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docx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感念师恩
严保林
儿时,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读书,天资还算聪颖,但做作业不认真、写字潦草的坏习惯迟迟难以改掉。
班主任胡老师察觉后,多次对我进行耐心的批评帮助。
我因当时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尚列前茅,就自认为这是小毛病,依然故我,对胡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
过了一段时间,在期中考试中,胡老师给我的语文、数学两门试卷全打了零分,并批注:
“试卷书写零乱,令人无法辨认,只能一律按错误答案对待。
”
我懵了,先是感到意外,继而觉得委屈,最后是气愤和不服,认准胡老师是在故意和我过不去。
为此,憋足了劲要和胡老师理论一番。
可胡老师偏偏不理不睬,有意将我“晾”在一边。
一个星期之后,当对考试情况作讲评时,胡老师把我的试卷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解释完了为什么要给我打零分的原因后,渐渐加重了语气:
“学生平时做作业、参加考试,就是在做学问。
而做学问必须踏实认真,来不得半点侥幸和飘浮。
否则,将来势必会害己、害人,为祸国家与社会。
以前,有一位自命不凡的大学毕业生,参与了国家的一项重大科学试验。
正是由于平时对小事马虎,才酿成他在试验前对一个关键数据的计算犯下了漏算一个百分点的错误,结果招致整个试验失败,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他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讲评结束后,他走到了我的面前,脸上的表情一扫平时的儒雅、和善,变得格外凝重、严厉。
末了,他用一种十分沉痛的语气说:
“你人很聪明,但千万不能为聪明所误。
刚才讲的那个大学毕业生就是我,希望你能引以为戒,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
这时,我才知道,胡老师原是上海某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即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因为这次事故,他被处分并被调离了当时的尖端科研岗位。
这件事令我刻骨铭心。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常常以此自警自省,渐渐地也就养成了一种对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认真做好的习惯。
上个星期天,我接到胡老师家人打来的电话,说胡老师两天前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了。
闻此噩耗,我手脚冰凉,半日无语。
透过泪水,我仿佛又看到了胡老师清瘦的身影和睿智的目光,他那言简意赅的谆谆教诲,又一幕幕重现于脑海。
师情如海,师恩如山。
1、“我”为什么对胡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
2、胡老师给“我”的两门功课全打零分,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此,我憋足了劲要和胡老师理论一番。
”请你展开想象补充理论内容。
4、通读全文,你认为胡老师有怎样的品质?
答案:
1、“我”没有意识到写字潦草是个大毛病,因此很不以为然。
2、以示警戒、告诫、提醒“我”不要再写字潦草了。
3、“我”认为,写字潦草根本算不上错误,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了,老师没必要因为字迹潦草而和“我”较真。
4、以自己的错误警告他的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不惜把自己的错误告诉学生们。
书渴
舒婷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有一本好书在家静静等着,手边的琐事都会变成音乐,犹如甜蜜的幽会守在你将要经过的街角,你心中贮存了那么多情感准备与他同行。
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悲剧像乌云一样不可避免,你想扔下书逃走,但你不能,正如你不能逃脱你自己的命运。
《读书乐》的编者让我回忆自己和书之间的甜酸苦辣,犹如要一个结婚多年的妻子回答她的恋爱史,她不知所措,不知从何说起。
只记得有几件小事:
小学三年级,由于家庭的分离,我暂时转学到奶奶家。
出身书香门第的奶奶却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对我的嗜书如命给予干涉。
有天放学回家,我刚借的《古丽雅的道路》从我的抽屉不见了。
我当时是疯了,说了很多蠢话。
直至我那享有长孙特权的哥哥为我说话,奶奶才从针线筐下掏出我的书。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关于这本书,我和奶奶之间始终没有取得谅解。
..
后来,我只要看到纸边卷起的旧书,心里就像被吸空了。
我读《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10小时,从晚上8时我便拼命看,夜间1时看完,让我妹妹起来看,翌晨5时,妹妹回到床上睡觉。
我一边翻看第二遍,一边走到轮渡过海去还书。
还记得那晚停电,点两盏油灯。
仿佛听见窗下有哭泣,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自己泪流满面。
下乡期间,一本好书在手,便可辗转换来不少意外的书。
有一本书就是过节日,割稻想着它,连从田坎上摔一大跤爬起来想的也是它。
最愉快的享受便是洗完澡,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小心地把书吹了吹,坐在灯下一气看到半夜无人打扰。
呵,那些日子!
