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594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沧州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沧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八年级语文试题(部编版)

第一部分(1——4小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杜牧在《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出了江水急速奔涌之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时花溅泪

(2).恨别鸟惊心(3).日暮乡关何处是(4).烟波江上使人愁(5).急湍甚箭(6).猛浪若奔(7).入则无法家拂士(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详解】默写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溅、暮、湍、拂”等字词的书写。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那个护士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每逢骤雨卒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炽热()②露天()

【答案】

(1).

(1)①躁——燥

(2).②卒——猝(3).

(2)①chìrè(4).②lùtiān

【解析】

【详解】

(1)考查对字形的辨析与书写。

燥:

指缺少水分,干,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例如:

干燥,燥热,枯燥,高燥。

躁:

指性急;不冷静。

例如:

烦躁,暴躁,躁动,戒骄戒躁。

“躁与燥”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猝至:

突然到来。

“猝”读作cù,“卒”读作zú。

(2)考查对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炽”不要误读作“zhì”,露:

多音字,lù、lòu,“露天”读作lùtiān。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D.《黄鹤楼》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故选A。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

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

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随时不清风动来举起消酷暑

【答案】

(1)示例一:

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

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

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

找到中心句即可。

“来自广东

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说明了广东的扇子在历史上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下面的事例“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在美国……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根据题目设定的情景,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举起”与“动来”相对,同属动补式,“随时”对“无处”,同属表示时空的名词,“消酷暑”对“不清风”,同属动宾式。

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第二部分(5——20题49分)

一、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

(1)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景的喜爱之情。

(2)示例: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

“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解析】

【详解】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其中体现早春特征的词语: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意为:

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

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

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①嫚(màn):

侮辱。

②瘳(chōu):

(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

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

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

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B.欲/以为御史大夫

C.上默/然惭

D.故/特召君耳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是()

(2)贤()

(3)恐()

8.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9.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6.C7.

(1).这

(2).品德高尚,贤能(3).担心,害怕

8.

(1)樊哙又当面阿谀奉迎,想使天下陷于动荡。

(2)陛下因为有一个人称赞我便召见我,(因为)有一个人诋毁我便让我回去。

9.事情:

①劝阻吕后讨伐匈奴;②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

性格:

刚正不阿(直率、勇敢)。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C:

“上默/然惭”在主谓之间停顿,应为:

上/默然惭。

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是时殿上皆恐”翻译为“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是”意思是“这”。

“人有言其贤者”翻译为“有人说他很有才能”,“贤”意思是“品德高尚”。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翻译为“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恐”意思是“担心”。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句中“面”意思是“当面”,“谀”意思是“谄谀逢迎”。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句中“以”是“因为”,“誉”意思是“夸奖”,“毁”意思是“诋毁”。

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9题详解】

此题考查

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选段一写季布规劝吕后放弃攻打匈奴。

选段二写了季布劝说文帝。

两件事中“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和“上默然惭”都体现了他的正直,不畏权贵。

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

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

“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

”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

“好。

”季布说:

“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

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

这是当面撒谎!

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

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

“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

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风雨桥

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

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

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

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

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

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米。

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

楼亭成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

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人观赏和休憩。

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

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器物两部分之间的凸出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0.本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征是什么?

11.选段中着重介绍的杰作是什么?

1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时空顺序D.逻辑顺序

13.风雨桥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与其他木石结构桥相比,在建筑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是()

A.不怕风雨B.更为壮观C.建桥不用一颗铁钉D.比其他桥长

【答案】10.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

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11.程阳风雨桥12.D13.C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说明对象及特征的理解。

说明的对象主要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标题一般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则要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明确其说明的内容。

阅读本文,可见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

根据“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人观赏和休憩”“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等句子可概括出其主要特征。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阅读文本,第二段首先介绍了风雨桥得名的原因,然后以具体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为例子,来介绍风雨桥的主要特征,由此得出选段着重介绍的杰作是“程阳风雨桥”。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3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本文引出说明对象后,具体介绍了风雨桥的特征,在介绍程阳风雨桥时,先介绍外观布局,再介绍其内在的结构,很明显采用的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答此题要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答案所在的区域,然后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作答。

