03.小刚是一名17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4年10月6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话3部。
在公安人员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B)
A.小刚盗窃的事实
B.小刚的年龄
C.2004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D.小刚犯罪后的表现
10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C)。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05.某公安机关法医鉴定室的法医王某一天下班途中,亲眼目睹了李某故意伤害案的经过。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C)
A.王某既不能做鉴定人,又不能作证人
B.王某既可以做鉴定人,又可以作证人
C.王某应当做鉴定人,但不能作证人
D.王某是本案的诉讼参与人
106.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哪些?
(AC)
A.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向侦查人员所作的有关犯罪过程的供述
B.侦查人员在现场提取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C.被害人关于刘某抢劫其钱财的陈述
D.沾有血迹的杀人凶器
二、简答题
1.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2.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
3.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4.证据规则有哪些功能?
5.如何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6.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
7.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据规则有哪些?
8.司法认知的作用有哪些内容?
9.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10.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试述证据保全的概念和特征。
2.收集证据的要求是什么?
3.证人的资格条件有哪些?
4.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
5.试述间接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
1.甲在乙开的商店里购买XX牌皮鞋一双,回家后发现系仿冒的XX皮鞋,在数次要求退货未果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双倍返还货款400元而乙则辩称,该皮鞋并非本店销售的皮鞋,这张发票只能证明甲曾经在乙处购买过XX牌皮鞋,但不能证明是这一双,甲是把从别处购买韵皮鞋拿到本店来索赔,纯是讹诈。
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本案中,某甲提供了该商店出具的购物发票,发票上商品的具体名称、数量、价格,应当可以认定该皮鞋是从该商店购得。
根据生活常理,消费者是无法再举出其他证据来证明该皮鞋是从该商店购得的。
民事证据规定第六十四规定,法官审核证据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独立进行判断”。
第七条还规定,在无法确定举证责任的时候,应“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因此,根据生活常理,消费者在商店购物,只能得到商品和购物发票,也就只能以这些东西作为证据。
商店应当有能力也有责任提供该商品是否是其销售的证明。
如商店在销售手机时,一般均要在发票上注明手机的串号(即生产序列号)。
对于皮鞋而言,商店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认皮鞋是其所售,如在皮鞋的内侧加盖商店的戳记等。
如果未标明,商店则不能以皮鞋不是其所售的理由进行抗辩
2.甲向法院起诉乙,要求被告乙按欠条归还欠款6000元。
法院查明,2004年5月10日,乙向甲出具欠条一张,注明欠款8000元。
6月10日,乙又还款给甲,甲在欠条上加注“还欠款2000元”。
而乙辩称,当时是还款6000元,欠条上注明的“还欠款2000元”就是尚欠款2000元。
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汉字的一字多解有时会引起歧义,这种情况发生到诉讼中就会使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本案就是这样。
所以,不能说哪一方的理解没道理。
但是结合本案的案情,法官在裁判时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由于此加注是原告所为,如果他将原来的欠款8000元划掉写上实际的还款数额,或者用“归还欠款XX元”等进行表述,就不会产生歧义。
因此语义不明的责任应由其承担,而作出对其不利的解释,按乙已经归还6000元,尚欠2000元未还进行判决。
从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角度讲,原告主张被告欠款6000元要有相应的证据证实,而现有的证据只证实了两种可能性,所以应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这样的判决结果同样也不能保证符合案件的事实真相,但是却可以使判决产生一个规则的导向作用——当事人在书写欠条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3.甲向法院诉称,他不识字,而乙具有初中文化程度。
乙向甲借款3000元一直未还,甲听人说法律上有关于两年诉讼时效的规定,于是找到乙要求其在条据上签字,认可甲曾经向其要求还款。
但乙拿到条据后在上面注明“此条作废”,当时甲也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事后听人说是“此条作废”,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
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此案涉及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此条作废”一般来讲,此条就不能再作为债权凭证,这是常识性问题,也是经验法则。
从证据的效力上讲,该证据的证明力存在重大瑕疵。
甲辩称不识字,并不能免除应由其负担的证明此款未还的举证责任,只有他举出足够的能推翻“此条作废”的证据他方能胜诉,否则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4.甲在建房时剩余5000块红砖,而刚好乙也要建房,于是甲将这些砖头转让给乙,口头约定按市价每块0.2元计算。
一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