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473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docx

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

 

2010年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港口行业

 

风险提示:

以下观点和信息由建行上海市分行投资银行部提供,不能将此内容视为规范报告,更不构成对阅读者的任何实质性建议。

如阅读者依据上述内容做出经营决策,将自行承担风险与后果。

一、我国港口集装箱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和海上集装箱运输规模的快速增长,给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1、降低了全球贸易成本,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港口集装箱规模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世界贸易的顺利进行,稳定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的贸易便利化数字推测,中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使世界贸易更加便利化,从而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潜在收益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

由于中国港口集装箱规模的发展,亚太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平均运输天数比世界其他经济体成员减少约1/3,节约了运输时间,大大降低了世界贸易的平均运输成本,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2、改善了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了世界经济发展质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集装箱港口规模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使发达国家大量的制造性产业能够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转移。

近几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生产能力比重相当于制造业贸易的30%,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主要发达国家中,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日本制造业企业中转移到国外进行加工的比重2006年比1994年上升了75%;美国跨国公司制造业务海外外包的比例由2003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23%。

 3、有力地支持了全球航运业的发展

中国从最初的资源型出口向制成品出口及产品型出口的发展过程,逐步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适应了集装箱货运快速增长的需要,从而带来了世界班轮运输的繁荣。

在太平洋航线上,中国箱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占8%上升到了目前占50%以上的比重。

中国集装箱港口规模的快速增长,也极大地激发了世界班轮公司发展船队的信心,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推动了大型集装箱船及1万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在跨洋主干航线上的快速发展,大大节约了世界各船公司的经营成本。

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使国际集装箱海运格局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为最终使世界海运布局更加适应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4、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2003年至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连续四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9.8%,其中出口增长31.3%,进口增长28%,是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00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208亿美元,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6年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7604亿美元,是2002年的2.8倍。

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200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位次由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2005年和2006年继续稳居第三。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2年的4.7%上升到2006年的7.2%,并还将进一步提升。

没有港口集装箱规模的快速发展,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如此的快速发展很难想象。

 5、优化了港口结构,使集装箱水路发展布局更加合理

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厦门、深圳、广州等9大干线港为主,相应发展沿海支线和喂给港的集装箱港口运输规划布局系统。

促进了内河水路集装箱运输的规划建设,2007-2020年将规划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即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布局,构成我国各主要水系以通航千吨级及以上船舶的航道为骨干的航道网络。

 6、促进了我国造船业和港口机械行业的发展

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至此,中国在连续保持位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势头下,已经开始冲击世界第一。

我国2006年新承接船舶订单达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全年出口船舶1171万载重吨;船舶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二、2010年港口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我国港口运行基本情况 

 2010年,我国港口生产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

同时,港口主要货种货类总体运行平稳。

受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强劲复苏的拉动,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

电煤运输保障准备充分,港口煤炭运输总体运行平稳,全年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25%。

煤炭外贸进港总体旺盛,同比增长50%以上,在三季度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原油吞吐量继续保持高位,月度吞吐量均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

从四季度单月情况看,10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8亿吨,同比增长10.9%。

其中,完成外贸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0亿吨和4.8亿吨,同比增长5.0%和13.6%。

1至10月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6.3亿吨,同比增长15.4%。

其中,完成外贸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0.5亿吨和45.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5.7%。

10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22.3万TEU,同比增长13.9%。

1至10月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985.1万TEU,同比增长20.0%。

11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06亿吨,同比增长18.6%。

其中,完成外贸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14亿吨和4.9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5.3%和20.1%。

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3.5亿吨,同比增长15.9%。

其中,完成外贸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2.6亿吨和50.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6.5%。

11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9万TEU,同比增长19.2%。

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298万TEU,同比增长20.0%。

 

  2、全国主要港口排行榜

2011年1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见下表:

三、2010年上海港口运行情况

1、四季度单月上海港口运行情况

10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287.8万吨,同比增长5.6%。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453.3万吨,同比增长6.4%;内河货物吞吐量834.5万吨,同比增长1.4%。

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2343.3万吨,同比增长5.7%,内贸货物吞吐量2944.5万吨,同比增长5.5%。

全港旅客吞吐量18.4万人次(不含三岛旅客),同比下降0.5%。

三岛旅客运输量43万人次,同比下降70.7%。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34.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1%;国际出口航线89.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9%,国际进口航线8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

11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6046.7万吨,同比增长22.3%。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5215.4万吨,同比增长27.2%;内河货物吞吐量831.3万吨,同比下降1.5%。

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2798.0万吨,同比增长27.7%,内贸货物吞吐量3248.7万吨,同比增长18.0%。

全港旅客吞吐量10.1万人次(不含三岛旅客),同比下降1.9%。

三岛旅客运输量42万人次,同比下降12.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6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7%;国际出口航线10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5%,国际进口航线10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1%。

12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616.9万吨,同比下降2.5%。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93.7万吨,同比下降2.0%;内河货物吞吐量823.2万吨,同比下降5.7%。

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2564.2万吨,同比增长1.2%,内贸货物吞吐量3052.7万吨,同比下降5.4%。

全港旅客吞吐量6.2万人次(不含三岛旅客),同比下降18.4%。

三岛旅客运输量29万人次,同比下降31.0%。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国际出口航线9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国际进口航线9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3%。

2、2010年上海港口运行情况

2010年度,上海港货物吞吐量65339.3万吨,同比增长10.4%。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56320.1万吨,同比增长13.9%;内河货物吞吐量9019.3万吨,同比下降7.4%。