文章第③段介绍风雨桥的结构建筑,“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可见其与其它木石结构桥相比,在建筑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是不用一颗铁钉。

故选C。

四、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14.《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15.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答案】14.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5.B

【解析】

【14题详解】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由此感悟到法布尔是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

【15题详解】

B.描写的是徐海东,不是周恩来。

故选B。

五、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薄荷

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

小姨说,是薄荷糖呢。

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

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通,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

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

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

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相似。

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

眼前的简单朴素,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后来到底出去见识路,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

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

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

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

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

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

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

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

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个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

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地,那才叫生活,真美。

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

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

朋友说苦瓜时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

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

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16.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

17.用简洁朴素

语言解释下列句子。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

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18.结合全文内容,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漠视、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你是否认同,为何?

【答案】16.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矫贵。

17.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欢欣(高兴、兴奋、欢喜)的心情一下子失落到极点。

18.

(1).厌烦(腻烦)(

(2).亲切(3).热爱(喜爱)

19.清清静静、简简单单、朴朴素素过日子的方式。

认同。

慢节奏生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不认同。

快节奏生活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

按行文的顺序,找岀文中描写赞美薄荷的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对于“薄荷”的特点,文中的“不娇贵”、“没有矫情”、“清新简素”、“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宠辱不惊”这些词语都已经直接给出了薄荷的特点,据此概括作答。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意

理解。

根据题意,是“简洁朴素的语言解释”句子,意思就是将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的语句表述出来。

阅读这个句子,“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写了“我”之前的心情,“呼啦啦落了一地”形象地道出自己听到“薄荷”二字后,原有的欢欣马上消失,心情骤然失落。

突出小时对“薄荷”不喜欢的程度。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

阅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对薄荷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

最初小姨从城里带来薄荷糖,“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通,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

”可见“我”对薄荷是一种漠视的态度;接着写到了薄荷的味道“开始有几分厌烦”,“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可见薄荷令“我”厌烦(或腻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有了故乡情结,对薄荷“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最后“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

”可见“我”已“爱上了那薄荷味”。

据此作答即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

根据文章末尾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薄荷的发自内心的爱,其实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对于这种生活态度,可以持认同的态度,从慢节奏生活的优点来阐述理由;如果不认同,就结合快节奏生活的优点来阐述理由。

如,认同,慢节奏的生活使我们的心理得以放松,缓解身心的疲劳。

能让我们静静的品味人生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生活的更加明朗!

第三部分作文(21题50分)

20.作文。

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

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

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八年级,一个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写成记叙文;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答案】范文:

八年级,一个不再迷惘的我

当我满怀好奇走进初中大门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并非我心中理想的桃源。

我感觉一切都乱了,任凭我摸爬滚打,一切都是那样的凌乱无绪,包括脾气、成绩。

365个日夜就在混沌中过去了,当我抬起头,甩掉满身的泥水,发现自己已站在了八年级的起跑线上。

这时我终于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前方的路,我于是不再迷惘。

我知道了如何分配时间去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学习就怨天喊地,哭爹喊妈。

现在我知道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所以学习不再疲惫,生活也不那么枯燥了。

每天都有适度的放松相伴,感觉一切是那么美好,那样井井有条。

我学会了面对对手时心中没有怨恨,而是充满了感激。

老师说,上课说话被记名的同学往后串座,还是最后一排。

要知道,在一个拥有103名学生的偌大的班级里,坐到最后一排,就意味着听不见老师讲课,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于是我的对手就死死盯住我,这样我上课就不敢说话了,听课自然也认真了许多。

我还真应感谢她那“法西斯式”的训练呢!

现在,我不再盲目崇拜老师,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