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2007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x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实施课程改革谋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谱新篇

——花都区花东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花东中学创办于1956年,坐落于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空港重镇——花东镇境内,位于风光旖旎的流溪河畔,紧邻亚太航空综合性枢纽机场——白云机场,是一所规模较大、质量高、效益好、有潜力、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农村完全中学。

花东中学初创之时为一所全日制小学,后因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附设初中班,紧接着又由初级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1983年转制为职业高中,2000年再由职业高中转制为完全中学。

五十五年来,学校几易其制,历尽沧桑;如今,一座田园风光环抱、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农村完全中学拨地而起,矗立于花都之东,流溪河畔。

目前,学校占地66亩,现有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6个,高中18个,在校学生963人,其中住宿生680多人;现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58人,本科以上学历8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8%。

学校先后荣获花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花都区文明单位、花都区安全文明校园、花都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花都区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3年被评为花都区一级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自2009年来,连续三年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三等奖。

近三年,全校师生荣获区级以上奖励共290多项。

五十五年来,花东中学虽然几易其制,历经沧桑,但优良的办学传统、良好的校风学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五十五载的文化积淀,五十五载的厚德载物,五十五载的风雨兼程,铸就了花东中学今天“风吹树花香满园,树德立人著华章”的灿烂辉煌。

第一部分理念篇

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引领课程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方向。

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致力更新发展理念,用新理念引领新思路,用新思路引领新举措,用新举措带动新发展。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秉承“知难行易,协力图强”的校训,以“立德树人,发展个性”为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为办学思路,努力将我校建设成“素质强、有特色、质量高、现代化”的农村完全中学。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和目标,我们提出了“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其中“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方法,“夯实基础”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谐发展”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三者相对独立,互相依存,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是我校五十五年来教育教学探索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理论精髓。

一、“因材施教”——基本方法

教育的本义和真谛是:

相信人人都有才,相信人人能成才。

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迸发。

《朱熹集注解》张敬夫曰:

“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

在实施课程规划、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评价方式等过程中,只要多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启发,实行不同的教育,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同时,我们也认为,实施因材施教一定要讲究“实效”。

我们所说的“实”是指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要扎实,管理措施要落实;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实,教学过程要务实;学生的学习习惯要踏实,学习效果要真实。

而我们提倡的“效”指的是有效教学、高效管理。

因此,我们把“因材施教”作为我们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要求我们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利于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夯实基础”——基本要求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的重要性。

其实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既要看到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联系的重要性,看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性,看到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更要看到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的生源质量无法与区内外其他先进校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偏低,学习自主性不强。

因此,要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习是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积累的过程,是知识生成、情感内化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体验成长的过程。

因此,必须积极倡导夯实基础的理念。

在教学中,要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情感,从而夯实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基础,使学生将来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我们还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基础为起点,以发展为目标,加强学习、实践、反思,挖掘潜能,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与进步,跟上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

所以,我们从学校近些年的一些做法及其成效中总结出“夯实基础”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作为我们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和谐发展”——基本目标

和谐发展的本质是共同发展,只有关系和谐,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和谐发展”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

我们追求的是学生、教师、学校三者之间实现建立在和谐关系基础上的共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树立学生、教师和学校“和谐发展”的理念,让“和谐”旋律唱响整个校园。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应以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要求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及其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成长欲望,让学生了解生命群体相互辉映的重要性,让课堂成为生机盎然的生本课堂。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者紧密相关,教育教学环境的协调、师生身心健康的均衡、校园人际关系的温馨、“生本课堂”的人性化都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品位提升。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自觉克服“师道尊严”的思想,从神坛走到学生生命群体中,用自己的生命辉映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慈爱的心灵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引领学生的成材之路,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成熟过程、学校发展的过程。

我们追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和谐发展。

第二部分管理篇

遵循规律,完善制度,实施科学管理

管理是现代学校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坚持科学管理,落实管理过程,实施高效管理,是我们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我校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构建以弘扬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体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情法相依”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严明并重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全面实施科学管理,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健康向前发展,促使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一、实施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和谐发展”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创建“学习型学校”、构建“书香校园”为契机,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建设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等三个维度统一,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形成了“尊师、善学、刻苦、创新”的学风。

