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825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

小鼠β-actin基因的克隆

【摘要】β-actin基因是肌动蛋白的一种,在各种细胞和组织当中,β-actin基因表达相对稳定【1】,且β-actin基因在核DNA中有多个拷贝,增加了核DNA的检测率【2】,在PCR当中常常被作为内参使用。

本次实验通过对从小鼠肝脏中提取得到的RNA进行PT-PCR、扩增、克隆、筛选以及PCR鉴定和酶切鉴定等,获得纯度较好的β-actin基因,为以后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Abstract】β-actingeneisakindofactin,Inallsortsofcellsandtissues,β-actingeneexpressrelativelystable【1】,andβ-actingenesinnuclearDNAhasmultiplecopies,increasednuclearDNAdetectionrate【2】,sothatitisoftenusedasthereferenceinPCR。

ThisexperimentbymakingPT-PCR,amplification,clone,filter,andPCRidentificationandendonucleaseidentification,etc.ofRNA,whichisextractedfromtheliversofthemice,getsthegoodpurityofβ-actingenes,laythefoundationofthelaterexperiment.

【关键词】RT-PCR,克隆,酶切

目录

1、前言…………………………………………………..2

2、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3

2.1实验仪器…………………………………………………..3

2.2试剂与材料………………………………………………...3

3、方法与结果分析……………………………………..4

3.1小鼠肝脏总RNA提取……………………………………4

3.1.1实验步骤……………………………………………………4

3.2RT-PCR、扩增产物纯化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5

3.2.1实验步骤…………………………………………………….5

3.2.2结果分析.....................................................................................5

3.3RT-PCR产物克隆……………………………………………….6

3.3.1实验步骤………………………………………………………6

3.3.2结果分析.......................................................................................6

3.4转化子的筛选及PCR鉴定………………………………….8

3.4.1实验步骤………………………………………………………8

3.4.2结果分析........................................................................................9

3.5重组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10

3.5.1实验步骤……………………………………………………….10

3.5.2结果分析........................................................................................11

4、结论..........................................12

参考文献.........................................13

1、前言

β-actin在不同长生条件和不同生长阶段稳定表达,因而常作为一种内参基因被广泛使用,对于β-actin基因的研究也有很多的实验【3】,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鞠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次小鼠β-actin基因的克隆的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了β-actin基因的作用,同时实验操作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这正是我们开展大实验的初衷。

2、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2.1实验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AnkeTGL-16B,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组织研磨棒,DEPC水处理的EP管与枪头,移液器(0.5-10微升、10-200微升,100-1000微升的量程),一次性手套,眼科剪,眼科镊,止血钳,PCR仪(2720ThermalCycler,ABAppliedBiosystems);恒温水浴箱(HWS26型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微波炉(WG700TL20Ⅱ-K6,佛山市顺德区格兰仕微波炉电器有限公司),电泳仪(DYY-8C型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紫外分析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净化超净台(SW-CJ-IF,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冰盒,培养箱(MODEL,SGSP-02,黄石市恒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摇床(气浴恒温振荡器,SHZ-82A,金坛市宏华仪器厂),玻璃试管,离心机,玻璃棒;涂布器,灭菌试管。

2.2试剂与材料:

小鼠,Trizd试剂,氯仿(三氯甲烷CHCL3,,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异丙酮[(CH3)2CHOH,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品,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代理],75﹪乙醇(DEPC处理的水配制),无水乙醇[(CH3)2CHOH,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品,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代理],5×RTBuffer,dNTPMixture,RNaseInhibitor,AMVReverseTranscriptase,OligodT-AdaptorPrimer;MgCl2、10×RTBuffer、RNaseFreeH2O、dNTPMixture、RNaseInhibitor、AMVReverseTranscriptase、OligodT-AdaptorPrimer、5×PCRBuffer、dH2O、dNTPMixture、TaKaRaExTaqHS、上下游PCR引物(10pmol/L)、凝胶回收试剂盒、TAEBuffer、电泳上样缓冲液、EB、DNAMarker;pMD19-T载体试剂盒,0.1MCaCl2,菌株与培养基【大肠杆菌DH5α;LB(Amp-)培养基,含X-gal和IPTG的LB(Amp+)平板】;LB(含Amp)液体培养基,PCRBuffer、dNTPmix、Primer1#、Primer2#、TaqDNApolymerase、H2O、琼脂糖、TAE电泳缓冲液、上样缓冲液、DNA染料;含质粒DNA的过夜培养的DH5α菌株LB菌液1.5mL,溶液Ⅰ【50mmol/L葡萄糖,25mmol/LTris.Cl(pH8.0),10mmol/LEDTA(pH8.0)】,溶液Ⅱ(0.2mol/LNaOH,1%SDS),溶液Ⅲ【(乙酸钾溶液):

