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08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x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1.1.2.1社区的概念

人们对"社区"可能有各种不同理解,但对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看法比较一致。

第一,社区是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第二,社区反映不同地区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基本要素的差异和特征;第三,社区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概念。

从这些比较共同的认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社区的基本含义,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1.1.2.2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中国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结构、功能,其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显示出差别性。

农村社区的类型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

(1)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

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

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

近郊的农村社区,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社区先导的作用。

(2)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

(3)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衬民委员会,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4)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

基层村是农村中从事农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生活服务设施很少F中心村是从事生产活动较大的居民点,有为本村和周围基层村服务的较多的设施,如商店、服务点(如理发等)、完全小学或不完全小学等。

(5)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小集镇等社区。

有些学者认为,小城镇社区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了,因此,不主张放在农村社区的范畴之内。

另外一些学者主张将集镇社区放在农村社区中,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类型来加以讨论。

其主要的理由是:

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镇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

从农村社区变为小城镇社区再变为城市社区,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1.2.2.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意义

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

当地社区和农户可以将增加的收入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也可以用来增加教育、推广、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从而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

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其边际产品的数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边际收入也将显著增加。

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提高农业生产的总收入和边际收入两方面刺激农户增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越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高。

同时,由于非农产业的收入较高,非农产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也较高,他们不仅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人口增长速度,而且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市场价格。

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刺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1.3.2.3综合发展观

在对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中,除形成了像"增长极限论"这样的悲观论点以外,另一种新的发展观一一综合发展观也应运而生。

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所谓整体的是指发展模式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点,既要考虑到作为整体的社会一一人的各个方面,又要看到人们相互依存关系中出现的多样性,任何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所谓综合的是指各个部门、地区的协调一致,发展不是各个部门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最终获得总体的最佳发展;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充分正确地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来促进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重走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老路,应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2.1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主要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一、二、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

代表性的理论有: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等。

平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

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1.1最小努力命题论

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1.2低水平陷阱论

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2.1.3大推进论

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

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

2.1.4贫困恶性循环论

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2.2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

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

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2.2.1梯度推进理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应用广泛的理论是"梯度推进论",它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

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这种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论引入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

因而,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生产部门适宜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低梯度地区布局。

(2)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

(3)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

首先是按距离远近向外围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局部推进,而总体范围推进则按梯度高低顺序,跳跃式地向周围扩展,即先向第二梯度地区推进,随着产业生命的盛衰,再逐步向处在第三、四梯度的地区推进。

(4)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

2.2.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它主要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认为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

他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这些少数"中心"对其他经济单位存在着支配效应,这种支配效应主要来自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经一些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经济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增长极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从而提出了区域增长极概念。

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无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的应用,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

(2)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

(3)增长极具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