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56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9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docx

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

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品种:

a品种b产地c采收、加工d包装、贮藏e运输

3中药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寻找和扩大药源

⏹以亲缘关系为线索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

⏹以药理和临床疗效为线索

⏹扩大药用部位

⏹老药新用

⏹人工栽培、养殖:

⏹人工合成,代用品研究:

⏹组织培养、生物工程:

5道地药材:

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成为地道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

如:

浙江:

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

人参鹿茸关木通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北细辛升麻东北铁线连(威灵仙)

云南:

三七坚龙胆云连炉贝木香熊胆天麻茯苓(云、安)猪苓(云、山)

江苏:

茅苍术薄荷

四川:

川芎川乌川黄柏厚朴黄连川贝五倍子川牛膝川木香金钱草麝香半夏大黄

甘肃:

当归大黄

山西:

党参。

海南:

槟榔

新疆:

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

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

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

枸杞子。

湖南:

朱砂。

湖北:

石膏

第二章

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古代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依自然属性,分16纲60类

其他本草学著作

⏹梁代: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宋代:

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清代: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值。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一般采收原则

a)根及根茎类药-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初春发芽前。

b)叶类及全草类-植物生长旺盛时。

c)皮类-春夏之交。

d)花类-花开放时;花蕾入药的以花蕾期。

e)果实种子类-成熟时。

f)藻、菌、孢子类;动物类-按各自情况才收。

2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丹参等。

3干燥意义:

杀酶保苷,保存药效;保证质量利于贮藏。

常用干燥的方法:

阳干法(晒干法)不宜用晒干的药材有含挥发油的药材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如花类、叶类、全草类。

日晒后易开裂的药材如郁金、厚朴、白芍等。

烘干法可控制温度,含脂肪及保酶的药材可用此法。

阴干法质地较轻的药材可用此法如叶、花、全草类。

低温冰冻干燥法(冻干法)贵重药材可用此法。

4中药变质现象

1)虫蛀-

2)霉变-

3)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

举例25

4)走油-又称“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前者如a含脂肪油药材:

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b含挥发油药材:

当归、肉桂等。

后者如含糖质药材:

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

5)风化-矿物

6)自燃-主要是富含油脂的药材,如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等。

某些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自然,如菊花、红花等。

5气调贮藏即气调养护。

目的降低库内的氧气成分,使药材停止呼吸(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Ø检品登记(送检单位、产地、日期、数量等)

Ø取样1:

登记。

2:

取药原则。

3:

取药量。

4:

抽取平均样品量。

Ø杂质检查

Ø真实性鉴定(基源、形状、显微、理化等方法)

Ø含量测定

Ø报告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

1、真伪鉴定

⏹原动(植)物鉴定(确定生药正确学名)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2、纯度鉴定

⏹杂质检查

⏹水分测定

⏹灰分测定

3、品质优良度鉴定

4、有害物质的检查

1真伪鉴定

1.1来源鉴定即原动(植、矿)物鉴定

v目的:

确定中药材正确学名,保证应用中品种的真实性。

v步骤:

观察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

1.2性状鉴定

A、经验鉴别术语——(形状、折断面)

v松贝:

怀中抱月。

v云木香:

菱形网纹。

v川木香:

丝瓜络状纹理。

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v黄芩:

扭曲纵斜纹理。

v赤芍:

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v牛黄:

乌金衣。

挂甲、染甲、透甲。

v商陆:

罗盘纹。

v肉豆蔻:

槟榔样纹理。

v炉贝:

虎皮斑。

v红参:

黄马褂

B、水试:

利用药材在水中产生的浮沉、溶解、颜色变化、膨胀性、及水的透明度、旋光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现象来鉴别药材的方法。

C、火试:

药材燃烧时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散等现象鉴别药材的方法。

1.3显微鉴别

A水合氯醛透化片——其透化目的是溶解淀粉粒、蛋白质、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增加细胞壁的折光率,使细胞形态清晰,并使已收缩的细胞膨胀。