5mol/LKAc60mL,冰醋酸11.5mL,H2O28.5mL,定容至100mL,并高压灭菌,溶液终浓度为:

K+3mol/L,Acˉ5mol/L】,异丙醇、无水乙醇、70%乙醇,酶切鉴定试剂(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所需试剂:

质粒DNA、EcoRI、HindIII和酶切反应缓冲液,琼脂糖凝胶电泳所需试剂:

1%的琼脂糖凝胶,TAE电泳缓冲液,10×加样缓冲液,DNA染料。

3、方法与结果分析

3.1小鼠肝脏总RNA提取

3.1.1实验步骤

3.1.1.1解剖小鼠,取其肝脏,分成六份,取一份放入已含500ulTrizol的DEPC处理过的1.5mlEP管中;

3.1.1.2快速研磨,再加500mlTrizol研磨,室温5min使其充分溶解;

3.1.1.312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转移至一新的DEPC处理后的1.5mLEP中,加入200μL氯仿,振荡混匀,室温放置3min;

3.1.1.412000rpm离心15min;

3.1.1.5离心后混合物分为三层:

下层红色的苯酚-氯仿层,中间层,上层无色的水样层。

RNA无一例外地存在于水样层当中。

小心移取上层无色水样层,转移至另一新EP管中;

3.1.1.6加入500μL异丙醇,室温放置15min;

3.1.1.712000rpm离心15min,这时会在EP管的底部看到白色沉淀;轻轻弃去上清;

3.1.1.8加入1mL75%乙醇(用DEPC处理的水配制)洗涤RNA沉淀;

3.1.1.975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将EP管倒置,干燥,挥发剩余的乙醇;

3.1.1.10用20ulDEPC处理的水溶解RNA沉淀。

3.2RT-PCR、扩增产物纯化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3.2.1实验步骤

3.2.1.1RT-PCR:

配好并混匀反转录反应液(5×RTBuffer2μL+dNTPMixture4μL+RNaseInhibitor0.5μL+AMVReverseTranscriptase1μL+OligodT-AdaptorPrimer0.5μL+实验样品RNA2μL),然后进行反转录反应(42℃30min、99℃5min、5℃5min);

3.2.1.2PCR反应:

配好并混匀PCR反应液(10×PCRBuffer5μL+ddH2O28ul+dNTPMixture4μL+TaKaRaTaqHS1μL+上游PCR引物1ul+下游PCR引物1ul),然后进行PCR反应【94℃2min、(94℃30sec、61.5℃30sec、72℃1.5min)×30Cycle、72℃7min、4℃】;

3.2.1.3琼脂糖凝胶电泳:

称1g琼脂糖+100mlTAE缓冲液,微波炉加热2分钟熔化后取出,待其冷却到手可以忍受的温度时加入5ulEB混匀,然后倒入装好的胶槽内(一块大胶两块小胶)。

胶凝固后大胶上样(50ul样品+10ulLoading

Buffer,混匀,因觉得加50ul梳子孔装不下,后来就只加了40ul,剩下的加到第二个孔)。

电泳(109mA),指示剂跑到胶的一半时停止;

3.2.1.4扩增产物的纯化:

