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186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docx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当今世界的文化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向前发展,引起了各国之间新一轮的文化产业竞争,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高新技术产业,一个是文化产业。

海南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欠发达地区,面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强势的文化挑战,该如何努力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一、文化产业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一)文化产业已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移,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演变。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与文化联姻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的影视业在创汇方面堪与航天、航空和现代电子业势均力敌。

日本和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短短几年内即见成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救国良方。

日本的动画、游戏和传统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并驾齐驱。

当前,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在高科技、数字化的条件下,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平衡已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以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紧迫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在极端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没有给予发展文化产业以足够的重视,那么经济和社会生活就可能出现畸形,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

(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人们的闲暇时间将比过去大大增加。

而且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人们退休之后的时间也在增加。

闲暇时间的增多,必将大大增加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

国外很多学者认为,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成为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

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据报导,2015年美国的休闲产业将占全部产业的50%。

而休闲产业中很大比重就是文化产业。

(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形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单一的货币资本逐渐转化为货币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等多元资本形式。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资源累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

文化资本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文化资本的加入,为一些经济资本相对较弱而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海南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比较与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006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比2004年增加5.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4年增长37.1%,年均增长17.1%,年均增速比同期全省GDP增速高5.8个百分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GDP)逐步提升。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也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提高。

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81%,比2004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3.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到1901个,产业活动单位数2351个,个体经营户7458家;从业人数达到63273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1.61%。

其中,产业活动单位从业42329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6.90%;个体经营户从业20944人,占33.10%。

(二)比较差距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小。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文化制造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而海南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小。

2006年,海南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19.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

2.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南文化产业规模小,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

2006年海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8%,低于2.2%的全国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部分发达地区,如北京6.4%、广东3.7%、上海3.3%、福建2.4%、浙江2.3%等,也低于安徽、江苏、山东、西藏等地区,但高于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从与东、中、西部地区对比看,比东部地区的2.6%低,比中部的1.3%和西部的1.4%高。

3.文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面对国际和国内的竞争,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产业链不长,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产品的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产业结构层次很低。

2006年,海南文化产品生产业增加值仅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4.42%,文化销售业增加值仅占11.15%,文化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很不发达,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4.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

海南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新发展的要求,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新闻、出版、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目前文化产品生产从总体上说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引入文化产业还十分有限,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档次、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娱乐等在内的文化产业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21世纪,海南文化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主要依据有:

(一)有利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次把文化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提出来,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指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为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

海南拥有黎族、苗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也得天独厚,但大部分没有开发,有的是低层次的开发,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很低。

启动这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就有可能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整个地区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有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不断改善的社会环境。

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我们已经具备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现实条件。

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文化建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正在形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体制和机制;全社会对文化双重属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对文化关注参与程度的不断提升,又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成员人均占有财富逐步增多,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食品支出在整个消费性支出中占的比重下降。

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社会经济开始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

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空间。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极其重要的动力。

可以预见,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海南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五)旅游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

旅游产业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设施、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这正是海南旅游产业最薄弱的环节。

如果旅游文化产业能得到大的发展,必将带动整个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大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和文化竞争力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面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强势的文化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当前,我们必须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敢于迎接国际竞争中的挑战,大力推动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综合省力中的作用。

发展海南文化产业,要把海南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

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数以亿计的利润,另一方面又可以把海南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如我们的文化旅游业在俄罗斯成功促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海南上下都比较关注发展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设施、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这正是海南旅游产业最薄弱的环节。

如果旅游文化产业能得到大的发展,必将带动整个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大发展,意义重大。

(七)地缘和侨乡优势明显。

海南与香港、台湾等发达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隔海相望,直面南海运输大道,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有利于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

同时,海南海外华侨较多,是我国“三大”侨乡之一,有利于促进海内外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海南文化与华侨文化互动繁荣发展。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体制创新,加快形成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文化传媒、演出娱乐、旅游、饮食、工艺美术等行业为支柱、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以若干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为联结的文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与海南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技术基础;形成以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

文化产业不能无序发展,也不能自发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为文化产业合理化进程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系统。

根据新的形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产业经济政策支撑体系和文化法规,对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来说,十分紧迫,至关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一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

西方发达国家己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政策。

在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研究新情况,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构建符合海南文化省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系统。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管理经济。

文化产业涵盖面广,牵涉到众多业务主管部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文化产业法”,是极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

文化产业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公司性质,它既要按照《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基本法规运作,又要遵循其自身运行规律和文化市场需求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建立法律屏障外,应当在法规、政策支撑方面下大力气做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文化产业法规、政策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譬如,文化企业用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问题,若不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而与其他产业同等对待,势必迫使文化产业淡化思想认识、教育、审美等内在功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就会造成没有文化理性、科学理性、审美理性的利润争夺和文化衰落,违背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

(二)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打破多头管理,部门分割,地方保护的局面,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文化行政部门对文化产业只能实行宏观管理,只承担审计、监督、规划等行政职能。

其次,要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实现文化产业要素的合理流动。

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管理者。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保证文化产业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

再次,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强化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海南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另外,要改革文化产业的外贸体制,开发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应当进一步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鼓励国有的、民营的、地方的文化力量,按照国际惯例,开拓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实施外贸新机制;特别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开展与世界跨国媒体集团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球性的市场网络系统,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支柱产业。

文化支柱产业是指文化产业中具有大规模文化生产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的部分,它对整个文化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经验,结合海南文化发展实际,应该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下文化支柱产业:

