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2893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教学设计3篇.docx

《论语》教学设计3篇

《论语》教学设计3篇

《论语》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2.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和诵读经典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积累和记诵经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经典谈感受。

  教学过程:

  复习

  一、创设情境,回忆孔子的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

  出示白板:

20世纪末,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一个人那里汲取智慧”。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被科学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

(简介孔子)

  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我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他从小生活贫困,由于勤奋好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他曾办过私学,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整理和传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

  师: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觉到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生:

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

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

在《论语》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孔子外貌的。

  (出示白板):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

这里的“子”指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两千年以前的,但它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

你知道孔子说过哪些智慧的话语吗

  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

寝不语,食不言。

  生:

……

  师:

(展示《论语》一书),孔子说的这些话,全部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言行。

全书共20篇,500多章。

  三、指导诵读

  师:

今天,我们主要诵读《论语》一书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小黑板出示)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师: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

  要求做到:

读准音,正确断句,读通顺,读流利。

  师:

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环节:

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请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

(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第三幕:

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加深理解文意。

请同学们白板,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再回照第二幕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

(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师:

这些语段全是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哪句话让你深有同感或者你想就哪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幕:

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按“镂空指示法”练习背诵。

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第五幕:

引经据典古今为用——格言美

  师:

同学们看一看,这些语段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我们今天仍然在用,请画出来。

(学生用笔画)

  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

这已成为一个成语,如果要表示自己谦虚好学的态度,就可以运用这个成语。

成语不一定是四个字。

  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

这是典型的四字成语。

  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

这已成为格言警句。

  生:

……

  师:

我们不难看出《论语》中凝练,思辨的语言是我们今天现代汉语的源头,我们在平常的说话中,作文中,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格言警句,就会增加你语言表达的魅力。

  四、总结

  老师最后还要把孔子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请看——(出示句子)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

弟子:

年纪细小的人。

弟:

同“悌”弟弟对哥哥的爱。

  师:

今天的“弟子”指学生、徒弟,而《论语》中“弟子”指年纪细小的人。

孔子老师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从这句话看出,孔子老师特别看重做人。

  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论语》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论语》的热情。

  2.理解诚信的涵义,懂得诚信的意义。

  3.学习经典语句,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友需“信”

  这些语句历经2500多年的淘洗,已经沉淀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一部分,孩子们,这就是“经典”。

经典该怎么读请你们大声地、悠扬地来读。

  在你刚才读得这些《论语》章句中,哪一句提到了交友板书:

交友

  生背:

子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读对了,但不够韵味悠扬!

  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

诚信

  你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朋友间更看重诚信的品格。

“失信”者必将失去朋友;“守诚”者一定能赢得真情。

诚信,可以让我们打开友谊的大门。

  我们请大家再读。

  二、解析字理,明白“信”义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言”而有信呢那是因为“信”和“言”和人的口有关。

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里,对“信”这样解说:

  信,诚也。

诚实不欺。

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字。

  信,金文(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

有的金文(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

造字本义就是:

许诺,发誓,自然和言有关。

我们没有看到拍拍手、跺跺脚来许诺、发誓的。

引申为守信、可靠等意思。

所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言必信,行必果。

  三、走进曾子,教子需“信”

  孔子的言行深深影响到了他的弟子。

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在诚信方面最听孔子教诲的是谁,你知道吗

  不错,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

曾子谨遵老师教诲,每天要多次做一件事:

反省自己,反省什么呢请你读《论语》,找答案: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

读对了,但洪亮、悠扬,不像自我反省的味道,反而像自我表扬!

谁再来读!

  最先反省的是“对人对友忠信吗”,最后反省学的语文“复习了吗”。

可见,在孔子、曾子的心中,(道德修养)比(知识的学习)重要的多。

所以,儒家圣贤非常重视诚信品德,非常重视对小孩子的诚信教育。

于是,曾子家的(猪)遭殃了。

  谁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

曾子杀猪

  师:

你读得很好,特别是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都读对了。

曾子的这番话,你读明白了吗同位俩结合注释,互相读一读,议一议。

  师:

那你觉得这猪,这头养了多年的猪,杀了值不值(生说:

孩子学到了诚信,对他以后做人做事都很有益。

  曾子给天下的父母上了很好的一课,要诚信教子。

板书:

教子

  四、货真价实,经商需“信”

  虽然这“教材”贵了点,但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品德,挺值。

如果孩子将来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少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幸福和自由)。

  (学生举例、展示自己搜集的失信案例)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让我们感觉到:

不仅“交友”“教子”需要诚信,还有什么需要诚信板书:

社会板书:

经商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他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真可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示: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没有了诚信,个人将像脱缰的野马;没有了诚信,社会这辆大车,就像没了方向盘。

而有些人,牢记儒家教诲,三省吾身,坚守诚信,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诚信佳话。

  (谁带来了这样的故事)——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

看了这个故事,海尔集团崛起的秘诀是什么经商需要诚信,诚信赢得信誉。

板书:

经商

  做生意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才能长久。

能把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准则变成自己的商业智慧,这就是“儒商。

  五、治国理政,同样需“信”

  个人失信,会被拉黑。

企业失信,倒闭破产;国君失信,家破人亡。

  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失信而付出代价最大的人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丢了王位,失了性命,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即使外敌不来入侵,周幽王能治理好国家吗板书:

立国(生议论)那我们可以送给周幽王那句《论语》中的话: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指导理解:

道、千乘)

  治理中等以上的国家上,必须要取信于民,只有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国家才能政令畅通,世界无敌。

“诚信”是为政之道,立国之本。

  六、归纳诵读,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堂,你对“诚信”二字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谈)

  《论语》中阐述的“信”,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应该是我们坚守的品德。

我提议:

我们再来齐诵这些论“信”的句子。

  (齐诵)

  1988年7月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出了联名倡议: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你找到智慧了吗——信。

  信,只不过是《论语》中的一种智慧,论语中还有“仁义礼智”等好多智慧,当当今世界价值观混乱、陷入迷茫和纷争的时候,孔子这些智慧尤为显得熠熠生辉。

  所以孩子们,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当亲近经典,践行诚信,无论面对什么诱惑,都能是非分明;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坚守诚信砥柱中流。

《论语》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要求能疏通文意,明确__的主要内容。

  2、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知道《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

“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他答道:

“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

“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

”他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三、初读__,明确字音

  1、论()语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

  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8、一箪()食

  9、曲肱()而枕之10、博学而笃()志

  四、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注释,试着翻译__。

  介绍作者及《论语》

  生介绍,师补充。

  本课时讲解

  1—4句的停顿、字音、字义及翻译。

  多鼓励学生发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孔子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