将胶拍照后拿到紫外灯下观察,切取所需DNA条带于1.5mlEP管中+200ulBindingBuffer(xp2)59.9℃水浴熔化。

将熔胶液转移至套在一个2mL收集管的HiBindDNAMini柱子中10000转离心1min。

弃滤液,+300ulBindingBuffer(xp2)10000转离心1min。

弃滤液,+700ulSPWWashBuffer10000转离心1min,重复一次。

弃滤液,13000转离心2min。

将柱子装到一个新EP管中,+20ulElutionBuffer13000转离心1min洗脱DNA,重复一次。

3.2.1.5跑电泳(小胶):

5ul样品+1ulLoading

Buffer,128mA电泳,因跑得太慢,中途改为143mA、103v。

电泳结束拿胶去拍照。

3.2.2结果分析

3.2.2.1

图一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图

首先加的是marker,左边标的数字对应表示marker的分子量。

其余两孔上的样是RT-PCR扩增后的样品,可见每个孔道显示有两条条带,上面那条小的条带表示的是扩增后的DNA,分子量为1.2kb,与marker的分子量对比相差不大,比较准确;下面大的条带表示的是PCR扩增后留下来的引物等杂质。

50ul样品+10ulLoading

Buffer配好上样液,隔孔加,本来每孔上样50ul,但一开始有的组加了50ul的样品溢了出来,后来就改为加40ul,我们组1孔加40ul,剩下的上样液就全部加到2孔了。

可见这两个孔的DNA条带都很浅,由于荧光强度与DNA含量成正比,所以证明我们的样品中所含DNA量较少,可能是因为我们操作不够严谨,致使部分RNA被RNA酶降解了;或者PCR过程反应不充分,因为我们在PCR管上贴了标签,这会影响PCR的温度,使反应不能准确充分地进行;又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开加的量太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DNA的含量。

 

3.2.2.2

图二扩增产物纯化后的凝胶电泳图

这是纯化后的显示条带,对比图一,可见DNA含量条带基本相同,证明纯化效果较好,同时进一步鉴定了该条带确实表示的是DNA的含量,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3.3RT-PCR产物克隆

3.3.1实验步骤

3.3.1.1PCR产物与T载体的连接:

用0.2ml的PCR管做实验组(ddH2O2μL+SolutionⅠ5μL+pMD19-T载体1μL+PCR产物2μL)和对照组(ddH2O3μL+SolutionⅠ5μL+pMD19-T载体1μL+ControlInsert1μL),轻混,16℃连接反应30min以上。

3.3.1.2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接种10μL甘油菌至含有2ml培养基(Amp-)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过夜。

以1%的接种量将甘油菌种30μL接种到3mlLB培养基(Amp-)中,37℃振荡培养3h(此时菌液的A600值达到0.3~0.4)。

室温下,以5000rpm离心2min,回收细胞。

在超净工作台里用枪头吸取上清弃掉,再用100μL预冷的0.1MCaCl2溶液重悬菌体(重悬时操作要轻),冰浴放置。

3.3.1.3大肠杆菌的转化(无菌操作):

将连接产物(试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到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里,用加样枪反复吹打,将质粒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均匀,冰浴10min;42℃水浴热休克2min,时间到后迅速在冰上冷却10min;加入1mLLB培养基(Amp-),37℃静置半小时;5000rpm离心2min,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枪头吸取800μL上清弃掉,用剩余的液体将细胞悬浮;将悬浮细胞全部吸取并转移至含X-gal和IPTG的LB(Amp+)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棒涂布均匀,37℃倒置培养过夜。

3.4转化子的筛选及PCR鉴定

3.4.1实验步骤

3.4.1.1蓝白斑平板的制作:

于1L烧杯中加入:

Tryptone10g、YeastExtract5g和NaCl10g,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混匀。

滴加5NNaOH(约0.2mL),调节PH值至7.0。

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L后,加入15gAgar。

高温高压灭菌后,冷却至60度左右。

加入1mLAmpicillin(100mg/mL)、1mLIPTG(24mg/mL)、2mLX-Gal(20mg/mL)后均匀混合。

铺制平板(30-35mL培养基/90mm培养皿)。

4度避光保存,一般存放24小时后才开始使用。

次日从37度温箱中取出平板观察,蓝色菌落即初步认定为未转化菌,白色菌落初步认定为转化子。

3.4.1.2菌落PCR:

按顺序在配PCR反应体系(10XPCRBuffer2μL+dNTPmix1.6μL+Primer1#1ul+Primer2#1μL+TaqDNApolymerase0.5μL+ddH2O13.9μL),常温下随机挑选一个转化板上的转化子,用灭菌的小枪头挑取少量菌体;先将小枪头放入一支装有约3mLLB(Amp+)培养基的试管中洗涤2-3次,然后将同一枪头浸入装有PCRmixture的PCR管中反复吹打以作扩增培养细菌用,做两管;另取一PCR管,先进行操作

(2)的操作,但不加转化子模板,作为阴性对照。

将以上两个PCR管轻微离心后,放入PCR仪中反应【94℃5min、(94℃30sec、61.5℃30sec、72℃1.5min)×30Cycle、72℃7min、4℃】。

取少量10μLPCR反应产物,1%琼脂糖电泳分析。

紫外检测仪下观察并记录扩增片段大小。

注意:

电泳时需有标准DNA分子量Marker和不加模板的阴性对照样品。

上述操作

(2)中的洗涤过有菌枪头的试管,空气摇床37℃,180-200rpm过夜(12-14hr)扩增培养,以备后续实验质粒提取及酶切使用。

3.4.2结果分析

图三蓝白斑平板菌落图

观察蓝白斑平板可以看到平板上有许多的菌落被克隆长出来,菌落布满整个平板,表明我们的平板涂布得很均匀;同时大部分菌落是白色的(转化子),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是蓝色菌(未转化菌),说明我们在转化这一步做得很成功;但是下午再观察的时候,发现蓝色菌好像又长了一些,可能因为菌落长得慢,同时也有可能是是因为放在桌面上暴露于空气中污染影响所导致,这些差别表明我们上午挑菌的实验可能会有些少的错误,例如挑到了蓝色的未转化的但是还没有显示出蓝色的菌落,而拿这些菌落去培养的话,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失败。

图四转化子PCR反应产物的凝胶电泳图

第1、2孔加的是PCR反应产物,可见第1孔效果较为理想,第2孔条带颜色稍浅,可能是挑取菌落的枪头在LB培养基的试管中洗涤次数过多,以致枪头再放到PCR管中吹打时此时剩下的菌落已经很少了;亦有可能是在平板上挑取的菌落的时候挑到的菌落太少,反而把较多的琼脂挑了进来,稀释了溶液中DNA的浓度,因而DNA含量低,条带显示较淡。

当然,第一孔太亮的话也有可能是因为挑的菌落太多,引起基因的非特异性扩增。

重组子PCR后之所以只显示1.2kb而不是3.9kb条带,是因为引物只是特异的扩增目的基因【4】。

3.5重组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

3.5.1实验步骤

3.5.1.1重组质粒提取:

取1.5mL培养液分两次倒入1.5mLEP管中,12000r/min离心1分钟,弃上清,将管倒置于吸水纸上数分钟,使液体流尽。

加入100μL溶液Ⅰ,用枪头充分重悬菌体沉淀。

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200μL,盖紧管口,立即轻柔上下颠倒4-5次。

(3min左右,别超过5min)加入150μL溶液Ⅲ,盖紧管口,上下颠倒EP管5-10次。

12000r/min离心5分钟。

用黄枪头小心将上清转移到一新EP管中(分别得400ml、400ml和430ml),再加入等体积酚氯仿(下层),混匀。

12000r/min离心2分钟。

将上清移至一新EP管中(分别得350ml、250ml和400ml),加入两倍体积的无水乙醇,120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

