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33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 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下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会写21个生字。

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27个词语。

2.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3.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4.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5.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6.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教学重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学习浏览;

3.读整本书。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

第15课《凡卡》2课时

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1课时

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拓展四:

1课时;

检测:

1课时

机动:

1课时。

共计:

12课时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乐曲《天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饥饿、橱窗、揉皱”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卖火柴小女孩的痛苦,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表达的同情弱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卖火柴小女孩的痛苦,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表达的同情弱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

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你们想过吗?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

这篇童话是谁写的?

(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的作家。

他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学困生带读。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其他学生思考,文章根据内容划分大段。

  预设:

如果学生划分起来有一定困难,可以先由教师出示小标题“卖火柴”,然后有学生找那些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进行划分。

后面的小标题可以在小组中完成。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板书:

[卖火柴、擦火柴、冻死了]

  4.根据这些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1)第三段(12~13)

5.根据提问法,你能改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

教师可以将提问的内容提示在课件上,然后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修改自己的主要内容。

教师纠正,订正。

  四、学习第一段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

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

[可怜的小女孩!

]

  

(二)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

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1)点拨、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a.幻灯出示。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能抓住重点词来谈谈吗?

  c.概括一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她很可怜?

(怜)

  

(2)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写小女孩冷的词句还有吗?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读懂这三句话,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学生练习。

  (3)讨论:

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

  点拨:

这些重点词的音要稍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来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

  练读——指读——评议——指读——齐读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

  “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抓“一整天、一根、一个”)

  3.提问:

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

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

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

这些是书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你们一看便懂,可是书里还有别的意思,没有直接写出来,实际上也能说明小女孩很可怜。

如果你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也能领会。

  5.揭示学法,扶学第一句。

  

(1)幻灯出示: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

(拖鞋大)

  b.哪些词语写出拖鞋很大?

  c.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3)表情朗读:

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到处受欺负。

小女孩这么冷的天穿着大拖鞋也没人同情、关心她。

那这句话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同情)对的,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读这句话。

齐读。

  (4)归纳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这个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呢?

我们先理解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谈体会,最后用感情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1)幻灯出示: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

“这些”指的是哪些?

  b.谁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子的意思?

  c.是啊,小女孩还是个孩子,当然希望在大年夜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而现在的她却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多可怜哪!

这儿写出了她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欢乐)的。

  (3)表情朗读。

  点拨:

用同情的语气,突出重点词,前半句我们可读得美些,后半句读得难过些、慢些。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

(板书)

  2.出示挂图,训练说话。

  

(1)导语:

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穷苦可怜的小女孩。

它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家里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请你们看图有条理地说一说,可以用“可怜的小女孩!

”作为这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

  

(2)学生练习—指名口述。

  (3)小结:

同学们生动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大年夜叫卖火柴的凄惨画面。

她是多么可怜哪!

(指板书)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用红粉笔标出)就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

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配乐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过渡:

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冻死了)是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就是穷苦孩子必然的结局。

(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

(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

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女孩

1——4:

现状

5——10:

幻想

11——12:

结局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贫困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2.反复体会幻景与现实的反差,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贫困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教学难点:

反复体会幻景与现实的反差,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创设氛围

引语:

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可怜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里卖着火柴,无人理睬,最后她蜷缩在墙脚,点燃了一根根火柴。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二、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在文中用---画出小女孩幻想的部分。

用曲线画出现实部分。

2、学生自主学习,在文中---画出小女孩幻想的部分。

3、学生汇报。

(二)深入分析“第一次擦燃火柴”,学习方法

1.再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2.师生共同分析擦燃火柴的原因:

(1)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2)天冷极了,下雪,快黑了;

(3)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3.教师过渡:

A.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

于是她看到了。

4.学生接读第一次幻想部分。

5.教师追问:

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汇报:

在寒冷的现实中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才在幻象中看到了大火炉。

课件出示:

擦火柴美好的幻象残酷的现实擦火柴的原因

擦火柴

美好的幻象

残酷的现实

擦火柴的原因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天冷极了、几乎冻僵。

寒冷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五次

6.总结学习方法:

学习的步骤:

1.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

2.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和关键词。

3.回答问题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二至五次”擦燃火柴,体会写作手法。

1.课件出示:

(研究步骤和研究表格)

2.学生自主研究“二至五次”擦燃火柴并试填表格。

擦火柴

美好的幻象

残酷的现实

擦火柴的原因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天冷极了、几乎冻僵。

寒冷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一颗星落下来,一个人要死了

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冻死了

亲情

3.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第二次擦火柴:

学生理解(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教师引读:

她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而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个饥饿难忍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呀!

于是……

学生接读第二次擦火柴。

*第三次擦燃火柴:

学生理解(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兴奋的时刻,可以围着美丽的圣诞树跳啊唱啊,尽情地欢乐。

又冷又饿地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

教师引读:

是啊,她也需要欢乐,小女孩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贫苦。

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欢乐,于是……

指名学生接读第三次擦燃火柴。

*第四、五次擦燃火柴:

学生理解(她想起了奶奶说的话;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教师引读:

小女孩是多么孤苦可怜啊!

家里只有奶奶疼爱她。

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

于是……

学生接读第四次擦燃火柴。

教师接读:

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于是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这次……

学生接读第五次擦燃火柴。

课件出示: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摆脱这一切。

可见小女孩十分可怜和悲惨,可见当时社会十分黑暗和不公。

4.学习写作手法,体会情感

引导: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吧。

师生对比读,师读现实处境的句子,生读环境的内容,想想作者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觉?

总结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从强烈的对比中就会深刻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作者对她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厌恶之情。

五、升华情感。

  是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当时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她什么也得不到,她死了,也没人理解,只知她冻死了,但作者理解,我们也理解,而且理解很深。

            

请带着你的理解再读最后一句:

“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此时,你能告诉老师句中两个“幸福”的含义吗?