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30235.7万吨,同比增长17.1%,内贸货物吞吐量35103.8万吨,同比增长5.1%。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3%;国际出口航线112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5%,国际进口航线1079.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3%。

3、上海港口运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上海的瓶颈当前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附加值航运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虽然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尚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体系,不具备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相适应的软实力。

二是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尚未形成。

世界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都与政府为其创造的良好的支持保障体系分不开,例如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货币政策以及优惠的船舶登记政策等。

上海口岸软环境和相关政策和世界上有名的国际航运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现有部分航运服务门类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不规范或标准较低、市场垄断经营、服务资源不能共享、高层次航运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四、港口行业发展展望

1、上海港口建设展望

(1)上海“第一船闸”年底试水建成后赵家沟航道通航能力升10倍

位于浦东新区赵家沟航道的东沟1000吨级船闸即日开始闸门安装,年底前可投入运行。

新闸建成后,航道通航能力将提高近10倍,货运量每年可达1560万吨,这将是本市最大的船闸,堪称“第一船闸”。

  新建后的东沟船闸闸室长350米,闸首闸室宽25米。

其中,350米的闸室是长三角地区内河船闸中最长的闸室。

同时,新建船闸采用了三角形闸门设计方案,在本市内河航道建设中也属首次。

在建设赵家沟航道的同时,连通浙江的杭申航道,连接芦潮港港区和黄浦江的大芦线等航道也在紧张施工中。

未来2到3年,外高桥、芦潮港两个集装箱港区通往江苏、浙江的内河航道将更为畅通。

届时,上海“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将初具规模。

(2)外滩将建5个"无缝换乘"交通枢纽

外滩金融集聚带北起苏州河,南接世博园区,串联、整合、带动起黄浦区的南京路、豫园及世博园地区,沿江岸线长约4.8公里,总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

外滩金融集聚带具有充裕的发展空间,规划新增商办建筑总面积可达230万平方米。

老大楼、新建商务楼等总计可提供440万平方米的多样化商务空间。

  为支撑金融功能,外滩将构筑一体化、人性化的立体交通体系,以改善交通环境,其中包括完善高效、便捷、多元化的公交网络,增设商务环线,接驳轨交车站客流,串联金融商务核心区,同时将建设5个客运交通枢纽,贯穿“无缝换乘”理念;针对停车需求,构筑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动静协调的停车系统。

外滩和董家渡的停车泊位也将大幅提升,方便该区域的进出,其中外滩的停车位从现在的2280个提升到8335个,董家渡从目前的1430个车位提升到14350个车位。

  规划显示,外滩将保持滨江公共活动的连续贯通,注重向内陆腹地的渗透辐射,采用地面、地下、连廊、平台等多种形式,构建公共活动网络,北段开辟贯穿多个街坊的内部步行通道,积极开放街坊内部的绿化广场,中段和南段建立二层平台和连廊系统,形成三维公共活动网络。

同时,规划积极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形成功能丰富、联系便捷、使用舒适的六大地下公共空间片区。

此外还恢复、改建、置换、增设金融文化设施,设置金融广场、金融主题雕塑、文化环境标识,挖掘外滩众多“金融之最”。

  外滩金融集聚带具备便捷的交通优势,地下通道及地面综合改造工程、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外滩交通枢纽的落成、人民路隧道以及多条地铁线的建设,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更趋完善。

规划显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产业功能集中于“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三大板块。

结合三大板块集聚功能性机构、资产运营、资产管理机构、专业咨询机构、金融文化机构、航运和金融互动机构等五大类机构,打造高度复合、高度集聚、高效开发、高端产业为特点的国际金融集聚区。

2、上海价格机制展望

上海拟建立动态的价格机制,鼓励外贸集装箱在上海转运。

上述两项本质均为降低上海港商务成本,形成合理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机制,合并落实。

目前我局正联合上港集团共同梳理上海港港口收费体系。

下一步在支持上港集团继续实施优惠措施降低港口收费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提出更规范、合理和优惠的上海港港口收费体系。

争取解决浮动定价的政策,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的动态价格机制方案。

  

3、港口行业产能过剩局面还将持续

自2004年以来,港口行业供需紧张局面已有效缓解,但经济目前步入下行周期将令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提前出现。

随着2004年《港口法》的颁布实施及港口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港口成为地方政府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港口业投资潮愈演愈烈。

“十五”期间,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共完成投资132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18倍和建国以来至2000年港口总投资额的1.5倍,2006-2008年,全国沿海港口建设每年投资额均超过700亿元。

根据交通运输部新近公布的未来3~5年5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09-2010年沿海港口建设仍有望保持年均700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

因此,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显现,而经济的下滑将进一步扩大港口行业产能过剩。

4、港口行业长期前景展望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形势、产能情况密切相关,并且都有一定的行业周期性。

而港口行业的发展与航运行业更是密不可分,呈现出强烈的周期性特点。

基于上述原因,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下国内港口行业长期前景转淡。

2004年,进出口贸易增速达到1980年以来的历史高点,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同时到达周期顶点,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的拐点则早在2003年和2002年就已经出现。

随着2008年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恶化,2008年港口行业景气度加速下滑,国内港口业已在2008年告别高增长,从2009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行业在低谷中保持平稳运行,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行业景气度正在逐渐增加,而今年该行业将更加乐观。

报告提供者: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投资银行部厉灵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