至今,如果我同时借到5本有价值的书,我便要一气读完,百事不管。
家人见我屡教不改,只好妥协。
连4岁的小儿子也学会我看书姿势:
蜷在沙发里,食指抚着眉骨——眼睛酸痛呀!
1、阅读全文后,谈谈你对题目“书渴”的理解。
2、文中写了作者读书生活中的四件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事件的内容。
一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一处描写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试着分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先将句子抄下来,然后再分析)
4、上文中作者的奶奶干涉她读课外书,是有哥哥帮助解决的,如果你的父母也不允许你阅读课外书,你会怎样说服他们?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答案:
1.表明自己看书如饥似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教“我”怎样做人。
2.四件小事:
(一)奶奶干涉我看课外书。
(二)我读《茶花女》,泪流满面。
(三)下乡期间看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四)家人受我的影响也都爱上了看书。
3.示例1:
“我读《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10小时,从晚上8时我便拼命看,夜间1时看完,让我妹妹起来看,翌晨5时,妹妹回到床上睡觉。
我一边翻看第二遍,一边走到轮渡过海去还书。
”通过对时间的说明和动作的描述,更加能突出作者的嗜书如命。
示例2:
“仿佛听见窗下有哭泣,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自己泪流满面。
”表明作者读书非常投入,完全融入到书的情境中,从而表现作者对书如饥似渴。
4.爸爸(妈妈),读课外书不会影响我的学习的,反而能够丰富我的知识,开阔我的视野,对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是大有益处的。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
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
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
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
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
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
“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
”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
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
住嘴!
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
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
“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
”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
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
“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
”是那幅莫奈的《睡莲》:
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
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
“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
“说得好!
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
”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
“你挺有悟性的。
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
”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
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
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
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
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
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
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
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
老师微笑地点评:
“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
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
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
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
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
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
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
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
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
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
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
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2.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5.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答案:
1.示例:
16岁时,自卑的我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
2.【要点提示】美术课之前“我对自己的认识”:
学习成绩差,不如其他同学聪明……//美术课之后“我对自己的认识”:
(对艺术美)挺有悟性,不会比其他同学差(比其他同学还聪明)……
3.例一:
你终于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了。
当年,我的美术老师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到法国奥赛博物馆亲眼看看《睡莲》的真迹,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夙愿。
你的光影亦真亦幻,你热烈而含蓄,你温和而美丽,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被你深深吸引。
当我怯怯说出对你的观感时,美术老师夸我有悟性时,你难以估量,我有多欢喜,从此我不再自卑,不再惰怠。
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例二:
老师,您是否知道,正是当年您充满欣赏意味的话语,我才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正是您对画作意趣盎然的解读,我第一次受到了艺术的洗礼。
难忘那一段如凤凰涅槃般的心路历程。
如果没有那一节美术课,可能我仍是一个在慵懒、懈怠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的人。
感谢生命中有你。
4.【A句参考角度】①用排比的修辞,写少年的汗味,写老树,写蝉儿,写市音,渲染夏日午后昏昏欲睡的氛围……②用拟人手法,写老柳树懒得摇曳,蝉儿高调地唱老歌,强调了夏日午后的无聊、慵懒……③用“蝉儿唱歌”、“远处市音繁忙”来衬托夏日课堂的单调……
【B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心理描写。
当听到轻蔑的话语,“我”的心猛烈地跳动,“住嘴”二字差点脱口而出,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我”的内心因同学窃窃的笑声与私语而产生了一股压抑的愤怒……②运用动作描写。
“攥紧”,“低头”、“再低头”、“埋进”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自卑的“我”因同学的嘲笑而显得窘迫和无助……
【C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看我一眼”、“点点头”,传神的写出父亲对“我”开始热爱美术的理解……②用语准确,“意味深长”、“郑重其事”两个形容词,体现父亲对“我”的理解与坚定的支持……
5.例一:
我赞成作者的观点。
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成长只是瞬间的事。
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
例二:
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
虽然某一次经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但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中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成长起来,但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
又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
天才梦(节选)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
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
我母亲批评说:
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
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征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
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
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
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堆砌的毛病。
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
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
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
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
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
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
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
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着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
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
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
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1.开头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2)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暌隔了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
3.“我”为什么会被称为“天才”?
4.“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张爱玲是个才女,她的文章很受人的喜爱。
读了本文,你有些什么启示?
答案:
1.总起下文。
2.