加入1mL70%的乙醇,用枪头轻轻吹打洗涤沉淀,注意不要将沉淀打碎或吸走。

12000r/min离心5分钟,小心用弃去上清,注意不要将沉淀倒走。

将EP管倒置于吸水纸上,除尽乙醇,室温自然干燥。

用20μL含RNaseA的无菌蒸馏水溶解提取物,室温放置,充分溶解DNA。

3.5.1.2酶切鉴定:

在EP管内配酶切反应体系(质粒DNA10μL+10×酶切反应缓冲液2μL+EcoRI1μL+HindIII1μL+无菌蒸馏水6μL)。

离心混匀,37℃水浴反应3-4小时。

制备1%的琼脂糖凝胶板。

取酶切后全部DNA样品10ul加入上样缓冲液2ul混匀。

上样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131mA,103U)。

3.5.1.3电泳胶拍照,紫外监测仪观察

 

3.5.2结果分析

图五质粒酶切鉴定图

该电泳图中第1、2、3孔分别是没有酶切的样品5-1、5-2、5-3,第4、5、6孔分别是酶切以后的样品5-1’、5-2’、5-3’,最左边的是marker及其各条带分子量大小。

由图可知,没有酶切的第1孔和对应的有酶切的第4孔电泳之后都没有条带显示,分析原因得知,最大可能是由于第1管即5-1是最早做的,可能因为时间太长了而导致DNA被降解,不过也有可能是溶液Ⅱ量少使DNA释放不出来或者溶液Ⅲ没有很好的中和前面的碱性溶液而使得质粒的DNA复性变得不可溶。

重组子的分子量大小未3.9kb,其中质粒的是2.7kb,目的基因的是1.2kb。

然而没有经过酶切的2、3孔都同时显示出了3.9kb和2.7kb的条带出来,这进一步证明了在电泳之前已经有部分目的基因被降解了。

第2、3孔道的条带的位置有偏差,则与质粒DNA的构象有关,质粒DNA的存在形式有三种:

①共价闭环DNA,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②开环DNA,此种质粒DNA两条链中有一条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

线性DNA,因质粒的两条链在同一处断裂而造成。

质粒DNA的三种形式泳动速度:

超螺旋﹥线性﹥开环。

因而出现了同一物质条带在泳道上的位置偏差。

再看第5孔道,经过酶切以后的,很好的分离出了2.7kb和1.2kb的条带,而且没有3.9kb的条带出现,说明这是一个很好的完全切除;而第6孔道的现象与第2、3孔道差不多,显然是受第2孔道部分目的基因降解的影响,但第6孔道的3.9kb带又明显比第2孔道的亮,同时考虑到第5孔的没有出现3.9kb的条带,这充分说明了第2、3孔的样品是在酶切反应的时间里被就降解的。

当然,影响酶切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酶反应条件外,最主要的是DNA的纯度。

例如,样品中含有大量的RNA杂质、某些杂蛋白未除净而结合在DNA上,都会影响酶切效果。

至于提取过程中未除净的各种影响因素就更多了,例如微量的氯仿、SDS、EDTA、酚、EB、乙醇或者琼脂糖凝胶之中的硫酸根离子等。

【5】

4、结论

这次实验最后结果显示我们组克隆的小鼠β-actin基因与质粒的重组子大部分没有切除和不完全切除,得不到比较理想的结果,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尚有待加强,警示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更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时间的控制。

不过所幸,我们还是有一孔的条带清楚显示了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完全切除,证明我们的能力还是有的,缺乏的只是实践能力,只要多动手,相信我们以后会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第一次做此类大实验,我们有这样的成绩,还是值得鼓励的。

参考文献

【1】周国燕,陈唯实,冉姝,等,用DSC测定小鼠看家基因β-actin的PCR反应体系的比热,上海理工大学食品与低温生物技术研究所,食品科学-生物工程348第10期,2007,vol.28.

【2】袁正杰,张改生,孙瑞,等,内参法在线粒体DNA纯度鉴定中的应用,麦类作物学报,2009,29(6):

1088-1093.

【3】杨爱馥,周遵春,董颖,等,仿刺参cytb和β-actin基因表达稳定性比较,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

(1);79-84.

【4】http:

∥XX百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