围绕教学理念,学校在制度管理、目标管理、精细管理、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与制度严明并重的管理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实施以激励为重、以和谐为贵、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策略。

把“人和”和“生本”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对精神的尊重,积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通过学习研讨、专题讲座、外出培训、岗位锻炼、考核奖励的人文化管理,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构建以全面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展“有效教学”、校本教研”等活动,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研究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实现教师的全面并可持续的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规范化教学的保障。

在实践中,我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通过对已往工作经验的反思,以弘扬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重建理性的人本管理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标,对学校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审订,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起“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情法相依”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严明并重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多部法律法规,重新修订了《花东中学办学章程》、《花东中学管理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对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绩效、工作安全及考核措施等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规定。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重新编定了《学生管理手册》、《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要求及考核评价等作了明确详尽的阐述。

为推动新课程改革,学校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制定了《花东中学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花东中学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和《花东中学高中课程发展规划》,从课程的开设、管理到选课指导,充分保障了学生课程选择权和个性发展;制定了《花东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办法》、《花东中学学生选课指南》、《花东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等,对学分认定、学生选课等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课程选择的个性化,促使教师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定了《花东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花东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与反馈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校本课程彰显了学校特色,张扬了师生个性;制定了《花东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使得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的唯一要素。

这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课程开设、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三、加强课程管理,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

(一)落实课程规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立足校本,对课程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实施、评价、调整,确立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和各阶段目标,积极构建国家与地方校本相结合、学科类与综合实践类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系统、科学、有效的学校课程体系,统筹安排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管理,稳妥推进新课改,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课程监控、教学监控、质量监控等措施,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创造条件。

其次,我们一直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不断争取社区和家长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共同参与,推进学校的整体改革。

通过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开展系列学术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组织有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从根本上达到转变教学观念之目的。

在教学整体改革过程中,实施由必修课、选修Ⅰ、选修Ⅱ(校本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等校本课程类型。

(二)科学开设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不断加强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坚决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教学法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尤其是对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选修II课程等非高考性课程,我们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还通过选派专职教师培训学习、校本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力求上好课,严格要求教师做好常规,有教学计划,有检测,有评价,有成果交流,从而形成全面的课程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让新课程能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新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服务;全体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然后轮流参加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课程培训,从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到学科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全员全方位进行了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在三年之内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学习、熟悉、掌握新课程。

同时注重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期分批派出行政人员和教师外出学习经验。

几年来,学校共派出360多人次赴省内外进行学习交流。

聘请各级专家来学校讲学,给教师的研究提供援助;并且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和学生会,向家长和学生广泛宣传新课程,让专家学者、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理解国家课程政策,了解学校教育改革。

在稳妥推进新课改时,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要立足校本实际,立足生本实际,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把好基础关;教案中要突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课堂上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批改作业和备课中要强调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反馈,评价中要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合作完成小课题研究活动,强化合作、交流与分享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可持续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课题的研究项目34项,参加省市研究性学习评比活动获奖48人次,学校结集出版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1部。

同时,我们立足校本,科学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

我们在高质量地实施必修课的同时,适应性地开设选修课,个性化地创设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重视蕴藏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的建设。

我校目前开设了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利用、新闻热点评论、认识地震、现代技术等多门选修课程,编印了《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利用》、《新闻热点评论》、《现代技术》等多门校本课程教材;组建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利用、野菜种植的探索、野外写生、野外摄影、植物与土壤等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近30个。

选修II课程的广泛开设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四、服务教学工作,实现高效管理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师生的人格价值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沟通,形成共识,营造理解与合作的和谐氛围,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新的管理观念是:

“校长应当服务于教职工和学生,教师应当服务于学生和家长,职员应当服务于师生。

”我们始终认为,管理育人的本质就是服务育人。

管理就是服务,优质高效的服务必然带来的学校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提高学校管理层的服务水平,我们首先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优化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

我校三位校级行政均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其中刘永池同志是南粤优秀教师,市、区先进教师,杨永威、王适文同志是市、区先进教师。

学校领导有着科学的办学理念,强烈的事业心,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

他们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外,还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做教育的模范,教改的先锋。