滴加稀甘油→①保温②避免水合氯醛结晶

B细胞壁性质检查:

①木质化细胞壁(包括木化纤维、石细胞、导管及木薄壁细胞等)

+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红色或紫红色

②木栓化细胞壁

+苏丹Ⅲ或紫草酊试液→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③角质化细胞壁

+苏丹Ⅲ或紫草酊试液→红色

④粘液化细胞壁

+玫瑰红酸钠乙醇液或钌红试液→玫瑰红色或红色

C细胞内含物的显微化学试验:

①淀粉粒

+碘试液→蓝色

醋酸甘油试液或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未糊化淀粉粒的偏光现象

②粘液

+10%墨汁→粘液细胞呈无色透明状,而其他细胞内含物均染成黑色

+钌红试液→红色

③菊糖

+乙醇(新鲜标本须在乙醇中浸泡一周左右)/水合氯醛装片→在细胞中可见扇形或半球形菊糖结晶

+10%-萘酚乙醇液和硫酸各1滴→菊糖溶解并显红色

④糊粉粒

+碘试液→棕色或黄棕色

+硝酸汞试液→砖红色

+苦味酸试液→黄色

+米隆试液→砖红色

⑤草酸钙结晶

+H2SO4溶液→针状硫酸钙结晶

+稀HCl→溶解,无CO2

⑥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稀HCl/醋酸→溶解,CO2↑

⑦硅质

+H2SO4溶液→不溶解

⑧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

+苏丹Ⅲ试液→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溶解

1.4)理化鉴别

试管反应

v硝酸:

山药--鲜黄色;牡丹皮--橙黄渐变为鲜绿色;芍药--黄色;没药--紫色;青黛--产生气泡,显棕黄色;番红花+硫酸-橙红色(番红花苷);马钱子--橙黄色

v生物碱:

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等

v黄酮:

盐酸-镁粉,AlCl3--黄绿色

v强心苷:

K-K反应,Kedde反应、Baljet反应、Legal反应、Raymond反应、Libermnn反应

v香豆精:

异羟肟酸铁反应。

v蒽醌:

碱液反应,Bornträger反应。

v糖类:

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

v蛋白质氨基酸多肽:

茚三酮--紫色

v淀粉粒:

碘液--蓝紫色

v糊粉粒:

碘液--棕或黄棕色;苦味酸--黄色;米隆试剂—砖红色。

v鞣质:

FeCl3--蓝黑色沉淀。

v五倍子+酒石酸锑钾--白色沉淀

v天麻乙醇液+米隆(HgNO3)试剂-玫瑰红色

显微化学

微量升华

荧光鉴别

2纯度鉴定

水分测定(粉末直径小于3mm)

Ø烘干法:

适用于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Ø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Ø减压干燥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灰分测定(粉末过2号筛)700℃-800℃

总灰分

☞定义:

生药经过灰化后留下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成分。

☞分类:

生理灰分-药材本身含有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成分;外来灰分-外来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成分。

酸不溶灰分

☞定义:

在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

☞测定条件:

当药材本身含有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成分较高时。

☞试剂:

稀盐酸,硝酸银;无灰滤纸。

3品质优良度的测定

Ø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Ø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生药粉末通过2-3号筛)

甲法:

可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

乙法:

可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Ø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水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o热浸法--静置1小时,回流1小时,取25ml。

o冷浸法—前6小时时时振瑶,静置18小时,取20ml。

醇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醚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4有害物质的检查

第五章根茎类中药

狗脊

【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根

【采收加工】,趁鲜切片晒干,为“生狗脊片”;或沸水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为“熟狗脊片”。

【性状鉴别】断面有一圈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理化鉴别】生狗脊片折断面:

紫外光灯(254nm)下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绵马贯众

【来源】为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性状鉴别】

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显微鉴别】

叶柄基部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

②厚壁细胞数列

③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

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维管束,外有内皮层。

④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细胞间有间隙腺毛。

【成分】绵马酸类

【附注】

(1)紫萁贯众

•为紫萁科植物紫萁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两边具耳状翅,翅易脱落;