(1)自由地、纵情地、不受拘束地。
(2)离别、分离。
3.主要是指三岁就能背唐诗,七岁时写出第一部小说,对音乐、美术都极为敏感等。
4.主要是指不会生活,不会待人接物,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等。
5.略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着一老一小。
“欢迎你们,请出示请柬,谢谢。
”安东尼说。
“请柬?
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来的。
”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对安东尼说。
“很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
”安东尼说。
“为什么?
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
我们是老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
”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露西,从电视上知道了这里要为非洲的孩子们举行慈善活动,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带事,决定把自己储钱罐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
“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着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
”安东尼解释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
”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
她的话让安东尼楞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着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
”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
“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
”说话的是一位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
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
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
“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
安东尼接过请柬,打开一看,忙向老头敬了一个礼:
“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次,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
而晚宴的标语也成了这样一句话: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这次慈善晚宴。
看到报道后,许多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简要概括。
2.第一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九段画线句“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
请你根据当时的语境,写出巴菲特先生说话的内容。
(不超过30字)
4.不邀而至的小露西为什么会以30美元零25美分获得本次慈善晚宴的主角?
5.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小女孩露西在沃伦•巴菲特先生的帮助下,进入了慈善晚宴的现场,成为慈善晚宴的主角。
2.此句属动作描写,表现了小露西对瓷罐的小心翼翼,以及对慈善活动的虔诚、庄重的态度。
3.示例:
①小女孩,你真了不起!
小小年纪就这么有爱心。
我代表非洲贫困儿童感谢你!
(赞扬角度)②小女孩,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带你进入晚宴会场,满足你的心愿。
(安慰角度)
4.①小露西的善举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虽然富商和名流都慷慨解囊,但只是自己积蓄中的一部分,而小露西却是倾其所有。
②小露西的爱心能影响更多的人来参加慈善活动。
③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5.“在慈爱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的慈善。
”或“为别人捐献一分钱一角钱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有钱人一样富有爱心,同样值得尊敬。
”
阅兵之后
①儿子,你以前是个多听话、多懂事的孩子。
可自从看了阅兵式之后,你就变了。
就拿那天下午来说吧,咱爷俩上街,你掏出“国旗红”贴在老爸脸上。
在步行街,平时,总是老爸瞅美女,那个下午,全是美女瞅俺,她们那个眼神呀,比女民兵方队的向右看还齐刷刷。
②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走路了。
你一改过去的小兔子步,走起正步来了。
在你一连踢破两双球鞋以后,就成天嚷着要老爸给你买高跟鞋:
“人家三军仪仗队的叔叔们都穿着高跟鞋,多威风啊!
”俺差点跌掉眼镜:
“嗨!
那哪是高跟鞋呀?
那是高帮鞋,军用品,上哪儿去给你买去啊!
”你说老爸数落你孤陋寡闻的表情,比灰太狼还难看。
③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说话了。
平时你说话,总是轻言细语,童声悦耳。
那天你做完作业,老爸跟往常一样摸着你的脑袋说:
“儿子,辛苦了!
”谁知你蹭地从凳子上立起来,啪地敬了个军礼,炸雷般地吼道:
“为人民服务!
”惊得老爸差点扑倒在地。
说实话,过了这么多天,俺还在回味那会儿当首长的感觉。
还有,那天去外婆家的车上,你嘴里轰隆隆个不停,自言自语“99式”坦克好厉害。
我问你为啥这样喜欢“99式”,你忙里偷闲的回答让一车人哗然:
“你忘了,我是99年出生的嘛!
”
④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睡觉了。
或是换句话说,阅兵之后,老爸就没有好好睡过觉了。
每晚,俺总是被你的梦话吵醒。
你不是嘟哝着群众游行的口号,就是哼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你不是粉拳像巡航导弹无比精确地击中我的眼睛,就是大腿就像战略导弹排山倒海地压在我的身上;你不是像驱逐舰在床上劈波斩浪地踢掉被子,就是像核潜艇钻进被窝蒙头大睡。
早上醒来,看到你的个头越来越高,镜子里,老爸的眼袋越来越大。
⑤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玩耍了。
你把兵器玩具统统翻出来,摆满了一地,俨然天安门广场。
害得老爸老妈在自己家里走路都得小心地雷。
那天吃完午饭,你把油不拉几的碟子架在俺的头上,对你妈说这是“空中预警机”。
你甚至连你妈也不放过,那天晚上,你先是要俺背着七十多斤的你在客厅转悠,又让你妈跑在咱们前头,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演习“空中加油”。
你这一闹腾,老爸的颈椎病就提前光顾了。
这还不算啥,在外婆家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