学校领导推行“蹲一点、管一片、抓一线”的分工协作,层级负责制,即校级领导联系一个年级,中层领导蹲点一个年级,既加强了领导班子服务基层的意识,又及时了解到实情民意,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学校领导班子已形成了“团结协作、务实高效、作风严谨、勇于开拓”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在利益面前乐于谦让,在任务面前敢于负重,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得到全体教职工的一致拥护,形成了真正的领导核心。

 

第三部分保障篇

优化资源,完善设施,保障课程实施

教学保障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搞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为此,我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个性化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二要统筹兼顾,合理确定教学保障工作建设目标,从长远发展着眼,实现教学保障的硬件与软件、结构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优化教师队伍,夯实教师专业根基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开辟一条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与时俱进的能力。

近几年,学校深化改革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放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把从解决教师数量的需求转移到结构调整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来。

我校制定了符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和制度,始终坚持“师德师风”和“校本培训”两手抓。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个人爱好、热情所向及着迷之处,恰恰就是那颗点燃学生智慧和心灵之火的炽热火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可以说,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可能有高素质的教育。

因此,我们制定了《花东中学德育工作制度》、《花东中学德育实施意见》和《花东中学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始终把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

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例会制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教育法规和教育理论,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

我校还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教工团支部在提高思想素质上的核心作用,大力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展师德、师能、师艺展示活动;大力倡导师德八项标准——师德良、师纪严、师业精、师学勤、师志坚、师风正、师仪端、师心慈。

每个学期,各年级分管领导都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教书育人的情况。

学期末,由学生对教师作一个整体评价,并把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每学期学校都要表彰一批师德高尚、工作踏实的优秀教师,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教师树立终身从教,为人师表的思想,以“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带动良好的校风建设。

学校还坚持“关心从实,要求从严”的原则,坚持以规章制度为杠杆,政治思想为支点,荣誉利益为动力的管理思路,实行四级评议制度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效益第一、兼顾公平”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增强竞争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师德良、观念新、业务精、心理强、业绩优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为教师提高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学校不断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制定了《花东中学教学质量评比方案》、《花东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方案》、《花东中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对教学质量优秀和取得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

这些做法,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不断学习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工作不能只求过得去,而要过得硬;不能满足于守住旧摊子,而要立足于拿出新点子,迈出新步子。

为此,学校除了督促教师完成好每学年的继续教育课程外,还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目前有4名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毕业证书,21人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结业证书,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98.8%。

现在我校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达本科学历的85人,达标率98.7%。

学校还利用双休日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

目前我校的教师都会使用电脑,98%以上的教师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80%以上的教师会制作课件。

3、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持续发展动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师立稳教坛的砝码。

因此,为了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制定了《花东中学校本教研制度》、《花东中学校本培训制度》,全体教师个人也都制订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全面坚持以常规教学为本,以教研教改为先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各学科组除了建立小组集体备课制外,还坚持每周两节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积极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努力提高自身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青蓝工程”活动,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互帮互学,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同时,坚持开展每学年一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以激励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争当教学能手。

学校还大力开展“百花奖教师公开课”的活动,让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现在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有20位老师是区教研中心组成员。

学校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除了主动承担区内的公开课外,还积极邀请市、区的专家前来指导教学工作,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教学,扩大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改革创新。

学校还鼓励教师要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江燕玲老师的《<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获市一等奖等。

宽松的人才发展空间、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使我校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宽厚、师德高尚、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他们有朝气、有活力、重实效、敢创新,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三年来,教师在省市刊物发表论文15篇;获省、市、区各种荣誉称号及教改科研、论文与教学设计奖等有190多人次;学校的语文科组获广州市语文集体贡献奖,物理科组获花都区优秀科组称号,生物科组还获花都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在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和实施“青蓝工程”的同时,我校还大力推行“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委以重任,授予荣誉,给予实惠。

在此基础上,我校“名师”开始崭露头角。

近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提速,名师之功不可没。

目前我校专任教师86人,其中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3人,市优秀班主任7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5人。

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校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也在迅速成长,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加强科研工作,落实以研促教战略

学校实行科研兴校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战略意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1、健全科研机制,确保科研兴校健康发展

我校成立了“花东中学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同时,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学校建立健全了学校教育科研小组,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与指导;负责学校教育科研成果鉴定与奖励;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与管理。

学校其他处室积极配合抓教育科研,共同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的普及和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健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花东中学教育科研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