•断面多中空,可见“U”字形中柱。

无细胞间隙腺毛。

(2)狗脊贯众

•为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及狗脊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基部断面呈半圆形,单芽狗脊蕨有分体中柱5~8个,狗脊蕨分体中柱2~4个,无间隙腺毛。

(3)荚果蕨贯众

•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有纵向纹理,断面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

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两种习称“辽细辛”。

【显微鉴别】后生表皮

大黄RadixetRhizomaRhei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得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

v掌叶大黄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

v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

v药用大黄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

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

【采收加工】

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干燥。

晒黄—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

炕黄—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

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别】

✧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不规则瓣块状或段状。

除尽表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习称“锦纹”(系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所形成)

✧折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宽,其中可见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锦纹:

指药材表面或横切面上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及星点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如大黄。

星点:

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上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呈暗红色的星芒状小点,习称星点。

【显微鉴别】根茎及横切面:

▪ 偶有残存的木栓层

▪皮层窄

▪韧皮部宽广,粘液腔外大内小

▪木质部导管非木化

▪髓部宽广,有内韧式的异型维管束;根无髓部,无异型维管束

▪薄壁组织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

大型簇晶,棱角大多短钝,也有较长尖。

淀粉粒,脐点大多呈星状,也有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复粒。

大型网纹导管,非木化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

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

(蒽醌类成分)

荧光鉴别:

·药材新鲜断面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浓棕色荧光。

·粉末的稀乙醇(40%)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或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棕色或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检查羟基蒽醌衍生物:

粉末用稀盐酸与乙醚提取,分取乙醚层,加碳酸氢钠试液,碱液层显红色。

【检查】

土大黄苷取本品粉末甲醇浸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虎杖

【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及根

何首乌

【来源】蓼科何首乌 块根

【性状鉴别】切断皮部散列4-11个“云锦花纹”环列(异常维管束),

【显微鉴别】粉末:

黄棕色

1草酸钙簇晶

2导管,主为具缘纹孔

3淀粉粒单粒类圆形

4棕色细胞,壁稍厚,胞腔内充满黄棕色、棕色、红棕色物质,并含淀粉粒。

棕色块随处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5木纤维少见,壁薄,纹孔明显。

白首乌:

萝藦科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无云锦花纹。

伪品:

毛脉蓼:

药材称“朱砂七”为中药黄药子品种之一。

翼蓼:

药材称“红药子”

以上两种均为不规则团块,断面皮部无“云锦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

怀牛膝

【来源】苋科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干燥根

别名:

怀牛膝、对结草、土牛膝。

【产地】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孟县、博爱、沁阳、辉县等地。

【性状鉴别】

断面角质样,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2-4轮。

【理化鉴别】

(1)横切面紫外光灯(365nm)下显淡蓝色荧光。

(2)水浸液用力振摇呈持久性泡沫。

(3)粉末+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

商陆

【来源】商陆科植物商陆或美商陆的根

【性状鉴别】

断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带粉性,大部隆起成多数同心性环状(罗盘纹)。

银柴胡

【来源】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性状鉴别】

✧圆柱形。

头部有多数茎的残基,呈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盘”。

✧表面浅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常向左扭转,细根断痕,呈凹陷的棕色小点状,习称“砂眼”。

✧质脆,折断面不平整,射线乳白色,与黄白色木质部束形成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淡、略甜。

川乌

【来源】毛茛科乌头的母根(主根)

【化学成分】双酯类生物碱

草乌

【来源】毛茛科北乌头的块根

【性状鉴别】表面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纵纹和数个瘤突状侧根(钉角)。

附子

【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采收加工】

✓6月下旬(夏至)至7月初(小暑),挖取子根,除去泥土、须根,称为泥附子,再按不同的规格要求,进行如下加工:

✓盐附子:

浸入胆巴,主为氯化镁及盐(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时为止。

✓黑附片:

