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65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docx

幼儿园课题申报表

 

XX县“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农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XX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课题情况

工作单位

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专业

课题研究分工

课题主持人和主要研究成员近期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

科研规划

项目级别

及完成项

目情况

姓名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出版)或交流处所

时间

合作人

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课题

界定

支撑

理论

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

幼儿的行为问题是指幼儿的心理发育偏离正常发展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偏离正常行为的举动,这种行为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

“人格教育,依赖六岁以前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都可在幼稚时代立下适当的基础。

”如果这一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将终生受益,反之则贻害无穷。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内部世界对外部刺激的“同化”,顺应而达到动态的平衡,那幼儿的已有行为问题,只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完全能逐步矫正过来的。

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具体化)

1、本课题能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行为问题,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感知和对待周围世界,从而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成为社会人打好基础。

2、通过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3、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可更改农村不良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调查农村3—6岁幼儿在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状况,选出典型和普遍的问题进行研究,透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探寻矫正的有效途径。

2、根据课题界定和幼儿的典型表现,我们将问题行为的探究锁定在不专注行为、文明礼仪行为上,并将家庭的教养方式一并列入,拟订了四个子课题:

《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幼儿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策略的研究》

《幼儿不专注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幼儿合作意识淡薄的研究》

准备阶段

时间

过程

(1)确立主课题,完成论证,申报立项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

(3)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由负责宋婷婷主题研究,其他成员薛英英、高燕、李赛赛、师凡荣、郭爱青、胡雪宁、高二琴、朱一梅、雷欢协助研究。

(4)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指导。

(5)做好实验资料的搜集工作。

(6)召开开题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

时间

过程

(1)完成前期幼儿行为问题测试工作,写出前期测试报告。

结合本园幼儿发展实际情况和教育规律,确定以下四个研究内容:

A、农村幼儿不良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农村幼儿个人不良卫生习惯的矫正策略的研究

b、农村幼儿不良饮食的卫生习惯的矫正策略的研究

c、农村幼儿时间观念淡薄

d、农村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习惯弱

e、农村幼儿不良睡眠习惯

B、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农村幼儿基本礼仪

b、农村幼儿家庭礼仪

c、农村幼儿幼儿园礼仪

d、农村幼儿公共场所礼仪

C、农村幼儿不专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农村幼儿学习方面的不专注

b、农村幼儿对兴趣爱好的专注力

D、农村幼儿合作意识淡薄的实践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农村幼儿在教育教学中的合作意识淡薄的实践研究。

b、农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意识淡薄的实践研究。

(2)制定矫正措施,开始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实验分析、总结,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各负责人具体安排实施。

总结阶段

时间

过程

(1)完成实验后幼儿的后期测试。

(2)全面总结。

(3)收集论文。

(4)整理材料。

(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6)接受评估。

三、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

提出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下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素质。

3—6岁的幼儿的心理素质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感染、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家长之间的素质差异很大,一些不良的习气仍不同程度地蔓延在各个村落院舍。

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法,使得年幼无知、抵制力差的农村幼儿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卫生习惯差、不专注、缺乏合作意识等。

少数家长对此感到担忧和焦虑,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而部分家长却对此不屑一顾。

为此,我园针对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通过对农村幼儿不良行为的研究,并进行专业的理论分析,探究相应的教育指导策略,进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行为问题矫正的重要时期。

教育学家艾克森于1958年在南非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行为问题的见解,我国在1985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幼儿期的“行为问题”进行专门性的研究。

为此,我园在前人所取得的理论价值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议定了该课题,旨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依据。

解决的问题:

 1、立足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我,逐步克服自身行为问题,并将矫正的目的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游戏、日常生活中,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早日形成。

2、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帮助他们采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健康的身心。

课题研究的实

践意义与理论

价值

人类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

例如:

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偷人家的东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纠正,那无异是一种间接的鼓励,后来他就会慢慢养成一种偷的习惯了。

所以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良好的习惯是指符合当前社会规范和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认知学习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自动化了的行为。

良好的习惯是有规律的、整洁卫生的、独立的、不妨碍他人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它可以使幼儿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适应行为。

  根据有关调查说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

一是趋早性。

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

二是渐进性。

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是反复性。

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

而且,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

分析

1、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具有小学二级职称和本科学历,都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参加课题研究的都是学校一线教师,可以直接对本班幼儿的行为习惯随时掌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

加上课题本身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一开始就收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就课题问题专门召开了两次正式会议和一次教研座谈会。

尽最大能力帮助本课题的实施。

3、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订阅了各中幼儿教育杂志,教师随时可以借阅查找资料。

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问卷调查法:

将农村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表现综合成问卷,让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加以选择,教师作好记录,作为幼儿的原始分数。

2、自然观察法:

教师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事件加以记录,并分析每一问题事件的成因,逐步加以概括整理。

3、实验法:

根据幼儿行为问题的成因,制定实验措施,使之得到改善。

(1)、与各科学活动相结合。

在各科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手段,提供给幼儿耳濡目染的机会,帮助幼儿把教育结合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行为习惯。

(2)、与幼儿生活坏节相结合。

在幼儿一日结合环节中注重孩子养成教育,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之愉快的接受或改正。

(3)、与幼儿的角色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丰富角色游戏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教育,让幼儿在玩玩演演中接受教育。