1.大众传媒业。

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印刷等传媒行业具有一定基础,要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资产大规模整合,逐步发展成为多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

2.旅游文化产业。

海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06年,旅游总收入已达141.43亿元。

充分发挥海南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现代科技、高档次旅游文化项目和旅游文化商品,健全网络,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国外市场为重点,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大力延伸旅游业对消费市场的带动效应。

3.会议展览业。

会议展览经济和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被称之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有关方面测算,会展的经济带动效益可达1∶7,会议展馆每增加1元营业额,就能使周边地区产生7元的经济效益。

当前,海南加快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和基础都已成熟,要大力引导会展业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按经济全球化的思路来组织展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举办国际性展会。

要努力搞好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发挥现有会展场馆功能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建立全球闻名的名牌博览会,强化城市的名牌效应。

通过发展会展业,促使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基地。

4.休闲健身产业。

科技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使人类个性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早在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就兴起“休闲健身热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民康体休闲健身运动的热潮升温兴起。

特别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关注健康,回归自然”的户外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作为娱乐身心、发展友谊、维护健康、挑战自我的最积极、最有趣和最有益的休闲方式,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海南应充分利用气候、自然资源禀赋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健身产业,如高尔夫、游泳、爬山、蹦极、漂流、攀岩、自驾车、野外旅行等,打响“海南”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5.演出娱乐业。

积极发挥名剧、名人、名团的品牌效应,打破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加强演出团体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演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要依托民间资本优势,下大力气改变目前娱乐市场“散、乱、小”的状况,进一步开发新的娱乐项目,实现娱乐产业升级,促进娱乐业朝着健康规范、规模化、综合性、高档次方向发展。

6.工艺美术业。

工艺美术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艺术等。

这些美术门类在海南已有一定发展基础。

要不断开发工艺美术的新门类,加快形成富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工艺美术产品系列,扩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经营规模,推进工艺美术商品化的进程,促使其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高效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

美国文化产业得益于投资主体多样性。

政府投资投入面向所有符合政策导向的团体。

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

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

我国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首先,政府投资是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政府根据国家的基本制度对符合国家政治原则的文化活动表示支持,并给予资金扶持。

特别是对诸如公益性文化、高雅艺术和严肃的学术研究等等,只能由政府予以保护性投入和管理。

其次,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社会集资,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沪深股市已经有了不少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如媒体业的电广传媒、中视股份、东方明珠等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尝到了甜头,其中电广传媒的快速崛起很能说明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助推器作用。

再次,积极引进外资,以提升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

考虑到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可率先从文化产业的流通、制造、服务等行业开始,谨慎积极地进行中外合资的试点。

通过有项目、有技术、有期限的合资经营,提升海南目前迫切需要改造的基础设施的技术升级,也为海南文化产品进入世界文化市场开辟新的途径。

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民间资金,以广开社会投资渠道并强化公众对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政府应当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解禁”,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或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文化企业,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的职业人才队伍。

要抓住人才这一核心环节,确立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加大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的创新力度,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职业资格认证、进行文化产业企业家培训,造就一大批专门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素质与市场经营素质兼备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来我省创业。

努力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艺术创作和工程技术人才设立奖励基金。

研究制定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其人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了核心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最需要的是下列人才:

一是策划创意人才。

香港人士曾经探讨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课程创新,成立创意文化产业学院,突出文化产业人才的高智力和创新优势。

二是文化产品的开发人才。

日本传统漫画产业的形成发展,是产品开发、深度开发、延伸开发的结果。

它沿着卡通漫画一动画片一卡通商品(变形金刚、玩具娃娃等)的脉络,使漫画产品得到多次开发,衍生出卡通产业、游戏产业、电脑动漫画产业,进而带动电影、电视、音乐、出版、主题公园、网站资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产业,资源特殊,需要既谙熟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和趋势,又懂得策划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掌握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懂得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谈判和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

必须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是集外语、法律、经营、国际贸易、历史文化为一身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

(六)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当今社会,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高新科技在文化产业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科技含量高,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一个杀手锏。

尤其是在电影、大众传播媒介领域、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地球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了向全世界扩展的“桥梁”和“利器”。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可比拟的,表演场景美仑美奂,加之高品质灯光音响效果,使人身临其境,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

美国大片采用最新拍摄技术和多媒体等多种先进制作技术,实现了高新技术与表演技术的完美结合。

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海南科技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这对于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制约。

因此,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是一项十分急迫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强艺术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其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改善文化形象,以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

三是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加快进行全省文化产业科技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正如集科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达·芬奇所说的那样“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把一切可能的科技成果应用在文化产业中,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海南2012年文化产业破100亿元增幅居全国前列

1月23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了解到,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海南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0%,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海南省通过创新机制,制定了《“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政策,落实全岛一体化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海口、三亚两大文体产业带,充分发掘建设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体产业群,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全省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

为开发我省西线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

省文体厅牵头对西线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区、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紧密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创造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示范品牌。

  二是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为拓宽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省文体厅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金桥担保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速筹建文化产业发展

基金,为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积极放宽政策条件,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竭诚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形成了园区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海南国际创意港、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南动漫产业基地,形成了四大智慧产业集群,释放出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

海南三道圆融旅业有限公司、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在第八届泛珠三角大会上,我省与“9+2”各省区(特区)代表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广播电视媒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新闻出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6项合作框架协议。

  四是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省把推动文化服务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