 至此,你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社会的不满。

(憎恨)

小结:

安徒生童话的《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充满了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美妙。

这也是安徒生第一阶段创作的主要特点。

他的创作生涯还有两个重要时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他第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他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六.课后拓展。

学完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与《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的不同,总结不出特点没关系,推荐他第二创作时期的作品《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让学生阅读,再总结。

板书设计:

卖火柴

火炉

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火柴烤鹅

(可怜的)圣诞树

奶奶

人死去

课后反思:

15、凡卡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冻僵、逗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

4.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

难点:

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冻僵、逗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理清层次,归纳每个层次的段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难点:

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

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

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自学情况。

易错音:

抽噎窜过打搅

易错字:

蘸揉撇冻僵搓

形近字:

磨()渣()坑()迷()

魔()楂()吭()眯()

摩()喳()

1.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2.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

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

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

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

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

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

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

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

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

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

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

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

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

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课后思考题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的?

预设: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

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

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

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

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

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理清文章层次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1段:

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

第2段:

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第3段:

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15.凡卡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体,理清文章脉络

1.回忆课文内容,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初读文章后的感受是什么?

(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凡卡生活悲惨)

2.哪部分内容重点写了凡卡的悲惨生活?

(写信)

二、直奔重点,聚焦信的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哪些段落是信的内容?

3、8、10、11、12、15自然段是信的内容,文中都有引号。

2.默读信的内容,文中直接写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

学生画出来。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我再也受不住了!

……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亲爱的爷爷,来吧!

 

(1)引出资料:

契诃夫说的话“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2)学生朗读,了解到“亲爱的爷爷”反复出现了四次,表面上显得语言比较啰嗦。

(3)对比产生疑问:

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可这几处却这么啰嗦,不是自相矛盾吗?

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凡卡的生活实在是太悲惨了,才会如此用笔)

三、品读重点,体味“生活”

1.出示词语“悲惨”的意思:

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学生浏览课文信的内容,在文中找出最能反映凡卡生活悲惨现状的一句话。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2.再次默读信的内容,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凡卡的生活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哪个镜头深深地刺痛了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

第8自然段。

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凡卡说自己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是因为所有的人都不把他当人看。

(老板、老板娘、伙计对凡卡都是那样的狠毒——抓动词:

揪、拖、揍、戳、捉弄)

之所以凡卡说自己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是因为他的生活条件太差了。

(吃——简直没有;睡——过道里;穿——没有鞋穿)

之所以凡卡说自己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是因为他干的活太多了,太重了。

(鞋匠的学徒却还要看孩子、干家务、替伙计买酒……)

预设二:

第10自然段

凡卡为了逃离现在悲惨的生活,对自己唯一的亲人——爷爷许下了怎样都可以的诺言:

搓烟叶、做错事挨打、擦皮鞋、放羊、长大照顾爷爷,而这一切更能凸显出他现在的生活真是连狗都不如。

3.分角度引读。

(1)学生站在凡卡的角度,向爷爷叙述自己的悲惨生活。

(5次)

教师引读:

爷爷,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学生分五次接读。

一、学生站在凡卡的角度,向爷爷发出自己的哀求。

(3次)

教师引读:

爷爷,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所有的人都不把我当人看,随意的使唤我、欺负我;我没有吃的,睡在过道里;还要赶很多很多重活。

学生接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我再也受不住了!

……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亲爱的爷爷,来吧!

4.回忆过往,总结写法。

(1)透过这封信,我们知道了凡卡遭受的苦,看到了凡卡的悲惨生活。

凡卡的信除了写出了自己的悲惨生活,还有他在莫斯科的见闻,以及对以往生活的回忆。

A学生浏览“写信”的内容。

B谈自己的感受:

凡卡觉得乡下的生活是快乐、美好的。

C总结板书一边是悲惨的现实(苦),一边是快乐的回忆(乐),这就是反衬。

(2)探讨乡下的生活是否悲惨?

乡下的生活就不悲惨了吗?

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想法。

(乡下的生活同样充满了苦难,不然爷爷也不会把自己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当学徒了,即使是这样也想回到乡下去,说明城里的学徒生活更加让凡卡觉得悲惨)

(3)明确插叙、对比、反衬的好处:

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四、升华主题,体会“梦“的含义

1.读文找出凡卡的梦是什么?

(爷爷收到了信,正在读他的信)

2.研读课文,讨论交流:

凡卡能够实现他回到乡下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愿望吗?

(1)信是寄出去了,但是爷爷根本不会收到因为他没有写清收信人的地址。

(2)即使爷爷收到了信,也不可能把凡卡接回家,因为爷爷的生活同他一样悲惨,不然就不会把他送到城里当学徒了。

3.揭示“梦“的含义:

凡卡的梦实现不了,他终将回到现实生活之中。

梦醒了,他还要接受现实生活,生活得甚至比现在更加凄惨,因为他的梦想破灭了。

五、读写结合,感悟人物命运

1.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从中能够体会到什么?

(在悲惨的生活中,他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童真童趣。

所不同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美好愿望都是幻想出来了,而凡卡觉得的美好生活是曾经真实存在的。

而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更体现出他们现实生活的悲惨境遇。

2.读写结合:

写几句话分别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

3.配乐朗读课文的结尾。

六、作业:

阅读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套中人》。

 

板书设计:

准备写信作者叙述

学徒生活苦

凡卡写信悲惨命运

回忆往事乐

寄信甜蜜希望梦

课后反思:

 

16*鲁滨孙漂流记

一、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学习阅读步骤,浏览作品精彩片段,学习阅读方法,了解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