(4)、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利用开座谈会、推荐书籍、办家园联系专栏及家园联系册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并自觉做好与教师的配合工作。

(5)、定期召开实验小组会议,加强学习,积累资料,促使实验计划的顺利进行。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成员组成合理,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科研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按阶段向学校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3、严格组织,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分块研究,责任明确。

 4、研究成员会不断地学习充电,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多为实验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并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做法,提高研究效果。

 

预期

研究

成果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1、实验资料的整理。

2、实验方案的设计。

1、幼儿行为问题测试报告。

2、制定矫正措施,做好实验总结。

1、幼儿的后期测试。

2、总结经验、方法、撰写论文。

3、在农村幼儿园及社会推广成果。

 

四、评审意见

 

课题

主持

人所

在单

位意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评审

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登记号

附二: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农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注意事项:

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加者及有关单位等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主要表述一下内容:

1.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下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素质。

3—6岁的幼儿的心理素质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感染、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家长之间的素质差异很大,一些不良的习气仍不同程度地蔓延在各个村落院舍。

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法,使得年幼无知、抵制力差的农村幼儿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卫生习惯差、不专注、缺乏合作意识等。

少数家长对此感到担忧和焦虑,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而部分家长却对此不屑一顾。

为此,我园针对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通过对农村幼儿不良行为的研究,并进行专业的理论分析,探究相应的教育指导策略,进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行为问题矫正的重要时期。

教育学家艾克森于1958年在南非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行为问题的见解,我国在1985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幼儿期的“行为问题”进行专门性的研究。

为此,我园在前人所取得的理论价值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议定了该课题,旨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依据。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行为问题矫正的重要时期。

教育学家艾克森于1958年在南非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行为问题的见解,我国在1985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幼儿期的“行为问题”进行专门性的研究。

为此,我园在前人所取得的理论价值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议定了该课题,旨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支撑:

幼儿的行为问题是指幼儿的心理发育偏离正常发展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偏离正常行为的举动,这种行为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

“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都可在幼稚时代立下适当的基础。

”如果这一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将终生受益,反之则贻害无穷。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内部世界对外部刺激的“同化”,顺应而达到动态的平衡,那幼儿的已有行为问题,只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完全能逐步矫正过来的。

三、研究意义:

1、本课题能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行为问题,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感知和对待周围世界,从而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成为社会人打好基础。

2、通过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3、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可更改农村不良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农村3—6岁幼儿在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状况。

2、透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

3、探寻有利于矫正幼儿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因素:

1、立足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我,逐步克服自身行为问题,并将矫正的目的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游戏、日常生活中,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早日形成。

2、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帮助他们采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健康的身心。

六、研究原则:

1、情感原则:

教师是开展幼儿行为培养的基础,如果师幼间没有积极的情感基础和互动关系,则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应努力建构师幼间的情感,并渗透于教育过程中,以更好地影响幼儿,发展幼儿。

2、发展性原则:

在对幼儿实施方案时,必须以发展和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不良举动。

这些行为中,有的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或减弱,有的会导致幼儿以后的不良发展。

3、一致性原则:

幼儿行为问题的能否矫正有赖于家园间的密切配合。

在实验中,教师应让家长了解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加强家园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4、个体差异原则:

每个幼儿的成长过程、环境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矫治的过程中需要“个别对待”,不采取“一刀切”。

七、研究对象:

高桥中心幼儿园3——6岁的全体幼儿。

八、研究子课题:

1、调查农村3—6岁幼儿在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状况,选出典型和普遍的问题进行研究,透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探寻矫正的有效途径。

2、根据课题界定和幼儿的典型表现,我们将问题行为的探究锁定在不专注行为、文明礼仪行为上,并将家庭的教养方式一并列入,拟订了四个子课题:

《农村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农村幼儿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策略的研究》

《农村幼儿不专注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农村幼儿合作意识淡薄的研究》

九、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将农村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表现综合成问卷,让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加以选择,教师作好记录,作为幼儿的原始分数。

2、自然观察法:

教师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事件加以记录,并分析每一问题事件的成因,逐步加以概括整理。

3、实验法:

根据幼儿行为问题的成因,制定实验措施,使之得到改善。

(1)、与各科学活动相结合。

在各科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手段,提供给幼儿耳濡目染的机会,帮助幼儿把教育结合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行为习惯。

(2)、与幼儿生活坏节相结合。

在幼儿一日结合环节中注重孩子养成教育,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之愉快的接受或改正。

(3)、与幼儿的角色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丰富角色游戏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教育,让幼儿在玩玩演演中接受教育。

(4)、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利用开座谈会、推荐书籍、办家园联系专栏及家园联系册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并自觉做好与教师的配合工作。

(5)、定期召开实验小组会议,加强学习,积累资料,促使实验计划的顺利进行。

十、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XX.9——20XX.12)一年半

20XX.9—20XX.12:

课题准备阶段

1、做好实验资料的搜集工作。

2、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指导。

3、明确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

20XX.12——20XX.10:

课题实施阶段

1、完成前期幼儿行为问题测试工作,写出前期测试报告。

2、制定矫正措施,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实验总结、资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20XX.10——20XX.12课题总结阶段

1、完成实验后幼儿的后期测试.

2、总结经验、方法、撰写论文,并请专家论正。

3、在农村幼儿园及社会推广成果。

十一、研究组成员:

负责人:

承担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