浸入胆巴溶液中,浸泡数日,再连同胆巴液加热煮数分钟至透心,取出后以清水漂洗,纵切成约5mm的薄片,加黄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使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口尝不麻舌,炕半干后再晒干。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加工方法与黑附片相同,但纵切片稍薄,并不加调色剂,晒至半干,用硫黄熏成白色,再晒干。

✓黄附片:

用甘草水煮透。

白头翁:

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白芍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产地】浙江、安徽、四川(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煮至透心去皮或去皮后煮晒干

菊花心:

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呈放射状,似菊花心。

赤芍:

毛茛科植物芍药、川赤芍的干燥根

“糟皮粉渣”→赤芍的木栓层易脱落,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

黄连RhizomaCoptidis

【来源】毛茛科的干燥根茎。

黄连:

味连三角叶黄连:

雅连云连:

云连

【性状鉴别】

1、味连:

多分枝,集聚成簇,弯曲,形如鸡爪.

雅连:

多单枝,略成圆柱形,微弯曲,单枝似蚕.

云连:

多单枝,弯曲成钩状,细小.

2、大小

味连:

长3-6cm,直径0.3-0.8mm

雅连:

长4-8cm,直径0.5-1.0mm

云连:

长2-5cm,直径2.0-4.0mm

3.表面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味连:

表面灰黄或黄褐色,过桥短。

表面粗糙,有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

雅连:

过桥长,顶端有少许残基。

云连:

表面棕黄或暗黄,过桥短。

味连→

4、质地:

5、断面:

不整齐。

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甚薄。

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放射状排列,较疏松,有裂隙。

髓部有的中空

6、气微,味极苦

总结——

黄连:

形如鸡爪,过桥短

雅连:

单枝似蚕,过桥长

云连:

钩状细小,过桥短

v味极苦。

【显微鉴别】

横切面

味连: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中柱鞘纤维成束,木化,或伴有少许石细胞。

髓部无石细胞。

雅连:

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石细胞。

云连:

皮层、中柱鞘部位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

1.石细胞:

壁厚,壁孔明显(云连无石细胞)

2.中柱鞘纤维:

纺锤形,壁厚

3.木纤维:

细长,壁薄

4.木薄壁细胞:

壁稍厚

5.鳞叶表皮细胞:

壁波状弯曲

6.导管:

网纹或孔纹,短节状

7.淀粉粒:

多为单粒

【理化鉴别】

1、显色反应

乙醇液加稀盐酸与含氯石灰,显樱红色;加5%没食子酸乙醇液蒸干加硫酸,显深绿色。

2、显微化学试验:

粉末加95%乙醇和30%硝酸,盖片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附注】

1、蛾眉野连:

“凤尾莲”,根茎结节密集,无“过桥”

2、短萼黄连:

根茎呈连珠状圆柱形,无“过桥”

防己

【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干燥根

【性状鉴定】车轮纹:

木部有稀疏,放射状纹理

元胡(延胡索)

【来源】罂粟科植物元胡索的干燥根茎

【产地】元胡(延胡索)-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永康一带。

【采收加工】栽培元胡在5~6月间采挖后分别装在竹箩里,洗净泥土,放入开水中略煮3~6分钟至块茎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起晒干。

过生易遭虫蛀,过熟则折干率下降,表面皱缩,均引响质量。

【成分】

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

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板兰根

【来源】十字花科 菘蓝根

【性状鉴别】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菊花心

地榆:

蔷薇科地榆及长叶地榆根。

后者习称“绵地榆”。

苦参:

豆科苦参根

葛根:

豆科野葛或甘葛藤根

甘草

【来源】豆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产地】

甘草:

内蒙古、甘肃、新疆。

以内蒙伊盟的杭旗、巴盟的橙口甘肃、宁夏的阿拉善旗一带所产品质最佳。

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甘肃、新疆

【采收加工】春、秋,除须根,晒干。

【性状鉴别】

甘草:

断面:

纤维性,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菊花心

植物

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表面

粗糙

粗糙

不粗糙

质地

粉性

粉性差

粉性

颜色

红棕

灰棕或灰褐

灰棕色

【显微鉴别】粉末

1.木栓细胞:

红棕色,多角形或长方形

2.纤维成束,壁厚;

晶鞘纤维:

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草酸钙方晶:

30微米

3.导管:

具缘纹孔,稀有网纹

4.淀粉粒:

多为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

5.棕色块

【理化鉴别】甘草粉末+80%H2SO4一滴→黄色→橙黄色(甘草甜素的鉴别)

甘草甜素存在于甘草的韧皮部。

黄芪

【来源】豆科植物的干燥根。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性状鉴别】

1.形状:

园柱形。

2.表面:

灰黄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栓皮易脱落,可见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

3.质地:

硬而韧,不易折断

4.断面:

纤维性强,粉性;皮部黄白,木部淡黄,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

5.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6.老根:

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表面灰黄断面黄白菊花心

•纤维性味微甜嚼有豆腥气

红芪:

豆科多序岩黄芪根

远志:

远志科远志或卵叶远志根

甘遂:

大戟科甘遂块根

人参RadixetRhizomaGinseng

【来源】五加科人参根及根茎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栽培品习称“园参”。

野生品习称“山参”。

将栽培品种移栽种于林下称“林下参”

【采收加工】

园参,栽种5~6年后,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

新鲜人参称“水子”或“水参”。

水子加工的商品有:

①生晒参:

直接晒干;不去支根,则称“全须生晒参”。

②红参:

蒸后晒干或烘干,称普通“红参”;

–其芦长、体长(大于8.3CM)、有较长支根者,称“边条红参”,

–支根及须根,称“参须”。

③白参(糖参)。

④冻干参。

鉴别术语——

雁脖芦:

紧接主根的那段根茎,一般是直立的,细长略弯,宛如大雁的脖子。

枣核艼:

艼,即根茎上长出的支根,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

铁线纹:

主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纹。

珍珠点:

又称“珍珠疙瘩”,指须根上生长着的疣状突起,形似珍珠。

【性状鉴别】

园参:

分芦、艼、体、腿、须等部。

•上部的根茎称“芦头”;

–芦头上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

–芦头上不定根,习称“艼”,多为2一3支。

•主根称体,纺锤形或圆柱形,支根为腿,腿生有须根,其上有小突起,习称“珍珠点”。

生晒参

–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断续环纹及明显纵皱纹,

–体轻,质较硬,

–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和放射状裂隙。

–气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

–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具纵向顺纹,上部有断续不明显环纹。

–断面平坦、角质,中间有颜色稍浅的圆心。

糖参

–表面黄白色,

–质较重,参体和参腿上常有糖样结晶。

–味甜。

生晒山参

–芦头细长、与主根等长或更长,称“雁脖芦”;芦分三节,“马蹄芦,对花芦、圆芦”。

–艼中部饱满形如枣核,习称“枣核艼”。

–主根短,上端有紧密深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

–参腿2-3支,

–须根细长,清疏不乱,质韧,“珍珠点”明显。

–气香浓。

【显微鉴别】

主根横切面

1木栓层:

多列细胞,栓内层窄

2韧皮部:

外侧有裂隙,内测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

③形成层呈环

④木质部:

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径向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鉴别特征

1.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2.淀粉粒:

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

3.草酸钙簇晶:

棱角鋭尖

4.木栓细胞:

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

5.导管:

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

【常见伪品】

1、商陆的根——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

多加工成红参,棕褐色半透明,顶端地上茎残迹无芦碗,断面可见多轮同心环纹。

无草酸钙簇晶及树脂道。

2、华山参的根——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

无芦碗,存在有木间韧皮部,含草酸钙砂晶,无簇晶及树脂道。

3、野豇豆根——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

表面灰棕色,有明显纵皱纹,质坚实难折断,有豆腥气,无草酸钙簇晶及树脂道。

4、土人参的根——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根。

表面灰黄色,有点状须根痕,残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